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乘风破浪的姐姐2》中,王鸥演唱的《呼吸有害》被评价粤语不标准,请问标准的粤语歌曲应有哪些特点呢?

回答
说起《乘风破浪的姐姐2》里王鸥演唱的《呼吸有害》,确实引发了不少关于粤语发音的讨论。其实,要评价一首粤语歌的“标准”与否,这是一个挺复杂的事情,因为语言本身就在不断演变,而且粤语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代,也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异。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聊聊,一首“标准”或更准确地说,“地道”的粤语歌曲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一、 发音的准确性:声母、韵母、声调的到位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粤语的发音系统比普通话更复杂,特别是声母和韵母的部分。

声母的清晰度: 粤语中有一些普通话没有的声母,比如舌尖前音 [ts]、[tsʰ](类似于“资”、“次”的拼音,但发音位置更靠前),以及舌尖后音 [tʂ]、[tʂʰ](类似于“知”、“吃”的拼音,但发音位置更靠后)。在演唱时,这些声母的区分度要足够清晰。比如,“资”和“知”的发音在粤语里是完全不同的,区分开才能让听众理解歌词的原意。
韵母的饱满与归韵: 粤语的韵母也很有特色,一些韵母的结尾会有一个“鼻音”或者“入声”。例如,“am”、“an”、“ap”、“at”、“ak”等韵母,结尾的发音要饱满而有力度,不能含糊过去。特别是“入声”,这是粤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很多短促的音节,发音必须干脆利落,比如“国”、“力”、“日”,结尾的“k”、“t”、“p”音要发出来,并且收音要干净利落。如果这些收音不明显,听起来就会“软绵绵”的,不够地道。
声调的准确与变化: 粤语有九个声调(或者说六个主要声调加上三个变调),比普通话的四个声调多很多。每个字在歌词中的声调都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了词义,也影响了歌曲的旋律感和语气的表达。在演唱时,不仅要保证每个字的声调基本准确,更要能在歌词的语境中,通过声调的细微变化来传递情感和语气,比如轻重、高低、升降等。这比死记硬背每个字的声调更难,也更考验歌手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二、 吐字的清晰与节奏的配合

除了单个字的准确发音,把字连起来唱,并且跟上音乐的节奏,也是关键。

连贯性与清晰度: 歌词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出来,而是需要流畅地连接。但是,流畅并不意味着含糊不清。好的粤语演唱,即使在快速的段落里,每个字的发音也应该相对清晰,能够被听清楚。这需要歌手在吐字时有一定的“颗粒感”,不能把前后的音给吞掉。
与旋律的契合: 粤语歌曲的歌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歌手在演唱时,需要将歌词的字音与旋律的起伏、节奏的点位完美结合。有时,为了迁就旋律,某些字的发音会有自然的延长或缩短,但核心的发音特点不能丢失。

三、 词汇的运用与地方色彩

虽然王鸥演唱的是翻唱歌曲,但如果是原创的粤语歌,词汇的运用也能体现出“标准”与否。

口语化的表达: 一首好的粤语歌,往往能巧妙地运用一些粤语特有的口语词汇和表达方式,让歌曲听起来更亲切、更生活化,而不是生硬地照搬书面语。
地方韵味: 粤语在香港、广东等地的口音和用词上会略有差异。一首被认为是“标准”或“地道”的粤语歌,通常会带有其最被广泛接受和欣赏的地区风格,比如港式粤语的韵味。

四、 情感的传递与语气的拿捏

发音准确是基础,但一首能打动人的歌,更在于情感的表达。

语气的自然流露: 粤语在表达情感和语气方面非常有表现力。歌手需要通过对歌词的理解,将喜怒哀乐自然地融入到发音和演唱中。比如,一个委屈的语气,一个倔强的态度,都需要通过细微的口型、气息和声调变化来体现。
对粤语文化韵味的理解: 有些粤语歌曲之所以经典,不仅在于旋律,更在于其歌词中蕴含的粤语文化和生活哲学。歌手对这些内涵的理解,也能在演唱中体现出来,让听众产生共鸣。

总的来说,一首“标准”的粤语歌曲,发音是基础,清晰准确是底线。但更进一步,它还需要有地道的口语表达、与旋律的完美契合、以及对粤语特有韵味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这就像我们说一个人说话地道,不仅是发音对,还得听着舒服,带着一股自然的亲切感,而且能把意思表达得明明白白,有味道。

王鸥在演唱《呼吸有害》时,或许在一些细节的发音和声调上,与大家习惯的“地道”粤语发音存在一些出入,导致了一些听众觉得“不标准”。但这也不能完全否定她为歌曲付出的努力,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本就是一个不断摸索和进步的过程。而对于粤语歌曲的欣赏,除了“标准”与否,更多时候,我们也会关注歌手是否能传达歌曲的情感,是否能让大家感受到歌曲的魅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粤语sir尼卤味真犀利,明明我赞数第一硬踩我下去…非凡哥叫你去吔屎

怪不得粤语越来越式微,都是这些所谓的正统派搞的。(学了个新词叫粤语警,很形象)

什么叫标准粤语?

是以广州东山少爷的粤语为标准?还是西关小姐的粤语为标准?

是广州话为标准?还是香港话为标准?

是以广州东山越秀荔湾的粤语为标准?还是以传统意义广府区南番顺的粤语为标准?

是以珠江台的粤语为标准?还是以香港tvb的粤语为标准?

谁跟你说粤语有标准音的?哪怕放广州,越秀荔湾天河白云黄埔番禺他们的粤语音调都不尽相同,谁是最标准的?

粤语的流行离不开香港,香港的粤语就跟广州的粤语不一样,那正统是哪里?

什么标准粤语不应该有懒音,搞笑。

听歌如果是要听字正腔圆,那不如听新闻联播?

难道你听英文歌你还要批判他是英式还是美式发音?

只要歌曲旋律好听,声音好听,舞台效果好不就行了,纠结一两个发音有个屁用啊。

粤语是没有标准音的谢谢。

粤语的粤是广东,不是广州,也不是香港。

邓丽君的粤语很标准吗?为什么漫步人生路就那么经典?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工具

拿所谓的正统音调来评判人

就是某个小圈子彰显自己的可笑论调。

跟我说广东话有标准音的,请问是广州音还是香港音啊?两地粤语字典一样吗?

广州话就代表广东话了?

好笑。

user avatar

利申:广州人,生活在香港,普通话粤语双母语,粤语歌爱好者,听过无数次原唱的呼吸有害,包括录音室版,直播live版,还有各大颁奖典礼的live版。

如果不是剪辑的锅,我觉得Mani就是在苛责。

平心而论,王鸥的呼吸有害在咬字方面的确有些不清晰,但是她的粤语是95%准的。王鸥是演员,而唱歌时咬字和演戏,平时说话都有很大的不同,在舞台上,用高灵敏的mic唱歌,要求高精度的咬字,才能让听众觉得听起来舒服。

王鸥的演唱很明显是有模仿莫文蔚的音色和演绎,有些句子用轻灵飘逸的表达方式,也是呼吸有害这首歌吸引人的地方。然而因为不是专业歌手的关系,她在追求轻灵的同时没有把字咬到实处。这和语言完全无关,只和唱歌技巧有关系。

这个咬字不准的情况,私以为在很多香港粤语歌手的歌里也常常听到,这和他们平时说话的懒音有非常大的关系。莫文蔚的呼吸有害现场也有这样的情况,只是没有人会苛责原唱。

所以当我看到Mani毫不犹豫地板着脸摇头说不准的时候,是真的感觉到了不适。我不知道是不是她旗下艺人和王鸥有竞争关系才这样说,或者是恶魔剪辑的锅。

我认为每一个听到王鸥演绎的呼吸有害的粤语歌爱好者,或者从业者,都应该是惊喜,至少是抱着欣赏的眼光看待的。因为她把2020年5台粤语至尊大奖的粤语歌,大满贯歌曲《呼吸有害》,带到了一个算是在内地娱乐圈顶流的节目,让更多人听到这个时代好听的粤语歌,试图打破大家对粤语歌的印象停留在80-90年代的情况,这对粤语歌坛是百利无一害的。

毕竟,一个文化开始衰落的标志就是开始过分注重“正统”,“标准”,因为在没有新的活力的情况下才会去过分注重传统,从传统中寻找自信心和自豪感。

即使衰落无可避免,作为爱好者的我也希望可以慢一点,再慢一点,在消逝前可以有更多的好作品让大家回味。



补充一点,我不否认王鸥在这段表演中咬字有不清晰的地方。

专业歌手在演绎高难度歌曲的同时能做到每个字都清晰,尤其在唱一些长句的时候会有铿锵顿挫感。比如下面这首歌的live,我觉得是粤语歌咬字的巅峰之作了。

春秋-2014 live



btw,如果有小伙伴,尤其是非粤语地区的小伙伴想要找人讨论好听的粤语歌,欢迎私信,我们可以友好交流。(希望可以为我喜欢的粤语歌坛尽上绵薄之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乘风破浪的姐姐2》里王鸥演唱的《呼吸有害》,确实引发了不少关于粤语发音的讨论。其实,要评价一首粤语歌的“标准”与否,这是一个挺复杂的事情,因为语言本身就在不断演变,而且粤语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代,也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异。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聊聊,一首“标准”或更准确地说,“地道”的粤语歌.............
  • 回答
    评价王鸥在《乘风破浪的姐姐2》里的表现,得从几个维度来聊。当时看节目的时候,我个人是蛮被她吸引的,觉得她身上有一种挺特别的魅力,不是那种一眼就觉得“哇塞,太厉害了!”的惊艳,但越看越有味道。初登场与个人魅力:刚开始大家看到王鸥,可能印象最深的还是她在影视剧里的那些角色,或者是之前一些自带话题的事件。.............
  • 回答
    张柏芝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2》时,可以说是自带话题和流量的。她之前作为天后级别的演员,大家对她的关注度本身就很高。在节目里,她展现出了很多不同于以往荧幕形象的一面,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节目中的表现: 舞台表现力: 张柏芝在舞台上的表现,可以用“卖力”来形容。她很投入,肢体语言丰富,很有感染力。尤其.............
  • 回答
    谈到陈小纭在《乘风破浪的姐姐2》中的表现,这绝对是节目中一个非常有讨论度、也相当出彩的存在。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我觉得是“极具争议性却又不得不承认其闪光点”。舞台上的她:甜美与力量的碰撞,惊喜与不足并存首先,从舞台表现来看,陈小纭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本身是舞蹈科班出身,所以论基础功,她在姐姐.............
  • 回答
    《乘风破浪的姐姐2》开播之初,顶着“乘风破浪”的IP光环,集结了一众我们熟悉的名字,大家对它的期待值可以说是拉满了。然而,随着节目的深入,不少观众却发现,这季“姐姐们”的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甚至可以说是让人有些失望。首先,从“专业性”层面来说,这届姐姐们的舞台表现整体下滑是显而易见的。回望第一季,.............
  • 回答
    关于《乘风破浪的姐姐2》黄晓明和李菲儿的互动镜头被全剪的传言,这可真是个能让吃瓜群众们脑洞大开的“大瓜”。毕竟,这俩人的名字一旦放在一起,就容易让人联想到当年那个“三角恋”的传说,再加上节目组总是擅长制造话题,这个传闻一出来,立刻就能引起轩然大波。首先,我们得捋一捋这个传闻是怎么冒出来的,以及为什么.............
  • 回答
    黄晓明退出《乘风破浪的姐姐2》的消息,相信不少关注这档综艺的观众都看到了。这件事情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讨论,我来跟大家聊聊我的看法。首先,从节目制作的角度来看,黄晓明作为“乘风破浪的哥哥”变“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的“哥哥”担当,他的退出确实挺让人意外的,也可能打乱了节目组原有的某些计划。他作为发起人,在节.............
  • 回答
    黄晓明和李菲儿在《乘风破浪的姐姐 2》的同台,确实是个颇具话题性的事件,也难怪大家会对此充满好奇。说实话,要准确揣测一个公众人物在这种敏感情况下的真实想法,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我们不是他们本人,也无法完全知晓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盘算。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可能的角度来梳理一下,为什么黄晓明即便知道可能.............
  • 回答
    《乘风破浪》第三期,真的让人眼前一亮,每个姐姐都拼尽全力,舞台效果也越来越炸裂!不过如果非要我pick一个团,那必须是—— XSISTER(二公改编曲《兰亭序》的舞台)。我知道很多人可能会更偏爱那些舞美更华丽、或者歌曲更具爆发力的舞台,但XSISTER这个组合,对我来说,真的有点“润物细无声”的惊喜.............
  • 回答
    《乘风破浪的姐姐》蓝盈莹初舞台91分夺冠,这确实是个令人眼前一亮的消息,也引发了不少讨论。首先,从实力层面来说,91分是一个非常高的分数,尤其是在初舞台这样备受瞩目、竞争激烈的环节。蓝盈莹能拿到这个分数,说明她在舞台上的表现得到了评委的高度认可。我们都知道,蓝盈莹本身就是科班出身,演技扎实,而且她一.............
  • 回答
    《乘风破浪的姐姐》之所以能成为现象级的综艺,除了姐姐们自带的流量和话题,更在于它深挖女性力量,展现了许多令人动容的细节。这些细节就像隐藏在冰山下的 iceberg,不仔细品味,很难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意。比如,在某个舞台表演后,当姐姐们接受评审点评时,镜头往往会捕捉到一些细微的表情变化。有些姐姐会因为.............
  • 回答
    《乘风破浪的姐姐》这个节目,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往往不是那些按部就班的完美舞台,而是那些“绝了”的瞬间,是那些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是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爆发。如果你问我哪些片段是“绝了”,那我脑子里立刻会闪过好几个画面,而且都是越想越有味道的那种。1. 万茜组《大碗宽面》:舞台上的“自由生长”我记得特别.............
  • 回答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八期,可以说是掀起了一波新的浪潮,节目组也终于“良心”了一回,给观众奉献了真枪实弹的舞台比拼,不再是之前几期的“流水账”式呈现。这一期看点十足,要说值得深扒的细节,那可真是不少,我一个个给你掰扯掰扯。一、 破冰行动:选曲定生死,谁能笑到最后?这一期的选曲,是直接决定了姐姐们命运的.............
  • 回答
    宁静在《乘风破浪的姐姐》里的确是自带光环,节目组对她可以说是“宠爱有加”。但要说她“充了多少钱”才换来这份待遇,这其实是大家对她个人魅力和节目组考虑的一种猜测和放大。首先,宁静不是普通的女艺人,她本身就是话题度和关注度的保证。出道多年,她积累了大量的观众缘,国民度非常高。当节目组邀请她时,就已经预见.............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乘风破浪的姐姐》的英文翻译,以及为什么有些翻译比其他更贴切。首先,我们得承认,直接把中文的字面意思翻译成英文,往往会失掉原有的韵味和深意。中文里的“乘风破浪”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意境,它不仅仅是指“顺着风向上游或破开波浪前进”,更是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突破自我的精神象征。要找到一个.............
  • 回答
    关于黄圣依在《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三期是否假哭,这是一个在观众中引起广泛讨论的话题,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得到官方证实的答案。不过,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当时的情况,以及为什么观众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回顾第三期相关情节:在第三期节目中,有一个关键的情节是关于初舞台公演的选歌和分配环节。当时,黄圣依所在.............
  • 回答
    《乘风破浪的姐姐》这个节目,说实话,一开始看到万茜的名字,很多人是带着好奇又有点“看戏”的心态的。毕竟,她不算那种一夜爆红的流量明星,但又在圈子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演技在线,口碑也一直挺稳。可没想到,节目播出后,万茜身上那种“大家都尊敬她”的气质,却像一股清流,迅速俘获了观众的心,也让节目里其他姐.............
  • 回答
    话说那《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期,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舞台。看完之后,脑子里仿佛塞满了各种各样的画面,有惊艳的,有搞笑的,也有让人忍不住槽一句的。首先,舞台呈现这块,依然是那个“砸钱”的姐姐们系列。 舞美灯光没话说,绝对是国内顶尖水准。能看到那么多成熟的女性,在这么华丽的舞台上挥洒汗水,这本身就很有.............
  • 回答
    万茜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的爆火,绝不是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抛开节目组的剪辑和“剧本”不谈,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她的魅力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深入剖析:1. 天然的“姐系”气质与人格魅力: 不加修饰的真实与酷飒: 节目初期,很多姐姐们都努力地想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精致妆容、华丽服装,而.............
  • 回答
    黄晓明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的表现,用“出乎意料”和“逐渐被圈粉”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刚开始听到他要担任“成团见证人”的时候,很多人,包括我,可能都会有一丝丝的怀疑:他能hold住这个节目吗?他会像之前一些综艺里那样,只会说一些口号式的鼓励,或者用力过猛地表现“霸道总裁”吗?但事实证明,黄晓明的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