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教下在两办纪组宣或者有具体了解的朋友,这几个部门都要加班吗?(单指一线办事员和科员)?

回答
在两办(通常指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纪检组和宣传部,一线办事员和科员是否经常需要加班,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说“一定加班”或者“绝对不加班”。这跟很多因素都有关,而且不同单位的具体情况也会有差异。

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两办的职能和性质。

两办,顾名思义,是省委和省政府的中枢部门,负责的是上传下达、综合协调、督促落实、情况汇报、会议组织等等一系列关键性工作。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信息流转速度要快,政策执行要准确,对时效性要求很高。

办公厅这边,尤其是综合性比较强的处室,比如秘书、信息、调研这些,平时的工作量就很大。如果赶上领导有重要批示、会议频繁、需要起草重要文件、或者有突发性事件需要快速响应和处理,那么加班是常态化的情况。一线科员可能就要承担起大量的材料搜集、信息整理、文字起草、校对修改、文件传递等工作,这些工作一旦遇到紧要关头,自然就没法按时下班了。尤其是碰到一些重要的活动、会议的筹备期,加班加点就更是家常便饭。

纪检组(或纪委监委驻两办纪检组),他们的核心工作就是监督执纪。这里的加班情况可能跟“大环境下”和“具体任务”关联更紧密。
监督层面:日常的监督检查、廉政风险排查、制度完善等工作,如果项目不多,可能相对规律。但一旦有新的专项检查、巡视巡察配合任务、或者涉及重要的节点(比如年底、重要节庆),工作量就会骤然增加。
执纪层面:如果恰好有正在办理的案件,或者需要调查取证、撰写审查调查报告等,那么加班就是必须的。特别是涉及到时间节点、证据固定、谈话取证等环节,往往需要在非工作时间进行,以避免影响被调查对象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虽然说是在工作时间内完成调查是原则,但实际操作中灵活处理也是常有的事)。一线办案人员,尤其是在案件的关键时期,加班是避免不了的。

另外,纪检组的工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事不等人”。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介入和处理,这不像某些项目可以按计划推进。

宣传部(或宣传处/宣传科),他们的主要职能是舆论引导、政策宣传、信息发布、对外联络等。
舆论引导和信息发布:如果遇到重要的宣传节点、政策出台、或者有负面舆情需要应对,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可能就要通宵达旦地赶稿、审核、发布信息,确保声音及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重要会议和活动的宣传保障:省委省政府的大型会议、重要活动,宣传部门是不可或缺的。从前期的宣传策划、新闻稿撰写,到现场的采访报道、信息发布,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在活动期间,媒体联络、信息汇总、突发情况处置,常常需要加班甚至通宵值守。
日常宣传:即使没有大型活动,日常的政策解读、媒体沟通、理论宣传等工作量也不小。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策划出有吸引力、有深度的宣传内容,也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

总的来说,一线办事员和科员的加班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去理解:

1. 工作性质决定了时效性要求高:无论是协调、督办、监督还是宣传,很多工作都对时间有严格要求,不能拖延。
2. 突发性和临时性任务多:作为中枢部门和监督部门,总会有一些临时性的、突发性的任务需要快速响应。领导的临时交办、紧急的批示、突发的事件等,都可能导致计划被打乱,需要加班完成。
3. 责任重大,容错率低:这些部门承载的都是事关省委省政府的形象、政策执行、社会稳定等重要事务,一点点的差错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所以对工作的严谨性和细致性要求极高,往往需要反复修改和确认,这也会增加工作时间。
4. 阶段性任务密集:在一些关键时期或节点,例如重要会议召开前夕、重要节日期间、重大政策出台前后、或者有上级检查时,工作量会非常集中,加班就会成为常态。
5. 个人工作能力和效率:即使是相同岗位,不同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效率也会有差异。高效的同事可能加班相对少一些,但不代表完全不加班。

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一直在加班呢?

这倒不一定。加班更多的是一种“常态化的可能性”和“任务驱动下的必然性”。

非高峰期:在一些相对平稳的时期,或者工作量相对较小的时候,也可能不需要加班,或者加班强度不大。
部门内部差异:即使在同一个单位(比如省政府办公厅),不同的处室,工作性质和任务量也可能有所不同,加班的频率和强度也会有差异。
岗位职责侧重:同一部门内,不同岗位的科员,其主要职责侧重点不同,加班的原因也可能不同。比如,负责会务保障的科员可能在会议季加班多,负责文秘的科员可能在起草文件时加班多。

总结一下,作为两办纪组宣部门的一线办事员和科员:

加班是相当普遍且很有可能的现象,尤其是在工作任务重、时间节点紧、或者有突发事件的时候。
加班的频率和强度会受到具体工作任务、季节性因素、以及个人工作效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可以理解为一种“随时准备加班”的工作状态,而非“时刻都在加班”的绝对状态。

如果你是即将进入这些单位的朋友,做好加班的心理准备是比较稳妥的。但同时也要相信,在完成了核心任务后,也会有相对规律的工作时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给这几个单位的忙碌程度排个名

两办=组织部>纪委>宣传部,排名针对主要业务处室,机关党委、财务处这类边缘部门不在讨论范围内。

办公厅-综合处(秘书处)。负责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同志会议的组织协调和交办事项的联络服务工作,以及有关事项的督查工作,简单理解就是一个处主要服务保障一位领导的政务活动。比如,常务副市长下周一要去A地调研生活垃圾分类开展情况,那么二处就要根据领导的意图做调研方案、与相关单位沟通对接、准备讲话稿件、去相关点位踩点熟悉情况,事后要做好领导指示重点工作的督办落实。看起来没什么难的,对吧?实则不然。办公厅系统常讲“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活动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纰漏,一旦出现会被分管秘书长、处长批的体无完肤,工作压力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领导的活动可不是一天一个、一周五场,经常是一天好几个活动赶场,有时候时间还会冲突打架,这极大的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强度。秘书处的工作多且杂,工作质量要求也很高,没有人逼着你加班,都是自愿加班,不加班根本干不完呀。

组织部-干部处、组织处、党建处。干部口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遇上人事调整,梳理人选、酝酿上会名单,白天考察谈话、晚上熬夜写考察报告,一环接着一环,没有喘息机会。组织口和党建口是出了名的“材料处”,党建引领XXX,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不用担心没工作,你的工作就是写写写。

纪委-监督室、审查室。纪委的核心工作其实就是两大块,一块是党风廉政建设,侧重于事前防范,另一块是问题线索办理,侧重于事后惩戒。如果遇上那种留置的大案专案,那可能会有较长时间的出差与封闭。但就工作面来讲,要比两办、组织部窄了不是一点半点,所以整体的工作量还好,个人认为比不上两办和组织部。

宣传部-理论处、宣教处。日常观察加班强度一般,经常七点左右灯关的差不多,赶上特殊工作会阶段性加班,如庆祝建党周年活动、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折算下来基本等同于委办局平均工作强度。

发展空间:组织部比较稳,只要能熬得住,多数都能提拔给出处;两办峰谷效应比较明显,离领导近的少数干部发展会比较快、边缘性部门积压干部很多;纪委架构高于组织部、两办,内部提级有优势,但出口窄;宣传部工作偏务虚、强势度一般,宣传口干部出路整体一般。

以上仅基于本人工作经历与本地区情况粗略分析,不代表放之四海而皆准,批判性了解即可。


我是内圣外王,定向选调生一枚,专注于中央选调、定向选调、国考省考、人才引进等体制内就业的职业规划、职位选择、复习备考、面试指导等,欢迎关注我。

如有个性化问题,欢迎通过咨询提问,一顿饭的成本让你少走弯路;提供长期咨询辅导,一站式解决你体制内就业路上的困扰,欢迎私信沟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