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疾病吗?如何治疗?

回答
风湿性心脏病,这名字一听就带着一股沉重感。是的,它绝对是一种不容忽视的严重疾病,一旦被盯上,对心脏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而且往往是慢性的、渐进的。

风湿性心脏病到底有多严重?

要说它有多严重,得先明白它是个啥。风湿性心脏病,顾名思义,它和风湿热脱不了干系。风湿热是一种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性疾病。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对抗链球菌时,误伤了自己的心脏瓣膜。这种误伤是渐进的,而且一旦造成了损伤,就很难逆转。

想象一下,你的心脏就像一个精密的泵,里面有几扇门——也就是心脏瓣膜,它们控制着血液的单向流动。风湿热攻击的往往是这些瓣膜,让它们变得厚重、变形,甚至出现粘连、狭窄或者关闭不全。

瓣膜狭窄: 就像一个狭窄的通道,血液通过时阻力大大增加,心脏需要更卖力地泵血,长期下来会造成心脏扩大,心肌肥厚,最终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瓣膜关闭不全(返流): 就像门关不严,血液会倒流,这不仅增加了心脏的负担,还会影响身体各器官的血液供应。
联合瓣膜病变: 很多时候,不止一个瓣膜会受到影响,而且可能同时出现狭窄和返流,病情就会更加复杂。

那么,这种损伤带来的后果有多严重呢?

1. 心力衰竭: 这是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心脏长期超负荷工作,泵血功能逐渐下降,身体各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2. 心律失常: 心脏瓣膜的损伤会影响心脏的电传导系统,导致心律不齐,比如房颤。房颤会进一步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3. 血栓栓塞: 受损的心脏,尤其是心房,容易形成血栓。这些血栓脱落后,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身体其他部位,引起脑梗(中风)、肺栓塞等危及生命的事件。
4. 肺动脉高压: 左心房压力升高或左心衰竭时,会影响肺部的血液回流,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
5. 感染性心内膜炎: 受损的心脏瓣膜更容易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这是非常凶险的一种感染,死亡率很高。

可以说,风湿性心脏病像一颗定时炸弹,虽然发病初期可能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一点点侵蚀心脏功能,最终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怎么给这个“坏脾气”的心脏看病?如何治疗?

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就像一场持久战,目标是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并尽力恢复或改善心脏功能。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瓣膜受损的程度和类型、是否有并发症等来个体化制定。

总的来说,治疗分为几个层面:

1. 预防风湿热复发(基石!)

对于曾经患过风湿热或被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来说,预防链球菌感染、防止风湿热再次发作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每一次风湿热的发作,都会加重对心脏瓣膜的损伤。

长期抗生素预防: 这是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通常是肌肉注射长效青霉素(如苄星青霉素),每34周一次。具体疗程的长短因人而异,可能需要数年,甚至终身。
及时治疗链球菌感染: 一旦出现咽炎、扁桃体炎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的抗生素治疗,彻底清除链球菌。
生活方式的注意: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接触链球菌感染的患者,这些都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2. 药物治疗(缓解症状,支持心脏)

药物治疗主要用来控制已经出现的症状,减轻心脏的负担,预防并发症。

利尿剂: 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缓解呼吸困难。常见的有利尿消肿的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 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减轻心脏的后负荷(心脏泵血时遇到的阻力),有助于改善心功能。
β受体阻滞剂: 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对缓解心绞痛和控制心律失常有帮助。
地高辛: 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房颤时的心室率。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 如果存在房颤或机械瓣膜置换后,需要服用抗凝药来预防血栓形成,降低中风等栓塞性事件的风险。这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抗生素: 对于某些特定情况,例如在拔牙、做胃肠镜等有创操作前,可能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防止细菌通过创口进入血液,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

3. 外科手术治疗(修复或替换受损瓣膜)

当药物治疗无法有效控制症状,或者瓣膜损害严重到影响心脏功能时,手术就成了关键。手术的目标是修复或替换病变的瓣膜,恢复其正常的结构和功能。

瓣膜修复术(瓣膜成形术): 这是首选的手术方式,尽可能保留患者自身的瓣膜组织,通过修补、缝合、重塑等方式来纠正瓣膜的畸形,恢复其关闭或开放的功能。瓣膜修复术术后通常不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除非同时合并其他需要抗凝的情况),并发症也相对较少。
瓣膜置换术: 当瓣膜损害过于严重,无法修复时,就需要将病变的瓣膜切除,然后植入人工瓣膜。人工瓣膜主要有两种类型:
机械瓣膜: 由金属、碳素等材料制成,非常耐用,可以使用数十年甚至终身。但由于其有血栓形成的风险,需要患者终身服用抗凝药物,并且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INR值),饮食上也有一些限制。
生物瓣膜: 由动物(猪主动脉瓣、牛心包瓣等)或人体组织制成。生物瓣膜植入后,通常不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除非存在房颤等情况),生活质量相对较高。但其耐用性不如机械瓣膜,通常在1020年后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更换。

手术的时机非常重要,需要由心脏内科和心脏外科医生共同评估患者的病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手术,避免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

4. 其他治疗和长期管理

介入治疗: 对于某些瓣膜病变,例如主动脉瓣狭窄,也可以考虑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将新的瓣膜送入病变瓣膜的位置并固定,无需开胸。
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限酒: 烟酒对心血管系统都有害。
健康饮食: 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适度运动: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定期复查: 即使病情稳定,也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心脏功能和瓣膜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 心脏康复计划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体力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一下:

风湿性心脏病确实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严重疾病,它对心脏瓣膜的慢性损伤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治疗的关键在于:

坚决预防风湿热复发。
通过药物控制症状,减轻心脏负担。
在必要时通过手术修复或置换受损的瓣膜。
进行长期、规范的随访管理,并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或身边的人被诊断出风湿性心脏病,请务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这对战胜疾病至关重要。记住,早诊断、早治疗、规范管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于风心病是啥自己去百度。我说实际中有用的。

风心病现在比以前少,常见于农村人,因为城市抗生素用的多。

风心病最常见的是二尖瓣狭窄,第二常见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反流。

治疗方法根据瓣膜狭窄各异。严重程度你可以给我一份超声报告和基本体征,我去回答。

不管是什么程度的,靠谱的方法只有两个。成形和换瓣。

为什么把成形放在第一?因为长期疗效来看,成形是对患者最好的治疗。但是对医生却是大坑。因为成形术难做,而且容易有较大的反流,到时候你觉得效果不好又回来砍医生那就不好了。换瓣见效快,术后短期效果明显,而且还有用到器械,会有回扣。

回扣的问题不在本题讨论范围。请你相信,医生永远是替罪羊。一个能给你做完这台手术的医生,他付出的东西以及获得的东西太不对称。我这么说你肯定不信,不信就来当医生试试。本来不应该告诉你回扣的事,但是我喜欢坦白的说话。

成形手术其实适用于大多数风心病,只要瓣膜活动度还好,二尖瓣器功能尚存是可以做的。据说,据说啊,泰国有个神医做到90%,以我日常的经验去看,能做到70%是很了不起。应该是通过筛查的病人。国内二尖瓣成形手术应用较多的只有心脏专科医院的医生,因为他们艺高人胆大,有大医院的后台。其他的就呵呵了。

换机械瓣之后要终身吃抗凝药,药量不多不少,吃多了出血,吃少了有栓子,本来身体就不好,能折腾几次?

总结一下根治的问题。

这里指术后疗效。

一看原来的严重程度。亲眼见过阜外一个左房大得像气球的人,塞满整个纵隔,不敢下刀子.......如果已经严重到长期的心衰,肺循环高压,又是老人恢复能力差,如果去靠谱的医院医生说有适应症,那就做个换瓣妥妥的。如果程度比较轻,瓣膜活动度好,没有其他并发症,病人又年轻,恢复能力强,那就去心脏专科医院做成形术,然后祈祷手术效果好。

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我,力所能及义不容辞。

记得不要去砍医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