问题

怎样面对长辈对父亲无节制的劝酒?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头疼又头疼的问题,估计不少人都遇到过。过年过节,大家聚在一起,长辈们高兴,免不了要劝酒,特别是对家里的男丁,总觉得不喝几杯不尽兴。可万一我爸酒量不行,或者身体不允许,硬是被灌着喝,那得多糟心啊。

首先,我得摸清楚情况。这劝酒是出于真心关心我爸身体,还是纯粹的“面子工程”或者好玩?如果是真心劝,那好办,直接说明情况就行。如果是后面那种,那得策略性一点。

第一招:主动出击,提前打好预防针。

要是提前知道有这种场面,我就会跟我爸商量一下。比如,“爸,今年大家都在,我知道有人会劝您多喝点。您知道您喝多了胃就不舒服,咱们提前有个谱,遇到劝酒的,您就说‘我身体不太好,医生叮嘱少喝点’,或者‘今天开车,不能喝’,怎么都行,别勉强自己。”

我也会主动跟一些比较熟的长辈打招呼,“XX叔,我爸最近胃不太舒服,您多担待着点,别灌他喝太多了。” 这样一来,很多长辈都会给我面子,不会太为难我爸。

第二招:当好“挡箭牌”,化解酒桌上的尴尬。

如果预防针没打住,或者有不识趣的继续劝,我就会直接出马。

直接“抢”酒: 看到有人给我爸倒酒,我就会立刻伸手,“来来来,我来,今天我陪我爸喝。” 然后拿起酒瓶,给他倒一点点,或者干脆倒在自己的杯子里。
“转移话题式”挡酒: 对方给我爸敬酒,我就会说,“哎呀,叔,您这酒真醇!我爸平时就爱跟您聊XX事情,您二位喝着,我先过去跟XX姨聊会儿天。” 借口先离开,或者把注意力引开。
“健康理由”升级版: 如果对方还是不依不饶,我就得更明确点,“叔,真不是我们不给您面子。我爸这身体,医生交代了,稍微沾点酒都难受。他这胃病反反复复的,喝了酒脸就发红,呼吸都费劲。真不想因为喝酒影响他身体,让家里人担心。” 说得具体点,有理有据,对方也就不太好意思继续强求了。我也会带着那种“为我爸健康着想”的认真表情,而不是嬉皮笑脸。
“代替饮酒”: 如果对方坚持要我爸喝一杯,我就主动提出,“要不我替我爸喝一杯?我这酒量还可以,今天我多喝点,我爸就算了。” 然后把酒一饮而尽,或者至少喝一大口,这样既给了面子,也保护了我爸。

第三招:利用好“规则”,让劝酒行为变得不那么理所当然。

“新人新规矩”: 如果我爸本来就不太会喝酒,或者已经很久没喝了,我就说,“我爸现在身体不是特别好,平时就不怎么沾酒。您知道的,他这几年身体也不如以前了,咱们今天就以茶代酒,或者意思一下就行,让他也跟大家乐呵乐呵。”
“游戏化”解围: 有时候,如果气氛允许,可以建议玩点小游戏,比如真心话大冒险,或者抽签决定谁喝酒。这样一来,劝酒就变成了一种游戏规则,而不是针对某一个人。
“以退为进”: 有时候,硬碰硬不一定好使。我会跟我爸使个眼色,让他稍微象征性地抿一小口,然后我赶紧过来,“哎呀,我爸喝了,我来替他挡几杯!” 这样让对方觉得目的达到了,同时也避免了我爸真的大量饮酒。

第四招:实在不行,就找个借口“战略性撤退”。

如果真的劝酒的气氛太浓,而且我爸又实在不好意思拒绝,我就会找机会带我爸离开一下。

“上厕所”或“陪XX说话”: “爸,您陪我去趟洗手间吧,我有点儿事想跟您说。” 或者,“爸,那边XX爷爷找您,您过去跟他聊会儿天。” 找个合理的理由把他暂时从酒桌上“解救”出来。
“送人或被送”: 如果有其他长辈要离开,我可以趁机说,“我爸也差不多该回去了,我送XX叔/姨。” 提前结束我爸的酒局。

关键在于:

态度要好: 无论怎么做,态度都要是尊重长辈的,不能显得顶撞或者不礼貌。要让对方觉得,我们是在关心我爸的健康,而不是故意不给面子。
语气要温和而坚定: 不要太强硬,但也不能含糊不清。
多观察,多沟通: 跟我爸沟通好,听听他的意见。然后根据现场的气氛和劝酒者的具体表现来灵活应对。
别怕惹人嫌: 为了爸妈的健康,有时候稍微“不懂事”一点,比眼睁睁看着他被劝酒伤害要好得多。

总而言之,这事儿得看情商和耐心,就像一场“谈判”。目标就是在我爸身体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不得罪人。挺难的,但每次成功化解,心里都觉得踏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酒桌上除非有千杯不醉的神功或者六脉神剑偷酒的伎俩,其他情况下,是不存在“放大招”这种说法的,而放的小招一定会被察觉。

对于有一定交际和往来关系的饭局、酒局,想要立即在当席上实现避酒躲酒的愿望,是很难的。因为避酒功夫在平时,一旦上了桌,就得做好下不来的准备。

我记得刚入大学的时候,身边的很多同学似乎觉得自己进入社会了,该喝酒了,都在分享和转发类似于《如何巧妙地躲酒》之类的日志,其中还有什么把酒吐在茶杯里之类的瘪三才用的狗屁小招,害得我经常笑掉门牙。

幼稚的小白兔们最喜欢用小聪明的手段去赚一时的舒服,这是学生党最大的毛病。避酒唯一且真正有效的做法,是避局。

如果您的亲戚,不是那种情商障碍的二百五,那么,此问题最大的症结,在您的父亲身上。

因为爸爸真的爱酒人来疯。

酒席上真正的灵魂人物并不是您父亲这样的特质,除非是“被灌酒”的头号灵魂人物。

幽默风趣,大家最喜欢拿爸爸开涮,即使开过分的玩笑爸爸很聪明也都招架得住。

真正的灵魂人物,是不会同时具备“幽默风趣,又被开涮,还被开玩笑”3个特点的。这个品质,其实翻译到在酒桌上叫做:自设底线太低,容易被拉下水。

过年聚会这样的场合,主人一般是需要亲自上桌端坐接待客人的,而在客人中,资历高、辈分高、在亲友中较有威望的,也是需要列席并且最好和主人一起久坐的。否则就是失礼。

如果不是情商极低的二百五客人,往往不会拼了命地去灌主人,因为主人作为接待的一方,最好的状态是自持不醉,他得负责牵头、招呼、排座、起酒、祝酒、介绍、暖桌,客人散了,还得送客,客人醉了,还要安置,这才是完整的请客流程。
客人才在兴头上,你主人先醉趴桌下睡觉了,像什么事?

另一方面,客人之间也忌讳喧宾夺主,比如主人没起头,有的酒鬼先把一桌人敬了个干净,这在酒席上也是非常失礼的二百五行为。所以,在亲友聚会这样基本上不会出现重大利益交换的饭局上,如果一个人频频被劝酒,那么最大可能就是,在场的人都知道,那人本身好热闹,爱喝酒,一开闸,收不住。


幽默风趣,本身在酒桌上是活跃气氛、增进感情的好品质,但是幽默风趣,不代表就会被涮啊?幽默风趣的人多了去了,要是在酒桌上讲笑话就要被灌,谁受得了?
厅长讲个荤段子,你一个晚辈白身趁机去灌厅长试试,下次瞅机会一脚把你踹到公共厕所。幽默风趣又被涮,那不是开心果,那叫软柿子,谁逮着都得捏。

不喝就是瞧不起我这种话稀松平常,甚至指示小辈倒酒,爸爸推辞就说是欺负他们家孩子……各种无理取闹。


所以我说,避酒的功夫,不在桌上,在平时。酒品见人品,酒行见德行,大部分情况下是有道理的,我说的是”大部分情况“。
您的父亲生活中大概不太懂得拒绝别人,好热闹,所以要有效避酒,你妈说了,没用;你说了,没用;我说了,更没用;症结在令尊身上,到中年的人如果还不能学会正确避席,走饭局那可是非常非常非常累的。

人到中年,是得分清什么局应该舍身取义,什么局应当点到为止了见微知著,如果酒桌上出了问题,先别着急怪桌上的人,退下来先反思一下自己,究竟是哪方面不对劲。

感谢阅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