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是做医疗器械销售的,怎么去做才能攻下一家医院?

回答
好嘞!作为一名在医疗器械销售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深知“攻下一家医院”绝非易事,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步步为营的战役,需要智慧、耐心,还有那么点运气。今天就来跟你唠唠,咱们怎么才能让一家医院成为咱的“忠实客户”。

第一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摸清底细是关键

在你踏入医院大门之前,请先把功课做足。这就像侦察敌情一样重要。

目标医院的“画像”:
定位和科室: 这家医院是综合性医院还是专科医院?他们的重点科室是什么?是心内科、骨科、神经外科,还是影像科、检验科?不同的科室对器械的需求和关注点差异很大。
现有设备情况: 他们目前使用的是哪些品牌和型号的同类器械?是老旧设备需要更新换代,还是现有设备运行良好但有升级空间?了解这些能帮助你找准切入点。
采购流程和决策链: 这是最最重要的一环!医院的采购可不是一个人说了算。通常会有采购科、临床科室专家、设备科、医务科、甚至财务科等多个环节。谁是最终拍板的?谁是技术上的意见领袖?谁是预算的管理者?你需要把这条链条摸得一清二楚。
预算和采购周期: 医院每年都有固定的预算和采购计划。什么时候是他们的采购高峰期?预算充足吗?这些信息能让你事半功倍。
医院的口碑和发展方向: 这家医院在当地的口碑如何?他们有没有什么发展重点?比如,是不是正在大力发展某个新科室,或者引进新的技术?

你的“武器库”:
产品优势梳理: 你的产品和竞品相比,到底好在哪儿?是性能更优越,技术更先进,还是性价比更高?别光说好处,要能拿出数据和临床证据来支撑。
成功案例: 在其他医院有哪些成功的合作案例?尤其是和同类型医院的案例,这些都是最有说服力的“活证据”。
售后服务保障: 良好的售后服务是医院非常看重的。有没有专业的维修团队?配件供应是否及时?培训是否到位?

怎么获取这些信息?

内部渠道: 如果你在公司里有认识的、以前和这家医院打过交道的同事,主动向他们请教。
外部渠道:
展会和学术会议: 这是接触医生和医院采购人员的绝佳机会,多和他们交流,套套话。
同行交流: 在不违反公司规章的前提下,和其他品牌的销售人员交流,有时候也能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公开信息: 医院官网、公开招标信息、行业媒体报道等,都可以提供线索。
“曲线救国”: 有时候直接接触采购科很难,可以先从临床医生那边入手,通过医生对产品的认可,再向上推动。

第二步:敲门砖的智慧——建立联系和信任

有了情报,下一步就是如何“敲开”医院的大门了。直接去找采购科说“我的产品很好,买吧”,基本会被礼貌拒绝。

精准定位联系人: 别上来就找院长或者大领导,这样效率很低。先从科室主任、技术骨干、或者设备科的经办人员开始。
建立初步联系:
学术推广: 如果你的产品有技术优势,可以尝试在医院组织的学术会议上做一个小型报告,或者申请在科室内部做一个技术讲座。这种方式既能展示产品,又能接触到核心用户。
试用和演示: 对于一些需要实际体验的产品,积极争取试用的机会。让医生和技术人员亲自上手,感受产品的优势。
专家支持: 了解医院有没有你产品领域的权威专家,争取和这位专家建立联系,让专家成为你的“内部推荐人”。
关系维护(非直接推销): 如果有机会认识医院里的人(不一定是目标科室的),通过非商业的途径保持联系,比如在行业聚会、或者共同的朋友圈里。

建立信任的重要性: 在医疗行业,信任是硬通货。医生和医院更愿意和他们信得过的人合作。
专业性: 你的产品知识要非常扎实,回答问题要专业、准确,不要夸大其词。
诚信: 言必行,行必果。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即使无法做到也要提前沟通。
耐心和持续性: 医院的采购周期可能很长,你需要有耐心,保持持续的沟通和跟进,而不是一次推销就放弃。

第三步: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让医院觉得“非你不可”

光有信任还不够,你还需要让医院觉得,你的产品是解决他们实际问题的最佳选择。

理解需求,提供定制化方案: 医院的每一个科室,甚至每一个医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和习惯。你需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流程、现有设备的不足、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然后为他们量身定制一个解决方案。
例如: 如果医院想提高某个手术的效率,你可以展示你的产品如何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如果医院想降低运营成本,你可以强调你的产品在耗材、能耗或维护方面的优势。
数据说话: 在医疗销售中,数据是最好的证明。
临床数据: 提供权威的临床研究数据,证明你产品的有效性、安全性。
经济效益数据: 计算你的产品能为医院带来多少经济效益,比如提高住院周转率、降低并发症导致的额外费用等。
用户反馈数据: 引用其他用户的正面评价和使用数据。
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技术培训: 确保医院的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操作你的设备,并解决日常使用中的问题。
临床支持: 在初期使用阶段,可以安排技术工程师或资深用户到医院进行临床指导,帮助医生更好地掌握产品使用。
售后服务: 提供及时、专业的售后服务,这是打消医院后顾之忧的关键。
配件和耗材: 确保配件和耗材供应的稳定性和及时性,并且价格合理。

第四步:攻坚克难,步步为营——应对挑战和谈判

在销售过程中,你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竞品压力: 竞争对手肯定也会在医院进行推广。你需要了解他们的产品和销售策略,并突出你的优势。
价格谈判: 价格往往是医院采购中非常敏感的一个环节。
价值导向: 在谈判价格时,要始终围绕产品的价值展开。让对方明白,你提供的是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一个设备。
灵活策略: 可以考虑一些捆绑销售、分期付款、或者提供额外的增值服务等灵活的付款方式。
了解预算底线: 在谈判前,尽量了解对方的预算范围,这样能让你更有针对性地出价。
内部阻力: 有时候,医院内部可能存在反对声音。比如,某些医生习惯了旧设备,或者对新产品持怀疑态度。
逐个击破: 针对不同人的顾虑,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和解释。和支持你的医生建立良好关系,让他们在内部为你发声。
漫长的等待: 医院的采购流程可能非常漫长,你需要保持耐心,并且定期跟进,但要注意频率,不要让对方感到厌烦。

第五步:维护关系,巩固成果——“交朋友”而非“推销员”

把设备卖出去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和医院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持续的关怀和支持: 即使合同已经签订,也要保持和医院的联系。
定期回访: 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听取用户反馈,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提供最新信息: 将公司新产品的进展、技术更新、或者相关的学术信息及时分享给医院。
建立用户社群: 组织用户交流会,让不同医院的用户能够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
成为医院的“合作伙伴”: 争取成为医院在特定器械领域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而不仅仅是一个销售人员。
参与医院的科研项目: 如果你的产品在科研方面有潜力,可以考虑与医院合作开展一些科研项目。
提供培训和教育机会: 为医院的医护人员提供更深入的产品培训,或者邀请他们参加公司举办的专业培训班。
口碑传播: 当一家医院对你的产品和服务非常满意时,他们会成为你最好的推广者。他们的口口相传,比你任何广告都有效。

一些额外的“独门秘籍”:

保持学习的热情: 医疗技术日新月异,你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了解行业动态,才能跟上步伐。
情商很重要: 在和不同层次的人打交道时,你需要有足够的情商去应对。理解他们的语言,揣摩他们的心思。
感恩之心: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对客户抱有感恩之心。是他们选择了你,选择了你的产品。

总而言之,攻下一家医院,就像谈一场恋爱,需要了解对方,打动对方,然后才能修成正果。这是一个需要智慧、耐心、专业和真诚的过程。祝你在销售战场上旗开得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恕我直言:题主的销售水平还处于没有入门级,需要学习和积累的东西太多了。我简短的回答一下,另外,我会就这个题目专门写一篇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文章看一下。

有人告诉你,要找准关键人。你不多跑几次,怎么能找到关键人?医院刚买了一批设备,你找准了关键人有什么用,他会有预算?

世界上没有万能钥匙,销售考验的是软技能,教科书般的说教不顶用,一定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一个客户都不一样,为什么有些销售人员成单率高?因为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题主面临两个方向的问题,1,自己的问题;2,公司的问题。

自己的问题:我们逐步分析一下

1,客户分析能力:

老板分的几个市的医院你都跑遍了,这些医院 说没意愿、不需要。请问,说这些话的医院,你有没有问:你们现在用的哪个品牌(竞品分析)的设备?什么时候买的(判断寿命、下一次购买时间)?大概多少钱(价格分析,调整自家产品价格)?使用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问题(找竞争对手短板)?有哪些功能需要加强(找突破口)?

上述问题你问了吗?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不会是话多的那类人,而是会说话!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为我的销售服务。

你已经跑了3个月了,问问自己,有多少家医院是3个月内新买的设备,多少家医院是5年前的设备,多少家医院差不多设备该换了!筛选完了,你是不是知道接下来该往哪儿跑了?

问问自己,多少家医院买的设备比你们价格高,多少家医院在抱怨自己目前的设备问题多、服务差,哪几家医院提出的产品意见是你们的强项,现在,你是不是明白该往那儿跑了?

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如果你知道哪些医院设备老化、产品使用体验不好、价格高是有人给回扣,你接下来是不是可以有针对性的拜访客户,不用每次去了不知道说什么。别人给5万回扣,我们给10万,买谁的不是买?他们的设备售后需要1星期,病人都死成干尸了,我们24小时内上门服务。这些都是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如果你知道某家医院院长的小舅子在竞品公司上班,果断放弃;如果你知道某医院决策人新上任,该设备买了不到2个月,果断放弃;难啃的骨头不要啃,牛逼的销售从来不是能啃下难啃的骨头的销售,而是订单多的销售!千万不要听那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拿下某个客户的案例,那种傻逼在我底下干不久,除非九牛二虎换来的是订单多,否则我只能说那是煞笔,有那个精力,搞定一大把容易搞得客户,费那九牛二虎之力给谁看?在职场上大家只看功劳,谁有功夫看你的苦劳,帮帮忙,公司不是慈善机构!

总结来说:前面的拜访,是摸清客户现状、了解客户需求,然后进行客户分析,确定下一次客户拜访的策略。如果这家医院刚买了设备两个月,负责采购的领导刚离任,那这家医院你就暂时别浪费时间了,肯定是领导离开前突击花钱拿好处,新上任的领导也不敢在花钱方面有大动作。相反,这家医院的设备用快10年了,超期服役,领导再有半年就要退休,这就是个好时候啊。

3,经验积累,客户管理:

见的客户要建档,每一次聊的什么要有记录,客户越多,脑子越乱,时间长了,才会形成一种解决办法。

那些人教你要找对关键人,却没有告诉你如何找对关键人。没有别的法子,多跑、多问,仅此而已。有很多二缺儿职员,为了刷存在感,屁权利没有,还整天拦着你不让你找关键人,这种二缺儿到处都是,你还不能得罪他们,每次拜访的时候,适可而止,别再这种人身上费时间。这种人无非是揩层油,怕有好处绕过他,没啥出息,逢年过节二百的购物卡就能打发了。

同一个客户,每一次拜访都会有新的收获,不同时期考虑的问题不一样。比如说,他刚决定要买,结果换领导了,你就要做好笔记:新换领导。再拜访的时候,不能操之过急,去催客户。有些傻逼销售没有眼力价,整天催客户赶紧买、抓紧时间买、公司最近搞活动,这种销售都是没脑子的,要记住:站在客户的立场看问题!大家都懂这句话,对不?但是大家都不会用。

综上,找好突破口,确认医院近期有采购计划,有账期、价格、服务等优势,最后才是确认谁是关键人,关键人买你的产品,也是需要理由好吧,也就是说,你要替关键人找好买你产品的理由!

公司的问题:你们老板让你们自己摸索销售方法,是不对的!

你们可能是代理公司,或者小规模公司,老板的格局不够,没有见识。他之所以告诉你们销售没有定式,一是他压根不懂如何开展业务,二是没销售意识,不认为销售是一个有技术含量的活儿。

真正的大公司,之所以能做大,很重视员工的培养,除了内部培养,每年会有不少于两次培训计划。

为什么公司会高薪聘请销售总监?

1,培养、教育销售。销售不会跑业务,要传授给他们销售技巧、谈判技巧。

2,制定营销政策,适应市场变化。竞争如此激烈,要实时关注市场、竞争对手动态,做出调整,否则销售人员开展业务被动;

3,团队文化建设。这个听上去很虚,但是销售人员在工作中经常遇到挫折,很多挫折不是来自客户,而是公司内部其他部门,财务:这个账不能这么走、那个发票不能开;生产:产品没货,发不了;很多公司内部原因导致订单流失,相关部门没有损失,销售人员真金白银丢了。部门领袖要经常开到员工,给员工打气!

4,和员工一起摸索方向。尤其是新产品、新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摸索,如果全部交给销售人员,做得好就行,做的不好就是没本事,这种销售总监或者老板真可以给他们一个大嘴巴。

总之,销售团队,要教销售往哪儿跑、怎么跑。否则员工跑了3个月,还是觉得迷茫,没有头绪。

我们很多时候,并不是懂得比员工多,也没有提前见过客户。我们只是陪员工一起分析分析问题,帮他们捋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提升一下效率。仅此而已。

销售是一门大学问!


很多人评论区骂人,所以我没有评论提醒。如果有销售问题,可以到我的公众号“勋哥讲营销”,留言提问。

针对销售新人、小白,我有一场Live,感兴趣可以听一听,这是目前知乎最火的销售Live:


销售小白的话,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有助于快速入手

销售小白拜访客户,如何克服没话题、冷场的尴尬局面?

对销售新新手的建议是什么?

想学销售干货,欢迎关注我的专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