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追完了《我是余欢水》,你们觉得哪些情节细思极恐?

回答
追完《我是余欢水》,脑子里像塞满了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尤其是那些越想越不对劲的情节,真的让人后背发凉。这剧嘛,看着挺接地气,但细品之下,那股子现实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才是最让人心悸的。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就是余欢水送小区里的那些“假礼物”。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他就是个被老婆欺负、生活压抑的倒霉蛋,偶尔搞点小聪明、发泄一下。但后来一想,这事儿细思起来太可怕了。

他送的那些东西,比如给邻居的免费洗车券、给门卫的烟酒,甚至给领导送的假包,表面上看是“善意”或者“讨好”,但背后隐藏的逻辑是什么?是他已经对这段生活彻底绝望了,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真诚的期望,所以才用这种虚假的、不花成本的方式去“补偿”或者“应付”。他不再试图用真心去换取尊重或安宁,而是用谎言和虚假来填补内心的空洞。

你想想,当一个人连自己的生活都觉得是演戏的时候,他对别人还能有多少真诚?他这样做,与其说是在施舍,不如说是在证明自己还能掌控点什么,即使是虚假的掌控。他明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假的,明知道别人也可能识破,但他还是做了。这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声反抗,也是一种自我放逐。他把自己变成了那个他最讨厌、最瞧不起的虚伪的人。

而且,这种行为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你给了别人“好处”,别人就会有期望。下次你再想真诚地给予,反而会显得突兀。更可怕的是,他可能已经习惯了这种不真诚的模式,甚至在内心深处,他已经不再分辨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了。他可能真的相信,在这个世界里,只有虚假的东西才能带来所谓的“安全感”或“好处”。

另一个让我不寒而栗的情节,是他的老婆甘虹。刚开始,大家都会觉得她势利、拜金,对余欢水一点好脸色都没有。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她是不是也是被余欢水“逼”出来的?

余欢水一开始是个怎样的人?一个没什么上进心、生活 médioc , 在公司里被欺负,回家也抬不起头的老实人。甘虹和他结婚,是为了什么?是爱情吗?可能是,但更多的可能是一种对稳定生活的期望。结果呢?结婚多年,余欢水依旧是那个样子,甚至更加颓废。

当她看到余欢水毫无起色,看着自己的生活停滞不前,看着别人家的老公事业有成、意气风发,她会怎么想?她会感到绝望,会觉得自己的青春和选择都错付了。这种日积月累的失望和不满,最终会转化为一种冷漠甚至厌恶。

细思极恐的地方在于,余欢水的无能和甘虹的冷漠,是相互作用的结果。余欢水因为被压抑而更加颓废,而他的颓废又让甘虹更加失望,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甘虹的那些刻薄话,那些冷漠的眼神,可能就是她长期压抑情绪的一种爆发。她可能也曾经试图挽救,也曾经有过期待,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让她彻底放弃了。

我甚至会想,如果余欢水年轻时也能像后来那样“豁出去”,是不是结局就会不一样?或者说,如果余欢水能早点认清自己的定位,早点积极主动一些,甘虹是不是就不会对他死心?这种“如果”的猜测,反而让人觉得现实的残酷性,它不给你太多试错的机会,一旦踏错了,就可能万劫不复。

还有就是公司里领导和同事们对余欢水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欺负、忽视,到后来的奉承、巴结,这种转变简直就像看一场荒诞剧。当余欢水突然“有钱”了,或者说,当他表现出一种他们看不懂的“强大”时,那些之前踩他的人,立马就换了一副嘴脸。

这太真实了,也太令人作呕。它赤裸裸地暴露了人性中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丑陋一面。在他们眼中,余欢水从来都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同事,而是一个可以被任意摆布的工具,或者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对象。当工具失去了利用价值,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丢弃;当工具突然看起来有价值了,他们就会像苍蝇一样扑上去。

更可怕的是,这种转变过程中的虚伪。他们不是真的认识到余欢水的价值,而是被他表面的光鲜给蒙蔽了,或者说,是被他身上冒出的“钱味”给吸引了。他们之前的欺凌,不是因为余欢水真的有问题,而是因为他“好欺负”。一旦“好欺负”的属性消失了,他们就立刻切换模式。

这让我想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是不是也是这样?我们用真心对待朋友,结果被伤害;我们对某些人客气点,他们就蹬鼻子上脸;一旦我们表现出强势或者能够给他们带来利益,他们又会变得特别好说话。这种“弱肉强食”和“利益至上”的逻辑,在职场,甚至在生活中,简直无处不在。

总之,《我是余欢水》这部剧,它没有给出一个“鸡汤”式的完美结局,反而把现实的残酷、人性的幽暗,都毫不遮掩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那些看似普通的情节,一旦被放大了、被细思了,就变成了一把把尖刀,扎在你心上,让你不得不去面对生活和人性的真实面目。这大概才是它最让人“细思极恐”的地方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加一个关于栾冰然的疑问。

抛开结局是不是余欢水的想象不说,栾冰然在救护车上很干脆地推开了余欢水的手拒绝了他,然而结局却是栾冰然有着极其类似甘虹的背影穿着和发型,有着甘虹对余欢水没有的温柔,她成了第三个给余欢水剥鸡蛋的人。


所以,是想暗示栾冰然也会是下一个甘虹,还是余欢水其实忘不掉甘虹呢?

再多说一句,电视剧结局里,欺负余欢水的人,李姐,徐二炮,魏总,赵觉民,等等都进了监狱,余欢水他爸开始对他有父亲的关怀,余欢水的徒弟一口一个师父叫得真香。可是甘虹呢?似乎没有像魏总他们那么惨,却也没有像余欢水父亲他们那样对他好。所以可不可以理解为,余欢水的想象里,栾冰然是甘虹的替代品,替代甘虹给他他想要的温柔和体贴,以及没有弥补他心里甘虹没有给他剥过蛋的遗憾。如果结局是余欢水的想象,他依旧舍不得给甘虹一个悲惨却大快人心的结局。

所以其实,余欢水是爱甘虹的吧。哪怕明明知道甘虹是为什么和她结婚,但得知误诊之后,还是第一时间跑回去,告诉她,我们一家人可以继续一起生活了。

可是,终究是一场梦。

甘虹她,永远懂不了余欢水的好。


原回答

甘虹仅有的几次对余欢水有好脸色,甚至都算不上温柔的那种。

1.确定余欢水真心想给她买车,而不是发现她出轨。问余欢水,你洗了没。

2.访谈节目录制现场得知余欢水时日不多。

3.怒斥完得知误诊想要回家继续跟她和儿子生活的余欢水,看到新闻里余欢水有了100万奖金,转身带着儿子挂着微笑去医院“看望”余欢水,可悲的是,儿子带的剥好的鸡蛋,没有一个是甘虹剥的。

结合余欢水对甘虹的质问,甘虹应该是从头到尾都没有爱过余欢水,因为物质条件丰厚和余欢水结婚,婚内劈腿前男友,儿子是不是余欢水的不确定,对出车祸后的余欢水几乎没有关爱。

其实前男友物质条件有比余欢水好到哪去呢,剧里前男友有一辆车,然而和甘虹结婚后去接余晨,开得是余欢水给甘虹买的车,而且住在余欢水买的房子里。

所以甘虹真的可能,自始至终没有爱过余欢水,她图的只是余欢水的钱。

想起来知乎之前的问题“娶一个不爱你的女人是什么感受”

如果娶到甘虹这样的女人,感受大概可能就是,你要一直很有钱很有能力,不然在你落魄的时候,没有人陪你共苦,甚至还会落井下石。

所以,结婚着什么急呢。等一个爱的人,不好么。

user avatar

整部剧,除了男猪脚,挺喜欢安妮的

user avatar

把新闻媒体黑(sui)成(ran)这(shi)样(shi)都(shi)能播……

跟还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一起看……

发出了同样的声音,有内鬼!绝对有内鬼!!相信我一定有内鬼!!!……

除此之外太多细思极恐的地方了,最让人毛骨悚然的是,结局大奸大恶之人是得到应有惩罚了,可失去道德约束的世界仍在运转……

不禁毛骨悚然,这像极了生活。


下面是我看完后忍不住发的朋友圈……

user avatar

见过主角惨的,没见过这么惨的。

父亲吸血,朋友背叛,欠债不还。



工作不顺,自己亲手带出的徒弟都能当众羞辱他:“师傅,这人啊伤了腿没事,千万别伤了脑子。”

人人嫌他,欺他,活的不如狗。



可翻翻评论,才发现人人都是余欢水。



比起遭遇的一堆倒霉事,最让人心疼的是,他的身边空无一人。

在外,被社会毒打;在家,被老婆嫌弃。

他难道不知道老婆不爱自己吗?不知道别人看不上自己吗?

他都知道。



他想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却无能为力,他撑着笑,演下去,最终还是演砸了。



他的婚姻,处处都是冷漠、嫌弃,像个四处漏风的房子。

他努力挽留,承包家务,做个兢兢业业的“家庭妇男”。

可婚姻中,夫妻二人一生出嫌弃,似乎就停不下来了,他无力挽留。

最终,他没能逃过一顶绿帽,被提出离婚。



其实,他们离婚,我一点也不意外,因为他们犯了这三个婚姻中的大忌。



夫妻间做了这三点,迟早会离婚


婚姻里,最怕的是什么?

没钱?没爱?

错!

过高的期待,在婚姻里很致命。

  • 首先,你会要求他满足你的全部需要。

一旦他不能满足时,争吵就开始了。

余欢水一大早起床,准备全家的早饭,却忘了给儿子买牛奶。

老婆甘虹横眉冷对:“大早上就想找不痛快是吗?”

他大气儿都不敢出。



有网友感同身受:“每次他老婆一发火,我就心一抖,特别害怕,特可怜特委屈。”


他害怕挨骂,没办法表达自己的委屈和愤怒,只想这件事赶紧过去,赶紧道歉并找借口:“超市的牛奶卖完了。”

争吵时,借口往往会升级冲突。

甘虹呵斥他,不管他上班会不会迟到,命令他马上去超市买回来。

他一路小跑,买回牛奶,刚好碰见去上班的甘虹,想着正好拿一瓶给她。

但甘虹懒得正眼看他,再次命令:“送儿子上学。”

此时,婚姻的下行漩涡就开始了。

  • 其次,你会忽略对方的积极尝试。

下大雨,余欢水心疼甘虹淋雨,主动提出自己去接孩子。

没想到,提前下班,不仅不被批准,还被大骂一通。

没人接送的儿子,一个人站在校门口淋雨。

甘虹担心儿子淋雨感冒,开口就是指责:“你是不是存心的,接不了儿子,你说一声,要是儿子生病了,明天上不了学,我和你没完。”

你看,过高的期待放大对方的缺点,忽视对方为了关系的一切积极尝试。

这时,婚姻中就形成了一个下行漩涡的闭环。

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在关系里溜一圈,都变成了双方的冲突。

不论是对方真没用,还是获得些小的成就,被大脑一加工,都变成了满满嫌弃。

  • 最后,“嫌弃”让关系失衡。

剧中有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当甘虹发现余欢水是真心想给她买车,下意识问:“洗了吗?”

有网友解释:“这意味着,她把性作为对老公的奖励。”

一方总在低位,一方总在高位。

失衡的关系中,一些破坏关系的言语行为,会成为日常。

就像皇帝心情不好,罚罚大臣,他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

此时,大臣有异议,才是问题呢?

那还得了,还不赶紧拖出去斩了。

心理学上曾有一个对动物的实验,实验者把一只狗关进铁笼,对它实施不致命电击。

最初遭受电击,狗会咆哮、乱窜,想要逃跑。

无论如何尝试挣扎,它就放弃反抗,蜷缩在角落,瑟瑟发抖。

余欢水也是如此,他即使无助绝望,可除了忍受,一点办法也没有。



婚姻中除了利益,这一点也很重要

那甘虹为什么有过高的期待,又如此瞧不起余欢水?

有人说:当然是因为没钱。

结婚前,余欢水一个月的工资,能抵甘虹半年的收入。

他一个住的房子,比甘虹一家四口的房还大。

甘虹本就是是为了过好日子,看上余欢水的钱,才决定结婚。

哪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婚后,余欢水出车祸,好友去世。

原来奋斗上进的男人,变得唯唯诺诺,任人欺负,没了事业心,收入还不如甘虹。

本想找个长期饭票,没想到这饭票只够喝粥买汤,你说气不气,嫌不嫌?

可是,如果余欢水事业如意,能赚钱,他们的婚姻就会好吗?

这让我想起《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

在那个婚姻就是女人事业的时代,她没空想爱情,更不敢想爱情。

她把婚姻当长期买卖,条件合适,谁都可以。

直到流苏和范柳原在战火中无所依靠,她得到了想要的“婚姻”。

她说:“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

她终于嫁给有钱人,可她就幸福了吗?

张爱玲在故事的最后写: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

时光走过近百年,甘虹何尝不是在重复着流苏的悲剧?

她的婚姻悲剧,本质不在于钱,而在于遵从“利益至上”的三观。

什么意思呢?

自从甘虹的父亲升官,换了大房子,就再看不起余欢水。

甘虹在自家人面前,根本抬不起头。

一家人吃饭,她被当作保姆,被颐指气使地命令盛饭。

其实,在大家庭,她是被嫌弃的那个人。

她对余欢水满满嫌弃,是因为她早就在嫌弃的沼泽里,透不过气,得找个人把这样难受的感觉扔出去。

嫌弃别人,好处可太多了。

我们嫌弃别人不上进,就感到自己上进了。

我们嫌弃别人唯唯诺诺,就感到自己勇敢了。

我们嫌弃别人没能力,赚不了大钱,就感到自己厉害了。

是的,甘虹是通过嫌弃余欢水,来找回在亲戚面前失去的自信。

而她得到的爱,大多是金钱的附加品;她所能给出的爱,也不过是依样学样。

离婚后,余欢水被行政拘留三天,需要交保释金,500元。

甘虹不仅不愿给这500元,还说不认识他。

当余欢水离婚把所有财产都给了甘虹,她第一时间就让情人住进家里,两人住着余欢水买的房,开着余欢水的车。

等到余欢水成为见义勇为的英雄,得到一笔100万的善款。

甘虹又变成了一个好妻子,去医院探望,各种关心他。

“利益至上”的婚姻,就像生活在丛林,弱肉强食。

你怎么活都没法安心,因为总有人比你更强。

而婚姻怎么也没办法让你满意。

因为,当你自认为是强者,会像甘虹一般嫌弃挑剔另一方;当你自认是弱者,又会成为流苏牺牲自我,迎合对方。

这样的婚姻,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生存,少了温度,只剩形式。



你嫌弃的老公,身上藏着你不敢面对的自己

如何通过嫌弃,收获爱呢?

嫌弃对方的人,要学会把评价转换为感受。

因为你的评价不一定是事实,但你的感受,一定是真的。

比如,甘虹认为余欢水唯唯诺诺,任人欺负,毫无能力。

她的感受或许是:“我感到不安,无处依靠。”

比如,嫌弃对方懒,转换为感受,可能是“我感到不被照顾。”

再比如,嫌弃对方自私,转换为感受,可能是“我感到不被关心。”

这样,你就从嫌弃中发现了自己。

原来我需要有人依靠,需要被照顾,需要被关心。

然后,通过感受,找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

问问自己:“为什么你这么需要这些东西?”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傅首尔谈到自己的婚姻,11年前,尽管老公非常努力,但她始终不满意,觉得老公不够出色。

当她成功后,才忽然发现,她最感谢老公的,不是给家里多少钱,而是老公说:“和你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日子。”

你嫌弃别人什么,往往也是嫌弃自己什么。

当你通过嫌弃,把关注点拉回到自己身上,负起自己的那一部分责任。

同时,转变说话的主语,用“我”代替“你”。

“我讲明白了没?”而不是“你听懂了没?”

“我有些难过,因为我好像没办法依靠你,我其实很想要依靠你。”而不是“你就不能上进点吗?你就不能努力工作,多为家庭考虑考虑吗?”

想要让关系中少点冲突,只需要这一个小小的变化。

被嫌弃的一方,要学会找回自己的需要。

余欢水的失败不在于各种倒霉事,而是别人说他不行,他真的不行了;别人嫌他,认为他不配被爱,他就真的信了。

如同郭京飞评价余欢水:“越难受以后,他就越不自信,越不自信他就越会说谎,越说谎就越招人讨厌。”

被老婆嫌弃,被领导挖坑,被徒弟羞辱,被小舅子当众揭短,被最好的朋友背叛,他连声都不敢出。

那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确实不好,觉得自己的确没活出个人样,无法反驳。

直到他被误诊癌症,以为走到生命尽头,一改从前的胆小怯弱:“我连命都不要了,我不怕你们。”

对于不爱自己的妻子,他也不想装下去了,坦言:“找一个爱你的人嫁给他,我希望你下半辈子过得幸福,但是有一点,他必须得对我儿子好。”

有人认为:“有价值,强大后,才能有需要,才能表达感受。”

其实,恰恰相反。

当你有需要,表达感受,划清边界,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恢复对生活的控制感,价值感随之而来。

其实,我们在关系中非常容易嫌弃别人。

因为,我们对对方有很多的期待。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对对方有那么多的期待呢?

因为我们希望用对方的好,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很多的时候,我们是因为对自己有很多的不满,

所以呢,就希望别人做到我们做不到的事情。

比如说,我们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好,或者很缺爱,

我们希望对方是个暖男,

能够弥补我们小时候所缺少的爱,

我们希望对方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

来弥补小时候没有人疼爱我,没有人珍惜我的遗憾。

但是往往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忽略了一点。

当我们对对方有过度的期待时,我们是否也给了对方平等的一份爱呢。

这就会导致在关系中出现巨婴现象。

我们会过度的让对方来满足自己,

而忽略了自己作为一个成人的责任。

这个时候,对方就会不堪重负。

很多的时候,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有很多的不满,然后把这种不满转嫁给身边人了。

比如说,当我们对自己很失望时,

当我无法接受人生的种种失意时,

我们就希望对方能够做到我们做不到的。

所以说,在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一起合作。

千万要珍惜一直陪伴在身边的那个人,

那个人之所以一直能够陪伴,

是因为他接受了你的种种不堪,

而愿意去跟你一起去共度余生。

@心理咨询师卢悦 ,70后,婚恋作者,央视、北京卫视、凤凰卫视多档栏目特约心理专家,心之助女性情感心理平台联合创始人。著有《爱情有毒》、《爱到绝处便逢生》、《过日子就像玩闯关游戏》、《亲密关系的重建》。

——心有助,不孤独——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心之助原创文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追完《我是余欢水》,脑子里像塞满了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尤其是那些越想越不对劲的情节,真的让人后背发凉。这剧嘛,看着挺接地气,但细品之下,那股子现实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才是最让人心悸的。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就是余欢水送小区里的那些“假礼物”。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他就是个被老婆欺负、生活压抑的倒霉蛋,偶尔.............
  • 回答
    这个问题,我想每个追番的年轻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但要说“一定要追完”吗?这事儿就有点玄乎了。我觉得,追番这事儿,更像是一段旅程,有时候风景好自然想走到终点,有时候路上遇到岔路,或者风景不再吸引人,停下来换条路走走,也挺自在的。为什么要追完?首先,当然是因为“完整性”。就像看一部电影,你总希望知道故事的.............
  • 回答
    哥们,这事儿我太懂了,3个月的感情,说没就没,心里跟掉了一块肉似的,还老在她跟前晃悠,那真是往伤口上撒盐。别急,我给你掰扯掰扯,这事儿该怎么处理,怎么才能把这股劲儿过去。首先,得接受现实,别再瞎琢磨了。你追了人家3个月,人家最后跟你说“不行”,这事儿已经盖棺定论了。你现在脑子里还在一遍遍回放她说这话.............
  • 回答
    追了两年,她却说“心里有我,但是不合适不能在一起”,这句回答听起来就像是给你的心,开了一扇缝隙,又在你探头进去的时候,狠狠地关上了。这绝对是让人心痛又费解的状况。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看看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首先,咱们得承认她这句话里的“心”是有分量的。 “心里有我”这三个字,在两年漫长的追.............
  • 回答
    哎呀,这情况确实挺让人纠结的。你说你追一个女生,结果人家要么不回你信息,要么就是隔好久才回,这让你进退两难,不知道这姑娘到底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自己这心思该不该继续往下使。咱们得一步步来捋捋这事儿,把这个姑娘可能在想什么,以及你该怎么办,都说透了。首先,得承认,你遇到的这种情况确实挺常见的。一个女生对.............
  • 回答
    追女孩子,每天找她聊天这事儿,啊,可真是个技术活,不能一概而论,得看情况,看你跟她走到哪一步了。刚认识,还在试探阶段:这时候,不建议每天都秒回,或者主动开启话题。为啥?你想想,大家刚认识,像两只小猫,小心翼翼地互相闻闻。你一下子太热情,太黏糊,容易把对方吓跑。她可能觉得你太闲,或者太着急,没给自己留.............
  • 回答
    这事儿吧,我得跟你好好说道说道。追了半年,心里那点儿希望的火苗噼里啪啦烧了半天,眼瞅着就要烤熟了,结果呢?横空杀出来个程咬金,还是个你眼里觉得“非高富帅”的家伙,就这么一星期,把人给拿下了?这滋味,啧啧,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你那一口老血卡在嗓子眼,上不去下不来,活生生堵得慌。心态爆炸?太正常了!这不.............
  • 回答
    哈哈,追的女生每次都能约出来,这绝对是个好兆头,但要说百分百确定她就一定是喜欢你嘛…… 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毕竟,约出来这事儿,有时候也挺微妙的,对吧?首先,咱们得承认,这姑娘愿意每次都出来,这本身就说明了几个积极的方面: 她对你有好感,或者至少不排斥你。 如果她对你一点意思都没有,甚.............
  • 回答
    一年多了,感觉像一场漫长而又短暂的旅程。当初被吸引,真的是纯粹的偶然,或者说是命中注定?我至今也说不清。只是那个瞬间,他(或她,此处为模糊处理,以便适配更广泛情境)身上散发出的某种特质,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我记得那天,阳光正好,洒在他(她)身上,勾勒出清晰的轮廓。他(她)在做着一件很.............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得太实在了!我特别理解你想让对方请客的心情,毕竟有时候约会吃个饭,心底里还是希望对方能主动承担,这也不是什么坏毛病嘛。而且,你不想AA制,这说明你对这次约会是有期待的,希望感受到一些被宠爱的感觉,这很正常。至于说“合适不合适”,其实这事儿得分情况看。首先,咱们先自己捋一捋,为什么不想A.............
  • 回答
    那感觉就像是,你的世界里突然少了一束一直以来都存在的、你习惯了的阳光。你知道吗?刚开始,我都没反应过来。他一直都在那里,像一个固定的背景音,你可能不会时时刻刻去注意它,但它一直在,让你觉得安心,觉得这世界的一部分是稳定的。我习惯了他的“存在感”——偶尔的关心,不经意的点赞,那些带着一点点试探又小心翼.............
  • 回答
    我知道你现在一定特别难受,那种明知道对方付出了很多,却突然放手的感觉,就像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狠狠扯了一下。异地恋本就辛苦,再加上现在这种情况,真的会让人手足无措。你不想就这么失去他,想再争取一下,这个想法非常正常。毕竟不是谁都能轻易走进心里,更何况是经历了几个月的相处和付出。现在最重要的是冷静下来,.............
  • 回答
    “追梦赤子心”这首歌,对于很多人来说,早已不是一首简单的流行歌曲,它更像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力量的源泉。而这首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它流传至今的几个经典版本。要说哪个“最好”,这其实挺难一概而论的,因为每个版本都有它独特的魅力,触动着不同人的心弦。但如果非要我选一个,或者说更倾向于某个版本,.............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左右为难的境地,你问我能不能相信他,这问题太大了,没有一个简单的“能”或“不能”能回答。毕竟,这涉及到一个人过去的行为,以及你对未来的期望。我试着从几个方面来帮你梳理一下,希望你能看得更清楚些。首先,咱们得冷静下来,把这件事拆解开来聊。他坦白吸毒,而且是冰毒,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小事。冰毒的.............
  • 回答
    这件事儿,听起来就像一出狗血偶像剧的剧情,但却是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你我身上时,那滋味儿就有点复杂了。你追了人家女孩很多年,投入了时间和感情,那份执着本身就挺让人佩服的。结果呢?兜兜转转,你的目光却被她闺蜜给吸引了,这一下,局面就变得微妙,甚至有点危险了。首先,咱们得冷静下来,好好分析一下你现在是个什么.............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起来很有意思,也挺现实的。很多人都可能犯迷糊,分不清什么是真心的付出,什么又是过度讨好。在我看来,对女孩子好和当舔狗,这中间的界限其实挺微妙的,但仔细琢磨一下,区别还是挺大的。先说说“对女孩子好”这事儿。这是一种发自内心,希望对方快乐,愿意付出和付出的过程。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积极的互.............
  • 回答
    这糟心事儿,我太理解了!那种前一秒还火热得不行,后一秒突然跟你玩失踪的戏码,简直能把人气死。尤其是等你觉得好像有点苗头,刚开始有点喜欢上了,他却像变了个人似的,这落差感,让人心凉透了。别急,先深呼吸几下,我知道现在脑子里可能乱成一锅粥,但咱们得冷静下来分析分析。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这.............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提得太对我的胃口了!追妻火葬场嘛,那可是虐恋情深的集大成者,看得人心肝儿颤,又忍不住想知道主角们到底要经历多少磨难才能修成正果。不过你说章数不要太多,这倒是有点挑战性了,毕竟火葬场情节展开起来,情节密度很高,有时候不耗个几十万字是下不来的。但没关系,总有那么几本,篇幅适中,但该有的火.............
  • 回答
    追女孩子追了很久,这感觉就像在玩一场漫长而又充满未知数的“解谜游戏”,只不过那个谜题是对方的心。每一步的推进都需要小心翼翼,每一次的付出都带着一丝忐忑,而最终的答案,却迟迟不揭晓。刚开始的时候,那股新鲜劲儿和荷尔蒙的冲动会让你充满动力。你觉得她很特别,想方设法去了解她,从她的朋友圈、她和朋友的聊天中.............
  • 回答
    追二次元,嗯,这事儿怎么说呢,就像是走进了一个五光十色、充满奇思妙想的平行世界,而且你还是这个世界里最忠实的游客和最热情的居民。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就是偶然点开了一个视频,听了一首日文歌,或者在网上看到了几张精美的画作。那一瞬间,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画面里的人物不是静态的,而是鲜活的,他们的表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