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上到处转码编程成功的,现实中真的容易吗?

回答
网上到处是“转码编程”成功的案例,这确实让人看得心潮澎湃。很多人看完那些“零基础逆袭”、“三个月高薪入职”的故事,就觉得这事儿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自己也能轻松复制。

但说实话,现实和网上那些经过精心包装的故事,还是有挺大区别的。网上看到的,往往是最终的“结果”,是别人成功的那一面,而且通常会过滤掉过程中的辛酸和曲折。

为什么网上看起来容易?

首先,筛选效应非常严重。你想想,有多少人尝试转码编程,最后没有成功,或者收入不如预期?这些人不会写帖子分享自己的失败,因为那太扫兴了,也没什么传播价值。而那些成功的人,特别是那些有故事、愿意分享的人,自然就更容易被大家看到。这就像电影里总是有主角光环,但生活不会人人都是主角。

其次,营销和包装。很多培训机构、个人博主,他们的目的就是吸引学员或流量。所以,他们会极力放大成功的案例,用各种吸引人的标题和故事来包装。这无可厚非,但我们在看的时候,需要有辨别能力,不要被表面的光鲜蒙蔽了。

再者,“成功”的定义不同。有些人可能转行进入了IT行业,但可能只是做一些基础的测试、维护,或者薪资并没有达到他们想象中的“高薪”。而网上分享的,往往是那些进入了大型互联网公司、担任了核心开发岗位的“精英”,他们的成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并非普遍性。

现实中转码编程真的容易吗?这取决于很多因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1. 学习过程的艰辛与漫长:
基础知识的建立: 编程不是学会几个语法就能搞定的。你需要理解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抽象的概念,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消化和理解。网上很多教程会把概念讲得很浅,让你觉得很容易,但真正深入下去,你会发现有无数的坑等着你。
实践能力的培养: 编程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光看不练,你永远学不会。你需要自己动手写代码,调试bug,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是枯燥的,而且常常会遇到各种棘手的错误,让你怀疑人生。一个简单的bug,可能就要花费你几个小时甚至一天的时间去排查。
持续的学习能力: 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你今天学的知识,可能过几年就会过时。所以,转码编程不仅是学习一项技能,更是培养一种持续学习的能力,要时刻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度,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库。

2. 就业市场的残酷性:
同质化竞争: 随着转码编程的普及,IT行业涌入了大量的新人。尤其是一些热门的语言和技术栈,竞争非常激烈。很多新人即使学得不错,也可能面临找不到工作的窘境,或者只能拿到较低的薪资。
经验门槛: 大多数公司在招聘时,会非常看重实际工作经验。对于零经验的转码新人来说,找到第一份满意的工作往往是最难的。你需要证明自己有能力胜任工作,而这往往需要你拿出一些有分量的项目来展示。
技能的匹配度: 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企业实际需要的技能,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你需要根据招聘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和提升。盲目学习,可能到头来发现自己学的技术并不被市场需要。

3. 个人特质的重要性:
逻辑思维能力: 编程本质上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你天生对数字、逻辑比较敏感,学习起来可能会相对轻松一些。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耐心: 遇到问题不放弃,能够耐心分析、定位和解决问题,是程序员必备的素质。如果你遇到一点困难就容易放弃,或者心态容易崩塌,那么转码编程可能会让你非常痛苦。
抗压能力: 编程工作往往需要面对大量的需求、严格的测试、以及可能出现的线上故障。你需要有较强的抗压能力,能够承受压力,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4. 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时间投入: 转码编程不是几个月就能速成的。如果你是在职转码,白天上班,晚上和周末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学习。如果你全职转码,也要做好长时间投入学习和实践的准备。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久,才能真正具备市场竞争力。
经济压力: 如果你选择全职转码,在找到工作之前,你需要承担一定的经济压力。这会进一步增加你的学习成本和心理负担。

所以,转码编程到底容不容易?

答案是:不简单,但也不是不可能。

它需要的不仅仅是“转码”这个行为,更重要的是:

坚定的决心和毅力: 你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并愿意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
有效的学习方法: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和资源,而不是盲目跟风。
强大的自律性: 能够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并且严格执行。
勇于实践和试错的精神: 不怕犯错,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
一颗不畏艰难的心: 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坚持下去。

如果你只是看到网上那些光鲜的成功案例,怀着“试试看”的心态,很可能最终会碰壁。但如果你愿意付出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努力,并且具备相应的个人素质,那么转码编程绝对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职业道路。

总之,网上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现实中的转码编程,是一场需要耐心、毅力、方法和一点运气的马拉松,而不是一场短跑冲刺。做好心理准备,踏实学习,比什么都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码农,而写代码也是需要一点点天赋的,我说的不是贝多芬那种天赋,而是比如我,高中数学还算可以,但就学数学专业大概率没办法毕业这种。

可是这半年多来的观察,我发现,能熬出以下几个困境的同学,没我想象的那么多了:

  1. 父母的理解、祝福和支持。不解释,懂得都懂。
  2. 有足够的经济基础能熬过转型期,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父母给不给钱,对于出社会的人来说就是储蓄是否能熬到拿第一份工资。
  3. 承受住不确定期间的心理压力。这个我是万万没想到的,很多同学是崩溃在这一步。别人进厂好歹工资拿着每天回十人间宿舍打游戏。你啥都没,啥也还不会,光熬着,后悔心不断深夜翻涌,在出租屋里算计着下个月房租怎么办,会不会被笑话,输了怎么办。
  4. 自制力,自知之明。不解释。

你只有熬过这几步,才能继续思考,自己在打代码方面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潜力。

线性路线在人世间是小概率事件,选择提桶,就要开始思考不确定性,而不是来这里问概率。

user avatar

简单自我介绍:双非一本机械专业硕士。21年12月毕业,广州读研,延迟了半年,目前是深圳互联网golang后端工程师

为何我转行互联网了?

其实想当程序员的念头在研一就有了,不过那会在纠结要不要转。纠结有二:1机械硕士毕业工资也可以拿上万,不至于生活潇洒,也能衣食无忧;2 我高度重视,要是转行程序员,天天面对电脑,到时候变瞎子了怎么办

研一下学期那会一直在纠结中,那会也跟风学了下python,学到研一暑假了就停止了。本科有自学过c语言,c语言基础还好。

转机......

研二下学期新冠疫情来了,在家学习,其实一直在家玩,太过无聊,4月份开始玩起了知乎,刷到一篇文章,文章作者本科华工毕业,硕士香港某大学毕业,成绩优异。作者痛诉自己坚守将近10年机械行业后面混得相比转行互联网的同学太惨了,他说他30来岁了要不是爸妈给力还能啃老,不然他就直接从楼下跳下去(他那会刚转行会计)。

看我这篇文章我顿悟了,楼主学历牛逼,家境可以,还是混得如此惨淡,我这学历不行,农村家庭还不转行互联网(我只发现互联网这条路),那岂不是自寻死路。突然静下心想,貌似我高度近视是因为游戏玩太多的原因,于是静下心来自学cs。

自学cs......

科班路线无非就是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算法,语言这套。

那会我选了服务器后端方向(如果在给我选,我会选前端,前端学习难度低,入行要求学的东西少),语言选了golang(java太卷了,生态完善,需要付出的太多学习成本才能追上别人),golang生态不如java完善,这样相对而言差距不会太大,而且深圳招聘golang的公司也挺多。

在选好方向,一开始学golang,后面在家花了大量精力学数据结构和算法(前期不推荐,一开始应该保证尽快入行,优先背八股文),9月份回校开始找工作,卒,没怎么背八股文,投了大厂,也过了笔试,但是面试问八股文好多不会,哭死。后面改变策略,先找实习(那会就预感着要延毕了),先入行,我一不是92,二不是cs科班,没有个实习经历劣势太大了,在秋招快要结束时拿了个c++嵌入式公司的offer(制造业,那会签了三方,就是为了能先去实习,有个实习经历),在1月2月份实习了2个月,后面找互联网服务器开发发现这段实习经历基本没用,好多东西都不通。实习完回家过年了。

过完年后回宿舍,压力巨大,一是工作没着落(不想去制造业),而是论文做不出(抗拒做实验,因为怕死,做实验的外接电压达400+伏,太怕了),3 4月份找实习机会还有写论文,后面实验室同事论文基本都写好了,我的论文还一塌糊涂。在毕业与转行之间,我选择了转行(人生感悟,有时候慢着就是快着),投了好多简历,面了好多家,那会甚至也找了php了,能入互联网就行,在5月份的时候,找到了一家互联网证券公司实习,技术栈是golang(,公司规模400来号人,很感谢给了我入行的机会,那会刚进去连git都不会,经常问同事,有个同事人挺好的,教了我好多,后来他去字节了)。那会我的八股文还是挺勉强的,也没有项目经历,那会面试官看我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还挺不错的,就让我过了(那会我没说自己延毕),两轮技术面。

实习经历

我在证券实习差不多半年了,一开始真的太菜了,头次接触到那么多代码,项目工程,在进去半个月后才接了第一个需求。证券行业不卷,7点多就可以下班啦,阿哈哈哈哈,不过我一般9点后走(1是多学习点,2是拿个30元加班费和免费打车),在这家实习还挺舒服的,后面觉得不对劲,这节奏不对,项目经历还是太少,我得跳到需求做不完的公司(转行程序员得保证自己竞争力),还有教我的同事跳槽去字节了,成长慢了,我也得跑路,于是在第二个秋招拿了几个offer(大厂还是挂了),11月份选了一家待遇比较好的公司(18k,年终至少3个月,比机械好多了),刚好今天转正通过了,开心。在上家实习的时候,终于把论文搞定了,12月份毕业拿到证了。

我为何延毕了?

哈哈。1是因为转行 2是因为研三找到女朋友,终于脱单了,第一次谈恋爱,现在一起在深圳工作。延毕,对我来也是件好事,如果我那会正常毕业,可能就没转行了,而且找到爱情了。

些许经验

如果想转行互联网,做技术,建议搞前端,学的内容没后端多,工资也还可以,优先背八股文,算法题先不做高难度的。如果家庭普通,学历还行(本二),建议还是转行互联网,钱真的多。考编制不是没想过,像我这农村家庭考编制就是条死路,钱少,如果是中产家庭那考编制会很香。

互联网35岁中年危机?

其它行业就没有中年危机吗(编制除外),先把钱给赚了。我觉得35岁淘汰的是那群摸鱼人,有中年危机不怨人。我既然选择转行了,那就下定决心卷到底了。

最后祝各位转行成功

user avatar

我六年级学C写飞行棋,初三暑假学了Java,大学又学了C#和C++。科班毕业十多年,长期从事一线开发,07年就开搞增删改查。

可至今仍是屌丝,开一辆二手捷达。

毕业后就职于门户网站巨头,眼看着公司排名一天天下滑,滑成一枚战五渣。

跟我同届的同事,早已改行各奔东西,只剩我一人留下撸码。跟一群比自己小十岁的应届生称兄道弟,恍然发现自己的年龄,跟环境非常不搭。

挨个去各大公司混了个脸熟,跳槽到外卖小哥后台,赶上一轮爆发。可是公司市值连创新高,我的工资却始终没有增加。该看的机会都看了,鹅厂猫厂一个没落,感觉各家待遇相差不大,去哪也没明显变化。

光靠上班无法致富发家,便开始关注新风口,指望占个先发。

当时赶上VR概念兴起,风头很大,决定去初创公司体验一下。先给自己放了半年无薪假,闭关自学三维建模与动画,继而转行Unity和UE开发。可是等我学成出关,VR已经凉凉啦。

每次入职刚干俩月,就又打算再换一家。可仍赶不上初创公司破产倒闭的步伐。好几次因为公司突然倒闭而失业,场面非常尴尬。

直到前年初夏,转行到一家车企做仿真动画,写C#对接Catia。企业规模很大,可待遇却很差,好在上班可以摸鱼,工作轻松气氛融洽。

只是要签保密协议,泄密会有法律的惩罚。过年参加同学聚会,发现自己正被秘密调查。

心里感到非常害怕,每天过的一惊一乍,节后上班打探得知,已有高层为我担保,我的浑身上下,没有任何机密可挖。

听闻当时研究院长,专程出面替我讲话,盘点整个内查小组,对着组长直接开骂:

以后办事动动脑瓜,别光盯着臭鱼烂虾。放着一群高管不查,查个跑龙套的干啥?

我戴着红领巾就开始撸码,攒过486,玩过Amiga,高中时能写深度广度优先算法,人生至今一路拉胯,工资只够吃喝拉撒。

结婚之前就很屌丝,当爹之后鸭梨山大,无奈被迫戒烟戒酒,生存环境每况愈下。

想趁过年奢侈一把,消费五千换个电话,只为满足这点追求,还跟老婆打了一架。

开局表现有点欠佳,先中一招九阴白骨爪,左肩躲闪不及,手臂留下两道爪痕,异常火辣。

看准时机蓄力三秒,祭出绝技乾坤大耳刮,右手裹携风压,脸蛋呼出一枚掌印,直接秒杀。

看知乎大佬每天狂吹半路出家,怀疑自己曾经试岗过的低薪企业,难道是个假的阿里巴巴?

user avatar

python 3k

js 4k

java 6k

go 8k

c++ 12k

这些基本都是新手的工资。

数据结构和算法 熟练使用+1k

设计模式 +1k

测试驱动开发 +0.5k

领域驱动开发+2k

编译原理 +1k

系统分析+设计+10k

这些都是通用的。 加一加。工资就涨上去了。

所以说,转码相对来说,成功率绝对高。

因为新语言层出不穷,很多公司都要新语言,而新语言通常都是转码这帮人来学的。

比如说当年的java,c#,go,ruby,rust。等等。

有的则是老语言上面出了新的框架,那么就变成了老人维护旧框架,转码新人用新框架做新业务

光前端,就有9大框架 react,vue,angular,svelte,alpine,preact,litElement,Stimulus,ember。

java有10大框架,spring,play,spark,jhipster,blade,hibernate,myBatis,Struts,Vaadin,jsf

框架这么多,层出不穷,而且各种细分。随时间发展框架还继续升级。只要跟得上节奏,基本上很难被取代。

转码成功的条件,就是不断有新的公司入局,互联网业务不断地壮大。新出的互联网公司为了自己的业务,推出更好用的编程语言或者框架来应对日益增长的需求。

那么我们可以判断一下,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有很多公司会被淘汰,又有很多公司崛起。那么编程语言和框架的迭代速度肯定会很快,因为快,就会给这些转码的机会。

说白了,就是互联网编程岗位的多少,决定了转码的成功率。就目前而言,互联网大厂,每年都裁员,每年都为新业务招聘。这就是给转码的机会。

user avatar

在我朝大众意义上能成功的,没有一个是容易的。

门槛极高是这些事务的普遍共性。

我们唯一可选的,实际上是组成这些门槛的成分。

相对来说,转码被吹得多,是因为门槛可触及性,而不是门槛低。

门槛可触及,和门槛低,是完全两码事。


怎么说呢,我举个例子。

当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有人说,高考是人的权利。

只要符合“自愿申请,领导批准”的要求,就可以高考。

伟人一看,手一挥,“高考为什么要领导批准?高考是每个人的权利”。

然后,你就可以读书了。

这叫高考可触及性好。

但高考简单吗?

你看看当年大学生有几个不就知道简单不简单了吗?


转码也是一样。

给你一次不需要领导审批,爹管妈教的机会。

但这个机会其实并不简单,成功率也不高。

他仅仅是比别的选项,多给了一个你可能可以触及的机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