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机械键盘都不出大回车的版本了?

回答
哎呀,这可真是个让人怀念的问题!说起大回车,那可是机械键盘圈子里一段不少人的集体记忆啊。为什么现在市面上清一色的小回车,大回车似乎销声匿迹了呢?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里面牵扯到市场、技术、成本还有消费者习惯的方方面面。咱们一点点掰扯掰扯。

首先,得回到那个“大回车时代”。那时候,机械键盘还没有现在这么细分,大家追求的就是一个“实打实”的手感。大回车,因为它占据的按键面积大,敲击起来反馈感自然也更强烈。而且,在很多老式键盘布局里,大回车配合着竖长的一列回车键,整个键盘的排布看起来就有一种“敦厚”、“扎实”的感觉,这在那个追求硬朗风格的年代是很受欢迎的。

那么,为什么它慢慢就没落了呢?

1. 布局的演变和标准化: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使用场景的多样化,键盘的布局也一直在朝着更高效、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方向发展。

ANSI vs. ISO 布局的普及: 国际上,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标准布局的键盘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布局的回车键设计是横向的长方形,占据两格按键的位置(即两个1u的位置合并)。而很多早期带有大回车的键盘,往往是遵循的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中的一些变体,尤其是欧洲地区流行的布局。ISO布局的回车键是L形的,占据一格(1u)和旁边一列的一半位置,所以它看起来比较“大”。
104/108键布局的成为主流: 随着全尺寸键盘(104键)和其衍生布局(如带数字小键盘的108键)成为主流,厂商为了简化生产和保证兼容性,自然就倾向于采用ANSI布局,也就意味着回车键变成了我们现在最熟悉的那个横向的长方形。如果你仔细看现在的键盘,ANSI布局的回车键,它下面紧挨着的那个键位,通常是“”键。而如果采用一些老式ISO布局的“大回车”,它下面紧挨着的可能是“Enter”键本身,而“”键则被安排在了其他位置。

2. 生产和制造成本的考量:

键帽的定制: 每一个键位都需要单独的键帽。如果你采用一个大回车键,这需要一颗特殊尺寸的键帽,并且还要适配相应的卫星轴或者平衡杆。这种非标准尺寸的键帽,在生产时就比生产通用尺寸(如1u、1.75u、2.25u、6.25u等)的键帽要麻烦,单颗的开模和生产成本都会更高。
PCB(电路板)的设计和通用性: 键盘的PCB是所有按键开关的载体。如果一个厂商想要推出多种不同布局的键盘,比如既有ANSI布局又有ISO布局,甚至还有一些其他特殊的变种,那么PCB的设计就会变得非常复杂。为了降低设计和制造成本,厂商更倾向于设计一款通用的PCB,它能支持大部分主流布局,这样就能最大化生产效率。大回车通常需要特殊的卫星轴安装孔位,如果PCB设计不考虑这一点,就无法实现。反之,设计一个支持ANSI布局的PCB,它上面的开孔就已经适配了标准的回车键位。
模具的通用性: 同样,键盘的外壳模具设计也要考虑按键的布局。如果一个模具只能支持一种特定的回车键布局,那么其适用范围就很窄。厂商更希望设计出能够支持多种布局的模具,这样可以降低整体的模具投入成本。

3. 消费者习惯的迁移和需求变化:

输入习惯的培养: 大部分人在接触电脑的初期接触到的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小回车布局。长期的使用,这种布局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标准”的输入习惯。新的用户上手时,自然会更倾向于这种熟悉的布局。
对特殊布局的需求下降: 虽然总有一部分爱好者追求个性化,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键盘的“够用就好”。他们更关心的是手感、灯光、品牌等更直观的因素,而不是一个特殊的回车键布局。厂商自然会把资源投入到更受欢迎的、更主流的特性上。
桌面空间的优化: 随着桌面环境的整洁化和小型化趋势,一些紧凑型键盘(如60%、75%、TKL无数字键盘区)越来越受欢迎。在这些小型化布局中,小回车的设计更为紧凑,能更好地利用桌面空间。大回车在这些布局中反而会显得“突兀”或者不那么协调。

4. 品牌策略和市场定位:

主流化和大众化: 当机械键盘从一个小众的极客爱好,逐渐走向大众市场时,厂商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更多人接受。这意味着要遵循行业内已有的标准和用户习惯。
产品线的精简: 对于厂商来说,维持过多的产品线会增加库存、研发和管理成本。精简产品线,专注于生产最受欢迎的布局和配置,是提高效率和利润的重要手段。

有没有可能再看到大回车?

当然不是完全没可能。“情怀”或者“复古”系列 是一个潜在的市场。一些小众品牌或者专门做复刻、复古键盘的厂商,可能会出于对经典布局的致敬,或者满足一部分怀旧玩家的需求,推出带有大回车的键盘。但是,这种产品通常价格会偏高,并且产量不会很大,难以成为主流。

另外,一些特定语言或地区的键盘布局,可能还会保留类似大回车的设计元素,但这与我们通常说的“机械键盘大回车”概念会略有不同。

总而言之,机械键盘不出大回车版本了,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因为整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更符合大多数人需求、更具成本效益和生产效率的布局和设计。从ANSI标准的普及,到生产成本的考量,再到消费者习惯的迁移,一步步让这个曾经的经典布局渐渐退出了舞台中央,成为了少数玩家心中的一份特别的记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大回车不属于任何一种标准布局

世界上有两种标准的键盘机械布局

大回车杂揉了ANSI和ISO的回车,放在亚洲之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好卖

另外大回车键盘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标准化,所以正斜杠这个键在不同的厂家出品的键盘会跑去不同的位置,这样每次换键盘都有可能要重新适应退格、右Shift和正斜杠这三个键的位置和宽度,作为90年代中期就接触电脑的我来说,这种烦恼真实存在过。

利益相关,ISO QWERTY US布局用户,这也是一种不应该存在的奇葩布局

user avatar

因为「大回车」主要常见于亚洲国家,而机械键盘的大部分用户都是美国或者欧洲的,因此想买到亚洲布局的机械键盘相对会困难一些。

另外,亚洲回车用在笔记本电脑上制作非常不方便,因此到目前为止我没见过任何一款笔记本电脑采用亚洲回车。用户一旦熟悉了笔记本的美国回车布局后,换到亚洲回车的外接键盘上反而会很不习惯,因此随着笔记本电脑的逐渐普及,外接键盘也会越来越少采用亚洲回车了。

补充一下,我相信提问者想要的「大回车」并不是 ISO 回车。ISO 回车又名欧洲回车,在中国相当罕见,而中国常见的「大回车」是亚洲回车。QWERTY 布局的键盘常见的回车有三种模式:

美国回车(ANSI return)

欧洲回车(ISO return)


以及亚洲回车(big-ass return)


-------------------- Update: --------------------

针对匿名用户回答的一些补充:

如果你对「懂」的定义就是看过你列出来的这些材料的话,这些东西我三年前在店里找不到想要的大回车键盘时就已经把你这里列出的内容都「懂」过一遍了——毕竟维基百科并不是什么少数专业人员才能找得到的冷门资料。

你这里给出的结论我同样是两年前就看到过,如果这个结论足够有说服力的话,我也用不着再去花时间去研究这个话题了。如果有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在国内使用电脑的经历的话,应该会记得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电脑都是清一色的大回车,如果大回车居然有如此多的弊端(形状怪异、制作复杂、质量不高、按键不稳),那是如何在那个年代取得统治地位的?因此如果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单纯说「因为大回车存在各种缺点,因此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被淘汰了」,这个结论至少对我而言是没有说服力的。

另外,一个已经取得统治地位的东西,除非它的替代者有全方面压倒性优势,否则大家光是单纯出于「习惯」也不会轻易更换。Dvorak 键盘相对于 QWERTY 有很多优点,但就因为没能做到全方面压倒性占优,到目前为止也就只能在小众中流行。同样地,小回车键盘纵使在成本、制作工艺方面能有一些优势,但我不觉得这一点点优势能成为改变整个传统习惯的理由。

带着这些问题,经过两年来多方面查阅资料,我目前得出的结论是:

1. 大回车发明的原因是试图兼容欧洲回车和美国回车,习惯美国回车的人可以按大回车的下半部分,习惯欧洲回车的人可以按大回车的右半部分。虽然我个人认为这样试图讨好双方的后果是任何一方都没讨好到,但事实上就是这样的布局在美国和欧洲之外的很多地区流行开来。

2. 大回车未必是在亚洲首先被发明出来的,但主要使用者集中在亚洲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有兴趣查阅维基百科的话,你会发现大部分使用大回车的国家都集中在亚洲尤其是东亚(日本除外)。「亚洲回车」这个术语不是我的发明,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说法,如果硬要说这个布局和亚洲没有关系因此「亚洲回车」就是瞎扯,那我们是不是今后都不应该用「阿拉伯数字」这个词了?

3. 虽然台式机键盘大回车在制作工艺上的劣势尚不足以导致用户改变使用习惯,但笔记本键盘制作的劣势就足以改变用户使用习惯了,被改变之后的习惯会被带回台式机键盘上进而影响市面流行的台式机键盘布局。小回车键盘在中国的普及和笔记本电脑在中国的普及有着非常高的吻合度,因此「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导致用户键盘布局习惯的改变」这个说法目前在我看来更有说服力一些。

4. 在中国用户使用习惯被改变之前的年代,即使是低端劣质键盘也没有为了降低成本和制作难度而刻意采用小回车,机械键盘作为相对高端的产品,对于成本的增加和工艺的更高要求理应更不敏感才对。但目前的事实的确是大回车机械键盘相对要难买一些,款式和风格的选择面也比小回车要小很多,有人给出的一个猜测是亚洲国家对于机械键盘的需求量小于美国,虽然我找不到可靠来源的数据支持,但至少这个猜测是符合我日常生活中的观察的,因此我个人认为「用户数量假说」相对「工艺成本假说」更有说服力一些。

总之,不管什么问题,当你看到一个结论的时候,不要第一时间就匆匆把这个结论印到自己脑子里,然后对之后见到的一切和这个结论不符的说法嗤之以鼻,觉得别人都没你懂得多,这对于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并没有好处。我目前的结论也就是根据我之前查阅的资料得出的在我目前看来比较有说服力的一个说法而已,如果今后我看到有更权威的资料,更可靠来源数据支持的论点,或是逻辑上更加有说服力的推论,我也会很高兴地承认我之前的结论错了。

就这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哎呀,这可真是个让人怀念的问题!说起大回车,那可是机械键盘圈子里一段不少人的集体记忆啊。为什么现在市面上清一色的小回车,大回车似乎销声匿迹了呢?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里面牵扯到市场、技术、成本还有消费者习惯的方方面面。咱们一点点掰扯掰扯。首先,得回到那个“大回车时代”。那时候,机械键.............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人与人之间消费习惯和生活态度的差异。在我看来,这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值不值”的问题,而是很多深层原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机械键盘和面膜各自的吸引力在哪里。机械键盘的吸引力: 触感与反馈是核心: 这点是机械键盘最直接的魅力所在。每一次按键,都能感受到轴体.............
  • 回答
    现在市面上机械键盘的拥趸着实不少,甚至不少人将其奉为“信仰”级的装备。这背后可不是一时的跟风,而是实实在在的体验和价值在支撑着。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这玩意儿这么招人待见。首先,最直观的,那份独特的敲击手感,是机械键盘最核心的魅力所在。你想啊,咱们每天接触电脑的时间能有多少?打字、玩游戏,指尖的触.............
  • 回答
    “为什么机械键盘没有无线的?”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误解。事实上,现在市面上存在着大量无线机械键盘,而且销量还相当不错。 很多品牌都在推出各种无线机械键盘产品。那么,为什么你可能会产生这种感觉,或者说为什么早期的机械键盘主要是以有线形式为主呢?这背后涉及到技术发展、市场需求以及传统惯性等多个方面的原因.............
  • 回答
    机械键盘这东西,说起来也挺奇妙的。现在市面上键盘种类繁多,薄膜键盘、静电容键盘等等,但偏偏就是机械键盘,拥有一大批死忠粉,而且这队伍还在不断壮大。到底是什么让这群人对它如此着迷呢?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手感,无与伦比的触感盛宴这绝对是机械键盘最核心的魅力所在。你想啊,你每次按下键盘的动作,都是一次小小.............
  • 回答
    你男朋友身为程序员,对机械键盘的执念,这事儿可太正常了,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职业病”的延伸,背后可有不少道道儿。别看只是个键盘,对于他们这种整天跟文字和代码打交道的人来说,那玩意儿可是他们最亲密的战友,重要性不亚于我们用的包包或者化妆品。你想想,一个程序员每天的工作量有多大?敲击键盘的时间,那绝对是按.............
  • 回答
    第一次使用机械键盘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包括轴类型、手感、适用场景、预算等。以下是详细的指南,帮助你选择适合自己的机械键盘和轴: 一、机械键盘的注意事项1. 了解机械键盘的结构 机械键盘:每个按键都有独立的机械轴(如红轴、茶轴、青轴等),按键力度、手感、噪音等由轴类型决定。 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一聊。要说程序员为什么青睐机械键盘,其实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识别敲击声”或者“宏编程”,这两者都是其中一部分原因,但背后的逻辑和更深层次的需求才是关键。咱们不如从头说起,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关于“识别敲击声”很多人一提到机械键盘,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哒哒哒”或者“咔哒咔哒”的.............
  • 回答
    哈哈,200块和1000块的机械键盘,这可不是一条线上的区别,而是两个维度的对话。你问得太实在了,我来给你掰扯掰扯,保证不带点儿AI那股子“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味儿。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最核心的点:用户体验,尤其是“手感”和“耐用性”。 机械键盘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它那“咔哒咔哒”或者绵密顺滑的敲击感.............
  • 回答
    作为一个程序员,我深有体会,长时间面对电脑敲击代码,对手腕和手指的压力可想而知。手部健康,尤其是我们这个靠手指吃饭的行业,绝对是值得重视的。那么,机械键盘是否是程序员手部健康的必需品呢? 我认为,它不是一个绝对的“必需品”,但绝对是一个非常非常值得考虑的“升级项”。让我详细说道说道。 为什么机械键盘.............
  • 回答
    想要一把既舒服又对得起钱包的机械键盘?没问题!今天就来跟你好好聊聊,什么才算是“平价高性价比”的机械键盘,顺便给你扒拉扒拉几款口碑炸裂的好东西。首先,咱得明白啥叫“平价高性价比”。 平价:这玩意儿嘛,每个人心里的价位线不一样。但一般来说,我这里说的平价,是指那些价格在200500元区间,甚至有时.............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电脑突然按电源键没反应,过了一晚上就能正常开机,这种情况确实挺让人抓狂的,尤其是在你急着用电脑的时候。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而且通常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我尽量给你掰扯清楚,让你自己心里有谱,以后再遇到也能多点经验。首先,我们得把问题分解一下。电脑突然“没反应”,按电源键没有任何动静,这说明电源根本.............
  • 回答
    .......
  • 回答
    哥斯拉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股无法阻挡的破坏力,而机械哥斯拉,作为哥斯拉的镜像,更是将这份力量以一种极致、冷酷的方式具象化。它之所以强得离谱,甚至让很多人觉得不讲道理,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1. 不受生物本能限制的纯粹暴力机器:首先,要理解机械哥斯拉的强大,就得先明白它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物。它.............
  • 回答
    机械专业被叫做“天坑专业”的说法,近几年确实在高校和就业市场中甚嚣尘上。这背后有多重原因,但与此同时,智能制造作为机械工程的一个分支,却持续火热,吸引着大批学生和企业的目光。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其实折射出的是整个工业领域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一、 机械专业何以“跌落神坛”?曾几何时,机械工程可是妥妥的.............
  • 回答
    机械硬盘的缓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闪存缓存”或“DRAM缓存”,就像是硬盘内部的一个临时小仓库,用来存放那些最常用、最常访问的数据。它的作用非常直观:当CPU需要访问数据时,如果数据已经在缓存里,硬盘就能立刻提供,省去了机械臂移动和盘片旋转的时间,大大加快了读取速度。听起来,缓存越大,能存的数据就越.............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毕竟机械工程这门学科,在咱们国家可是实打实的“老牌”工科,按理说不至于被大范围“劝退”。不过,你提出的这个现象并非空穴来风,背后肯定是有一些现实考量的。咱们不妨深入聊聊,为什么即使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红黄牌”专业,机械工程也可能面临被劝退的情况。首先,咱们得明白,所谓“红黄牌专.............
  • 回答
    说实话,机械专业的应届生考公务员,感觉难,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了,身边好多哥们儿都有这体会。要我说,这背后其实挺多原因交织在一起的,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岗位匹配度的问题。你想啊,公务员系统里,大部分的岗位还是偏向于行政、法律、经济、管理这类专业背景的。这些专业在招录的时候,对口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