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本来想入 Model3,朋友觉得国产品牌也很不错,想问问有什么同级别的电动车可以选择吗?

回答
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关于Model 3的同级别国产电动车选择建议!您的朋友很有眼光,近年来国产电动车发展迅猛,在技术、续航、智能化和性价比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多车型已经完全可以与国际品牌媲美,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优势。

考虑到您原来意向的是Model 3,我们通常认为它定位在中型轿车,主打高性能、长续航、智能化和科技感。因此,在推荐国产同级别车型时,我会围绕这些核心要素展开,并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它们的特点。

以下是几款非常有竞争力且与Model 3同级别的国产电动轿车,我会从多个维度进行对比和介绍:



1. 比亚迪汉EV (BYD Han EV)

比亚迪汉EV无疑是目前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国产中型电动轿车之一,也是Model 3最直接有力的竞争对手之一。

品牌定位与市场表现: 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其汉系列在市场上拥有非常高的认知度和销量。汉EV凭借其出色的设计、可靠的技术和相对均衡的产品力,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外观设计: 汉EV采用了比亚迪家族式的“Dragon Face”设计语言,前脸辨识度很高,车身线条流畅,整体视觉效果大气、稳重且富有科技感。隐藏式门把手、溜背式车顶以及贯穿式尾灯都为其增添了不少时尚元素。
内饰与智能化:
内饰用料与质感: 汉EV的内饰设计也非常出色,用料考究,例如大面积的Nappa真皮、翻毛皮等,营造出豪华感和舒适感。
屏幕与科技配置: 中控搭载了一块可旋转的大尺寸触控屏(通常是15.6英寸),支持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功能丰富,操作流畅。这套系统在车机互联、语音控制、影音娱乐等方面表现出色。
驾驶辅助系统: 高配车型配备了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能够实现L2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等,在日常驾驶中能有效减轻疲劳。
其他亮点: 部分车型还配备了全景天幕、丹拿音响、座椅加热/通风/按摩等舒适性配置,进一步提升了用车体验。
动力与续航:
动力: 汉EV提供多种动力版本,包括单电机和双电机四驱版本。双电机版本动力输出非常强劲,零百加速时间可以做到3秒级,媲美甚至超越Model 3的高性能版本。
续航: 搭载比亚迪自家的刀片电池,续航里程非常扎实,根据不同版本,CLTC续航里程普遍在600km以上,长续航版本可达700km以上,满足日常通勤和长途出行需求。
充电: 支持快充,30%80%的充电时间通常在30分钟以内。
驾驶感受: 汉EV的底盘调校偏向舒适,但又不失支撑性,悬挂系统能有效地过滤路面颠簸。方向盘转向手感适中,指向性也不错。整体驾驶感受比较稳重,适合大多数用户。
价格区间: 普遍在20万30万人民币之间,根据配置不同有所差异。
适合人群: 注重品牌、对内饰质感有要求、追求动力和续航的均衡、喜欢国潮设计风格的用户。



2. 小鹏P7 (Xpeng P7)

小鹏P7以其“智能驾驶”和“轿跑式设计”在市场中独树一帜,尤其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品牌定位与市场表现: 小鹏汽车是国内新势力中的佼佼者,以科技和智能为核心卖点。P7作为其明星车型,在智能驾驶领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外观设计: P7采用了非常前卫、运动的设计语言,被称为“全球首款智能轿跑”。其溜背造型、低趴的车身姿态、分体式大灯以及隐藏式门把手,都充满了未来感和轿跑车的动感。
内饰与智能化:
内饰设计: 内饰简洁、科技感十足,采用“科技座舱”的理念。双联屏设计(10.25英寸仪表盘 + 14.96英寸中控屏)是其最大亮点。
智能驾驶是核心: 小鹏P7最大的卖点是其在智能驾驶方面的投入。搭载X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高配版本可实现更高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如NGP(Navigate on Pilot)功能(城市和高速)、PLC(泊车场景)等。其在感知硬件(如激光雷达)和软件算法上的积累,使其在智能驾驶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车载操作系统: Xmart OS系统界面友好,交互逻辑清晰,语音控制能力非常强大,可以实现对车辆大部分功能的控制,被称为“车载最强语音”。
其他亮点: 丹拿音响、座椅加热/通风、电动尾门、无框车门等配置也提升了用户体验。
动力与续航:
动力: 提供后驱和四驱版本。后驱版本动力已足够满足日常需求,零百加速在6秒级。四驱高性能版本零百加速在4秒级,动力响应迅速。
续航: 同样搭载宁德时代的高能量密度电池,CLTC续航里程可以达到600km以上,部分长续航版本可以接近700km。
充电: 支持快充,充电速度也比较令人满意。
驾驶感受: P7的底盘调校偏向运动,悬挂支撑性较好,过弯时侧倾抑制不错。转向手感也比较精准,有一定的路感反馈。整体驾驶感受偏向运动、灵活。
价格区间: 价格区间也主要在20万30万人民币之间。
适合人群: 对智能驾驶有极致追求、喜欢轿跑设计、年轻科技范、注重车辆软件体验的用户。



3. 蔚来ET5 (NIO ET5)

蔚来ET5以其“年轻化设计”、“换电模式”和“服务体系”吸引了大量关注,是一款主打中高端市场的电动轿车。

品牌定位与市场表现: 蔚来汽车以“用户企业”自居,强调用户服务和社区运营。ET5是其销量主力之一,在高端新能源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外观设计: ET5的设计语言相对内敛一些,但依然透露出年轻和精致感。整体线条流畅,封闭式前脸,分体式大灯设计是其家族标志。它的尺寸与Model 3非常接近,轴距也更长一些,因此在空间上会更有优势。
内饰与智能化:
内饰设计: ET5的内饰是其亮点之一,简洁、豪华且极具科技感。采用一体式包裹座椅,搭配高清全液晶仪表盘和中控大屏。
智能驾驶: 蔚来在智能驾驶方面也投入巨大,ET5搭载NIO 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配备了强大的算力平台(如Aquila超感系统)和多种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支持城市和高速的NAD(NIO Autonomous Driving)功能。蔚来的智能驾驶算法也在不断迭代优化。
车载系统: 蔚来车机系统以简洁、易用和注重用户体验著称,其AI助手“NOMI”是其独特亮点,能够与用户进行情感交互,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服务体系(换电): 蔚来最大的特色是其换电模式。遍布全国的换电站网络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电池更换,彻底解决续航焦虑和充电等待问题。这对于不喜欢等待充电的用户来说是巨大的优势。
其他亮点: 精致的内饰做工,哈曼卡顿音响,全景天窗,空气悬挂(可选配),座椅加热/通风/按摩等,都体现了其高端定位。
动力与续航:
动力: ET5提供双电机四驱版本,动力强劲,零百加速时间在4秒级。
续航: 蔚来ET5的续航里程是其一大优势,提供75kWh、100kWh和150kWh(2024年第二季度上市)三种电池包选择。在搭配100kWh电池包的情况下,CLTC续航可以达到近700km。如果选择150kWh电池包,续航更是可以达到令人惊叹的1000km以上(CLTC)。
充电与换电: 除了快充外,最核心的卖点是换电。
驾驶感受: ET5的底盘调校在舒适性和运动性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悬挂能够过滤掉大部分颠簸,同时在激烈驾驶时又能提供足够的支撑。转向手感轻盈且精准。
价格区间: 蔚来ET5的价格相对较高,入门版裸车价通常在30万以上,但如果考虑BaaS(Battery as a Service,电池租赁)方案,购车门槛会降低不少。
适合人群: 追求高端品牌形象、注重服务体验、尤其看重换电便利性、对智能驾驶有一定要求、预算相对更充足的用户。



4. 极氪007 (Zeekr 007)

极氪007是吉利旗下高端电动品牌极氪推出的全新中型电动轿车,一经发布就凭借其设计、性能和技术吸引了大量关注。

品牌定位与市场表现: 极氪品牌定位为“豪华智能纯电品牌”,致力于提供高性能和高品质的电动汽车。极氪007作为其首款轿车,目标用户群体与Model 3高度重合。
外观设计: 007的设计相当惊艳,由前宾利设计团队操刀,整体风格前卫、动感且充满肌肉感。其标志性的“Stargate”智能灯幕前脸,以及贯穿式尾灯,都极具辨识度。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运动尾翼等元素也让其更具吸引力。
内饰与智能化:
内饰设计: 极氪007的内饰同样简洁而豪华,用料和做工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悬浮式的中控大屏是视觉焦点,并且支持左右80度的电动摆动功能,这在同级别车型中非常独特,极大地提升了操作的便利性和趣味性。
智能驾驶: 极氪007搭载了高通骁龙8295芯片,为强大的智能驾驶系统提供了算力基础。它配备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高清摄像头等传感器,支持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并且在部分车型上还配备了NP(Navigation Pilot)功能,能够实现点到点的自主导航驾驶。
车载系统: Zeekr OS系统流畅度、智能化和可玩性都很高,语音交互、车机生态应用等方面都表现出色。
其他亮点: 极具特色的“Stargate”灯幕,座椅加热/通风/按摩,观影模式,BYD的刀片电池技术(高配版)等,都是其亮点。
动力与续航:
动力: 极氪007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版本。双电机四驱版本性能非常强悍,零百加速最快可以达到2.84秒,动力表现远超同级别的许多车型,足以媲美甚至超越部分高性能电动车。
续航: 007提供了两种电池选择,包括与比亚迪合作的800V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包,以及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包。搭载800V电池的车型,CLTC续航里程可达688km,并且支持800V高压快充技术,充电速度极快,10分钟即可补充260km的续航里程。其他版本续航也可达660km以上。
充电: 800V快充是其一大技术优势。
驾驶感受: 极氪007的底盘采用了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挂结构,配合CDC动态悬架控制系统,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也能提供优秀的操控性能。驾驶感受偏向运动和扎实。
价格区间: 极氪007的起售价非常有竞争力,通常在20万30万人民币之间。
适合人群: 追求极致性能和加速、喜爱前卫科技设计、注重车机智能化体验和独特性(如摆动大屏、智能灯幕)、对充电速度有要求、注重性价比的用户。



总结与选择建议:

您的选择可以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点进行权衡:

1. 品牌偏好与服务网络:
如果看重国际品牌,对技术成熟度有信心,且所在城市有完善的特斯拉服务网络,Model 3依然是值得考虑的选择。
如果偏好国产品牌,比亚迪汉EV是国民度最高、最均衡的选择。蔚来ET5则提供更高端的服务和换电体验。
小鹏P7在智能驾驶和软件交互上有优势。极氪007则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了出色的设计、性能和科技。

2. 对智能驾驶的需求:
小鹏P7 在目前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成熟度和用户体验上,在国内新势力中处于领先地位,尤其适合对自动驾驶功能有较高要求的用户。
蔚来ET5 同样在智能驾驶领域投入巨大,其NAD功能也在不断进步,并有激光雷达加持。
Model 3 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utopilot / FSD)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在国内也表现不错,但用户体验可能因地区和具体功能略有不同。
极氪007 凭借8295芯片和硬件配置,在智能驾驶方面也潜力巨大,值得关注。

3. 对设计和内饰的喜好:
Model 3 内饰极简,科技感强。
比亚迪汉EV 内饰豪华、用料扎实,风格偏稳重。
小鹏P7 内饰科技感十足,以简洁和双联屏为特色。
蔚来ET5 内饰精致、豪华,注重用户体验,NOMI是亮点。
极氪007 内饰设计前卫,摆动大屏和智能灯幕是独特色彩。

4. 对续航和充电的考量:
如果对续航有极高要求,且不介意换电,蔚来ET5 的150kWh电池版本是无敌的存在。
比亚迪汉EV 和 小鹏P7 的续航都比较扎实,足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极氪007 的800V快充技术能大大缩短充电时间,对频繁长途出行或充电不便的用户非常友好。

5. 性能与驾驶感受:
如果追求极致加速和驾驶乐趣,极氪007 双电机版本(2.84秒破百)和 比亚迪汉EV 的高性能版本(3秒级破百)都非常出色。
小鹏P7 和 蔚来ET5 的性能也足以应对日常及大部分驾驶场景,同时在操控和舒适性上也有不错的平衡。

最终建议:

我建议您和您的朋友一起,亲自去试驾这几款车。

试驾 Model 3 来确定您对它的核心需求和满意度。
然后,再去试驾 比亚迪汉EV、小鹏P7、蔚来ET5、极氪007。在试驾过程中,重点体验它们的:
加速和刹车性能
底盘滤震和操控感受
车机系统的流畅度和易用性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实际表现
座椅舒适度和内饰质感

通过亲身体验,您会更容易找到最符合您个人需求和喜好的那一款车。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随时可以再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部分女性用户的角度出发,看重颜值、主要考虑市内通勤和周边游、加上上海的充电桩环境,确实适合选择电动汽车出行。

如果以Model 3为对标的话,个人推荐小鹏P7。毕竟国内正面硬刚Model 3的,也就小鹏P7和比亚迪汉了。

其实从2014年新能源汽车政策爆发到今天,中国电动汽车在产业链上猪突猛进大浪淘沙,国产品牌已经有足够的竞争力。不然大统领拜登也不会在上个月参观密歇根福特工厂时说,“中国是电动汽车和电池产业的赛道领跑者”。


首先,P7最直观的优势,就是好看。

比亚迪汉也是一款综合素质优秀的产品(今年4月月销过了7000辆),但过于保守稳健的车身设计使得女性用户反应平淡,反而成了深圳街头网约车的新宠。

毕竟是个二三十万的大家伙,很难不让别人把车和车主的审美联系在一起。

Model 3的审美一直在线,只是内饰美中不足。

P7对女性用户更加打眼,有自己原创的美学,用大白话来讲就是:“你很难再一口咬定说P7抄了谁”。

不算好听,但是个重大进步。国内汽车供应链已经在补足大量短板,但往往在外观设计上照抄外资品牌爆款,暴露出信心上的孱弱(例如满街的“卡宴”)。国产汽车要往价值高地走,必须要提出自己的审美主张,哪怕要给习惯了德美系轮廓的消费者额外的接受时间。

这次P7的轿跑式设计没跑偏,既运动也简洁:

不管是正脸那个非常未来主义的光剑式LED:

还是在航拍角度抢眼的全景式玻璃车顶:

稳定而流畅的线条,是P7的核心设计语言。为了坚决贯彻这点,P7的车门都是无框的,门把手都是电动式可自动收入车身的。

P7的风格在主流范围内,不跳脱;但又在范围内加入了最大的运动线条和科技光学,“高级脸”。对于许多颜值上诉求强烈的女性用户,P7在设计这一项属于鹤立鸡群档。


其次,是所有电动汽车用户都关心的续航问题。

P7的超长续航版本,NEDC(新标欧洲循环测试,交叉模拟市区郊区的路况来测算续航能力)综合续航,706公里。就算是P7的最低配版本,NEDC续航也有552公里。

中国城市的出勤半径,每天加总撑死就50公里(住燕郊去海淀上班的勇士除外)。

讲真,如果只是用于市区通勤,市面上大量电动汽车已经远超及格线。但消费者在意的并不是超出自身实际需求的冗余有多少,而是各种排行榜排名,因为这玩意最直观。这就造成了电动汽车——尤其是上班买菜车——里无可奈何的续航军备竞赛。

但军备竞赛P7也是比得过的:今年4月的autolab纯电续航榜,榜一大哥还是特斯拉的Model S,而Model S的NEDC续航也就840公里。考虑到Model S 80万起步,性价比上和P7不是一个路线,而Model 3的高性能版本官方续航数据是605公里。

很多人担心的充电桩问题,上海是不纠结的:上海19年就有6.3万个充电桩,电动汽车与充电桩比例就到了1.07,平均1.07辆车配1台充电桩。而当时全国平均比例才3.29;今年上海又宣布了“数字家园”计划,再新增1万个充电桩,管够。


然后,是小鹏官方一直主打的智能功能。

智能功能对一些女性胖友来说一直有点尴尬:官方说明写得云山雾罩,各种中英文夹杂的专有名词;找自家老公问,往往死鬼只会来一句“你下车,我来开”。

咱不是刻板印象,我确实认识一些驾驶苦手的女性胖友,在跟车、泊车、并线等操作上,她们真挺需要这些智能功能的。但她们中有不少人真就懒得看指示界面,把这些功能晾在那。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P7的智能到底智在哪,我尽可能用大白话把这些功能说得朴实点:

跟车的时候能自动调整车距和速度,减少你碰上去的危险(ACC);

自动把车开在车道中间,减少你跑偏的危险(LCC);

拐弯时根据道路的弯曲程度调整车速,免得你拐大了(ATC);

定好目的地后帮你开(L3级辅助自动驾驶)。当然你还是得握住方向盘盯住路,毕竟国内法律上还不支持完全的自动驾驶。小鹏拿下了高德的高精度地图,辅助自动驾驶能帮你省很多精力;

能实现这些能力,背后是Xpilot在硬件上加足配置:Xpilot2.5版本,超声波雷达+高精毫米波雷达,15个;Xpilot3.0版本,17个。

P7把传感器堆足,就能更精确地感知实时路况,辅助你把车开好开稳。

当然,有些女性胖友痛苦的可能不是开车,而是停车,这块恰好也是P7的强项。

Xpilot的自动泊车与辅助泊车,号称全球量产车中泊车成功率、识别率双第一。具体什么水平?就是你可以开进停车场、P7自动搜可停车位、你走下车、手机点一点,P7自己倒进去。

这简直是泊车恐惧症患者的福音。

智能是小鹏的起家法宝,小鹏的自动泊车功能超八成用户使用,一年约140万次,其中90%的自动泊车过程完全不需要车主介入操作。


最后,还是得提一嘴安全问题。

电动汽车有个很“彪”的地方:一踩油门就来速度。这个好理解,毕竟用电比烧油的响应速度要快。

但这造成很多电动汽车新手上路时,很容易一起步就一瞬间“窜”出去,然后碰了蹭了。

电动汽车还有个很“虎”的地方:车下面放着一大块电池。

一踩就窜,还有一大块怕撞的电池,所以很多路人永远在担心电动车的安全问题,特别是防撞性能。

这块其实造车新势力们都做得很好。国产品牌就是在怀疑的视线里成长起来的,底线指标必须做得更坚实。

P7的基础设计以C-NCAP五星安全为标准(可以理解成中国汽车的质量评估标准),在P7驾驶员的前下侧三大方向(前围横梁、A柱、B柱、中央通道),用的都是热成型钢材,抗拉强度是普通钢材的3至4倍。

P7属于安全性能里的一线。不能说P7不怕撞,但至少万一碰了,安全系数更高。


P7还有很多可以讲的:和保时捷工程联合开发的底盘、独立悬架;和采埃孚联合开发的主动连续减振;用的是布雷博的制动系统(百公里刹车小于35米);双电机四驱(百公里加速4.3秒)。

但最直接的还是价格:22.99w起。

参数配置和P7有差异的Model 3,25w起;比亚迪汉22.98w起,但外观上不是女性胖友的首选。

坊间一直称小鹏为“造车新势力中的小米”,大概就是因为其精准的市场定位。

电动汽车整体还处在一个迭代发展期,二手车保值率比燃油车要低20%到30%。如果又想上车、又要Model 3这一档起的水准、又要控制成本,那P7刚刚好。

user avatar

这题我会,除了坐标不在上海而是在北京,基本上条件都和我很符合,我也在 Model 3 和小鹏 P7 之间纠结了很久。

不卖关子先说结论,我最后选的是小鹏 P7, 四月刚提的四驱鹏翼版,现在也开了两个月了,符合甚至有些超出预期。

然后说说为啥,简单来我认为两者都是值得买的车,但是 Model 3 的一些短板确实刚好在我接受不了的地方,而 P7 在智能化(特别是中国道路下的智能化),更新频率,人性化,舒适性都是能超过 Model 3 的。

首先看智能化,这是我最关注的地方:

在刻板印象里,Tesla 才是智能化领头羊,其实也不能说完全是刻板印象,因为目前 Tesla 在美国的进展还是很让人欣慰的,它们能用摄像头纯视觉识别达到基本可用的效果。

但是,仅限美国,而且,还不够可靠。

为什么说仅限美国呢?因为 Tesla 最新基于视觉的 FSD 只在美国 Beta 测试,Tesla 的外事务副总裁经常转发 FSD Beta 的内容,看起来的表现确实非常喜人,但是美国的 FSD 跟国内的 FDS 根本就是两个版本,中国区的软件更新大幅滞后于美国区(以年为单位),这一点无论是去哪一个平台搜索,都能看到中国车主的吐槽。

目前国内选装 FSD 之后只能实现:

  • 自动泊车
  • 自动辅助导航驾驶(NOA)
  • 智能召唤

也就是下边图里 32000 的那个,如果你不买这个的话,就只有最简单的 ACC 自适应巡航以及一个 LCC 车道保持功能,后边的完全自动驾驶能力(FSD)就是 100% 的期货,现在根本用不了。

而国内 FSD 的选装率只有 2%... 所以你在路上看到的大部分 Tesla 在自动辅助驾驶方面有可能还真没比高级一点的燃油车强多少…

但是小鹏的自动辅助就要亲民得多,在小鹏 P7 上可以选装的是 XPilot 3.0, 买车之前选装只需要 2 万人民币,比 Tesla 更便宜,它的功能和 Tesla 目前 FSD 已经实现的功能是同级别的:

  • 可以自动识别车位泊车
  • 支持自动辅助导航驾驶
  • 停车场记忆泊车
  • 全向碰撞预警

而且这几个功能实测都比 Tesla 目前国内的版本更好用,特别是 NGP 的成功率和舒适性都要远超 NOA, 具体体现在百公里接管次数更少,自动切换限速,可以躲开大货车等等。

这些都是我自己对比试过的,也有非常多的媒体对比评测过,我相信有机会去试驾的话,自己也能感受出来。

另外就是更新频率:

Tesla 中国区我们说实话,主要的作用还是销售和制造,在研发上真的没有那么强势,主要的大版本升级都要靠美国,但是美国的自动驾驶团队做出的东西,很显然没可能再国内直接用,这就是一个很尴尬的问题。

最简单的,我们可以去搜搜 Tesla 这段时间的 OTA 升级都升级了什么,然后你就会发现,其实基本没有多少涉及自动辅助驾驶的内容,基本都是「车机级别」娱乐系统的升级,今天加一个抖音,明天多一个 QQ 音乐歌词显示,提升一下语音识别准确性这种小改进。

但是小鹏的更新就要大很多也快很多了。

今年春节的时候 NGP 正式推送,三月多就迭代了一个更加完善的版本,最近这几天又推了一个大版本更新 V2.6.0加入了一个大功能更新:停车场记忆泊车,还有很多小的功能点升级。

昨天试了一下,我现在只需要开车进地库门口,然后它就能自动把车开到我的车位并且停进去了,一路上的减速带,弯道,车辆行人都可以识别出来。

之后的更新我相信还会越来越多,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有新鲜感。

舒适性,做工细节:

这点估计都没什么好争议的,Tesla 进口版的做工真的不行,国产之后有了很大的改善,我觉得基本问题也不大了,只是用料确实会没有那么好。

但是舒适性上 Model 3 真的和小鹏 P7 没得比,最明显的就是噪音:

我自己测试过 P7 在高速上开到 120 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噪音还只有 61 分贝,但是 Model 3 就算是最新的换上了双层玻璃的版本,开到 60 公里每小时的时候就已经超过 60 分贝了,如果开到 100 公里就 70 分贝。

这是什么概念呢… 坐飞机的时候够吵了吧?我在坐飞机的时候也实测了一下噪音,其实飞机的噪音都只有 70 分贝左右:

也就是说开着 Model 3 上高速,就可以体验到飞机的噪音,这个东西我是真的接受不了的,确实是太吵了。

除此之外还有避震,我选的 P7 是四驱版本带 CDC, 可以说是明显比 Model 3 硬到不行的减震要舒服很多,这一点也不太好描述,但是我相信大家去试驾两辆车过个减速带,就肯定明白差距了。

当然车无完车,P7虽好但也并非完美:

作为一个也不算便宜的车,P7 默认是没有电动尾门的,所以每次还要手动打开关闭,这一点让我很不爽,不过好在后期官方可以提供加装电尾门,所以也不算什么大事。

另一点就是驾驶性,P7 的外观是非常战斗和运动的,但是说实话它还是一个家用车的调教,主要考虑的是舒适性,而且车重和车的尺寸都要比 Model 3 大一圈,所以如果你追求人车合一的体验,P7 可能不适合你。

反过来 Model 3 就不一样了,我真的推荐性能爱好者买 Model 3 的 Performance 版本,大概需要加 8 万多,然后你就能得到更炫酷的 19 英寸轮毂,更低的悬架,碳纤维尾翼,百公里加速只需要 3.3 秒。

这时候什么悬架硬,噪音大,OTA 更新慢都不是问题,Model 3P 就是这个价位里真正可以下赛道干人的电动车。

所以总结一下:

  • P7 是一个有着炫酷外观的家用车,它的舒适性明显高过 Model 3 几个档次,在中国大陆的本地化和智能化方面也要强过 Model 3 不少。
  • Model 3 则是一个 Tesla 压低价格开始走量的车型,它有这 Tesla 的品牌光环,而且价格也杀到了 25~30 万这个区间,很多人会因为科技属性的刻板印象和一些对外企的偏好选它。

所以我真的推荐大家,如果想买一个过日子的,在中国更智能的车,那么可以看看小鹏 P7 的超长续航至尊版本,27 万左右就能拿下,续航还比 25 万的 Model 3 长 200 公里。

如果是追求外国品牌,或者想要人车一的驾驶感受,那么可以买 Model 3 的 Performance 版本,忽略掉舒适性就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