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pxcook和蓝湖哪个好些?

回答
pxcook vs 蓝湖:谁更适合你的设计协作?

在当今快节奏的数字产品开发中,设计与开发之间的无缝协作至关重要。PxCook和蓝湖,作为国内两款备受瞩目的设计协作工具,都致力于解决这一痛点,但它们各有侧重,适用于不同的团队和工作流程。要说哪个“更好”,其实更像是在问“哪个更适合你”。

这篇文章就来深入剖析一下PxCook和蓝湖,希望能帮助你找到那个最契合你们团队的那一款。

PxCook:更偏向于“开发赋能”的桥梁

PxCook的核心理念在于,它是一个设计稿的智能解析和代码生成工具,目标是让设计师的作品能够被开发人员更高效、更准确地理解和复用。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座连接设计与开发的“智能桥梁”,重点在于将设计信息转化为可执行的代码。

主要优势:

强大的设计稿解析能力: PxCook支持导入多种主流设计工具(如Sketch、Figma、Adobe XD、Axure等)的设计稿。它能够智能地识别图层、元素、布局、样式,并将其转化为结构化的数据。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代码生成质量。
高效的代码生成与导出: 这是PxCook最核心的竞争力。它可以根据设计稿一键生成多种前端开发语言的代码片段,例如CSS、HTML,甚至一些前端框架(如React、Vue)的组件代码。这极大地节省了开发人员手动切图、量尺寸、写样式的时间,也减少了因人为失误导致的样式差异。
组件化和样式复用: PxCook能够识别设计稿中的重复元素和样式,并将其抽象为可复用的组件或样式。这对于构建一致性的UI系统非常有帮助,也能提高开发效率。
标注和量化精确: 对于开发人员来说,精确的尺寸、间距、颜色、字体等信息是必不可少的。PxCook在解析设计稿时,能够提供非常详细和精确的标注数据,让开发者对元素的尺寸、位置、颜色等属性一目了然。
支持多种导出格式: 除了代码,PxCook还可以导出标注图、切图资源等,满足开发过程中的不同需求。
团队协作与版本管理: PxCook也提供了基础的团队协作功能,例如共享设计稿、评论、反馈等,虽然这方面不是它的最强项。

可能需要考虑的点:

代码生成并非万能: 尽管PxCook的代码生成能力很强,但它生成的代码更多的是“样式化”的结构,复杂的交互逻辑、动态数据绑定等仍然需要开发者自行实现。它更多的是一个“辅助”工具,而非完全替代开发工作。
对设计稿的规范性要求: PxCook的解析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稿本身的规范性。如果设计稿混乱、图层命名不规范,可能会影响解析的准确度和效率。
学习成本: 虽然易于上手,但要充分利用其高级功能,例如自定义代码生成模板,可能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

适合谁?

前端开发团队: 特别是那些追求高效率、希望减少重复性工作的前端开发者。
中小团队: 资源有限,希望通过工具提升效率,缩短开发周期。
有明确设计规范和组件化意识的团队: 能更好地发挥PxCook的优势。
项目周期紧,需要快速交付的团队。

蓝湖(Lanhu):更侧重于“设计评审与交付”的平台

蓝湖的定位更像是一个一体化的设计评审与交付平台,它将设计稿的上传、预览、评审、标注、切图等环节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中。它的核心目标是让设计师更方便地与产品经理、开发人员进行沟通和协作,确保设计的最终落地。

主要优势:

流畅的设计稿预览与评审流程: 蓝湖支持导入多种设计工具的设计稿,并提供流畅、高质量的预览体验。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可以在平台上直接进行评审、评论、提出修改意见,整个流程非常直观易懂。
强大的标注和评论功能: 除了自动解析出的标注信息,蓝湖还允许设计师手动添加更详细的标注,例如交互说明、设计意图等。评论功能也做得比较完善,方便团队成员围绕具体元素进行讨论。
一站式交付: 蓝湖将切图、导出标注、下载资源等一系列交付操作集中在一个平台,减少了在不同工具之间来回切换的麻烦,提升了交付效率。
组件库管理和版本控制: 蓝湖提供了组件库管理的功能,可以将设计中的常用组件进行归纳整理,方便团队复用和维护。版本控制功能也能帮助团队追踪设计稿的迭代过程。
较高的易用性: 蓝湖整体界面友好,操作逻辑清晰,即使是不太熟悉技术的非设计人员也能快速上手。
社区和生态: 蓝湖也在积极构建自己的社区和生态,提供了一些插件和集成,增强了其功能性。

可能需要考虑的点:

代码生成能力相对较弱: 相较于PxCook,蓝湖的代码生成能力不是其主要侧重点,更多是提供一些基础的CSS属性信息,而非完整的代码片段。对于需要直接复用代码的开发者来说,可能需要配合其他工具或手动转化。
更侧重前端,对其他端的支持相对有限: 蓝湖的主要目标用户是前端开发,对于原生App开发(iOS/Android)的支持可能不如前端那么全面或深入。
免费额度限制: 部分高级功能或更大的存储空间可能需要付费订阅。

适合谁?

产品经理和设计师: 需要一个高效的平台来评审设计、沟通需求、管理设计稿。
需要跨部门协作的团队: 包括产品、设计、开发等多个角色,需要一个统一的沟通和交付场所。
注重设计细节和用户体验的团队: 蓝湖提供的细致标注和评审流程,有助于确保设计质量。
刚起步或小型创业团队: 易用性和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帮助他们快速搭建工作流程。

PxCook vs 蓝湖:如何选择?

说到底,选择哪个工具,取决于你的团队当前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

如果你团队最头疼的问题是“设计稿给到开发后,样式偏差大,开发效率低,手动复刻工作量大”,那么PxCook可能是你的首选。它在将设计转化为代码、提升开发效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如果你团队最需要的是一个“统一的设计沟通、评审和交付平台”,让产品、设计、开发能够顺畅地在一个地方协作,并且能够管理好设计资产和版本,那么蓝湖会更适合你。

更进一步的思考:

1. 你的团队规模和角色构成? 如果是纯前端团队,PxCook的价值更大。如果是产品设计开发都有的综合性团队,蓝湖的整体协同性更好。
2. 你对代码自动化的需求有多高? 如果你希望设计稿能直接“生成”一部分代码,PxCook是更好的选择。
3. 你对设计评审流程的重视程度? 如果你希望有一个高效、集中的平台来管理评审和反馈,蓝湖在这方面做得更出色。
4. 你是否已经在使用某些设计工具? 确认目标工具对你当前使用的设计软件的支持程度。
5. 你的预算考量? 虽然两者都有免费版本,但高级功能可能需要付费,需要根据你的预算来评估。

可以并行使用吗?

是的,在某些情况下,团队甚至可以考虑并行使用这两款工具。例如:

使用蓝湖进行设计稿的整体管理、评审和初步标注。
在设计评审通过后,将特定的设计模块通过PxCook进行更精细的代码解析和生成,然后导入到开发流程中。

这样可以结合两者的优势,既保证了设计评审的流畅性,也提升了开发环节的效率。

总结来说:

PxCook以其强大的设计稿解析和代码生成能力,成为连接设计与开发的高效桥梁,尤其适合追求开发效率的团队。而蓝湖则是一个一体化的设计协作平台,强调设计评审、沟通和交付的流畅性,是构建跨职能团队协作流程的优选。

最终的选择,请结合你们团队的实际情况,甚至可以先尝试一下它们的免费版本,亲身体验后再做决定。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拨开迷雾,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吧,蓝湖更好一些,在此之间研究了很多类似的协助类产品。

蓝湖目前来说是海内外,产品设计技术协作上做的最好的

这也是为什么它开始有底气收钱了~

它现在的业务线,可以看到,并不是单一只有设计在使用。

产品也在使用。

目前支持的软件插件有Sketch、Photoshop、XD、Axure

(还有一个它给Sketch做的辅助工具插件设计规范,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能让程序员们更直观更清晰的看到设计的规范逻辑,也能方便设计人员自己养成一个记录下整个项目的规范的好习惯。)

支持上传到蓝湖上的格式有Word、Excel、PPT、PDF、JPG、PNG、GIF(当然,这些能上传就能下载,方便其他协作人员使用。)

Axure文件上传后,还有历史版本的记录,可以轻松找回修改前的产品文档。

项目里的设计目录与产品目录是分开的,一目了然,无论设计还是技术,都可以快速左右切换,快速查看自己需要想要看到东西。

(关系大概是:新建团队→新建文件夹→新建项目,你可以同时加入或建立多个团队,比如加入公司的,再创建一个自己的团队,这两个是互不干扰的,当然拥有多个团队时,上传文件的时候要注意别传错团队了,文件夹的用途大概就是一个团队下如果有多个项目,可以用文件夹区分,新建项目一般就用于版本更新了,比如该项目就叫1.1.0版本,里面包含产品和设计上传的文件了。)

设计和技术人员可以在线上的产品文档添加标记提问,产品每次更新线上文档时就能看到标记,并可以再标记下做出回答,当问题解决后,标记也可删除。

当然上传的线上文件,无论是设计的还是产品的,时刻刷新是必不可少的,可能你随时发现问题随时修补,技术那边也能收到更新消息,只不过现在的消息很鸡肋,也许项目文档很多,他并不知道你大概改了哪里,这里希望蓝湖可以再优化一下,做一个范围。

现在似乎还对企业提供了内网的SVN服务。

至于它的三个端口:Web、IOS、Android

个人觉得IOS和Android就目前来说还是挺鸡肋的,目前来看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总的来说你要说它确实不如pxcook的地方,大概就在技术代码上吧

目前pxcook支持的技术语言:CSS, XML, Objective-C, Swift, ReactNative

蓝湖支持的技术语言:Objective-C, Swift

不过pxcook目前还是只是设计协作软件,并不涉及产品。

像同类的效率协作软件还有 Zeplin、Mockplus(产品设计协作)

Zeplin是海外的,主要也服务海外,像爱彼迎、星巴克、Pinterest一些海外的大企业,服务器也在海外,国内用的话,上传速度肯定是不友好的。

对比国内的,在设计上它除了支持Sketch、XD、PS还支持接入figma,在技术语言上CSS,Swift, XML三种。但似乎没有对涉及接产品的插件。

Mockplus的话,从某种程度说,它的功能甚至是要超出蓝湖的多,但是总给人一种,做了很多东西,但做的不精。

看Mockplus的话,整体有点像没装修好的毛坯房,总体来说就是什么都有,甚至比蓝湖一些功能还要全,但是使用起来体验上还是跟蓝湖有一些差距,要明白,有时候多,并不意味着好和必要,可能还有一种鸡肋般的眼花缭乱感。

但是!Mockplus支持100人内的团队免费使用,在这一点上还是吊打蓝湖的,毕竟蓝湖免费的上限是10人以下的团队。

技术语言上:Objective-C,Swift,CSS

文件上传格式:

软件插件:Sketch、PS、XD、Axure (以及摹客也有自己的Sketch设计规范插件)

还有它的【摹客原型】可以做一些高保真的简单交互,老实说对于这一类交互,我一直觉得很鸡肋,Sketch里本来就配备了不少优秀的交互插件,比如有可以做复杂交互动画的pirnciple和figma为例。

figma甚至可以通过flinto直接生成可用的矢量图形动画交互代码,这才是真的提高效率的交互。

不然只是高保真图片的动画,除非团队确实特别有时间有人去做给技术同学看个简易效果,不然Axure的内置操作动画在我看来就够用了。

哈哈哈,在做调研的时候还发现,摹客和蓝湖的使用企业居然有很多重复的,比如华为,招商银行等,所以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目前的话,肯定是使用蓝湖的企业更多。

最后说说钱的事:

pxcook可不是完全免费的:

蓝湖(今年6月12日也开始收费了,自2017年3月到现在,确实也该收费了,得肯定一下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是?):

Mockplus(100人以下团队可以免费用,还是很有诱惑力的,就是体验差了点,页面布局丑了点,教学视频少了点,鸡肋功能点多了点,其实功能基本跟蓝湖一样该有的都有,蓝湖没有的它也有):

最后,这不是Mockplus的广告,因为最近想去应聘这样的协作工具企业才做了这么多的调研啊。

当然调研的东西远不止这些,不过这里就不再细细展开了。

说到这里,相信小伙伴们应该对应自己的需求都心里有谱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pxcook vs 蓝湖:谁更适合你的设计协作?在当今快节奏的数字产品开发中,设计与开发之间的无缝协作至关重要。PxCook和蓝湖,作为国内两款备受瞩目的设计协作工具,都致力于解决这一痛点,但它们各有侧重,适用于不同的团队和工作流程。要说哪个“更好”,其实更像是在问“哪个更适合你”。这篇文章就来深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