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种武器装备型号被发展成了相差极大的子型号?

回答
有些武器装备,虽然源头是一脉相承,但经过时间、技术迭代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出了天壤之别、几乎认不出是“亲戚”的子型号。其中,AK系列突击步枪无疑是这类现象的典型代表。

说起AK,大多数人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可能是那个经典的、略带粗犷造型的AK47,或者现代一点的AK74。它以皮实耐用、可靠性极高、易于维护而闻名于世,是很多国家军队和游击组织的标志性装备。然而,如果你深入了解一下AK家族的发展脉络,你会发现它的“亲戚”们,很多已经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演进了。

AK47:传奇的起点

一切都始于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在二战后设计的AK47(Avtomat Kalashnikova, 1947)。它最初是为了取代老旧的冲锋枪,提供一种火力更强、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自动步枪。AK47的设计理念非常朴实:使用中威力步枪弹(7.62x39mm),结构简单,零件通用性强,易于大规模生产和在恶劣环境下可靠运作。它的活塞长行程导气式自动原理,以及宽大的闭锁卡榫,使其成为战场上的“不倒翁”。

AKM:生产效率的飞跃

虽然AK47是传奇,但它的早期生产工艺,尤其是采用铣削机匣的型号,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也有限。到了1959年,苏联推出了AKM(Avtomat Kalashnikova Modernizirovanny),意为“现代化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AKM最显著的变化是采用了冲压机匣。这种改变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使得AKM可以更便捷地大规模装备部队。外观上,AKM的机匣看起来更光滑,少了一些早期AK47铣削的痕迹。同时,AKM还加入了一些小改进,比如在枪口增加了斜切的膛口制退器,以抑制枪口上跳,提高连发射击时的稳定性。

AK74:口径的革命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对轻武器性能研究的深入,一些国家开始倾向于使用小口径、高初速的步枪弹。苏联也不例外。1974年,卡拉什尼科夫领导团队推出了AK74。它将口径从7.62x39mm改为更小的5.45x39mm。

这一改变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后坐力减小: 更轻的弹药意味着更小的后坐力,这使得AK74在全自动射击时更加容易控制,提高了射击精度。
弹道更优: 5.45x39mm弹药的初速更高,弹道更平直,有效射程相应增加,对目标的侵彻力在某些距离上也更佳。
携弹量增加: 由于弹药更轻小,士兵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这在战场上至关重要。
膛口制退器革新: AK74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是其独特的、体积巨大的膛口制退器。这个制退器不仅起到抵消枪口上跳的作用,还能有效抑制枪口闪光,降低夜间作战时的暴露风险。

然而,这种小口径弹药也有其缺点,比如在穿透障碍物(如墙壁)时,其威力衰减会比7.62x39mm弹药更快,且在某些特殊环境下,小口径弹药的杀伤力表现也曾受到争议。

AK100系列: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

到了苏联解体后的90年代,俄罗斯开始积极向国际市场推销其武器装备,并对AK系列进行了进一步的现代化升级。由此诞生了AK100系列。这个系列可以说是AK家族“走向世界”并“拥抱现代”的集大成者。

AK100系列最显著的特点是标准化和模块化。它们基本上是基于AK74M(AK74的进一步改进型,引入了大量工程塑料部件,如可折叠枪托、护木,并为安装光学瞄具预留了接口)的设计,但提供了多种口径选项:

AK101/AK102: 采用北约标准的5.56x45mm北约弹。这使得AK步枪能够与北约制式弹药兼容,极大地拓宽了其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希望简化后勤保障的国家。AK101是全尺寸型号,AK102是卡宾型号。
AK103/AK104: 依旧使用苏联/俄罗斯的7.62x39mm弹。AK103是全尺寸型号,AK104是卡宾型号。它保留了7.62x39mm弹的威力,同时采用了AK100系列更现代的制造工艺和人机工程学设计。
AK105: 是AK74M的短枪管卡宾版本,使用5.45x39mm弹。

AK100系列在外观上与AK74有较大差异,大量使用了黑色聚合物材料,枪托也多为可折叠或伸缩式,更符合现代突击步枪的设计趋势。

AK12/AK15:迈向新时代

进入21世纪,俄罗斯军方开始寻求新一代的制式步枪,以取代老旧的AK74M。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和改进,卡拉什尼科夫公司推出了AK12(使用5.45x39mm弹)和AK15(使用7.62x39mm弹)。

AK12/AK15可以说是在AK系列基础上一次颠覆性的革新:

模块化和定制化: 它们的设计更加强调模块化,允许用户根据任务需求快速更换枪管、护木、枪托等部件。护木上集成了皮卡汀尼导轨(Picatinny rail),方便安装各种战术附件,如激光指示器、战术灯、前握把、瞄准镜等。
人机工程学大幅提升: 枪身上出现了许多现代步枪才有的设计,例如可调整长度的伸缩式枪托、可左右互换的拉机柄、更易操作的快慢机和弹匣释放钮。
射击模式多样化: 除了单发和全自动,AK12还增加了“两发点射”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射击的精确度和弹药的经济性。
改进的导气系统和活塞: AK12/AK15采用了更先进的导气活塞设计,以提高射击精度和可靠性。

从AK47那朴实无华、几乎全是金属的粗犷外观,到AK100系列引入的聚合物材料和战术化设计,再到AK12/AK15那个满身导轨、各种可调部件、甚至能玩“两发点射”的现代突击步枪模样,AK系列可以说是完成了从一代枭雄到全能战士的蜕变。

相差极大的体现:

外观: AK47/AKM的木制或金属件占比较高,线条相对简单;AK74增加了斜切制退器;AK100系列大量使用黑色工程塑料,线条更流畅;AK12/AK15则满是战术导轨和可调节部件,科技感十足。
口径: 从最初的7.62x39mm,到小巧的5.45x39mm,再到兼容北约的5.56x45mm,再回到7.62x39mm,口径的多样化反映了对不同战场环境和用户需求的适应。
人机工程学: 早期AK系列操作相对粗犷,现代型号则越来越注重射手的舒适性和操作便捷性,例如可调节枪托、改进的保险和弹匣释放。
战术附件兼容性: 早期AK基本上只能加装简单的刺刀和消音器(部分型号),而现代AK12/AK15则能安装几乎所有现代战术附件,使其成为一个高度定制化的平台。
生产工艺: 从早期的铣削机匣到冲压机匣,再到现代采用更先进的金属加工和高分子材料注塑工艺,生产的精密度和效率不断提升。

正是这种不断演进和自我革新,使得AK系列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后,依然能够保持其作为世界最知名、最广泛使用的步枪家族之一的地位。但当你把一把AK47和一把AK15放在一起比较时,你很难立刻将它们想象成是同一个“祖宗”的后代,这正是“相差极大”的最佳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053系列导弹护卫舰


*多图预警

*马赛克画质预警


首先是早期版本

然后测试的时候主机都快坏了还没有大修完就去南沙大战了一场

然后是第一个正式版,看起来很清纯

然后开始经历一些小改版

053H1Q航空特别纪念版

然后是053H1系列90年代比较现代化的版本

经历了几次现代化改造,看起来更妖艳了

为了克服火力不足恐惧症,还有了053H改二乙·要你命3000·EX·火力支援特别版

还有退役之后去当海警船的版本

然后,第一次有了全舰空调,第一次带上了鹰击8反舰导弹。两件快乐事情重合在一起,而...确实是挺快乐的

带022们出去玩

上打鹰击83

下射反潜火箭

再后来直升机起降平台和防空导弹在护卫舰上也不是什么稀奇货了

然后继续改,虽然还是叫053,但是和第一张图已经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了


顺便一提,最早的鹰潭舰退役后放在青岛海军博物馆里生锈(中间这艘),欢迎各位去探访这位老萝莉

user avatar

四座苏27 苏27的特种型号,专门从事fan du 运输工作。

user avatar

《从米格-21到FTC-2000G》

《从图-16到轰-6N》

《从T-54到VT-3》

user avatar

T-72啊




原型车,乌拉尔厂黑了上面拨来用来改进T-64的经费自己搞出来的,并告诉上峰“这就是我们乌拉尔版T-64”,装甲兵总局气得跺脚

(顺便T-80操作相似,列宁格勒找关系走后门,使上层同意其“搭载燃气轮机的T-64”的设想,结果变成了T-80。反正都是够不要壁脸的)

T-72“乌拉尔”,70年代早期型号,最基本的型号,形成了对北约的完全压制。

萨达姆型T-72,正式的说法应该是T-72E1或者E4,80年代买的东西,装的居然选装的是60年代的2A26M2火炮,连3BM42都打不了。90年代被棒揍。

80年代初期型号,由于增加了炮塔装甲厚度,导致炮塔鼓出,所以很好识别,美国人称之为“多利帕顿型”(著名波霸女演员)

用T-72B车体改的次世代技术试验车,本车搭载1500马力燃机+液力传动,焊接炮塔,其中炮塔被乌克兰人用到T-80UD和T-84上,俄罗斯人则用这个炮塔做了T-90A

同样用72B改的试验车,除了搭载【威力巨大之2A66式滑膛火炮】之外,还搭载了1500马力X型发动机和液力传动系统,动力上一举击败了燃机型,奠定了下一代坦克的动力,但是火炮由于后座巨大增加了制退器,但是暴风烟雾和扬尘感人,导致火控丢失目标所以作罢了。

加装了亮瞎狗眼(字面意思)的主动红外对抗设备、2A46M5、焊接炮塔的T-72BU

加装了“化石”爆反和重型防护套件、武器站、外挂备弹舱、刷了低探测涂料的T-90A,全系颜值担当,不接受反驳

激光武器试验平台,光棱坦克

搭载无人炮塔和152毫米2A83滑膛炮,

口径就是正义,炮塔就是真理,

正义和真理同在。

装了个迷の炮塔的试验车

神教

二重禁忌の存在神教

2联装152被证明不可行后,换了无人炮塔,更长身管,电子击发,并搭载了一套复杂自动装填车弥补射速的单管型,车组仅3人,高度自动化。

2S19的竞争产品,无人炮塔,高度自动化,圆盘炮座内是巨大的盘状152装填机,外挂炮是为了避免发射药污染车体内空气,最大的亮点是,自身携带了一大堆弹药,可以不依赖装填车

喷火坦克(伪),实际上是装甲火箭炮,有若干变形,联装大剂量抵近说服车,搭载各种铝热燃烧弹、云爆弹,虽然口径是122,但是由于牺牲了射程,换来绝大的说服能力,

其中某种装药碰水就炸,遇土就燃烧,十分温暖。

喷火坦克(伪),叙利亚/伊朗?出品具体状态不明,看口径就十分正义,感人肺腑。

波兰用T-72库存改的野战防空车,造价感人

第一代坦克支援车,仔细看····左右两边各有一门30毫米ASG榴弹发射器,车体前方装了2个炮塔,各有一门30炮,还挂了2枚导弹,

第一代坦克支援车,拆了炮管改的T-72

同样第一代坦克支援车,和781相同的车体,换了一个炮塔

完成版坦克支援车,左右2门榴弹发射器(各300发说服材料),炮塔2连30机炮,4枚导弹

没了炮塔还和90A一样重,可见其防护可能更强。

喷火坦克(伪),实际上是重型步战,更贴切的形容是“纵火车”,发扬了RPG精神,除了2名成员,还搭载7位毛熊,主装兵器是7头毛熊无误。车内长期储存的32枚手持一次性93毫米PRO-A温压说服器(实际上有温压、燃烧、凝固燃烧、烟雾等弹头,国产许可型号叫做97式),初速只有125米(飞行全程可能只有100)手持投石机,标称有效射程300米,但是瞄准具实际能瞄600米固定目标,火箭弹本体则能打到1000米远,爆炸火球大于12米,有效杀伤半径大于50米,对生物杀伤威力等同于152火炮,俄军士兵称其为“撒旦的棍子”,跳车就是干。

车臣战争的产物。

同样拆了炮塔还剩47吨的东西,侧上防护应该比90A强。

T-72/90底盘维修车

字面意思没啥好讲的

拥有若干型号的搭载吊车和推土机的工程车

自动机器人,主要用于核环境条件下的作业

罗马尼亚用T-72技术自行生产的坦克,估计是材料强度问题,加了一对负重轮

我超第一辆T-72是80年代从罗马尼亚拿回来的(不是TR-125),同时也引进了125炮和弹药生产技术(罗马尼亚许可生产T-72M),新一代坦克均参考了这些技术

乌克兰人堆了一大堆(欧美)配置的T-72,然而并卖不出去

捷克的一种设计,装了2门机炮,很新颖,然而还是卖不出去


等等等,等等等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