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蟑螂碰到洗发水会当场死亡?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感觉像是家里做了什么“实验”一样。其实,蟑螂碰到洗发水会死,跟洗发水里的某些成分确实有关系,不过没到“当场死亡”那么戏剧化,更多的是一个逐步死亡的过程。我来给你掰扯掰扯。

首先,我们要知道蟑螂的身体构造和呼吸方式。它们不像我们一样用鼻子呼吸,而是通过身体两侧的气门(spiracles)来呼吸。这些气门是连着体内的气管系统的,气管会把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气门上面有一层非常精细的“小毛”或者叫做“绒毛”,这些绒毛其实是有功能的,它们可以帮助过滤空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分流失。

然后,咱们说说洗发水。洗发水的主要功能是清洁,它里面最核心的成分就是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s)。这些东西你可能听过,比如月桂醇聚醚硫酸钠(SLS)或月桂醇聚醚硫酸铵(SLES),还有一些其他的烷基苯磺酸钠等等。

这些表面活性剂有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它们既有亲水的“头”,又有亲油的“尾巴”。这个特性让它们能够把油污溶解到水里,从而达到清洁的效果。

现在把这两件事结合起来看,你就能明白为什么洗发水对蟑螂来说是致命的了:

1. 堵塞气门,窒息死亡: 当洗发水接触到蟑螂身体,尤其是它们的气门时,洗发水中的表面活性剂就会发挥作用。这些表面活性剂会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让液体更容易渗透。更关键的是,表面活性剂的亲油性会和蟑螂身体表面的蜡质层发生作用,甚至渗透到气门周围。而那些堵在气门上的“小绒毛”,也容易被洗发水粘附、堵塞。这就好比给蟑螂的气门盖上了一层黏糊糊的盖子,阻碍了空气的进入。氧气进不去,二氧化碳出不来,蟑螂就会因为窒息而逐渐死亡。

2. 破坏体表保护层,导致脱水: 蟑螂的体表有一层蜡质,这层蜡质对于它们保持体内水分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干燥的环境中。洗发水里的表面活性剂,尤其是那些去污能力强的成分,会溶解甚至破坏这层蜡质保护层。一旦保护层被破坏,蟑螂身体里的水分就会大量蒸发,就像一个没盖盖子的瓶子一样,很快就会脱水而死。

3. 溶剂作用,伤害神经系统: 有些洗发水里可能还会添加一些溶剂或者其他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如果直接接触到蟑螂的体壁,也可能对它们的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影响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所以,不是说洗发水一沾上蟑螂就会“咔嚓”一下爆头,而是它通过破坏蟑螂的呼吸系统和体表保护层,导致它们慢慢地、痛苦地死亡。那种看起来像是“当场死亡”,很可能是洗发水浓度比较高,或者蟑螂本身状态就不好,受到了强烈刺激后很快就表现出死亡迹象。

你如果在家里用洗发水来对付蟑螂,其实效果也有限,而且味道可能会比较大。市面上有很多专门的杀蟑螂药物,它们的设计就是针对蟑螂的生理特性,比如含有神经毒素,或者模仿蟑螂的食物,让它们吃了之后传播给其他同类。不过,如果你只是偶尔发现一两只,用洗发水沾湿了纸巾去擦或者抓住后用稀释的洗发水溶液浸泡,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杀灭作用。只是别指望它能解决大规模的蟑螂问题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 @千张 的答案写得蛮好的,本答案会和千张的答案有部分的重叠。


有种东西叫做Insecticidal soap(除虫肥皂),既有商业卖的也有很多教程教你如何自制,它们的配方多种多样,但不可取代的成分一定是肥皂水/洗洁精/洗发露,而这些日化洗涤产品的主要成分就是表面活性剂。鉴于多种多样的表面活性剂对于这些昆虫有广谱的杀灭能力,这一过程并非因为特定的某种物质的毒性而应是普遍的一个物理过程。


早在1787年,就已经有人报道了使用肥皂水来杀灭一些小型的,软体的植物害虫,比如蚜虫,螨虫等等。这种方法在二十世纪早期曾经风行一时,随着现代合成杀虫剂的发展,基于表面活性剂的杀虫剂大多已经弃置不用了,不过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对于环保以及安全性的要求使得基于表面活性剂的杀虫剂又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人们一般认为,基于表面活性剂的杀虫剂更适合对付行动缓慢的软体的节肢动物,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些杀虫剂对蟋蟀和美洲大蠊都非常有效。2002年,Szumlas系统地研究了洗洁精水溶液对德国小蠊的杀灭作用,并进行了控制变量的实验。


该文总结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为何能够杀死昆虫的三种解释,对于不同种类和特征的昆虫,具体的机理可能差别较大。对于蟑螂这种有坚硬外壳的昆虫,第三条是主要因素:

  1. 表面活性剂打破角质层和细胞膜,导致这些节肢动物脱水且快速死亡(主要作用于不具有坚硬外壳的软体节肢动物)
  2. 表面活性剂可以充当昆虫生长调节剂,导致细胞代谢发生改变,尤其是影响变态过程中生长激素的生成(向卵上面喷洒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也有用)
  3. 当作为接触杀虫剂使用时,表面活性剂可以阻塞昆虫的气门(spiracle)并且干扰呼吸系统


蟑螂的身上覆盖着一层油膜以及一层蜡质角质层,这层蜡质角质层包裹了蟑螂全身,并延伸入了蟑螂的呼吸道中。正常情况下,蟑螂靠这层角质层来防止水分流失,但当表面活性剂接触到这层角质层时,表面活性剂会快速在角质层表面铺展开并进入蟑螂的呼吸道和气门中,如果表面活性剂浓度足够高,就可以完全阻断蟑螂和外界的气体交换。不仅如此,作者发现向蟑螂的前翅或者胸部滴加浓的洗洁精水溶液,并没有任何效果,蟑螂的气门分布(见下图)可以辅证这一解释。


实验中,作者发现,向蟑螂身上喷洒洗洁精水溶液,并不会导致蟑螂的直接死亡。作者发现当洗洁精浓度较低时,很多蟑螂会在“晕倒”之后的一段时间后又活过来,拼命挣扎一段然后再次倒毙。实际上,一开始我们观察到的蟑螂瞬间倒下是因为它们关闭了它们的气门,以防止更多的表面活性剂和水进入而造成更大伤害。它们将停止一切活动以节约氧气,直到它们觉得周围的环境足够“安全”。在假死了一段时间后,如果没有任何好转,它们会暴起挣扎一会儿以脱离目前的环境……然后再次倒毙。


除虫肥皂杀灭蚜虫和螨虫的原理跟此较为类似但不完全一样。蚜虫会分泌蜡颗粒以避免它们被困在液滴里面,而表面活性剂将破坏蜡疏水的作用,导致它们被淹死在自己的粪里LOL……可见 你在生活中用过最高端的物理知识是什么?


参考文献

  1. Sims, S. R., & Appel, A. G. (2007). Linear alcohol ethoxylates: insecticidal and synergistic effects on German cockroaches (Blattodea: Blattellidae) and other insects.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100(3), 871-879.
  2. Rechcigl, J. E., & Rechcigl, N. A. (1999).Biological and biotechnological control of insect pests. CRC Press.
user avatar

已经有不少答主解释得特别全面了。

简而言之就是,洗发水、肥皂水、洗衣粉水等等一些常见的日常家化用品,所含成分在与水结合后,能瓦解蟑螂的“保护壳”,也就是它们体表的一层油脂。这层油脂被消融后,液体渗透进蟑螂身体里面,紧接着封堵其气孔令蟑螂窒息而死。

但就实际情况而言,采取这种手段灭蟑,效率不高,一方面蟑螂不会每一次都候在那不动等着你来杀,另一方面着实费功夫,消耗时间和精力。

最最关键的,不是所有蟑螂都会从巢穴中爬出来找吃的,通常出来找食物的仅是一部分蟑螂,而其他的蟑螂就一直在窝里躲着,靠吃同伴的粪便或者尸体为生,所以仅仅依赖普通的洗发水就想将小强全窝端掉,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

洗发水喷洒难以将蟑螂“根除”,可以换一种集中灭杀法,至于用到的是什么,诺,就是下面这个红罐子。

烟雾从罐子里冒出来把蟑螂“熏死”,一招制胜,并以来无影去无踪的优势为侵入方式无死角“攻城掠地”

安全吗?会不会失火?

借水发烟的设计,安全无火灾隐患。

烟冒完就立刻开窗做好通风工作,然后快点打扫干净案发现场,蟑螂的尸体留在那特别不卫生。

烟雾剂杀蟑力度大,又是冒烟的东西,那阵仗可能会让人害怕,但其实用法正确完全是没问题的,就是:要在插完水后人立即离开房间,有养小动物的话带着宠物一起跑,2个小时后再进去把窗户打开通风,待烟雾散尽后就可以进了。实在不放心,就多等待会再进房间。

还有一种饵剂式蟑螂药,既能吸引蟑螂主动取食,蟑螂吃了之后还能延迟毒发时间,让它们有足够的时间回到巢穴内再死,以达到自己的尸体被同类分食的目的,借此一窝端。

最大的妙处就是毒性在蟑螂之间能相互传染!不是单纯灭掉外出的蟑螂,而是对整个巢穴的蟑螂都产生影响。

量足,一年半载管够。


有知友在评论区留言。这里说一下,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日常要稍微注意下卫生的清洁。像厨余垃圾,尽量当天收拾好放到门口第二天带下去扔掉,特别是天气热的时候,放在家里招蟑螂不说,还生虫。

食物密封保存最好!不给蟑螂留口粮,这样也能更大程度发挥胶饵的作用——没有别的现成食物吃,减少环境内胶饵的“竞争对象”,蟑螂自然而然就去吃胶饵了……

另外,呋虫胺成分的灭蟑喷雾也怪好用的,方便而且省时间。(呋虫胺是第三代新烟碱类杀虫成分)

1、对蟑螂呈现高活性,蟑螂接触后神经会一直处于兴奋状态,爽到极致再咽气

2、无趋避性,蟑螂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击倒,没有逃脱的可能;

3、无色、无味,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


2021/3/14更新

有知友问:家里有猫咪和宝宝用什么安全?

如果家有宝宝和宠物,最好用​呋虫胺喷雾剂,呋虫胺是第三代新烟碱类杀虫成分,无色无味,见效快,无挥发性和刺激性。

具体理由:

1、喷雾喷完干得快​且无挥发性,药液里的成分不会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自然对健康也就没有威胁。

2、呋虫胺这种成分对哺乳动物非常友好,也就是对人和宠物是没有任何杀伤力的。即便在喷药的过程中身体某个部位不小心沾到了,也不会造成伤害,冲洗掉就好了。

3、​无色无味,就跟水是一样的,平常在家里喷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不会产生刺鼻的气味“迫害”人和宠物的鼻子。


2021/3/15更新

有知友问:胶饵是啥?

胶饵就是一种管状的蟑螂药,挤着用的。灭蟑原理在上面有详细的图文,下面讲讲它的优势:

1、灭蟑彻底。因为是连锁传毒式灭蟑,并恰到好处地利用了蟑螂自相残杀的习性,所以它的毒性能深度潜入蟑螂的老巢,吃得多,死得快。

2、无需手动清理蟑螂尸体。胆子小的知友看过来!蟑螂取食胶饵回窝后毒发身亡,尸体便被同伴分食了,省去打扫蟑尸这一环节,不可谓不贴心。

3、胶饵同样也是人宠友好的蟑螂药,安全的点在于:它虽然需要暴露在外面,但通常点的位置隐蔽,多是暗处、角落这种地带,宝宝和宠物一般轻易接触不到;胶饵的有效成分也是呋虫胺,毒性不大,哺乳动物要食用特别多特别多的量才会中毒,而灭蟑根本不会用到那么多的量,所以中毒这一说法本身难以成立。

建议施药地点:

厨房——橱柜边角、燃气边角、热源物体缝隙

客厅——柜子角落、沙发底下、椅子底下

卫生间——洗手台旁边、马桶角落、地面转角

彦冬这位知友将胶饵和水蒸式烟雾剂一起使用,也是可取的!

先用烟雾剂来个“大扫除”,灭掉环境内现存的成年蟑螂,胶饵或者喷雾剂“善后”,狙击个别的漏网之蟑和后面可能孵化出来的新的小蟑螂,如此一来给家里布下“天罗地网”。


2021/5/7更新

有知友问有没有好用的灭蚁药,安排。

要消灭蚂蚁,首先要确保家里卫生干净。不少被人忽视打扫的东西对蚂蚁而言却是“盘中餐”,足以让自己以及同伴饱食一顿,例如食物残渣。

接着用一些质量过关的灭蚁药,总之决不能让它们肆意游走,另外千万不要小瞧这些看起来没什么杀伤力的小蚂蚁,它们的繁殖速度非常快,所以你的处理速度也要跟上,稳狠准!

灭蚁药分毒饵和喷剂两种:

1、毒饵

凝胶颗粒可选。

相同点:

①灭蚁原理相似:都是利用工蚁专门负责外出摄食的习性,以一传多连锁染毒。

②添加了蚂蚁爱吃的引诱剂成分,闻到香味后它们会主动前往搬运回巢。

③对人宠无害,不怕误食。从安全角度来看,还是挺让人放心的。

不同点:

用法有所差异,灭蚁凝胶是点涂式,灭蚁颗粒则是撒在地上或者放在饵槽里。


2、喷剂

跟普通喷雾不同的是,它无趋避性,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整窝端蚂蚁,并且不需要每天喷洒,通常30日为1周期,情况严重的15日喷一次,非常轻松。

它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无色无味,用起来不刺鼻。

喷在哪里?

蚂蚁一般都是沿着墙爬,所以喷药的区域主要为踢脚线位置。除此之外,食物储存区域旁、蚂蚁经常出现的空隙、吸附的花草树木也都是重点需要留意的地方。


2021/5/14更新

有知友问有灭蚊药吗?

天气热起来,蚊子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其实相比于蟑螂,蚊子算是比较好灭的了,只要药物选对就能将它们一网打尽!

灭蚊药的成分选择一定要慎重,家庭灭蚊给大家推荐一种成分——顺式氯氰菊酯。

它尤其适合蚊子多的环境,既能精准杀死从四面八方飞来的蚊子成虫,也能灭除未孵化的虫卵。不论什么品种,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中华按蚊、库蚊……只要是蚊子皆有效。

【蚊子碰到活不了十分钟】

作为一种快杀型喷雾,能在短时间内击倒蚊子,而且使用方面也便捷,一般每隔半个月喷次就可以了,无需反复喷洒。

【药效保质期长达30天】

在此期间蚊子经过,会产生和刚喷药时同样的中毒现象。

【安全性高】

顺式氯氰菊酯还有个好处,无挥发性,可以使化学因子不在体内蓄积,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除此之外,用灭蚊灯来灭蚊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推荐365纳米紫外光+光触媒原理+吸入式组合的灭蚊灯,最好用!

①365纳米紫外光:蚊子对此波长的紫外光最为敏感,能轻易将它们吸引过来。

②光触媒原理:利用了仿生学科技,模拟人体呼吸和散热,拟造两大诱蚊因素——二氧化碳和温度,诱捕蚊子时更加高效。

③吸入式:靠循环转动的风扇将蚊子风干,整个过程干净又卫生,既不额外滋生细菌,同时方便清理。



user avatar

蟑螂的呼吸系统是气门气管体系构成,气门上还有肌肉控制的开闭阀,气门气管内还有疏水油质,而且昆虫气门很小,水的表面张力让水滴无法流入气门,蟑螂只要摆脱水滴就可以继续呼吸。

洗发露或者洗涤剂大大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蟑螂碰到这样的水滴以后,气管内的油质疏水层也可能被溶解,那么气管就变成吸水的毛细管,迅速被堵塞。

蟑螂的神经系统应该可以感知缺氧状况,采取的策略应该是立即不动,减少氧气消耗,但这种状况是1亿年进化中从未遇到的,因此它无法排出气管内的水,它会保持不动到窒息死亡,看上去就是立即死了一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