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从这儿能看出来,在影视行业,编剧的地位有多么卑微。
如果今天的标题是:陈凯歌等111位行业知名导演抵制,我估计郭敬明于正现在是惊弓之鸟。
哪怕是王一博等111位知名明星抵制,也足够手忙脚乱。
这个年代,有名气有号召力有流量才是王道。
振臂一挥,群起激昂,都不买账,那这俩人准凉了。
现在,111位影视从业者(主要为编剧)振臂一挥,反而是受众网友懵了。
这些人,都是谁啊?
名单里不乏一些编剧行业的名宿。
史建全老爷子,之前在北京一活动有幸在后台见过面,姜文《鬼子来了》的编剧。
《鬼子来了》大家都知道,史建全这个名字又有几人识得?
宋方金,《吐槽大会》节目里见过。别的就不知道了。
《老炮儿》《心花路放》《地久天长》《家有儿女》……
这些作品都是佳作,导演、演员都认识,但编剧呢?有几个知道的。
很多编剧连破圈都没有做到,这是非常可悲的,明明一个好的剧本能决定影视剧的整体走向,但他们却成为了影片质量好坏的影子人。
希望这份抵制真的能有些分量,也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抄袭这种不耻的途径,更应该让大家知道,抄袭不是“我用用也没关系吗”“文字而已为什么这么小气”“撞梗是稀松平常”“要是不抄别人都不知道你”等说辞说法。
不创作的人,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但创作的人都知道,那字里行间,都是作者的心血。
能为抵制抄袭做出的一点微小贡献。
郭敬明的新片《阴阳师》《晴雅集》,不看。
于正新剧《尚食》,不看。
直到二人道歉为止。
害,每次看到于正跟郭敬明等人的成功,我总是忍不住想到那个古早的老段子:
一位优秀的商人杰克,有一天告诉他的儿子:“我已经选好了一个女孩子,我要你娶她。”
儿子回答说:“我自己要娶的新娘我自己会决定。”
杰克说道:”但我说的这女孩可是比尔·盖茨的女儿喔!”
儿子欢呼起来:“哇!那这样的话……”
在一个聚会中,杰克跟比尔·盖茨说:“我来帮你女儿介绍个好丈夫。”
比尔说:“我女儿还没想嫁人呢!”
杰克又说道:”但我说的这年轻人可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喔!”
比尔大吃一惊:”哇!那这样的话……”
接着,杰克去找世界银行的总裁,杰克叫道:“我想介绍一位年轻人来当贵行的副总裁。”
总裁说:“我们已经有几十位副总裁,够多了!”
杰克说:“但我说的这年轻人可是比尔·盖茨的女婿喔!”
总裁叫道:“哇!那这样的话……”
最后,杰克的儿子娶了比尔·盖茨的女儿,又当上世界银行的副总裁。
我总觉得,于正和郭敬明就像是杰克的儿子,但这个局又没有办法破。大家都知道他们有抄袭等各种人品有问题的黑历史、知道他们的作品是商业化粗制滥造的产物、知道他们水准不高,可那又能怎么样呢?还不是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还能在各种综艺上大言不惭地像人生导师一样指点江山。
观众:虽然这两人我很讨厌,可他们的剧都是热门题材,汇集所有狗血梗,还有各种明星出演,而且我身边朋友都看,随便看看吧
身边朋友:同上
明星:虽然这两人没啥水准,不指望用他们的戏提高演技和拿奖,但是资本爱投、资金充足,而且流量大、收视率高,能跟观众混混脸熟,还能跟我喜欢的演员搭戏,演了不吃亏
明星喜欢的那个演员:同上
投资方:虽然瞧不上他们抄袭、水平差,带坏了业界的名声,但他们的剧目明星争着演,俩人争议缠身反而黑红自带流量,撒币观众还特别爱看,投他们的剧能赚钱
真是完美闭环……
结果就是,明明观众、演员和资本三方内心深处都瞧不上他们,可是就因为觉得另外两方会买他们的帐,所以强行洗脑自己给自己喂翔。
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当他们用自己的“成功”、“圈内地位”渐渐掩盖了抄袭的原罪、低劣的本质时,就没有人敢站出来、能站出来,掷地有声地说出一句,我不喜欢,我不看,我不演,我不投了。
所以说,这次抵制不一定会有效,但也许是撼动这个闭环的第一声枪响,让这个建立在虚空之上却看似无比坚固的堡垒出现第一条裂痕。
总要有人像那个小孩一样,站出来,勇敢地说上一句,“看,我们的皇帝他没有穿衣服”。
就为这个,我支持他们,而且我要把这种支持大声说出来。
于正、郭敬明问题不在于抄袭,而在于抄袭完了,伪装自己是“上流人士”,这问题就大了。
好比学生时代,作弊、抄袭;找工作时,简历造假吹牛逼,这是很常见的,但是,如果抄袭者抄成了全校第一,还国旗下的讲话:“我能成为全校第一,因为我聪明,我会抄袭而且没有被处罚。”家长睁一眼闭一眼:“他虽然抄袭,但是他考了全校第一,我脸上有光。”这当中的问题就大了。
话说,于正是怎么做到抄袭还能抄到第一的?就没有其他人模仿于正、郭敬明?
抄袭的关键是什么?那肯定不是自己做的好,而是做的快。因为流量不在你身上,而在你抄袭的那个人身上。最近火什么,你抄什么。最近几年于正、郭敬明喜欢上综艺节目,因为他们突然发现,自己成了被抄袭者。越来越多人模仿学习于正、郭敬明的造星模式?
我把于正、郭敬明的造型模式称为三步走。
1、PPT式演技
什么是演技?那些表演系的老师是怎么教学生演戏的?
老师一上来就会告诉学生:不要直接做表情。大家看过《喜剧之王》吗?开头周星驰给大家示范什么是错误的演技。
为什么现实中的演员像周星驰那样演不行?因为演员是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上一秒笑,下一秒哭,同时,观众是人,我们看的是电视剧,不是PPT,不是表情包,剧情是有起承转合的。人物不是上帝视角,没有看过剧本。
于正拍剧,他定好框架,手下的编剧们将剧情往框架里面套。给演员们批发设计一个他认为最好的造型,然后半永久,不管刮风下雨,笑还是哭,都统一批发的造型,演员几个表情+一个半永久妆发演完整部剧。
同时,于正剧的某些角色往往会拥有极端情绪——大笑、大哭、愤怒.....因为这样的角色对于演技的要求下限很低,无论演员表演的多差,配上妆容和特效bgm,都能救回来。不举例。
好处:你很容易记住于正剧里面的演员,因为她的妆发压根就没有变过,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都是那个造型。而且,效率很高,因为对演员的演技要求低。如果你喜欢演员的造型+颜值,简直就是粉丝的盛宴。
坏处:就是一堆表情包。如果你不吃那部剧的服化道、演员的颜值,你真看不下去。同质化。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女演员男演员造型类同,分不清楚。你单独看3分钟的cut,是不会觉得有问题,甚至你会觉得小鲜肉小花旦的哭和笑,很好看。但是,如果几十集的电视剧都这样演就有问题。
很多人问过类似的问题,于正拍的剧,水平到底怎么样?
答案:两极分化。
如果你喜欢于正剧里面的造型或演员,你会觉得这剧拍的很好。因为于正剧的卖点就是演员的半永久妆发,他很舍得在演员造型、bgm等花钱。如果你不喜欢于正剧里面的造型或演员,那剧情、剪辑、编剧等问题就会突出。
一年4部剧+综艺+不间断的热搜,只要这个人的颜值没有问题,观众就算没有看过他的电视剧综艺,都能记住这个人的名字。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演员在于正手中能红,但是离开了于正,基本就不行。
现在很多甜宠剧、偶像剧甚至历史正剧,都在走于正这条路。男主角女主角的造型,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都不会变动。典型的粉丝向PPT式拍法。如果你喜欢演员的那张脸,你会喜欢,如果你不喜欢,真不喜欢。剧情就找网络小说+段子,东拼西凑合成。演员演技停留于表情包阶段。只是这些“后辈们”,资历尚浅,名气还不如前辈们。
你上爱奇艺腾讯优酷看看,很多24集的甜宠剧、古偶,配音找得很随意,剧情几乎没有逻辑,除了粉丝没有多少人再看,但是,老是能上热搜。一看点击率,还不低。你敢说一句不好的评价,粉丝:“你有什么资格评价?”关键是什么?他们这么做有流量,能打广告。就像肖战,我从来没看过肖战的电视剧,没听过他的歌,但我知道这个人。因为他今年上了太多热搜了。
2、互泼脏水
《让子弹飞》里面的六子被黑吃了两碗粉,千万不要自证清白——我没有吃两碗粉。而是要把脏水泼向对方——你才吃了两碗粉,你全家都吃了两碗粉。
于正很懂这个道理。
路人:“于正你抄袭了。”
于正:“你说谁抄袭?你有资格评价我妈?你不是什么好人。你这个利益相关者,你的黑点12345......"
yxh、新浪微博热搜给我安排上:“于正虽然抄袭,但是他很努力,他很有才,他很聪明.......”你们有什么资格说于正抄袭!
3、卖人设
你知道于正、郭敬明多努力吗?
你知道于正郭敬明成名之路多惨吗?
你知道于正郭敬明多有才吗?
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多了很多于正、郭敬明的洗白文。
都是同一个套路:1、泼涨水(我们没有资格举报,没有资格说话) 2、吹于正郭敬明卖人设
他们是怎么黑于正的?
把于正做的事情说了一遍。
狼来了的故事,现在于正、郭敬明就算不抄袭,大家都会认为他们抄袭。他们就算用心拍电视剧电影,观众都会带着有色眼镜看他们的作品。当然, 这个市场就是这样,就算没有于正、郭敬明,还会有年少的你、无双等类似的擦边球。
于正和郭敬明的流行背后是互联网行业的兴旺。
互联网行业对于抄袭本身就无所谓。互联网企业搞影视产业就是基于大数据,针对观众群抓痛点。
女性观众喜欢宫斗,安排!女观众喜欢鲜肉,安排!女性观众喜欢大女主,安排!男观众想看大胸妹,安排!男观众想看斗气化马,安排!之后找到于正,郭敬明进行命题作文。
结论:只要阿里影业和腾讯视频死不了,他们豢养的于正和郭敬明之流就没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