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设威廉二世放弃海军扩张和殖民地计划,而转向向东扩张,能否获取大英帝国的中立。即英德矛盾小于英俄矛盾?

回答
威廉二世若能调转战略重心,从海军扩张和殖民地争夺转向向东扩张,这确实可能重塑欧洲的权力格局,并潜在地影响英国的态度。要详细分析这种可能性,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当时的地缘政治背景、各国利益的交织以及“英德矛盾小于英俄矛盾”这一设想的可行性。

历史背景的回顾:英德矛盾与英俄矛盾的根源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促成英德矛盾和英俄矛盾的历史动因。

英德矛盾:
海军竞赛: 威廉二世推行的“世界政策”和旨在挑战英国海上霸权的“提尔皮茨海军法”,是导致两国关系恶化的最直接原因。英国视其本土安全和全球贸易命脉依赖于其海军优势,德国海军的崛起被视为对其生存的直接威胁。
殖民地竞争: 尽管德国在殖民地方面起步较晚,但其寻求“阳光下的地盘”的野心,确实在非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与英国的既有殖民利益产生了摩擦。
经济竞争: 德国快速增长的工业实力和出口能力,在某些领域构成了对英国传统经济优势的挑战。
意识形态与国家野心: 德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对作为世界强国的渴望,也伴随着对英国全球地位的挑战。

英俄矛盾:
“大博弈”(The Great Game): 这是英俄两国在中亚地区长期存在的地缘政治博弈,围绕着控制阿富汗、波斯(伊朗)以及印度北部边境地区展开。英国视印度为“帝国的皇冠”,任何可能威胁到印度安全的势力都被视为重大威胁。
奥斯曼帝国问题: 俄国作为斯拉夫民族的保护者,对巴尔干半岛和黑海沿岸的奥斯曼帝国领土抱有野心,希望获得进入地中海的通道。而英国则试图维护奥斯曼帝国的完整,以防止俄国南下,影响其通往印度的战略通道。
波斯湾和印度洋: 俄国在波斯湾和印度洋的潜在影响力扩张,同样是英国不愿看到的。

威廉二世战略转向的假设分析:

如果威廉二世放弃海军扩张和殖民地计划,转而向东扩张,这意味着德国的战略重点将从挑战英国的海上和海外利益,转移到与俄国在地缘政治上有更直接的冲突。

1. 对英德矛盾的影响:

海军竞赛的降温: 这是最显著的影响。如果德国不再大力发展海军,并放弃与英国海军相抗衡的策略,那么英德之间最尖锐的矛盾——海军竞赛——将大大缓和。英国无需再投入巨资与德国进行军备竞赛,其对德国海军威胁的警惕性将显著降低。
殖民地摩擦的减少: 放弃殖民地扩张,意味着德国不再与英国争夺非洲或亚洲的剩余殖民地,也避免了在这些地区可能发生的潜在冲突。德国的国家资源和外交精力将投入到“东方”。

2. 英德矛盾是否小于英俄矛盾?——可能性分析:

潜在的“共同利益”?
对俄国扩张的共同担忧: 俄国向东(在中亚、波斯、巴尔干)的扩张,如果足够显著,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英国的警惕。英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遏制俄国的扩张。如果德国的“向东扩张”恰好指向了俄国与英国在中亚的既得利益区域发生冲突,那么英国可能会对德国的行动持一种“观望”甚至“不反对”的态度。
德国作为“缓冲”的可能性: 理论上,一个“向东扩张”的德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阻碍俄国进一步向西或向南扩张的力量。英国可能乐见德国与俄国在东方展开竞争,从而分散俄国的精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牵制俄国。

然而,这种“小于”并非必然,关键在于“向东扩张”的具体方向和力度:
如果德国向东扩张是指向奥匈帝国或奥斯曼帝国(巴尔干地区): 这将与俄国产生直接冲突,因为俄国视巴尔干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是其斯拉夫民族政策和黑海出海口的关键。而英国虽然不像俄国那样直接关心巴尔干,但其在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的利益,也使其不希望看到俄国在这里获得过大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英德两国可能在反对俄国扩张的问题上找到某种程度的“共同点”。
如果德国向东扩张是指向波斯、中亚: 这里是英俄“大博弈”的核心区域。德国若试图在这里扩展势力,可能会与俄国发生直接冲突,同时,也可能间接触及英国在中亚的利益,或其通往印度的安全通道。英国的反应将取决于德国扩张的规模和对印度安全的实际影响。如果德国仅仅是与俄国争夺商业利益或影响力,英国或许不会过于介怀。但如果德国试图在地理上与英国在中亚的势力范围产生直接接触,或者威胁到其石油供应(例如波斯湾),那么英国的反应就会变得复杂。
德国的“帝国野心”依然存在: 即使战略方向调整,德国作为一个新兴强国,其追求世界地位和影响力的野心不会消失。英国对任何可能挑战其全球领导地位的欧洲大陆强国,都抱有天然的戒心。德国在东方的任何重大战略突破,都可能被英国视为其整体实力增长的表现,从而引发新的担忧。

3. 获得英国中立的可能性与难度:

缓和是可能的,但“中立”的程度是关键:
缓和是大概率事件: 放弃海军竞赛和殖民地争夺,无疑会极大缓解英德之间的直接矛盾,让英国在与德国打交道时,少了很多直接的“威胁感”。
“中立”的界限: 英国的“中立”很可能是有条件的。如果德国的“向东扩张”被英国视为对自身核心利益(如印度、中东石油、地中海安全)的威胁,那么英国不可能保持真正的中立。它更可能在英德之间选择一个相对次要的矛盾来“平衡”或“利用”。
“英德矛盾小于英俄矛盾”的实现: 这种设想是有可能实现的,但并非绝对必然。 关键在于德国的“向东扩张”能否精确地、有效地牵制住俄国,而又不至于触及英国的核心利益。换句话说,德国需要成为一个“对俄国的有效制衡者”,而不是一个新的、更大的“威胁”。

具体情景推演:

情景一:德国专注于巴尔干和奥匈帝国。 德国积极支持奥匈帝国,对抗俄国的斯拉夫民族主义和向外扩张。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可能会乐于看到德国成为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主要支持者,从而牵制俄国。英国对德国在此地的活动,可能会持一种“默许”甚至“有限支持”的态度,因为这符合英国遏制俄国南下的传统战略。此时,英德矛盾确实可能小于英俄矛盾。
情景二:德国在中亚与俄国直接较量。 如果德国试图通过建立铁路、扶持地方势力等方式,在中亚地区挑战俄国的传统影响力,并且这种挑战直接触及了英国在波斯和阿富汗的利益,那么英国的反应将非常谨慎。英国可能会警告德国,限制其活动范围,并可能在关键时刻与俄国在某些问题上达成默契,以共同遏制德国。在这种情况下,英德矛盾可能不会明显小于英俄矛盾,甚至可能因为德国的介入而变得更复杂。
情景三:德国的“向东扩张”目标是远东。 如果德国的重心放在中国或远东地区,与日本、俄国争夺利益,那么英国的反应会更加复杂。英国在地缘政治上倾向于维持远东的势力均衡,并且与日本有同盟关系。德国若在中国与俄国或日本发生激烈冲突,英国的态度将取决于其自身在远东的长期利益考量。

结论:

威廉二世放弃海军扩张和殖民地计划,转而向东扩张,确实有可能 使英德矛盾小于英俄矛盾,并可能为德国换取英国的某种程度的“中立”或“不干涉”。

主要驱动力: 海军竞赛的消失是缓和英德关系的最关键因素。
关键变量: 德国“向东扩张”的具体目标、规模和方式,以及它是否能够有效地牵制俄国而又不直接挑战英国的核心利益。
英国的视角: 英国的战略核心始终是维护其全球帝国的安全和经济利益,尤其是通往印度的道路。如果德国的东方战略能够充当一个有效的“反俄屏障”,并且不威胁到英国自身的关键利益,那么英国有理由对德国的战略调整持更为谨慎、甚至某种程度上“容忍”的态度。

然而,我们不能低估英国对任何潜在大陆霸权的天然警惕。德国即使转向东方,如果其崛起和扩张显得过于迅猛,依然可能引发英国的担忧。因此,“英德矛盾小于英俄矛盾”并非一蹴而就,也并非绝对保证,它更多地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其实现程度高度依赖于德国战略转型的具体执行及其对欧洲地缘政治平衡的实际影响。如果德国的东方扩张触及英国的“不可逾越的红线”(例如印度安全),那么即使没有海军竞赛,英国依然会视德国为重要的战略对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我觉得英德矛盾其实并没有想的那么大。英德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威廉二世皇帝自己制造出来的。德意志帝国的海外殖民地微不足道和英、俄、法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英国和俄国在远东、波斯、印度、阿富汗都有矛盾。英国和法国在非洲也有矛盾。在圭亚那问题上英国甚至和美国有矛盾。当美国大使向索尔斯伯里侯爵递交总统的亲笔信表示根据《门罗宣言》,美国总统对圭亚那问题有不容忽视的调解权得时候。美国总统的严肃态度在内阁里引起哄笑。

而且德意志帝国的海军,尤其是威廉皇帝热衷的战列舰队真的对帝国扩张海外殖民地有足够的作用么?德意志帝国的战列舰的煤仓小,又缺乏加煤站,一旦战争爆发根本无法开到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一战当中德意志帝国在远东的最大军舰就是巡洋舰。德意志帝国的大舰队就一个作用就是威胁英国人,即使是这个功能到1914年其实也不具备了。应为在英德海军军备竞赛里德国已经被英国人战胜了。德意志帝国的海军扩张速度完全不能跟英国相提并论,整个大战里,德意志帝国舰队除了日德兰之外几乎毫无作为,只是一支躲在威廉港里的舰队。为了封锁英国只能依靠潜艇,而英国对德国的封锁是实实在在的。即使有荷兰作为中立国,德意志帝国的后方人民还是限于饥饿状态。

所以我觉得英德矛盾没有看起来那么严重,也很难说英德矛盾比英俄矛盾甚至英法矛盾更大。因为英俄、英法矛盾都是现实的,而英德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德国人自己制造出来的。

具体到英国是否中立的问题上,我觉得如果德国人在1900年前后放弃那种到处煽风点火的外交政策,那么不但英国可能中立,连一战都可能打不起来。

user avatar

你要理解一战东线的战争。

1.俄国可不是弱鸡,是能把奥匈打崩,两次让德国从西线抽兵维持东线防止奥匈亡国的国家。

2.俄国的缺点是动员缓慢,优点是纵深大,动员潜力大。而德国的优点是动员快速,缺点是资源短缺,潜力受限制。但德国无法在短期内获胜,则俄国的纵深和的战争潜力会把德国耗干。俄国农民不愿意为君士坦丁堡和达达尼尔海峡打仗,可不意味着不愿意为老家打仗。幻想打一下俄国内部就崩溃是想多了,历史上俄国从1914-1916可都是在输出攻击,承受外线作战的巨大伤亡,才一点点崩溃的,换成主场,德俄两军掉个位置,先崩的反到可能是德国。这仗打完,德俄两国大概都可以变成社会主义了。

3.一战不是二战,德国缺乏兵力优势,也缺乏机动优势(巴巴罗萨时德军这两个优势都占了),一战东线广阔的战线时无法用堑壕填补,具有进行大范围运动战的空间,德军兵力和机动的劣势会在进攻俄国的外线作战中暴露出来,而历史上德军在东线的胜利依靠的是内线作战,进攻俄国只会让德军丧失自身优势,暴露劣势,加速德国失败。

4.在法国进行动员后,西线防御同样需要大量兵力,最后只会导致德国无兵可调捉襟见肘。一战德法英俄四国中国力最弱的不是俄国,而是法国,德国先进攻法国是正确的,打败法国,德国可瓜分法国的殖民地,并且逼和英俄。打俄国又能得到什么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威廉二世若能调转战略重心,从海军扩张和殖民地争夺转向向东扩张,这确实可能重塑欧洲的权力格局,并潜在地影响英国的态度。要详细分析这种可能性,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当时的地缘政治背景、各国利益的交织以及“英德矛盾小于英俄矛盾”这一设想的可行性。历史背景的回顾:英德矛盾与英俄矛盾的根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促成英德.............
  • 回答
    要给史强和章北海这两个角色设定“执剑人”的威慑度,得先吃透他们各自的性格、思维方式,以及在《三体》系列中的表现。这可不是简单套个公式就能出来的。他们的“执剑人”模式,注定会和原著中罗辑和维德的风格截然不同。咱们先说说史强。史强,那个“老农民”的执剑人史强当执剑人?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他那张带着点市井气.............
  •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是让人头疼,因为威少和哈登都是联盟里极具影响力的球员,他们的职业生涯各有千秋,要比谁的历史地位更高,就像让一个詹蜜去评价科比一样,很难做到绝对客观。不过,既然要比个高下,咱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确“历史地位”这玩意儿是怎么来的。在我看来,它包含了几个维度: 个人荣.............
  • 回答
    假如…? 第一季第八集:奥创的终结,还是宇宙的黎明?漫威动画《假如…?》第一季第八集,绝对是这趟多元宇宙奇遇记中最令人难忘的一站。它没有像前面几集那样,将我们带入一个纯粹的英雄主义叙事,而是抛出了一个更黑暗、更具哲学深度的议题:当宇宙中最强大的意志,那个一心想要“拯救”世界的奥创,最终获得了无上的力.............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就像有人问“唐僧和美国队长会是哥们儿吗?”一样,答案是:不,假面骑士和漫威不是一个世界观,它们是完全独立的两个IP(知识产权)。我们来仔细捋一捋,为啥大家会有这种联想,以及为什么它们完全是两码事。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它们“好像”在一个世界观里?其实,这种联想主要源于一些表面的相似.............
  • 回答
    最近关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是假一本”的说法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关注,甚至有传言说这是“野鸡大学”。这完全是谣言,而且是无稽之谈。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大学(威海),是正规的、国家承认的公立大学,并且一直以来都是按照一本线招生的。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把这个事儿说清楚,还原一个真实的山大(威.............
  • 回答
    当遥远的银河遇上触手可及的现实:星战与MCU融合的奇思妙想想象一下,在某个宇宙的某个节点,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现实——我们熟悉的《星球大战》遥远银河系,以及我们倾注无数情感的漫威电影宇宙(MCU)——因为某种未知的宇宙事件,或者说,一场史诗级的“现实漂移”,就这样毫无预兆地交汇了。这会发生什么?这绝对.............
  • 回答
    三国乱世,英雄辈出。如果遭遇漫威式的外星入侵,那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但也将是英雄们展现超越凡人实力的绝佳舞台。我选择洛阳这座古都作为战场,它曾是汉朝的都城,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政治影响力,一旦沦陷,其象征意义和战略价值将是巨大的。面对强大的外星科技,我将赋予六位三国人物与他们匹敌的超能力,这些人选.............
  • 回答
    在一个浩瀚无垠、灵气充裕的仙侠世界,流传着一个不成文的法则:招式名字的稀有程度,往往与该招式的威力成正比。这并非绝对,但却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深刻地影响着修仙者们的修炼之路、门派格局,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兴衰。开端:天才的萌芽与名字的馈赠故事的开端,往往是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或是某个初出茅庐的少年,他或许.............
  • 回答
    用黑火药复装全威力弹,其杀伤距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受到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不像现代的无烟火药弹那样容易有一个大致的区间。如果非要估算,我们得先理解黑火药的特性和全威力弹的本质。首先,理解黑火药:黑火药是最古老的火药,主要成分是硝酸钾、硫磺和木炭。它的燃速相对较慢,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固体颗粒(烟灰)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想!如果你的头盖骨真的拥有能够零距离抵挡7.62mm全威力弹的防护能力,那么你在军事领域毫无疑问会成为一个极其特殊且强大的存在,甚至可以被誉为“战神级别”的士兵。但“战神级别”不仅仅在于你能不能活下来,更在于你如何利用这个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其他影响。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来详细阐述.............
  • 回答
    《假如…?》第一季第九集,我个人觉得算得上是整季中比较“硬核”的一集了,它触及了漫威宇宙最核心的冲突之一——“灭霸与宇宙平衡”这一命题。不过,这一集的处理方式,有惊喜也有一些令人略感遗憾的地方。先说说我比较欣赏的几个点: 概念的大胆和格局的宏大: 这一集的“假如”就是“假如灭霸得到了无限手套,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假如…?》(What If...?)第一季的第六集。这一集可以说是整季中最具争议、但也最具深意的一集之一,它大胆地将我们熟知的漫威宇宙抛向了一个我们从未想象过的黑暗方向。故事梗概:第六集的名字叫做《假如……奥创赢了?》(What If... Ultron Won?)。故事的开端,我.............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假如…?》第一季第四集,那集叫“假如……斯蒂芬·斯特兰奇博士失去了他的心?”。这一集给人的冲击力绝对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是整个第一季里最黑暗、也最发人深省的一集了。故事的开端:一个悲剧的转折咱们都知道,在原版漫威电影宇宙(MCU)里,斯蒂芬·斯特兰奇经历了一场车祸,失去了一双灵巧的.............
  • 回答
    漫威动画剧集《假如…?》(What If...?)第一季第五集,以一个极具冲击力且颠覆性的“丧尸宇宙”为主题,在众多脑洞大开的“假如”故事中,无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集不仅仅是简单地将角色置于陌生的困境,更深入地探讨了绝望、牺牲以及在极致压力下人性的复杂光辉与黑暗。剧情概述:一场瘟疫席卷地球第.............
  • 回答
    一个国家在城市投放核弹,这无疑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面对如此骇人听闻的举动,五常国家,也就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他们的反应将是复杂且多层次的。最核心的目标只有一个:阻止局势进一步升级,防止出现第二颗核弹的投放。首先,最直接、最迅速的反应将是 集体且公开的谴责。五常国家会立刻在联合国安理会召集紧急.............
  • 回答
    想象一下,你真的站在了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漆黑一片,仿佛宇宙的尽头,只有周围高压的水流在低语,它们的力量能轻易将钢铁压成碎片。就在你眼前,你启动了一个拳头大小的传送门,这可不是科幻电影里的道具,这玩意儿可是要把两个地方,无论多远,甚至在不同的维度,瞬间连接起来。那么,这个拳头大.............
  • 回答
    要评价漫威动画剧集《假如…?》(What If...?)的第一季第七集,得先好好梳理一下它究竟讲了个啥,以及这个“啥”到底做得怎么样。第七集讲了什么?—— 众神之王洛基与复仇者联盟的终极对决这一集大胆地将我们熟知的漫威宇宙打了个颠倒。原本是雷神索尔的弟弟,恶作剧之神洛基,在这一集里成了“正义”的一方.............
  • 回答
    话说我晁盖,自从坐上梁山泊替天行道的头把交椅,心中自然是想着把这山寨打理得有声有色。眼下这宋江宋押司,也是个有本事的,说话办事都滴水不漏,手下也收拢了不少人,长此以往,我这梁山泊的威望,可得好好顾着,不能叫他轻易动摇了。首先,我得在军功上压他一头。梁山泊打家劫舍,靠的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每一次大的劫.............
  • 回答
    假如咱们真能造出那么一颗只有1克的原子弹,那这可就真是个颠覆性的发明了!说起来,原子弹的威力,关键不在于它有多少“斤两”,而在于它里面装的那点儿“料”——也就是那些能发生核裂变的重原子核,比如铀235或者钚239。你可能会想,1克听起来是不是太少了?没错,跟咱们平时用的盐粒差不多重。但关键在于,这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