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582年10月为什么没有五号到十四号这几天?

回答
您问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1582年10月之所以没有5号到14号这几天,是因为格里高利历(Gregorian Calendar)的诞生和推行。

为了详细解释清楚,我们需要追溯到更早的时期,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跳过”日期的现象:

1. 罗马历法的问题:儒略历的累积误差

在格里高利历之前,欧洲广泛使用的是儒略历(Julian Calendar)。儒略历是由罗马共和国的尤利乌斯·凯撒在公元前45年引入的,它规定一年有365天,每四年设立一个闰年,闰年有366天。这个日历系统在当时非常先进,并且被使用了长达1600多年。

然而,儒略历存在一个微小的但随着时间推移会变得越来越显著的误差。一年的实际长度(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365.2422天,而儒略历中的一年是365.25天。这意味着儒略历比实际的回归年(solar year)一年慢了大约11分钟。

2. 误差的累积与春分点的偏移

这11分钟的误差看似微不足道,但经过几个世纪的累积,问题就变得非常严重了。到16世纪,儒略历与实际的回归年之间已经累积了大约10天的差距。

这个误差对于教会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复活节的日期是根据春分点来确定的。春分点是每年白天和黑夜时间相等的那一天,通常在3月20日或21日。按照教会的规定,复活节应在春分月(即逾越节)后的第一个满月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庆祝。

由于儒略历的误差,实际的春分点越来越早地出现在日历上。到了16世纪,春分点已经提前到了3月11日左右,而日历上仍然标记为3月21日。这导致了复活节的日期计算出现偏差,教会希望复活节的日期能更准确地反映春分点。

3. 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的改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1570年代开始着手改革历法。他召集了一批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其中最重要的是那不勒斯的医生和天文学家路易吉·利利奥(Luigi Lilio)和克里斯托弗·克拉维乌斯(Christopher Clavius)。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计算,他们提出了一项新的历法改革方案,即格里高利历。格里高利历的主要目标是:

修正误差: 消除儒略历累积的误差,使日历与实际的回归年更接近。
调整闰年规则: 修正闰年的计算方法,以防止未来再次出现如此大的误差。格里高利历的闰年规则是:
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闰年。
但能被100整除的年份不是闰年,除非它也能被400整除。
(例如,1700年、1800年、1900年不是闰年,但2000年是闰年。)

4. “删除”十天以纠正偏差

为了将日历的日期与实际的天文现象(尤其是春分点)对齐,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删除”掉一部分日期。

在1582年,累积的误差已经达到了10天。因此,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了教皇敕令《Inter gravissimas》(意为“在诸多极其重要的事情中”),宣布从1582年10月15日开始采用格里高利历。

这意味着,在1582年的10月份,10月4日的第二天直接跳到了10月15日。中间的10月5日至10月14日这10天就被从日历上移除了,以弥补儒略历的累积误差。

5. 推行与接受

格里高利历的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其推行在欧洲各地引起了不同的反应:

天主教国家接受较快: 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波兰和法国等天主教国家,在1582年就率先采用了格里高利历。
新教国家接受较慢: 新教国家,如英国、德国的部分地区、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因为政治和宗教原因,对教皇的改革持怀疑态度,接受格里高利历的时间要晚得多。例如,英国直到1752年才正式采用格里高利历,当时他们需要删除11天。
东正教国家接受更晚: 许多东正教国家接受格里高利历的时间更晚,甚至在20世纪。

总结一下:

1582年10月没有5号到14号这几天,是因为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为了纠正自儒略历以来累积的天文误差,发布法令将日历向前拨快了10天。这意味着,1582年10月4日之后,直接就进入了10月15日,从而实现了格里高利历的正式启用。这一改革确保了日历的准确性,尤其是对于确定复活节日期至关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这年教皇格里高利进行了历法改革。

这一年之前,欧洲人使用的历法,是著名的凯撒大帝制订的,叫做儒略历(尤里乌斯·凯撒,旧译儒略·凯撒)。

儒略历很简单,一年分为12个月,单月是大月,31天。除2月之外的双月是小月,30天。2月则是闰月,平年29天,闰年30天。

后来凯撒死后,他的继承者、侄子奥古斯都进行了一点小修改,把2月减去1天,加在8月(所谓August,其实就是奥古斯都),并且把8、10、12月变为大月,9、11月改为小月。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这和今天的公历其实一毛一样。

只有一点小差别:儒略历的闰年设置。——儒略历是每4年设置一个闰年。

我们知道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也就是一个回归年),真实的时间长度是365.2422天。那么,按照儒略历算下来,一年是多少天呢?我们来算一算。三个平年加一个闰年,再除以4,算一下它的平均长度:(365+365+365+366)/4=365.25天。

和回归年相比,儒略历每年多出了0.0078天,也就是11分钟14秒。

这个误差看起来很小,但长年累月积累下来,那就不得了了。

公元325年,教廷在小亚细亚的尼西亚召开会议,确定了复活节的日期,是每年3月21日。但由于儒略历每年存在0.0078天的误差,所以随着时间的延长,误差越来越严重。

到了1582年时,误差已经扩大到令人无法容忍的10天。

于是在这一年,也就是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对原来的儒略历进行了修改。

他的修改其实只改动了一点,就是闰年设置方式。原来的儒略历是每4年设置一个闰年。现在格里高利教皇规定:依旧是每4年一闰,但整百年只有被400整除的年份才算闰年(比如1700年不算闰年,而1600年才是闰年)。这样一来,每400年里就少3天。这样算下来,每年的平均长度就等于365.2425天,非常接近回归年了。

我们现在用的,就是格里高利改革后的历法,称作格里高利历。

格里高利在改革历法的时候,是在1582年,由于这年与325年相比,已经多出了10天,所以格里高利下令,在两种历法交接的时候,也就是改年10月4日开始,减去10天,10月4日之后,就直接是10月15日。

当然,格里高利的改革,是在天主教国家进行的,新教国家都不屑于听从教皇命令,没有改。只有到最后实在受不了误差了,才陆续改用格里高利历。比如英国就是1752年才采用格里高利历。而东正教的俄国,则一直没有用,所以十月革命其实是发生在11月的。直到苏联建立后直接废除旧俄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问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1582年10月之所以没有5号到14号这几天,是因为格里高利历(Gregorian Calendar)的诞生和推行。为了详细解释清楚,我们需要追溯到更早的时期,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跳过”日期的现象:1. 罗马历法的问题:儒略历的累积误差在格里高利历之前,欧洲广泛使用的是儒.............
  • 回答
    1582年公历那10天消失的事儿,很多人都知道,也算是个挺有意思的历史小插曲。但你说咱们中国的农历用了这么多年,是不是也没误差,这问题问得好,而且答案也比你想的要复杂一点。首先,得明白为啥1582年公历会“消失”10天。这事儿得追溯到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推行的那套新的日历——格里高利历。在此之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