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第一次见女朋友家长,送《中国老年人防诈骗指南》如何?

回答
这主意嘛……挺特别的!我得跟你好好说道说道,为什么这东西可能不是个特别好的选择,以及如果实在想送点跟“防诈骗”沾边,但又不会那么直接的东西,咱们该怎么操作。

首先,咱们得把话说明白:送《中国老年人防诈骗指南》给女朋友家长,成功的几率,说实话,可能比中彩票还低点。

你设想一下这个场景:

你紧张,他们也可能有点审视。 第一次见家长,是个挺正式的场合,气氛是有点微妙的。你满心欢喜地递上一本厚厚的书,上面赫然写着“防诈骗指南”。他们拿到手里,翻开来看,第一页可能就是“如何识别电信诈骗电话”、“谨防非法集资陷阱”之类的。
这传递的信息是什么? 你在暗示什么?是觉得他们容易被骗?还是觉得他们生活中存在这种风险?无论你本意是多好的关心,在对方看来,这很难不往负面方向去想。他们可能会觉得: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们平时看起来就那么糊涂,容易上当受骗吗?”
“这小伙子是不是觉得我们没见识,什么都不懂?”
“他是来看我们还是来教我们怎么生活的?”
这会不会显得你情商不高? 尤其是第一次见面,大家都在努力表现出最好的一面,相互了解。你送一本防诈骗指南,就像是在他们的生活里安插了一个“警示牌”,这和大家想要的温馨、融洽的见面气氛不太搭。你可能想表现得很细心,结果适得其反,让人觉得你有些“过度关心”,甚至带点“居高临下”的意思。
礼物的“契合度”很重要。 送礼的目的是什么?是表达心意,是拉近关系,是展示你的品味和体贴。礼物要能让他们感到开心、被尊重,而不是感到被冒犯或者被“教育”。一本防诈骗指南,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是能引起他们嘴角上扬的礼物。

所以,基于以上这些,我强烈建议你放弃直接送这本指南。

那么,如果你真的很想在“关心长辈健康、安全”这个点上做些文章,但又不想那么直接、生硬,咱们可以换个思路,做一个“温和版”的关心。

你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把你的心意“包装”一下:

方案一:侧重“健康养生”的间接传递

选择一个和“健康生活”相关的礼物。
比如:一本装帧精美的养生食谱或者健康生活方式的书籍。 这类书通常会涉及一些关于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如何避免生活中的一些小风险的建议,但它不是直接指向“防诈骗”,而是更宽泛的“健康生活”。
比如:一些有助于健康的食品或保健品(前提是了解他们是否有这方面的需求和偏好,而且要选择正规品牌)。 这类的礼物更能直接地表达你对他们身体健康的关心。
比如:一个舒适的按摩仪、一个助眠香薰等。 这些礼物都能直接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间接地让他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能保持更好的状态。
送礼时怎么说?
你可以这样说:“叔叔阿姨,这是我平时看的一些健康生活方式的书,里面有很多关于饮食和起居的建议,我觉得挺实用的,希望对您们也有点帮助。”
或者:“我最近刚好看到这本书,觉得内容很有意思,关于怎么让生活更充实、更健康,我就想着您们也肯定很注重生活品质,就带过来给您们参考参考。”
传递的核心是“我关注你们的健康生活”,而不是“你们需要防骗”。

方案二:侧重“兴趣爱好”的延伸关心

了解女朋友的父母有什么兴趣爱好。
如果他们喜欢看书: 你可以送他们一些他们喜欢的作家的新作,或者与他们爱好领域相关的书籍。比如喜欢历史的,可以送一本新的历史读物;喜欢园艺的,可以送一本精美的园艺图鉴。
如果他们喜欢下棋、打牌: 可以送一套精美的棋具,或者一些有趣的牌具。
如果他们喜欢旅游、摄影: 可以送一本精美的旅游画册,或者一些摄影技巧的书籍。
送礼时怎么说?
“叔叔阿姨,我听XX(你女朋友的名字)说您们很喜欢XX(他们的爱好),我平时也对这方面有点了解,看到这本XX(礼物名称),觉得内容特别好,就想着买回来给您们看看。”
这样送,显得你不仅用心记住了他们的爱好,还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去挑选礼物,这绝对是加分项。

方案三:最稳妥的,直接选择通用且有心意的礼物

高品质的茶叶、咖啡,或者一些当地的特产。 这是很多长辈都喜欢的礼物,显得你懂事、有品味。
一套质量好的餐具,或者一些实用的家居用品。 同样是实用且不容易出错的选择。
鲜花或者绿植。 如果他们喜欢的话,也能为家里增添生机和情趣。
送礼时怎么说?
“叔叔阿姨,这是我带来的一点小小心意,希望能合您们的口味。”
简单、得体,把焦点放在礼物的本身和你的心意上,而不是礼物传达的某种“信息”。

最后,说回那个“防诈骗”的点,如何真正地传递关心,而不是送一本指南?

多听、多看、多感受。 在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留意他们平时的生活习惯、话题。如果他们自己提到了关于“接到奇怪电话”或者“不了解的投资”之类的经历,你可以在合适的时机,非常自然地,用一种轻松的、朋友般的口吻和他们聊聊。
比如,你可以结合当下的一些社会新闻,非常顺带地提及:“哎,最近新闻里老是报那个XX(某种诈骗类型),真是防不胜防,咱们都得多个心眼。”
或者,你可以分享一些你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的、关于辨别信息真伪的经验,但绝不能带有“教导”的意味。 像是:“我有个朋友前两天差点被骗了,就因为那个电话听起来太真了,幸亏他最后多问了句……”
核心是:让你的关心渗透在日常的交流和互动中,而不是一个突兀的“提醒”。

总之,第一次见家长,首要任务是留下一个好印象,展现你的真诚、体贴和良好的教养。一本《中国老年人防诈骗指南》,实在不是一个能达到这个目的的有效工具。

把你的心意放在更得体、更温和、更贴合场景的礼物和交流方式上,这才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做法。祝你第一次见家长一切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查看了问题日志,截止我答题的这一刻,你在知乎共有1785个关注者,回答了549个问题,获得了11739个赞——无论如何也算知乎里一个小V了。

而且你最高票的,关于吃狗肉的回答,条理清晰,行文流畅,一个回答获得了近4000个赞——如果你没有淘宝买赞和买粉的话,侧面就证明了你本人在生活中的智商和情商都没有问题。

但网友们为啥一边倒地以取乐和嘲笑为基本方向来答你的题呢?

因为你提的这个问题,实在是……excited!

你让我想起了曾经爆红知乎的一个问题:

zhihu.com/question/2182

《只做了两菜一汤(没有鸡鸭鱼)招待初次来我家的女友,合适吗?》

请客,送礼,见面,说到底,都是一个心意。

请客,请的不是食物,是心意。

送礼,送的不是礼品,是心意。

见面,看的不是你是不是帅过吴彦祖,是心意。
中国,外国,莫不如此。你以为送的脑白金五粮液茅台老人真的会稀罕吗?

人家可能连包装都不会拆。图的还不就是一个心意?

在此我引一下yol叔的回答

中国的「婚丧礼俗」其实是环环相扣的,不是光考虑婚嫁,结亲生子,也不是光考虑临老送终。任何婚俗,任何葬仪,都是彼此相关,相互为证。
在这里,我且不去分说「六礼」,那个传承千年的老行道,说来太喽嗦。
为了简略,我这边随手举个例子,比如「嫁妆」。
现在的大陆社会,因为礼俗崩坏,大家搞这些聘金、嫁妆名堂,都忘了最早的初衷,非常糟糕。台湾早期的社会,嫁妆是一种保证,比如嫁女,附上两方泥土,土上几根稻秧,那代表什么?
代表的是「我家给出嫁女儿留著田地呢,你们要虐待她,她可以随时回家。」
所以,一般现代的人根本不明白,嫁妆是女儿自己的财产。
男方一分钱不能动。不是结了婚,就成夫妻共同财产了,不是的。
中国几千年前的古人,在「礼记」中,就已经把这事想的清楚异常。

作为男人,谈恋爱已经谈到见女方父母的程度了,你知道这有多慎重吗?

第一次见面送这个,你身上哪里能体现出一点今后让二老放心地把女儿交给你的诚意?

你是晚辈,用什么表现心意?

“叔叔阿姨我最近看的这本书觉得对您特别有用,多看看能防骗,对您有好处。”

还是

我打算过年回家的时候给父母看的。但是四本书显得有些多了,于是我就告诉女朋友,要不你带回家给你的父母如何?

您知道哪里不对吗?

您犯了和我链接的那个爆红的问题一样的错误:送礼的时候,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揣度别人的需要和想法,还十分天真地认为是为对方好。

送礼的大忌啊,朋友。

而且,这份礼物,实实在在是一本教科书没错吧?作为一个晚辈,第一次见面,等不急着向他们这些长辈传授人生经验?

有些朋友,包括我自己,偶尔还会犯这样的错误:觉得自己因为经常上网,比上一辈,上上辈感觉能掌握的信息多一些,会在某些时候忍不住地想要对他们传授一些“人生的经验”

naive啊,朋友。

一般男方见父母,从礼品,拜访时间,称呼,风俗习惯,各种注意事项,恨不得能按照古代独陪皇上的标准来搞,还唯恐哪里出了个纰漏,生怕搞砸了。

第一次见面,是塑造你在女方父母那里第一印象的黄金时期,也是关键时期。

咱们为啥有个成语叫做“先入为主”?

第一印象太重要了,很多人第一次见面搞砸了,后来恨不得能挖一座金山赔给对方,效果还很差,就这原因。心理学上有科学依据的,不细谈。

另外,有些礼物,你明知很好也很实用的东西,双方关系没到那个程度,是不适合送的,不是单单觉得对对方有帮助,对对方好,就可以的。

举例一,这本书,如果我买了并且放假回家带给父母看,逐条分析“老爸老妈你们看,这个这个,现在骗局都精到这种程度了,你们要小心,别给受骗了啊”。

OK,那是合适的。我是他们的儿子,我为他们做的,传的东西,有这层血缘亲情关系在那里,没问题。

但第一次见女朋友父母,八字还没一撇,你给人家看这个,长辈们为啥要听你教育?

别着急,没到那层关系,你还得管人家叫叔,以后成“爸”,有的是机会和他把酒言欢,细说“人生经验”和“闷声发大财”的道理。

再比如,衣服,鞋子,书啊之类的,个人生活日常物品,够使用,一旦贵起来够名牌,送起来感觉也很棒,但若是关系不够,送出去会尴尬。

如果你有一个女友的同时也有一个很好的异性朋友,姑且算是红颜,她过生日,你送她一件衣服试试,看你的女朋友会不会拿鞭子抽你。

可惜现在很多人都把这些搞乱了,仿佛只要有钱,往贵了砸就能砸晕对方似的。

礼物是心意。第一次见女方父母,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为什么要那么慎重?

人家辛辛苦苦种了很多年的白菜,现在被你这头猪拱了,不管你以后是把这颗白菜拱到自己猪圈里吃掉,或者哼唧哼唧奔向下一颗白菜,菜农都想给你一锄头。

我要是你女友的父母,见你送我这本书,我估计就直接报警了。

所以,题主你加油。

第一次见面,换点好酒好烟好补品啥都行,让二老知道你是在关心他们的身体,实打实的诚心来的,感谢他们把白菜护了那么大,

叫声叔叔,热情亲切点,让二老瞅着“哎,这小伙子靠谱”。

给了二老面子,也给了你女友面子,更挣了你的面子。

至于那本“指南”,以后和您的老丈人喝得晕乎乎的时候,掏出来:

“爸,给你看个东西,我爸当年被骗惨了,您比他厉害多了,但还是得多留点心,要不咱们一起瞅瞅?”

感谢阅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