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申请出国读研,如果跨专业的话可行吗,难度有多大?

回答
申请出国读研,跨专业这件事儿,说实话,绝对是可行的,但绝对不是闹着玩儿的。难度嘛,得看具体情况,但总的来说,比本专业申请要挑战更大,需要下更多的功夫。

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保证讲得明明白白,让你心里有谱。

为什么想跨专业?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先问问自己,为什么突然想跨专业?是因为发现本专业没意思?还是对新领域有浓厚的兴趣?亦或是看到了新专业的就业前景更广阔?

纯粹兴趣驱动: 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如果你对某个新领域真的着迷,并且有内在的驱动力去学习,那你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会更有韧性。
职业发展导向: 很多时候,跨专业是为了更好的职业发展。比如,学商科的想转去科技公司做产品经理,或者学文科的想转去金融领域做分析师。这种情况下,你需要清晰地论证,为什么这个新专业能帮助你实现职业目标。
“逃离”本专业: 如果只是因为不喜欢本专业,而没有一个明确的新方向,那跨专业可能会让你进入一个更迷茫的境地。

跨专业申请,到底难在哪儿?

理解了难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准备:

1. 学术背景的“断层”: 这是最直接的挑战。你之前的本科学习内容,跟你想申请的研究生专业可能完全不搭边。招生官会看你的成绩单,如果里面没有相关的基础课程,他们会质疑你是否有能力跟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例子: 你本科是中文系,想申请计算机科学硕士。那你的成绩单里几乎找不到任何编程、数学、数据结构等专业课的痕迹,这就像一个大大的“警示信号”。

2. 缺乏相关经验: 研究生申请,尤其是理工科和商科,非常看重实践经验。如果你没有相关的实习、项目、研究经历,就很难让招生官相信你有潜力在这个新领域做出成绩。
例子: 同样是跨计算机科学,如果你除了本科成绩单,没有任何相关的编程项目、算法竞赛经历、或者在科技公司实习的经历,那你和其他有项目经验的申请者相比,竞争力就弱了很多。

3. 证明“学习能力”和“动机”的压力: 由于学术背景和经验的不足,你需要用其他方式来弥补。这包括:
强有力的个人陈述(PS)/动机信(SOP): 这是你解释“为什么跨专业”以及“我为什么能学好”的最佳平台。你需要清晰地梳理你的动机,展示你对新领域的理解和热情,以及你为此付出的努力。
推荐信(LOR): 如果你能找到了解你,并且能证明你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对新领域潜力的推荐人,那会非常有帮助。最好是能有教授、导师或者实习公司的领导来为你写。
GRE/GMAT等标准化考试: 有些学校会要求提供GRE/GMAT成绩。如果你的本科GPA不高,或者本科背景与申请专业不符,一个优秀的GRE/GMAT成绩可以作为你学术能力的一个有力补充。
附加的课程或证书: 为了弥补学术背景的不足,你可以考虑在申请前修读一些目标专业的基础课程,或者考取相关的证书。

4. 竞争的激烈程度: 大家都想去好的学校、好的专业。跨专业申请者本身就处于劣势,如果你的准备不够充分,很容易被其他背景更匹配的申请者淘汰。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跨专业申请的成功率?

既然有难度,咱们就得想办法“降维打击”!

1. 充分的“预热”和“补课”:
线上课程/MOOCs: 强烈建议你在申请前,通过Coursera, edX, Udacity等平台学习目标专业的基础课程。比如,想学数据科学,就去学Python、统计学、机器学习入门等课程。完成课程并拿到证书,可以在CV和PS里展示你的学习动力和基础。
辅修/双学位: 如果时间允许,在本科阶段辅修或读双学位是最好的方式,直接夯实基础。
暑期课程: 有些大学提供暑期课程,你可以利用暑假去修读目标专业的相关课程。

2. 积累“硬核”的实践经验:
实习: 找与目标专业相关的实习机会,这是最直接证明你能力的方式。哪怕是初创公司或非营利组织,只要能让你接触到核心业务,都很有价值。
科研项目: 积极参与教授的科研项目,或者自己独立开展项目。如果你是文科背景想转商科,可以尝试分析某个行业的市场数据;如果你是理工科想转数据科学,可以自己写代码做个数据分析项目。
竞赛: 参加与目标专业相关的竞赛,比如数学建模、编程大赛、商业策划大赛等,获奖经历非常加分。

3. 精心打磨你的申请材料:
个人陈述(SOP): 这是你的“故事讲述”平台。
清晰的逻辑线: 从为什么喜欢本专业,到为什么发现新领域,再到为什么对这个特定的研究生项目感兴趣,以及你为此做了哪些准备,未来有什么规划。
量化成果: 在描述经历时,尽量用数据说话,比如“通过优化算法,将处理时间缩短了20%”,“参与的XX项目,用户满意度提升了15%”。
展示“迁移性技能”: 即使不是直接相关,也要强调你本科学习中获得的通用技能,比如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并说明这些技能如何在新领域发挥作用。
避免空泛: 不要说“我对XX很感兴趣”,而是要说“我对XX领域的XX问题感到着迷,并为此进行了XX研究/学习”。
推荐信(LOR):
选择合适的推荐人: 最好是了解你学习能力、潜力,并且能真心为你写一封有说服力的推荐信的人。如果能找到在新领域有一定了解的教授,那就更好了。
提前沟通: 和推荐人详细沟通你的跨专业计划,提供你的CV、SOP草稿,以及你想让他们重点强调的内容。
简历(CV):
突出相关性: 即使是无关的经历,也要尝试从中提炼出与目标专业相关的技能和素质,放在靠前的位置。
成果导向: 每一项经历都要写清楚你的职责、做了什么,以及最重要的——取得了什么成果。

4. 选择合适的目标院校和项目:
“友好”的跨专业项目: 一些大学或学院会开设一些非常欢迎跨专业背景的入门级研究生项目,或者为非科班出身的学生提供“桥梁课程”。提前研究学校的项目介绍和招生要求,找到那些对背景要求相对宽松的项目。
“软性”的录取标准: 有些学校更看重学生的潜力、动机和综合素质,而不是仅仅看重本科的专业匹配度。
“保底”和“冲刺”结合: 即使是跨专业,也要合理规划申请的学校梯队。

5. 考虑“预科”或“语言班”:
如果你的本科背景和目标专业差距实在太大,很多学校会提供硕士预科(Master’s Foundation Year)或者语言课程(Language Program),你可以先读一年,再进入正式的研究生项目。

具体难度有多大?这真的因人而异,取决于:

跨越的“距离”有多远:
跨度小: 比如,经济学转金融学、数学转统计学,这类跨度相对较小,容易理解和衔接。
跨度中: 比如,工程学转计算机科学,虽然有一定技术基础,但需要补很多理论和算法知识。
跨度大: 比如,文科转理工科,或者艺术类转商科,这种难度是最大的,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基础。

你的本科院校和GPA: 如果你来自一所知名大学,且GPA很高,即使跨专业,招生官也会认为你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可塑性。

你的准备程度: 你愿意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弥补学术和经验上的不足?这是决定你能否成功的关键。

目标专业的录取难度: 热门专业(如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金融工程)的竞争本来就很激烈,跨专业申请更是难上加难。

最后,一些贴心的小建议:

尽早规划: 越早开始准备越好。大二、大三就可以开始了解目标专业,并着手准备相关课程或实习。
多看“成功案例”: 在论坛、社交媒体上找一些和你情况相似的跨专业申请成功人士的经验分享,从中学习。
敢于“沟通”: 如果对某个学校的项目有疑问,或者想解释你的跨专业背景,可以尝试给招生官发邮件咨询,但要专业且有条理。
保持积极心态: 跨专业申请是一场马拉松,会有挫折,但坚持下去,你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总而言之,跨专业申请出国读研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它要求你比本专业申请者付出更多的努力、更精心的准备,并且要有清晰的目标和强大的执行力。祝你申请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背景简述

本科:国内双非一本

专业:茶学(非常冷门的专业)

GPA:3.84

雅思:第一次5.5,最后一次7

录取情况:

Offer:Lancaster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Sheffield,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University of Leeds(其中Strathclyde给了1w英镑的奖学金)

拒信:University of Glasgow

最终前往:Lancaster University,MSc Marketing

写这篇帖子主要是想给冷门专业或者是想转专业的小伙伴提供一些思维和建议,希望对大家申请选校能有所帮助。

关于冷门专业

其实这么冷门的专业,能申请上热门管院LUMS的热门专业MSc Marketing,自己也是非常的意外的。因为很多学校在录取学生的时候,多多少少会考虑一些专业背景,或者至少是相关专业。

在当时选校申请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学校&专业是否硬性要求相关专业学术背景

具体可以通过登陆学校官网查看课程说明,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专业还可以发邮件给学校的招生老师,或者是参加一些海外高校在国内的统一的答疑宣讲会(当然这个主要是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通过上述3种渠道了解相关信息。

比方说,LUMS的市场营销专业就有AMM和MSc Marketing两种,前者专为有专业背景的学生开设,Term 1的课程就会开始实操,做模拟商战之类的,当然难度系数也会更大。MSc Marketing则是专为跨专业的学生设置的,Term 1 会上一些基础的市场营销课程,来为大家打基础。

所以跨专业的小伙伴在选择课程的时候,看清楚专业需求会大大地提高自己的录取率,于此同时,之后去到了学校,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好的跟上接下来的课程。

Glasgow的申请,楼主就是这一点没有做好。当时Glasgow的课程说明里明确的强调只收商科背景的学生,但是楼主秉持着“真的很想去城堡里面读书啊”的少女心,硬着头皮投递了,结果导致了之后的失败。

这里有一点需要跟大家强调的是,如果真的一点专业背景都没有,建议大家不要盲目霸蛮选择难度系数较高的课程,想着反正学费一样,多学一点是一点。国外的学业压力通常是很较大的(当时自己来了之后第一感受就是为什么要亲手把自己送进高三),经常论文写到3点。再加上语言障碍,所以尽量建议大家选择自己match的课程,你好我好大家好~

2. PS和CV相结合,表达自己选择这门专业的原因

随着商科在国内的热度一天比一天高,国外的高校也开始越来越需要你选择这门专业的理由。大家都知道国外通常都是很有自己想法的,所以他们在选择学生的时候,自然也是希望学生是真心喜欢这门课程,想清楚了再来学习的,而不是“我爸妈让我学商科,说以后好找工作”。尤其是在跨专业申请的时候,几乎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你跨专业的原因。

就拿楼主自己来说,本科是茶学专业,想申请市场营销。当时的理由就是,通过大学四年对中国茶行业的理解和实践来说,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当下的茶叶有类无品。也就是说,中国的茶叶大家一般都知道碧螺春,龙井这些品类是好茶,但是缺少一个真正的国名茶叶品牌。而英国的立顿和川宁,几乎大家都知道,所以这就是市场营销的作用。所以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市场营销界的专业人士,打造中国国民茶叶品牌。

现在看起来可能有些志向太过远大,但是之后所收到的offer的的回复就是,看到你的简历,看到了更多市场营销的跨专业可能,所以恭喜你,你被录取了。

所以在申请的时候,要在CV当中强调你想申请专业的实践经验,例如参加学校模拟商战,大快消实习等等,体现对于专业的理解和对于专业的兴趣。PS当中强调自己对于专业的热爱,和立志学习的原因。两者密不可分。

关于择校

关于商学院择校,很简单,一句话,G5>三重认证商学院≈红砖大学

G5是指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拿到G5的offer绝对不要犹豫,直接去。因为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学校知名度,都是TOP级别。当然,每年G5院校的申请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一般都需要985和211本科才可以申请。

三重认证商学院(Triple Accreditation):“三重认证”(AMBA, AASCB, EQUIS)是国际上对于商学院的最高荣誉,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商学院获得了这一称号,认证成功的商学院一般都会有下面这个标志。(具体名单大家可以百度一下)

这类商学院所对应的学校的综合排名各有不同,但是商科教学质量都是屈指可数,非常有保障。

所以对于可能背景和分数不是特别拔尖,又想接受顶级的商科教育的或者拿奖学金的,这些学校不妨好好考虑一下。因为学校并不是那么名声在外,例如Strathclyde(全英最早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学校,一直处于全英顶级水平),加之学校中国人较少,性价比较高,对于自己英语水平的提高,留英工作,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但是换言之,如果是从日后回国就业的角度而言,尽量还是选择一些在国内名气稍大一点的红砖大学。

红砖大学是指成立于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和维多利亚时代、位于英格兰六大重要工业城市的私立研究及教育学院,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得到皇家特许状的六所著名大学的称呼。包括(按照建校时间排序):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利物浦大学(University of Liverpool)、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谢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Sheffiled)、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学校的综合排名一直比较稳定,擅长专业各有侧重。例如谢菲的传媒和理工,曼大的商科和生物科学等。

总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搭配选校名单,按梯级筛分,就像高考填志愿一样。

关于雅思

雅思前前后后考了4次,从一开始的5.5到7,想跟大家说的最重要的一点是:真的要等自己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之后再去考,这样才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之前听了一个坑爹的培训机构说的,一个月考一次,用考试来逼迫自己。事实证明这样是本末倒置摧毁自信心的糟透了的方式。雅思成绩代表的是一个人的整体语言能力,短期之内很难有非常明显的提升。所以楼主在国内考了三次,心态一天比一天奔溃,虽然从5.5到6,但是还是够不上LUMS的7分。最后的最后,还是选择了出国读语言。

其实出国读语言一直说楼主觉得比较难以启齿的一件事情,毕竟哪里的小伙伴看起来都是7字打头,小分可能差点。但是在此必须给语言不是很好的小伙伴一点鼓励,人家学了20多年积累才很优秀的语言,你花半年的时间就赶上来了,是不是很6?

到了英国之后,被迫要用英语去购物,学习,交流,其实是一件很磨人的事情,但是成长一定是迅速的。还记得国内雅思培训机构口语培训都是教你背题,背句型,生搬硬套,分数高了就怪了。真正的语言还是要源于生活,是人类沟通的工具。而不是一门打击自信心的学科。所以这里可以给到大家的建议就是,实在不行,不要逼自己,换个学习方式,走出国门,将英语用起来才是最快最强的学习方式。

关于中介

因为雅思已经搞得自己焦头烂额了,所以我在一开始是找了中介的。

中介的选择非常的讲究。不乏一些坑爹的中介,一上来就说:“你雅思到现在还没过啊,英国前30的大学不要考虑了”。当时玻璃心的自己真的很难过,怀疑自己真的这么差劲吗。后来才知道,帮你选越稳妥的学校,他的成功率越高。如果到时候你再想冲刺Dream School的时候,再要求你选校的费用。同时,打压你的同时,他可以多给你推荐他们的雅思课程。现在想想真是黑心商贩。

虽然楼主最后还是找了中介的,但是这期间还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小细节的。

第一点:多家沟通,是人是鬼,一眼便知

为了防止黑中介的坑,大家在签合约之前自己一定要多多询问,多对比几家,保持着半信半疑的状态。不要盲目相信大牌中介(咳咳,有几家就不点名了)。那些根据雅思就直接全盘pass你的机构,大多可能想卖课。因为如果GPA,CV,PS足够优秀的话,学校很多时候会给conditional offer,入学前如果再考不过的话,还可以考虑语言课程,所以切记不可因为一小块短板就放弃希望。

第二点:主动跟进,明确时间节点

每个学校的申请时间不同,是否需要交保证金,时间节点是多少,这些都是申请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如果中介老师对接的学生过多,很有可能会忘记。所以咱们自己一定要多加上心,注意申请提交时间,保证金缴纳时间,切勿错过,与自己的Dream School失之交臂。可以要求机构所有和学校对接的邮件都抄送自己一份,拿到一手资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好啦,今天需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这些啦,祝愿大家都能早日拿到Dream School的offer哦,加油ヾ(◍°∇°◍)ノ゙。

苏格兰高地的风景真的很美,很有大片感

毕业晚会班上的同学一起穿着礼服吃饭

夏洛克福尔摩斯的贝克街,英国小哥哥真的很配合,哈哈


user avatar

现在出国留学的同学越来越多,而大部分同学出国留学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可以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相信很多同学都和我一样,对于自己之前本科的专业并不是十分的满意,也希望通过硕士项目的申请来改变自己的专业方向,从而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像我本科是会计专业,但申请季我接了商业分析项目的offer,在研究生就读期间转了我一直心心念念的CS专业。

我们在申请海外高校的时候,对方对于申请同学的专业背景还是会有一定的要求的,所以跨专业申请的难度相应也会大上一些。

但是只要我们做好留学申请的准备,也是可以很好地弥补专业背景上的短板的,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申请经验,希望可以为想要跨专业申请的同学提供参考,而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借鉴,我也先将自己的背景资料放在文章的最前面。

背景介绍

本科:

南京农业大学会计专业

托福:

101( L28,R29,S18,W26)

GRE:

328( V160,Q168)

录取情况:

雪城大学商业分析硕士, 24000美元奖学金(后转成计算机硕士)

福特汉姆大学商业分析硕士, 5000美元奖学金

留学的原因

我当时之所以选择想要出国留学,实际上并没有想那么多关于未来发展的事情,我只是希望可以借着留学多到国外看看,体验不同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虽然以游客的身份出国也可以得到这样的体验,但是作为留学生出国会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我也可以经历更多。

不过说到留学自然也不能完全只是去体验生活,高校的教育质量也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而在众多出国留学的热门国家之中,美国目前依然有着最高的教育水平,同时到美国留学在国内的受认可程度也更好,这样可以为我带来更强的竞争力,并让我获得一些之前我之前没有办法争取的机会。

像现在很多城市都会与针对留学生的落户优惠政策,像上海如果留学生想要落户,只要在符合相关资质的公司交六个月的社保就可以落户了,这较之于其他人来说可以说方便很多了。

另外我在本科期间曾经到加州交换过一个学期,那次的经历也帮助我做出了申请留学的决定。

在交换的过程中,加州的氛围我很喜欢,同时在那里我也接受到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高质量的教学也让我印象深刻。

不过在这次交换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没有经济基础想要体验这样的教育是不现实的,像我当时在交换的时候申请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所以在交换的过程中我也不必为开销而发愁。

在交换的过程中我除了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学习了很多其他的的课程,当时我选修了哲学、经济学、天体物理学的相关课程,也接触到了很多不同的领域。

另外在学习之余,我还到加州的国家公园旅游,那里的景色也十分的美丽,不过对于我这种家境并不是很好的人来说,我没法安心地在美国游玩,所以交换经历的过程中我大部分的时间还是花在了学习上。

专业确定及选校工作

在交换之后我对于留学十分的向往,同时考虑到留学对于我未来发展带来的帮助,我也确定要在本科毕业之后申请到美国留学。

而在确定留学之后,我第一时间就确定自己要申请计算机方向的项目,这是因为我觉得学习计算机方向的项目可以帮助我理解和运用很多之前不了解的东西,可以大大拓宽我未来的发展道路。同时计算机是当下最为热门的专业,虽然我最终选择了计算机,但是却并不是很认可这种选择热门专业的申请策略。这是因为当一个专业大部分的人都知道是热门之后,申请的人会越来越多,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同时在未来并不会那么热门,行业的待遇也有极大的可能会出现下降。

所以我们一定要结合个人的爱好和兴趣来确定自己留学的专业方向,而且我们选择的专业对于人生的漫长旅途来说其实影响并没有那么大,事实上还是做好自己眼下的事情并做好积累才是更重要的。

不过我本科学习的是会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相差还是很远的,同时我在本科期间也没有什么和计算机相关的经历,当时我做的实习都是和会计、金融相关的,同时我考的证书也都是财经类,可以说我的背景和计算机完全没有联系。

事实上我做这些准备都是为了找金融会计类的工作,但是随着我对于这个行业的了解,我意识到自己的性格并不适合做这类的工作,同时这类工作的发展前景也并不像我之前想象的那么好。

虽然金融会计类的工作待遇整体还不错,但是我后来了解到在行业中只要极小比例的人才能得到高薪,这些工作岗位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而大部分的人拿到的报酬并不是那么的丰厚。在商学院读书就能拿到高薪,其实也是人们对于这个专业的一种误解。相对来说计算机行业的整体薪酬比较高,而且高薪的工作竞争也并没有那么激烈,所以我更加倾向于选择计算机方向的工作。

不过在这里我要和大家说明的是职业生涯的起薪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事实上后续的发展潜力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才是更加重要的,所以大家在选择自己留学专业方向的时候一定要将眼光放得长远一点。最近一段时间申请计算机项目的同学数量越来越多,竞争也是十分的激烈,像我这种完全没有计算机背景的跨专业申请者在申请的过程中无疑是毫无优势的,想要直接申请到计算机专业的项目十分的困难。

所以我也思考如何才能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既申请计算机方向的项目,同时还能发挥我本科专业的优势,让我在申请中更有竞争力一些。最终我决定申请计算机和商科结合的商业分析专业,这样我的本科背景可以让我更容易申请到这个项目,同时我还可以在研究生多学习一些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最终转成我希望的计算机专业。

在确定了申请的方向之后,接下来就是选校的工作了,因为当时我希望自己在留学之后可以留在当地就业,所以我对于地理位置比较看重,最终我重点考察的都是德州和加州的高校。

申请准备工作

在确定要申请留学之后,我也开始着手进行留学申请的准备工作,而我第一个开始准备的就是GPA、语言考试以及GRE考试,这也是大家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都要面对的一件事。

事实上这些成绩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往往都只是名校的敲门砖,我们的成绩只要达到对方的要求就可以了,而在之后的申请中老师也往往不会依据这些成绩来对申请同学进行筛选,因此其对于我们竞争力的提升是很有限的,我们也没有必要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这些成绩的准备上。

但是我们还是要重视这些考试,毕竟如果我们的成绩达不到对方的要求,就摸不到名校的门槛,而且这些成绩也可以从侧面体现我们的学习能力以及语言水平,成绩好一些对于申请也是多少有一些帮助的。

我在本科期间还是很重视平日的学习的,所以我的GPA也保持在一个不错的水平,当时我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在GPA的准备上。不过当时我申请的部分院校需要成绩按wes官网进行认证,我也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了准备,这个环节没有太多需要赘述的。

我当时的托福成绩是101分,具体成绩是L28,R29,S18,W26,这个成绩虽然不算很高,但是已经满足了留学申请的需要。不过在这些成绩中我的口语成绩有些偏低,现在有很多同学都很看重口语部分的成绩,毕竟我们留学之后对于口语水平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但是根据我的经验,我发现托福口语分偏低其实并不意味着我们在留学之后会遇到很大的困扰。事实上就算我们的托福成绩并不是很好,在留学之后也是可以应付平时的学习和生活的,后续的面试以及课堂的讨论也不在话下,但是和美国的同学比起来,还是会有一定的欠缺,在表达能力上也会有一些不足,但是大家也不必那么在意口语部分的成绩。

当时我GRE的成绩是328分,这个成绩还算不错,而在GRE的备考方面,我觉得并没有什么捷径或是特别的好方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背熟GRE的单词,当我们的词汇量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GRE考试就不再那么可怕了。

市面上现在有很多的单词书可以选择,而现在同学们也可以借助APP来进行单词的学习,这样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单词的复习了,可以更好地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同时APP上的很多功能也是比较实用的,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背单词的效率。

不过无论我们用什么方法,背单词都是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的,所以大家最好可以尽早开始GRE词汇的学习,这对于我们的备考是大有裨益的。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技巧,那就是我们在备考的时候最好先进行GRE的备考,因为GRE的难度更大,我们在复习完GRE之后托福的难度就很低了,复习的效率也会变高。

对于国内的同学来说,在进行托福和GRE备考的时候,口语和听力的部分是最大的难点,我在这里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在我看来听力的练习也是没有什么窍门的,主要就是在平时要多听,至于听力的练习材料我建议同学们可以考虑科学美国人,同时网上还有很多美国高校的公开课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听力水平,也可以帮助我们未来更好地适应留学后的学习生活。而想要练好听力,大家也一定要提升自己的速记能力,这在考试中是十分关键的,当我们速记能力得到锻炼之后,就可以基本应付考试了。

听力的练习对于我们口语的提升也是很有帮助的,因为英语输入对于口语练习是很有帮助的。在我看来国内同学口语之所以是一大难关,主要还是因为平时我们几乎没有机会开口说英语,这也导致同学们的信心不足。所以想要提升自己的口语,平时一定要多多开口练习,我也建议同学们最好可以找同样申请留学的小伙伴一起练习口语,这样我们在表达之后也可以得到反馈,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准备。

在完成了各种硬性条件的准备之后,接下来就是软性背景的提升了,而说到我们在申请中的软性背景部分,最重要的就是简历、个人陈述以及推荐信等文书材料了。

这是因为高校的老师都是通过各种文书材料来了解申请同学过去的经历,并通过这些经历来掌握申请同学的专业背景以及综合能力,并判断申请者是否满足项目的要求。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文书材料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我们之前的各类经历以及自身的能力,那么之前就算我们做了再多的准备工作也只能是一场空,大家也一定要重视文书的创作,接下来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准备经验。

首先是个人陈述,这也是所有文书中最为重要的一份,这也是高校老师判断我们综合能力的最主要依据。在写个人陈述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我们的内容一定要为我们的申请服务,我们写的所有表达都要符合项目的需要,所以我们在写个人陈述之前最好可以对自己之前所有的经历进行一次梳理,并从中找出那些和申请项目相关的经历作为描写的重点。

另外我们在写这些经历的时候,不要过分重视我们取得的成绩,因为导师对于这些并不是很了解,而在这些并不容易打动他们,他们更关注的还是我们之前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所以在描写过去经历的时候我们不妨加入一些细节,这样的话更容易受认可。

像我当时在写个人陈述的时候,也尽力发掘自己过去和计算机有关的经历,并通过这些经历来展现我的能力以及对于项目的热爱,而且我也针对不同项目的需要来对表达的侧重点进行了调整。像我在申请一个和游戏有关的项目时,在个人陈述中主要写了自己之前和游戏编程有关的经历。

我提到之前曾经尝试使用游戏制作工具做了一点东西,在那之后我对于游戏的理解大大加深了。事实上在有编程基础的情况下,同时具有一定的有些游玩经历下使用游戏制作工具的相关功能是,我的脑海中也会不断浮现出这些功能在我之前玩的什么游戏和场景中曾经出现过这些。而在申请游戏相关专业的时候,在个人陈述中应该提到之前游戏制作相关的经历,与此同时也可以提出一些自己对于游戏行业前景的展望,这样也可以提升我们的专业背景。另外我们可以通过自己之前游戏游玩的经历来引出我们对于项目的兴趣,最好可以通过一个故事展开,这样的表达也会生动很多,更容易打动招生官。

说完了个人陈述的准备,接下来我再和大家分享一下简历的准备,而简历的准备较之于个人陈述就要简单很多了。一般来说高校对于简历的篇幅和格式都会有很细致的要求,所以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在对方规定的框架之中完成建立的创作,发挥的空间也会小很多。

不过我们还会要对简历的内容进行优化,一定要保证简历每一句话都是和项目申请有关的而且可以抓住招生官的眼球,这是因为招生官每天都会看大量的简历,如果我们的简历内容太平淡,对于我们的竞争力也是会有很大影响的。另外在写简历的时候我们一定注意控制自己的篇幅,不要超过限制,所以只需要写出经历的关键信息就可以了,不用太多的添油加醋。

最后就是推荐信的准备了,推荐信是文书材料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这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申请同学的能力,是申请材料中的一个很好的补充。而在准备推荐信的时候,我们最好找身份背景不同的推荐人,这样的话推荐人也会从各自的角度来说明我们身上的优点,这对于申请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现在高校一般会要求申请同学提交两到三份推荐信,我建议同学们可以请自己专业课的授课老师、科研项目的导师以及实习的负责人来帮我们写推荐信,这样的话基本可以从所有的角度来说明我们身上的能力。而在找推荐人的时候我们不用太多注重对方的影响力,而是要找那些对我们比较熟悉的人,因为只有这样他们写的推荐信才能更好地写出我们过去经历的细节,这样的推荐信才更有说服力一些。另外大家一定要尽早联系推荐人,这样的话他们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准备推荐信,同时如果出现问题还能有调整的空间。

事实上无论哪种文书材料的准备,对于项目的了解都是我们完成准备的前提。

但是大部分的 同学对于自己申请的专业以及项目并非那么了解,自然很难结合项目的实际需要来对于文书进行优化,文书的质量也不能得到保证。

所以我建议同学们最好可以请专业的留学机构帮自己完成文书的准备,不过现在很多的留学机构工作人员并没有海外的经历,所以他们对于各个专业以及项目的了解也是很有限的,这样对于我们申请并不能起到帮助,大家在联系留学机构之前也最好可以考察对方的专业性。

现在和我合作的admitwrite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今admitwrite为想要申请留学的同学提供半DIY服务,这样可以更好地针对同学们的需要提供帮助,从而让同学们更好地完成留学申请并申请到真正符合自己需要的项目。另外在admitwrite有超过500名和我一样来自海外高校的导师,这些导师都有过海外留学的经历,这样强大的导师团队也是admitwrite服务专业性的来源。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导师都来自不同的项目,所以无论同学想要申请什么项目,在这里都会有同专业背景的导师为他们提供服务。首先同学们可以从导师这里获得很多关于自己想要学习的专业以及申请项目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申请同学来说是很好的参考,他们也可以依据这些信息申请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项目。

同时导师也都经历过留学申请的全过程,他们不仅清楚留学申请的步骤,同时也很清楚同学们在留学申请中的需要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上他们对于申请项目的了解,导师可以结合申请同学的需要以及实际状况制定完整的申请计划,确保申请可以顺利进行。而在同学们进行留学申请准备的过程中,导师也会给予同学们一定的指导,让同学们做的准备工作更好地契合项目申请的需要,从而提升他们在申请中的竞争力,这样也能提升申请准备工作的效率,使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文书的创作过程中,导师也会结合自己对于项目的了解给出建议,并帮助同学们对文书的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导师也会让同学们可以通过文书中对自己经历的描写来突出他们身上那些申请项目看重的能力和特质,同时在写申请意愿以及未来规划的过程中,也会使之与项目本身的方向相契合,从而提升申请同学的竞争力。另外在文书创作完成之后,导师还会对文书进行润色,这样可以避免文书中出现表达上的错误,并使文书的表达更加符合高校老师平时的阅读习惯,从而让同学们的文书可以在众多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另外admitwrite的半DIY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满足申请同学的需要,同时在价格上也是很有优势的,全部服务的价格只要2万元,这也只是传统留学机构收费的一半,可以大大缓解同学们留学的经济压力,也很适合同学们去选择。

另外同学们在完成了网申之后也不要觉得万事大吉,后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处理,在拿到offer之后我们也要考虑签证的办理,并按照学校的要求参加体检。另外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和学校的负责人进行沟通,看看有没有办法拿到更多的奖学金,像我选择的雪城大学就是GRE考的更高就能拿更多的奖学金,大家一定要试着去争取,这样的话也能大大减轻我们留学的经济压力。

高校选择及后续学习生活

当时在申请结束之后,我也收到了几份来自不同高校的offer,之后我考虑了高校的地理位置以及当地的消费水平,并分析了所有项目的培养方案,最终决定去雪城大学读商业分析硕士,之后争取可以转为计算机硕士。

事实上雪城的气候并不是很好,那里气候寒冷,每年的十月到来年的五月是漫长的雪季,但是雪城大学当时给了我三学期每学期8000美金的奖学金,同时雪城的物价便宜,房租每个月只需要400美金,这也让我的经济压力大大减小,加上我当时没有明显强于雪城大学的工程学院选择,雪城也成为了我最终的选择。

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我虽然申请的是商业分析的硕士,但是我内心还是想要读计算机硕士的,所以我在后续的项目学习中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对那些想要转专业的同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首先雪城大学的商业分析专业因为是一个计算机和商科交叉的学科,所以在平时就可以选择很多计算机学院的课程,而这些课程也都可以被视作是商业分析的相关课程,而且就算一些课程没有写在培养方案之上,也是可以找项目主管去商量的,选课还是很方便的。

另外我们在找工作和实习的时候,也可以直接找那些和计算机方面的岗位,我们同样可以和学院解释这些是商业分析相关的工作。

雪城大学的信息学院和工程学院并不是一个学院,像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可视化等课程都是开设在信息学院之下的,而在工程学院开设的是传统的计算机课程。

如果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只要选课的时候计算机学院课程没选满的话就可以去找到学院负责人员来要求选课,一般来说除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区块链这些比较热门的课程,其他课程都是会有名额的,也是很容易选到的。

所以说前两个学期虽然我名义上是商业分析项目的硕士,但事实上我当时学习的课程和计算机硕士基本是一致的,也正因为如此,当我找到老师要求转专业的时候很顺利地就转到了计算机项目。所以说同学们如果想要转专业,最好可以提前了解项目的课程设置,并在选课的时候结合转专业的需要进行,这样我们才能顺利达成自己的目的。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向已经念过这些项目的同学咨询一些建议,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好的参考。

像我当时就问了学长和学姐,最终选了一些学校里因为挑战性强而广受好评的课程。雪城大学中最有名的科目就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除此之外像数据挖掘和计算机安全课程的口碑也很好,当时我也选择了这些课程。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这门课上,我体验了写两万行代码这样体量的系统的运行,在学完了这门课之后我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让我在后续的就业中变得更有信心。

以上就是我在雪城为转专业所做的努力,不过留学并不仅仅只是学习,平时的生活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了。像我住的地方附近就发生过枪击案和抢劫案,我也建议大家在留学过程中晚上不要出门乱逛。而雪城附近也没有什么好玩的,所以我大多数时间都待在住的地方,加上我觉得留学相对于玩应该专注于重要的事情,其他的事情没有必要太在意。

求职准备与就业

在前面我已经说过我当时之所以想要申请计算机项目,除了要体验不同的领域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计算机项目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更好,尤其对于想要留在美国工作的同学来说计算机项目更是一个好选择。

这是因为目前美国各个行业对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都有大量的需求,就业的机会也很多,但是尽管如此工作也不会主动找上门来,所以大家在留学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求职的准备,其中很多的准备我们在出国之前就可以做了。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来说,我建议大家可以多刷一些LeetCode来熟悉算法题,并争取准备出一份作品集,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在就业时的竞争力。而对于那些没有参加相关项目机会的同学来说,可以选择在线教育平台上的网课,这也可以帮助大家提升自己的专业背景。

另外现在java相关岗位需求比较多,所以我建议大家最好可以找一个Spring Boot和数据库结合的项目比较好一些。

另外LeetCode最好可以按照类型刷题,并在难度上从简单到中等,做到循序渐进,这样刷题的效率会高上不少。而熟悉编程语言、数据结构和算法是刷题的基础,大家也一定要在做完这些基础准备之后开始刷题才有效果,而各大在线教育平台上有很多相关的课程,可以满足我们前期学习的需要。

在这里我也和大家介绍一些比较不错的在线公开课,数据结构和算法比较有名的有麻省理工的公开课,还有伯克利的cs618,像斯坦福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在coursera上也有算法相关的课程。

虽然选择很多,但是我并没有全看过,我觉得对于想要学习的同学来胡搜,选择一个看完更好,这样我们也能按照一个逻辑掌握知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都会更好。

接下来我也总结一下我对于数据结构相关知识学习的看法,对于这部分的知识,同学们首先要掌握链表、树、堆、栈 、队列、集合、哈希表等结构,而在这些数据结构的基础之上,我们对于算法的掌握要熟悉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二分查找、以及诸如归并排序、快速排序这类的排序方法。在这些相对基础的知识之前,同学们最好可以掌握像位运算、递归、动态规划、时间复杂度分析和空间复杂度分析等知识,这些进阶的知识不仅可以减轻我们未来项目学习中的压力,同时还能提升我们在后续就业中的竞争力。

在这里我为同学们推荐一本特别有名的参考书:cracking the coding interview,这本书对于我们的帮助也会比较大。另外计算机系统的课程中,口碑比较好的是CMU的15213,而操作系统这门课也是分辨计算机科班学生和编程速成班培训出来的人的重要依据,大家学习的时候也要用心。另外像计算机体系机构、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这些课程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来说也都是比较重要的,大家最好也可以学习一下。

而到了美国之后,说到就业最重要的就是地理位置了,而雪城大学地理位置很偏颇,所以校招也是指望不上的。不过好在还有领英这样的平台,所以求职的时候也会有更多的选择。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个小经验,那就是在领英上找人帮忙内推的话,可以大大提升拿到笔试机会的概率,而我们只要针对笔试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拿到面试的难度并不是太大,这样我们距离成功就业就近了一大步。

说到面试的准备,我建议同学们最好事先准备一些常见问题的答案,我们也可以咨询一些有经验的前辈,这样在面对对方问题的时候才不会措手不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美国就业的时候,中国人和印度人的竞争是十分常见的,而印度人的表达能力往往要好于国内的同学,我接触到的印度同学英语表达水平也是要好过周围的中国留学生的。所以大家在平时一定要注意锻炼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这样在就业的时候才不会落于下风。

总结

以上就是我跨专业申请的经历以及后续关于就业的感悟了,事实上跨专业申请虽然会在专业背景上带来一些不足,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做好留学申请的准备工作,还是可以很好地弥补这部分的短板的。

另外如果自己理想的专业申请难度大,也可以像我这样曲线救国,总之只要大家找准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并为之付出努力,相信大家一定都可以申请到自己心仪的项目,并收获一个美好的未来。

导师背景
雪城大学计算机硕士在读,会计本科,从商业分析硕士转成计算机硕士,熟悉计算机转专业申请,也了解商业分析、数据科学相关专业的申请。
会计本科转计算机的经验,了解美国计算机专业的求职趋势。
可以提供美国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留学及求职咨询。

user avatar

我也是跨专业申请到KCL CCI这个专业的,所以趁着题主的这个题,我正好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申请历程,希望能帮助更多想申请英国传媒专业的小伙伴。

【背景】

本科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

GPA

3.72 / 4.0

交流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CSULB)(大三)

GPA

3.75 / 4.0

【雅思】

2018.2 总分7.5(听力8.5,阅读7.5,写作6,口语7.5)

2018.5 总分7.5(听力8.5,阅读8, 写作6, 口语8)

2018.10 总分7.5(听力8.5,阅读8, 写作6.5,口语7)

考了3次是因为心仪的专业写作小分要求6.5+。从成绩可见,我的听力、阅读、口语都稳定在较高分段,唯独写作万年6分。中间还经历了一次复议失败,好在最后终于达到了要求。

【offer】

King’s College London

1.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y MA

2.Digital Assets and Media Management MA

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MA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Media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MA

Newcastle Universit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Studies MA

【拒信】

University of Leeds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MA)

理由:本科无相关学习经历,即“跨专业”。

早早准备有好处

可能与很多到了大三大四才考虑出国的同学不同,去英国读研是我高中就定下的目标。原因也很单纯,我喜欢英语,喜欢英国的文学和影视,喜欢英国这个国家。

正因为很早就有了目标,我得以尽早开始规划。我从大一开学了解到学校的海外交换项目后,就开始接触雅思,为大三申请出国交换做准备,因为我认为本科期间的海外求学经历,对于以后的硕士申请会很有帮助。大一大二也参加各种留学讲座、网上浏览留学讯息、甚至去一家留学机构做实习,尽可能地搜集各方信息,慢慢对PS、推荐信等等这些需要准备的材料有了概念。

即便如此,大学前两年,我的目标和努力都是宏观、甚至是模糊的。

“去英国留学”是一个大命题,当我逐渐了解申请流程后,我开始思考申请方向。我对什么感兴趣?我擅长什么?我的知识和经历储备允许我做什么?我应该往哪方面积累经验?我将来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申请前想清楚。

大学的前两年,我允许自己摸索;但到了大三甚至是大四,我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了。因为在大量的留学信息中,我学到了一件事的话,就是没有一位招生官喜欢一个“大而空”的申请者,他们想要的是:有热情、有规划、并且过往经历都能支撑这种热情和规划的人。

我考虑过英美文学。因为我本科是英语专业,对文学也有很深厚的兴趣。可是我真的能在众多英语母语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吗?我有出众的文学研究成果吗?我也考虑过翻译。可是我真的喜欢翻译吗?我将来想从事翻译工作吗?

反复地审视自己的能力和优势、想象自己未来的模样,我慢慢地了解到自己想要什么,从而将申请的方向具体化。

我喜欢摄影,喜欢读书看电影,喜欢偶尔写写东西,也喜欢把这些点滴分享在社交媒体,积累了数千粉丝——虽没有想过做职业自媒体,却也在做“摄影博主”的过程中自得其乐。大一大二的实习和社团经历中也有过写公众号的经历。我意识到我热爱这个,想象自己以后从事媒体、创作工作,我觉得是开心的。

于是我有了一个大致的目标:传媒。当然传媒仍是一个非常广的领域,但相比于之前的毫无头绪,有了一个方向,自以为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于是我开始去各大学校官网查看传媒专业的讯息。首先对比各大权威的英国大学排名和传媒专业排名,再结合自己的诉求,列出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名单。

比如我求学的目的是就业,而不是继续攻读博士,或者想进入学术界;也就是说,我是“就业导向”,而非“学术导向”,所以没有考虑牛剑、LSE(倒不是说我考虑了他们,他们就会考虑我,哈哈),因为他们的课程设置非常学术化,偏向社会学研究。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实践性更强一些的课程。

另外,考虑到实习机会和传媒这个专业的特性,我更希望自己能在伦敦这个传媒行业极其发达的城市,或者至少不要太“清心寡欲、潜心学术”的地方。

多方对比后,我整理出了自己的选校名单:

KCL Goldsmiths Loughborough Leeds Newcastle

申请准备

有了申请方向之后,就要开始为之做学术和实践上的累积。由于我是跨专业申请,我很清楚自己缺少传媒学的理论知识,那么我就需要告诉招生官:虽然我本科期间没有上过相关专业的课程,但我热爱这个领域,所以我利用课外的实践,学习此方面的知识,参与此方面的实践。

于是我开始阅读一些传播学类的书籍,上Coursera学习媒体类课程,寻找传媒方向的实习机会。

大三下从美国交换回来之后,我知道我需要开始为申请做准备了。因为英国大多数学校于9-10月开启申请(商科甚至更早,比如去年就提前,暑假期间就开放了),并且实行rolling制度,也就是边审材料、边发offer,早日申请,理论上机会更大。寒假里我开始准备雅思,在开学前(2月底)参加了考试。等成绩的两周里闲不住,四处寻找新媒体方向的实习。

一次面试时,HR告诉我现在缺一名市场总监助理,看我的简历很符合他们的要求,问我是否有意愿。这与我预期的实习方向不完全相符,但考虑到这是一家很大的外企,并且在认真了解职能后,感觉这个职位的含金量也很高,做的工作也更考验能力,相比另一家广告公司和一家公关公司所提供的职位,这份工作似乎更能学到东西,在今后的申请中也更“有故事可讲”。虽然偏向marketing,但也会涉及到新媒体的工作,也不是与我的申请方向完全脱轨。

我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而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

在这份含金量很高的实习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达到了很多成就,对于丰富我的简历和文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我还获得了总监的推荐信。

不过不尽人意的是,我的雅思写作小分(6)没有达到理想专业的要求(6.5)。于是我一边实习,一边准备二刷,5月份又参加了一次考试,再次败在写作上,抱着侥幸心理申请了复议,失败。懊恼之余,也有些心累了。考虑到总分和其它几个分项都不错,我决定先完成申请,再三刷雅思。

当然我也没有在经验累积上松懈。大三暑假,我前往克罗地亚,参加了为期6周的传媒志愿者工作,帮助当地的旅游局管理社交媒体、促进旅游业发展。这是一份很有趣的工作,也与我的申请方向紧密相关,后来也成为了我的文书中漂亮的一笔。

从克罗地亚回来后,离9月底网申陆续开放只有大约1个月了。庆幸的是我开始规划的时间早,所以到了申请季基本有了清晰的思路

早在上半年就联系了美国交流学校的教授,对方答应为我写推荐信。国外的教授一般都是亲力亲为,直接递交给申请学校,作为学生是看不到推荐信内容的。国内的教授也在上学期就联系好,不过需要自己写内容,再交给教授过目、签字。

我一直有更新简历的习惯,所以现在只需添加上最新的一段经历就好。

而PS相对复杂些,因为它不能是个人经历的简单复述,更不能机械重复简历的内容,而应该有重点、有热情、有意思。写初稿总是最艰难的,面对着一张白纸,我感觉有好多要写,却不知从何写起。但是相信我,只要写出了第一句话,一切都会越来越简单。初稿不需要完美,所以我先梳理了大致的思路,在这个框架内想到什么写什么,然后拿着初稿请学姐帮忙修改,接着又在学姐改过的基础上,自己再反复修改。我是非常推荐请教他人意见的,因为你会发现另一个人的不同思路,会给你很多灵感。

就这样,我在9月中旬就准备好了各种申请材料,守候着各校官网开放申请,在9月底就基本网申完毕,10月份就收到了第一封offer(来自Newcastle)。

等offer的我也没有闲下来

等待dream school offer是煎熬的,尤其当我的梦校KCL两个月迟迟没有回音时。

中间陆续收到其他学校的offer,也于10月底三刷雅思,写作小分达到了要求,但悬着的心始终落不了地。

我原本申请了KCL的Digital Asset & Media Management(DAMM),焦虑等待中的我担心被拒,于是又着手申请了KCL另一个热门的传媒类专业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y(CCI)。

一般情况下是不推荐一所学校申请多个专业的,因为这会对招生官造成“申请者没有明确目标”的感觉。但由于DAMM和CCI算是有一定相关性的专业,并不是完全不同的方向,所以没有太大禁忌。

但是,申请多个专业切忌使用相同的PS。于是,我根据CCI的特点,重新写了一篇PS,并且根据要求,写了一篇2000字的Writing Sample。

写Writing Sample的目的,是检验申请者的学术研究能力,所以一定要仔细阅读官网给出的要求,认真检查结构、引用等等是否符合学术规范。Writing Sample也是会查重入库的,所以千万不能抱侥幸心理。

幸运的是,最后我获得了DAMM和CCI两个专业的录取,对比之后,选择了更喜欢的CCI。

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y有着我非常喜欢的课程设置。除了必修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还可以从数十种选修课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3节,选修课方向涵盖时尚、影视、政治、文化史等等,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深入学习的方向。平时也会邀请很多业界大佬来做客座教授。毕业考核可以选择写学术论文,也可以做人文艺术类的毕业项目。

总得来说,是选择自由性很强、资源非常丰富的课程了。另外,KCL位于伦敦市中心的黄金位置,又让学生拥有非常多体验伦敦多元文化的机会。

总而言之,这是我非常满意的申请结果。

【给申请者的建议】

1. 尽早规划。

英国大多数高校于9月底陆续开放申请(热门商科可能更早),且实行rolling制度,边审核材料,边发放offer,招满关闭申请,未招满、或者有因拒绝offer空出来的名额,会开放第二轮、第三轮申请。

理想的时间轴:

大三下学期 —— 联系推荐人、准备雅思、了解学校和专业 暑假 —— 择校(关注申请开放时间)、草拟简历、构思文书 9-10月 —— 完善文书、提交网申 10-次年2月 —— 等待offer 3-6月 —— 选择offer、订宿舍、体检 7-8月 —— 换unconditional offer和cas、办理签证

2. 要有清晰的目标。

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擅长什么,结合未来的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列举属于自己的选校名单。申请学校不在于量多,而在于符合自己的能力和诉求。如果想申请的学校数量大,一定要有梯度,冲刺学校 – 能力范围内的学校 – 保底学校。

3. 个人陈述是最重要的文书,有时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PS不是对经历的简单复述,一定要有逻辑、有重点,与专业无关、但比较重要的经历可以放进简历里,无需在PS中赘述。如果你和我一样是跨专业申请,那么“动机”是PS中需要重点体现的。但是切忌大话空话,例如“我从小就喜欢……”,而是要用具体事例体现你的“喜欢”,你为你的热爱付出了多少。展示能力也是同样的道理,“我善于xxx”“我的xxx能力很强”,诸如此类的话谁都会说,并没有任何说服力。要让招生官信服,那么必须拿出具体的成果,以小见大。写完初稿之后要反复修改,我也非常推荐请他人帮忙修改,很多时候一个fresh perspective会给你很多灵感。但是别人改完之后,也要自己再反复斟酌,因为这毕竟是“你”的个人陈述,要展现的是“你”这个人,而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

结语

留学申请并不难,但是是一个需要细心和耐心的较长过程;跨专业申请也不难,但一定要有足够的热情和足量的知识、经历储备。在申请过程中有困难,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

祝每一位有梦想的人都能如愿以偿!

导师背景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即将入读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文化创意产业硕士。 全程DIY完成申请,获得KCL、拉夫堡、Newcastle、Goldsmiths等热门传媒专业的录取。 专八良好,雅思7.5(口语8分),擅长传媒、市场、广告、公关的跨专业申请。 大三通过“国家优秀本科生”项目,公费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CSULB)交流半年,因此对英国、美国的院校申请都有经验。 另外,本科期间有3段实习经历和1次欧洲志愿者经历,包括奢侈品公关、市场营销、旅游传媒等行业,对外企实习求职也能提供帮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申请出国读研,跨专业这件事儿,说实话,绝对是可行的,但绝对不是闹着玩儿的。难度嘛,得看具体情况,但总的来说,比本专业申请要挑战更大,需要下更多的功夫。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保证讲得明明白白,让你心里有谱。为什么想跨专业?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先问问自己,为什么突然想跨专业?是因为发现本专.............
  • 回答
    国内读研同时准备出国读博,这是一条很扎实的道路,能让你在打好学术基础的同时,也为申请做好充分的准备。我来详细说说怎么一步一步来,希望能给你点实在的建议。第一阶段:国内读研初期(研一)—— 奠定基础,明确方向1. 深入理解自己的研究方向: 专业课要吃透: 别光为了分数,要真正理解每门课背.............
  • 回答
    出国读研,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好好规划和精心准备的过程。它不像填报国内的志愿那么简单,需要你从很多方面去下功夫,更像是一场马拉松,每一步都至关重要。首先,最核心的当然是确定你想去的国家和专业。这可不是一句“我想去国外读研”就能打发的事。你需要深入了解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什么领域让你感到兴奋,愿意花时间去.............
  • 回答
    作为一名双非普通大学的学生,想要出国读研,这绝对是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而且能够申请到的学校范围其实比你想象的要广得多。关键在于如何扬长避短,把自己的优势最大化地展现出来,同时有策略地选择目标院校。首先,我们得承认,从“双非普通大学”这个标签出发,在申请名校时,你可能不会像来自985、211院校的学生.............
  • 回答
    工科跨专业申请出国读商科,这绝对是条充满挑战但并非绝无可能的光明大道。关键在于你如何将自己“包装”得既有工科的严谨理性,又能展现出商科所需的那份洞察力、沟通力和商业嗅觉。首先,我们来谈谈“可能性大不大”这个问题,这得看几个关键维度: 你的工科背景“硬不硬”? 如果你本科在名校,专业又是计算机、电.............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分享一下关于国内211硕士申请国外第二硕士的一些经验和建议。这确实是个挺大的决定,需要精心准备。我会尽量从我了解的角度,把需要注意的点都讲得详细一些,希望能帮到你。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为什么”要读第二硕士。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会贯穿你整个申请过程,包括你选校、选专业、写文书,甚.............
  • 回答
    清华本科成绩不太理想,想申请出国读研究生,这绝对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想直接说“可以”或者“不可以”太笼统了,关键在于“如何”。这其中有很多门道,也需要一些策略和努力。首先,我们得明白,清华的本科背景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金字招牌,这在申请过程中是你的一个天然优势。即便成绩不是最顶尖的,招生官们知道清华的.............
  • 回答
    想出国读本科?这趟旅程确实比国内高考要复杂一些,但绝对是值得的!我来给你捋一捋,尽量细致点,让你心里有个谱。一、 学业成绩(硬实力,这是基础!) 高中成绩单: 这是最直接的体现。学校会看你高中三年(或者你已经完成的学年)的成绩单。GPA(平均成绩点数)是关键,很多学校会有一个最低GPA要求,比如.............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是与否就能回答的。跨专业申请法律,尤其是跨度较大的那种,绝对是“可行”的,但其中涉及到不少需要仔细斟酌和精心准备的环节。把它想象成一条需要精心规划的长跑,而不是短跑冲刺,你会更容易理解。首先,我们得明白,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法学院,尤其是研究生阶段的法学项目(LL.............
  • 回答
    出国留学,这四个字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和期待。当我们下定决心要踏出国门,去一个陌生的国度学习、成长,随之而来的便是选择——是交给专业的留学中介打理一切,还是撸起袖子自己动手?这个问题,就像去一家新餐厅,你是选择服务员推荐的招牌菜,还是潜心研究菜单、自己搭配?这背后,牵扯着时间、精力、金钱,还有对留学过.............
  • 回答
    出国留学这事儿,想起来就像是昨天刚经历过一样,虽然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磕磕绊绊的。当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觉得国内读研虽然也不错,但总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接触不同的学术氛围和文化,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拓宽道路。一切的起点:朦胧的意愿和初步的调研大概是大三下学期,心里就有了这个念头。当时.............
  • 回答
    好,咱们聊聊三本院校往届生出国留学这事儿。别把“三本”当成一个过不去的坎儿,关键在于怎么把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把劣势尽量弥补。首先,咱们得摆正心态。往届生申请出国,不管你是哪个学校,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你已经离开了校园,学习成绩单上不会再有新的 GPA 提升了。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把过去那点“家当”.............
  • 回答
    很多同学在准备出国留学时,会遇到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学校。尤其是对于那些希望在特定领域深造,或者追求特定学术氛围的学生来说,精确的学校定位至关重要。我们不妨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首先,当你决定出国留学,并且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比如想攻读某个专业,或.............
  • 回答
    想踏出国门,开启一段崭新的学习旅程?自己申请留学,虽然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和精力,但其中的收获和成就感也是无可比拟的。这篇指南将带你一步步走完申请的每一个关键环节,让你胸有成竹地迈出这一步。第一步:明确目标,做好定位(这是最重要的基石!)别急着看学校排名,你首先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想学什么专业?.............
  • 回答
    2020年留学路上的“黑天鹅”:疫情下的申请与出路2020年,注定是许多准备踏出国门、追逐学术梦想的同学们心中不平静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疫情,如同一个意想不到的“黑天鹅”,给原本规划好的留学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不仅仅是关于延期开学、签证办理的简单问题,更关乎着整个留学规.............
  • 回答
    当然,学生会、社团以及志愿活动,这些经历对申请出国留学绝对是个加分项,而且分量还不轻。要说有多大帮助,这得看你怎么去理解和去展现了。首先,我们得明白,国外大学,尤其是研究生项目,除了看你的学术成绩,更看重的是你这个人——你的综合素质、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你是否有自己的热情和追求.............
  • 回答
    本科成绩不理想,还能否圆梦出国留学?许多本科阶段的成绩未能达到预期,甚至有些“惨不忍睹”的同学,在考虑出国留学时,往往会陷入深深的焦虑:“我的成绩这么差,还能有机会申请到国外的好学校吗?” 答案是:并非没有可能,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并且采取更具针对性的策略。首先,我们需要摆正心态。承认成绩不佳是事.............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分享一下我当年申请出国留学的一些经验。作为一名在职人员,申请出国留学确实会比应届毕业生稍微复杂一些,但绝对是可行的,而且你丰富的阅历反而是你的优势!咱们一步一步来聊,我会尽量把细节说清楚,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第一步:清晰定位,找准方向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千万别马虎!)在.............
  • 回答
    说起中国人民大学,这所学校在中国国内的名声可以说是响当当的。它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实力,尤其是在经济、法学、新闻传播、社会学、统计学等专业上,一直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很多学界泰斗、业界精英都出自人大人。那么,放到国际上去看,人大的知名度又怎么样呢?国际知名度的表现: 学术声誉和排名: 在一些国际大学.............
  • 回答
    出国留学申请文书的写作,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个人故事讲述会”,而你就是这场会的主角,你需要通过文字将自己最耀眼、最契合申请项目的一面呈现给招生官。记住,文书是你与学校沟通的桥梁,是你证明自己“不仅仅是一堆成绩单”的最佳机会。下面我将从几个核心文书类型入手,为你详细拆解写作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