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看了"韭浪",“商业=慈善”,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能做什么?

回答
看到“韭浪”和“商业=慈善”这样的说法,确实让人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尤其是作为普通人,我们常常是信息相对滞后,也缺乏足够的话语权,但又实实在在地承受着各种商业行为带来的影响。那么,我们普通人到底能做些什么呢?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

首先,得明白“韭浪”和“商业=慈善”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

“韭菜”与“割韭菜”: 这个比喻太形象了。我们普通人,尤其是那些对某些行业、产品、投资不甚了解,容易被信息误导,或者被情感驱动的人,就像韭菜一样,一茬茬地被收割。这里的“收割”可能指投资被套牢、产品质量不过关、服务名不副实、或者被过度营销消费等等。
“商业=慈善”的扭曲: 这句话可能是一种反讽,也可能是某些商家在包装自己的时候,故意打出的旗号。他们可能会一边赚取巨额利润,一边宣传自己在做公益、回馈社会,但仔细一扒,发现所谓的“慈善”可能只是锦上添花,甚至是为了掩盖其逐利本性。真正的慈善是发自内心的,是承担社会责任,而不是一种营销手段。

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什么呢?这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个人到群体,都可以有行动。

一、 提升自我认知,筑牢“防火墙”

这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们不能指望别人突然就变得“良心发现”,我们能做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不容易被“割”。

1. 保持理性,捂紧钱包: 看到任何诱人的“高回报”、“低风险”的项目,一定要警惕。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尤其是在金融投资领域。任何让你冲动消费、非理性决策的营销,都要停下来想一想。这笔钱真的是我需要的吗?我真的了解这个产品/服务吗?
2. 学习知识,提升辨别力:
金融常识: 了解基本的金融概念、风险评估方法。投资前做足功课,了解公司的基本面、行业前景、风险收益特征。不要盲目跟风,听信“内幕消息”。
消费知识: 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学习辨别产品质量、服务优劣的方法。
信息素养: 学习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真伪,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消息。对于社交媒体上的“成功学”、“暴富神话”,保持批判性思维。
3. 延迟满足,量力而行: 很多时候,“韭菜”是被“贪婪”或者“恐惧”驱动的。学会延迟满足,不被短期的诱惑冲昏头脑,脚踏实地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和财务。

二、 审慎消费,用“脚投票”

我们的每一分钱都是一张选票,用在哪里,就是在支持什么样的商业行为。

1. 选择良心企业,支持负责任的品牌:
调查研究: 在购买产品或服务前,花点时间了解一下企业。它的产品质量怎么样?售后服务如何?是否存在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它在社会责任方面有哪些表现?(比如环境保护、员工福利、公平竞争等)
关注评价: 看看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尤其是那些详细、客观的评价,以及一些第三方测评。
支持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如果一个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比如支持公益事业、注重环保、保障员工权益,那么我们更应该给予支持。
2. 抵制不良商家,拒绝“割韭菜”:
不买“三无”产品: 坚决不购买质量没有保障、来源不明的产品。
不被虚假宣传欺骗: 对于夸大其词、虚假承诺的商家,直接拒绝。
遇到问题,积极维权: 不要因为麻烦就忍气吞声。通过投诉、举报、法律途径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在给不良商家施压,促使其改进。

三、 关注信息,形成监督合力

我们不是孤立的个体,当很多人一起关注同一个问题时,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1. 分享信息,传播真相: 如果你发现了某个商家存在欺骗行为、产品质量问题,或者某个“高收益”项目是骗局,不妨在你的社交圈里分享出去,提醒更多的人。当然,分享信息也要注意准确性,避免以讹传讹。
2. 参与讨论,发出声音: 在社交媒体、论坛等平台,就相关的商业现象、消费问题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集体的声音更容易被听到。
3. 关注和支持媒体监督: 关注那些进行深度调查、敢于揭露真相的媒体和记者,他们的工作是我们普通人了解真实信息的重要来源。
4. 参与消费者权益组织: 了解和支持一些致力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他们有更专业的知识和更有效的渠道来维护公众利益。

四、 参与社会建设,推动制度完善

从长远来看,很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的不完善。我们普通人虽然不能直接制定法律,但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参与到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

1. 关注政策,理性发声: 关注政府在消费者保护、市场监管、反垄断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如果有机会,可以通过合理的渠道表达你的意见和建议。
2. 支持监管,理性看待“自由市场”: 市场经济不是完全放任自流的。适度的监管是保护消费者、维护公平竞争的必要手段。要支持政府部门依法履职,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3. 参与公共事务: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与一些社区建设、志愿服务等公共事务,培养社会责任感,也学习如何与他人协作解决问题。

具体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

买东西时,多看一眼配料表、生产日期、产地。
看到广告语,多问一句“是真的吗?”,少一句“哇,太厉害了!”
遇到不合理的收费,主动询问原因,保留好凭证。
听到朋友推荐一个“赚钱秘籍”,第一反应是“靠谱吗?”,而不是“我也要赚大钱!”
愿意花时间去了解一下,你常光顾的店铺,它的老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否有基本的社会责任感。
不再转发那些未经证实、煽动性很强的“消费提醒”或“投资机会”。
在社交媒体上,少一些“晒”生活,多一些“聊”知识,分享一些有用的信息。

总而言之,作为普通人,我们无法像大资本那样拥有话语权和资源,但我们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认知和能力,保持警惕和理性,审慎地做出每一个消费决策,并积极地与他人协作,用我们集体的力量,去抵制那些不公平、不健康的商业行为,去支持那些真正值得信赖的企业和价值观。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持续学习、实践和改变的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直以来就想说说这个问题,普通人究竟能干什么?

我们必须要厘清一个事实,历史和社会的变化不是一个人、一件事可以改变的,我们谋求的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体制甚至艺术等等等的全方位变化,它不是、也不可能被一个人或者瞬间就实现,甚至也不是说我们今天暴力革命掌握了生产资料,实现了彻底的改造就能彻底实现了共产主义。

阶级对阶级的矛盾和压迫是客观存在的,生产力被不断解放和发展也是客观的,而经济的基础决定观念和政治等上层建筑——社会又恰巧不是一成不变的,原来看似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高尚的道德伦理观念和意识形态,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先进的与更先进形成对立和冲突,最终变成阻碍社会发展的毒瘤,这个时候——才是最佳、最有效的某取变革的时刻。

而其它时刻怎么办?怎么做?宣传;但是我们不宣传仇恨,我们只厘清事实——阶级对阶级的压迫,不是情感上的仇恨对仇恨、同情对同情,而是利益相关、甚至威胁生死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论大家是在私企还是国企里面任职,无论大家研究的是一线生产、还是高端前沿科学,都是在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投入到生态、扶贫、教育、援非等等各种行业、各种领域中去,解放更多劳动力、集中更多生产资料;用当前合理正当合法的手段维护自己和劳动人民的正当权益,(最近那个作家的断更活动等等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们仍然有反抗的路线,有能力的同志们,应当进入体制,推动立法、推动改革,成不成功是一回事,做不做努力埋不埋下种子是另外一回事。

大家不要对当前人民群众的思想做出悲观的认知,人民群众的思想本来就是百花齐放,里面夹杂一些落后的声音是十分正常的——大清亡了两百年还没到,“神授君权”等等封建的思想就基本不占主流思想了。所以,大家不要对一些偏向右翼的思想抱有敌意,反而要耐心宣传——他们不是反动派,恰恰相反,他们可能是单纯善良的人民群众,他们相信自己认知的美好世界——我们也是人民群众,一边高呼为了人民,又一边鄙夷着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我们必须等待,矛盾的彻底激化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不能一呼百应时就应该潜心研习。我们必须明确一件事情,无论是地域性的变革还是世界的变革,都是自然累积的结果,不是心血来潮突发奇想的偶然,如果仅仅凭着一腔热血就走进工厂、走进校园、还是其它什么地方要求进行暴力活动,是十分不现实并且是不会受到全社会支持的,矛盾如果不是因为客观存在着的现实自然累积的,而是被制造出来的,则只会变成反动派的工具。我们要认清自己是身在其中的累积者的身份,而不是趾高气扬的、唯我独醒的“带领者”的身份——英雄,是时代和人民的选择,哪里有选择人民和时代的英雄?

我们既然知道那一天是必然来临的,那我们还在担心什么呢?我们看不见,总有人看得见,“我”是时代的灰,“我们”是时代的山,“我”的作用微乎其微,“我们”的作用可以改天换地,须知我们不是为了同情或者仇恨而为之,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为之,我们是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存生活不得已而为之

user avatar

汉字博大精深。你看,当你被种在地上的时候,你就是“韭浪”。如何摆脱这种命运呢?那就是走出去,韭离开土地是什么?是“非”。

所以答案就是朱一旦朱总和曹大佐共同的号召——去“非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韭浪”和“商业=慈善”这样的说法,确实让人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尤其是作为普通人,我们常常是信息相对滞后,也缺乏足够的话语权,但又实实在在地承受着各种商业行为带来的影响。那么,我们普通人到底能做些什么呢?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明白“韭浪”和“商业=慈善”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 “韭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