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想买一台家用咖啡机,有什么建议?

回答
想入手一台家用咖啡机,这可是个让人纠结又期待的决定!毕竟,每天一杯香醇咖啡,可是能给生活注入不少能量。别急,我来给你捋一捋,帮你挑到最合适的那一台。

首先,咱们得明白,咖啡机的种类繁多,就像人的口味一样,各有千秋。市面上常见的家用咖啡机,主要可以分为这么几大类:

一、滴滤式咖啡机 (Drip Coffee Maker)

这是最常见、也最入门级的一种。原理很简单:热水滴过咖啡粉,通过滤纸过滤后流到咖啡壶里。

优点:
操作简单: 基本就是加水、放咖啡粉、按按钮,懒人福音。
价格亲民: 大部分滴滤机价格都在几百元到一千元之间,性价比很高。
容量大: 一次可以煮一大壶,适合家庭多人分享或者咖啡爱好者一次性喝个够。
易于清洁: 主要就是清洗咖啡壶和滤网(如果不是一次性滤纸的话)。
缺点:
风味相对单一: 咖啡的萃取过程相对固定,玩不出太多花样。咖啡的风味和咖啡豆本身的品质、研磨粗细、水温等关系更大。
需要消耗滤纸: 如果用一次性滤纸,后期会有耗材成本。当然,也有很多带永久性滤网的,更环保。
保温功能可能影响风味: 很多滴滤机会带保温功能,长时间保温可能会让咖啡变苦涩。
适合人群:
刚开始接触咖啡,想简单方便地喝到咖啡的人。
家里人多,需要一次性煮制多人份咖啡的家庭。
对咖啡风味要求不是特别极致,但追求便利性的人。
选购建议:
容量: 根据家里人数选择,常见的有4杯、8杯、12杯等。
材质: 咖啡壶最好是玻璃的,方便观察,也容易清洁。一些高端机型会用保温壶,更能保持咖啡原味。
冲煮方式: 一些高级点的滴滤机会有“花洒式”出水,让咖啡粉受水更均匀,萃取更充分。
品牌: 飞利浦(Philips)、德龙(De'Longhi)、摩飞(Morphy Richards)、哈密斯(Hario)等都有不错的滴滤机型号。

二、胶囊咖啡机 (Capsule Coffee Maker)

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方便快捷的代表。你只需要放一颗胶囊,机器就会自动萃取一杯咖啡。

优点:
极致方便快捷: 整个过程可能不到一分钟,从启动到拿到咖啡。
口味稳定: 每颗胶囊的咖啡粉都是预设好的,品质稳定,不会因为自己操作失误导致味道不好。
口味选择多: 各种品牌、各种风味的咖啡胶囊应有尽有,可以随时尝试不同口味。
清洁简单: 主要就是倒掉用过的胶囊,偶尔擦拭一下。
缺点:
后期耗材成本高: 咖啡胶囊的价格相对较高,长期喝下去,成本会比较可观。
选择受限: 只能使用特定品牌的胶囊,如果你想用自己喜欢的豆子,那就没办法了。
环保问题: 用完即弃的胶囊,对环境不太友好,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可回收或可重复使用的胶囊。
咖啡品质相对固定: 萃取过程基本是固定的,不像手冲或者意式机那样有太多可调节的空间。
适合人群:
追求极致方便、效率高的人。
咖啡小白,想快速入门,并且不想费心研磨、称量咖啡粉。
喜欢尝试不同口味,不介意后期耗材成本的。
选购建议:
品牌: 最主流的无非就是雀巢Nespresso(比较偏意式浓缩,也有可以做美式的)和雀巢Dolce Gusto(选择更多样,除了咖啡还有可可、茶饮等)。
水箱容量: 影响加水频率。
出水按钮: 是否有不同杯型的选择。
胶囊价格和购买便利性: 提前了解一下你感兴趣的品牌的胶囊价格和购买渠道。

三、全自动咖啡机 (Super Automatic Espresso Machine)

这是许多咖啡爱好者的终极目标,集研磨、压粉、萃取、打奶泡于一体,一台机器就能做出意式浓缩、卡布奇诺、拿铁等各种花式咖啡。

优点:
功能全面,操作极其方便: 只需加入咖啡豆和水,选择你想要的咖啡种类,按一下按钮,就能得到一杯完整的咖啡。
咖啡品质有保证: 机器内部集成了一整套自动化的流程,从研磨到萃取,都经过精密计算。
节省时间: 相对于半自动咖啡机,省去了磨豆、布粉、压粉等一系列手动操作。
一键制作花式咖啡: 很多机器带有自动打奶泡系统,直接就能做出奶咖。
缺点:
价格昂贵: 这是最显著的缺点,价格通常在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清洁维护相对复杂: 虽然操作方便,但内部管道、研磨器等都需要定期清洁和维护,相对比较繁琐。
可玩性相对较低: 相对于半自动咖啡机,它能让你掌控的参数比较少,不太适合追求极致的咖啡玩家。
适合人群:
预算充足,追求极致方便和多样咖啡口味的家庭。
经常喝各种花式咖啡,并且不想花费太多时间手动制作的人。
对咖啡品质有一定要求,但又不想学习复杂的咖啡制作技巧。
选购建议:
研磨度调节: 好的全自动机会提供多档研磨度调节,让你根据咖啡豆调整。
压力: 通常意式咖啡需要9 Bar以上的压力,机器参数会标注。
奶泡系统: 是内置一体式还是外置蒸汽棒?一体式更方便,但可能清洗稍麻烦;蒸汽棒需要自己练习打奶泡。
咖啡豆槽和水箱容量: 影响加豆加水频率。
清洁功能: 是否有自动清洗功能,以及维护方便程度。
品牌: 德龙(De'Longhi)、飞利浦(Philips)、美乐(Melitta)、博朗(Braun)、意特(Saeco)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四、半自动咖啡机 (SemiAutomatic Espresso Machine)

这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玩家”级别的咖啡机了,你需要自己研磨咖啡豆、布粉、压粉、控制萃取时间和水量。

优点:
极高的可玩性: 你可以完全掌控从咖啡豆到一杯咖啡的每一个环节,通过调整研磨度、粉量、水温、水压等来玩转风味。
咖啡品质上限高: 如果技术到位,可以做出非常出色的意式浓缩咖啡。
可以灵活使用各种咖啡豆: 不受胶囊限制,可以尽情尝试各种好豆子。
缺点:
操作难度高: 需要学习和练习的技能很多,从磨豆到打奶泡都需要技巧。
时间成本高: 制作一杯咖啡的时间会比前面几种长很多。
对配件要求高: 除了咖啡机本身,你还需要配齐磨豆机、压粉器、填粉器、拉花缸等一系列配件,这些也需要不少预算。
需要一定的咖啡知识: 要想做出好咖啡,需要了解咖啡豆的特性、烘焙度等。
适合人群:
对咖啡充满热情,乐于学习和钻研咖啡制作技巧的人。
追求咖啡风味极致,愿意为之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人。
喜欢动手DIY,享受制作过程的人。
选购建议:
锅炉类型: 单锅炉(价格较低,但加热和蒸汽切换需要等待)、热交换锅炉(可以同时萃取和打奶泡,但温度稳定性稍逊)、双锅炉(温度控制最稳定,但价格最高)。新手建议从单锅炉或热交换开始。
蒸汽压力: 影响打奶泡的效果。
水箱容量和进水方式: 外置水箱比较常见,有些高端机型支持连接净水器。
出水流量和温度稳定性: 直接影响咖啡萃取。
品牌: Rancilio Silvia(经典入门款)、德龙(De'Longhi)、Breville/Sage(国内叫铂富,功能全面)、Ascaso(西班牙品牌,颜值和性能都不错)等。

五、摩卡壶 (Moka Pot)

虽然不能严格算是“咖啡机”,但它是一种非常经典且经济实惠的意式浓缩咖啡制作工具。

优点:
价格非常便宜: 几十到几百元就能买到。
操作相对简单: 加入水和咖啡粉,放在炉子上加热即可。
能做出浓郁的咖啡: 口感非常接近意式浓缩,但压力不如意式咖啡机。
耐用便携: 通常是铝或不锈钢材质,很耐用,也很适合旅行携带。
缺点:
无法打奶泡: 做出的咖啡是纯的浓缩咖啡。
需要明火或电磁炉: 不像前面几种电器,需要额外的热源。
容易煮过头: 如果火力控制不好,咖啡容易烧焦发苦。
适合人群:
预算非常有限,但想喝到浓郁咖啡的人。
喜欢简单复古的咖啡制作方式。
经常旅行,需要便携咖啡工具的人。
选购建议:
材质: 铝制最常见,轻便易热,但容易氧化;不锈钢更耐用,清洗方便,但价格稍高。
容量: 按杯数来区分,但它标注的杯数通常是指意式浓缩的份量,实际饮用量可能要乘以2。
品牌: Bialetti(意大利国宝级品牌)、Pezzetti、GAT等。

在做最终决定之前,我建议你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 你的预算是多少? 这是最直接的限制因素。
2. 你每天喝多少杯咖啡? 如果只是偶尔喝一杯,胶囊机或者滴滤机就足够了。如果一天好几杯,全自动机可能更划算,或者你需要考虑胶囊的耗材成本。
3. 你喜欢什么样的咖啡? 是纯粹的意式浓缩,还是喜欢加奶的花式咖啡?是喜欢简单顺滑的口感,还是追求层次丰富的风味?
4. 你愿意花多少时间在制作咖啡上? 如果你早上赶时间,胶囊机或全自动机会是好选择。如果你享受制作过程,半自动机或摩卡壶更适合。
5. 你对咖啡的“玩乐性”有什么要求? 是想简单方便喝到咖啡,还是想通过各种参数来“调教”咖啡的风味?
6. 你家里的厨房空间和电源情况如何? 一些大型的全自动咖啡机可能需要不少台面空间。

我的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预算有限,追求方便: 滴滤式咖啡机,或者选择性价比高一些的胶囊机。
预算充足,追求方便和多样性: 全自动咖啡机。
咖啡爱好者,愿意学习,追求极致: 半自动咖啡机 + 高品质磨豆机 + 其他配件。
预算极低,但想体验意式浓缩: 摩卡壶。

最后,温馨提示: 无论选择哪种咖啡机,都别忘了 好豆子 + 好水 + 好研磨 是做出好咖啡的基石。所以,在选择咖啡机之余,也花点心思在咖啡豆的选择和储存上吧!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找到心仪的家用咖啡机,开启你的美妙咖啡时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来来来,这事儿问我,我在长期的实(lang)践(fei)经验中总结出了一个关于咖啡机的不可能三角,那就是:

“便捷”、“品质”、“稳定”三者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

所以你需要考虑的是自己到底最关注哪一点,可以舍弃的又是哪个。不然买了台大几万的半自动机回去,最后懒得开机,天天星巴克,岂不是笑话?

然后讨论一点基础知识。

咖啡的本质,就是将咖啡豆内的各种物质进行萃取,然后将这些物质溶于水中。根据萃取的方式方法不同,那么存在意式浓缩(Espresso、高温高压少水快速萃取)、美式滴滤(drip coffee ,高温常压慢速萃取)、冷萃(Cold Brew Coffee,低温常压超慢速萃取)等多种方式,但一般我们说到“咖啡机”的时候,指得大多是意式咖啡机。这是因为Espresso萃取后可以通过调制来制作多种咖啡饮品,比如说加水就是美式;加奶就是拿铁,等等。

咖啡的发展历程可见我的这个作品:

所以下面如果没有说明的话,推荐的都是意式咖啡机。以下推荐按便捷程度从高到底:

1.意式胶囊机

便捷程度:最高

稳定性:稳定

品质:中等

实际上胶囊系统现在也有几种了,不过其中普及程度最高的还是nespresso——这个系列的机器有个特点,那就是你买便宜的就成,出品性质几乎没有任何差别,只不过更贵的机器水箱容量更大、加了奶沫系统,我觉得P用没有。

当然你要是嫌贵,建议蹲一蹲亚马逊。不过这玩意最大的开销在于胶囊,一般来说一颗胶囊是4块钱,我习惯是一次两颗,上下午各一杯,一个月差不多400块……

当然这是普通胶囊,加水多少要靠你自己掌握。所以后来我这种超级懒人改换门庭,入了nespresso VERTUO的坑。

其实雀巢搞VERTUO吧,主要是因为nespresso的专利有问题,所以导致副厂胶囊满天飞。最后雀巢发了很,搞了VERTUO,最大的进步在于胶囊身上加入了条码系统,可以自动根据胶囊种类兑水。前几年我搞到机器的时候国内甚至没有行货,得海淘胶囊,不过现在有行货了,特点是贵,从机器到胶囊都TMD贵。

这玩意的好处呢,在于省事,连水量都是固定的,你一点心都不用操。这机器出品之稳定可以干过许多不知所云的小咖啡馆子(在此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一句,哈尔滨超过90%的所谓咖啡厅,做出来的东西比不上这机器做的)。


2.意式全自动机

便捷程度:高

稳定性:较稳定

品质:中等偏下

我之前自用的是飞利浦HD8847/17,(至于使用体验,可以戳这里:post.smzdm.com/p/531871

我个人的意见是,意式自动机在萃取上是存在缺陷的(较为一般的研磨装置、被广泛使用的加热块等等),因此除了长期使用成本比较低这个优点之外,我实在是想不出更多的优点了。

而且意式自动机里的智商税成分非常大,你掏出更多的钱买回来的未必是更好的出品,很可能是什么“12种花式咖啡”(不喜欢折腾的话真心没啥用)、“个性化咖啡定制”、“彩色触摸屏”,最后一万多的机器竟然没用锅炉,还是加热块,简直……

不过这玩意的优点是配合咖啡豆,长期使用成本很低。所以要不要入手,大家见仁见智,非要买的话建议从低端买起:


3.意式半自动

便捷程度:低

稳定性:不稳定

品质:低~高

半自动机的特点是上下限都很高,耗时且费劲。然后请注意,一般来说,半自动机只负责冲煮咖啡,不负责磨豆!这意味着你需要单独再买一台磨豆机!

胶囊剂和全自动机都只需要你把胶囊/豆子扔进去,剩下的事情机器可以搞定;而半自动机需要:

磨豆、填粉、整粉、填压、清洁、萃取……

你才能喝上。

而且我猜很多人都非常心水这个吧?

这玩意叫拉花,是独立于上述环节之外的一个步骤。是另一个超级天坑。

也就是说,一般人需要经过学习与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半自动机的使用方法,并做出一杯差不多的咖啡;然后要再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与练习,才能掌握拉花的技巧。

我当年一度沉迷于半自动机不能自拔,后来发现这玩意实在实在实在是不适合我这种懒人——你说我一个连碗都懒得刷的人,让我收拾机器简直是要了我的亲命。然而假如你同时拥有大量的时间和耐心,而且不像我是个手残的话,那么半自动机器能带给你的乐趣也是最大的。

要是一天三杯的话,来台linea mini加上个ditting KR804,那就很完美了……

问题是,这一套下来成本实在太高了……我当年是怎么狠心都没狠心剁这套,后来就进了胶囊的坑了。

这个价格你们感受一下,开心就好。

最后……

我要强烈推荐一下这个:

我先声明一下,这里边绝对没有任何PY交易,知乎的运营提出说要送我一盒,然而被我给拒了(才一盒,说难听点,够谁喝的)。我自己买了几盒回来,结果这一发而不可收拾……

这玩意对我来说堪称完美,因为我极其、极其讨厌喝热水。因此以前经常是胶囊机/自动机做出来两杯浓缩之后倒进去半杯冰,然后兑点水一口气闷掉——但是在办公室显然就没法这么干。对我来说,在需要的时候快速补充咖啡因的优先级是最高的

而这个冷翠咖啡液,实在是太TMD方便了,我复购了N盒,目前它是我办公室续命的主力装备。无论何时,撕开两条兑点凉水一口闷掉没毛病。而且口味我完全可以接受,非常稳定,所以我向所有社畜推荐这个咖啡液,就这样。

以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