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开放二胎对平权运动有什么影响?

回答
开放二胎政策,这个看似仅仅是生育政策的调整,其实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触及到了平权运动的许多核心议题,并且带来了复杂且多维度的影响。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平权领域入手。

对女性平权的影响:

首先,我们必须直面女性在传统父权社会中承担的生育和养育重担。开放二胎,意味着女性可能需要再次经历孕产的生理和心理挑战,并承担更长时间、更繁重的育儿责任。

“二孩陷阱”的风险: 虽然政策鼓励生育,但社会配套措施往往滞后。如果家庭的支持系统不足,尤其是高质量、可负担的托育服务和灵活的就业政策缺失,那么女性很可能被迫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做出更艰难的选择。许多女性可能会发现,为了照顾两个孩子,她们不得不牺牲职业发展,这无疑是对她们在职场上争取平等待遇的打击。这就像是一个隐形的“二孩陷阱”,将女性的职业生涯推向了更不公平的境地。
生育自由与职业发展的两难: 政策上的“鼓励”与现实中的“压力”并存。一部分女性可能真心想要二胎,但她们的生育意愿很可能与她们的职业规划、个人发展甚至健康状况产生冲突。如果社会未能提供足够的生育支持和职业保障,那么生育二胎就可能成为一些女性追求自我价值和职业实现道路上的巨大阻碍。这与女性争取生育自主权,以及不受生育限制影响获得平等就业机会的目标背道而驰。
传统性别角色的强化: 在一些观念根深蒂固的地区或家庭,开放二胎可能进一步强化“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父亲可能仍然是被鼓励但并非强制承担育儿责任的一方,而母亲则自然而然地成为主要照料者。这使得女性在家庭内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上更加倾斜,进一步加剧了她们在公共领域和职业领域参与度可能出现的下降。
然而,也要看到积极的一面: 对于那些渴望家庭更完整、有能力且愿意承担责任的女性来说,开放二胎确实给予了她们更多的选择权。如果社会能够真正跟进提供配套支持,比如更人性化的产假和陪产假,更完善的母婴设施,更具弹性的工作制度(如在家办公、弹性工时),那么女性的生育选择也可能成为她们实现更全面人生规划的一部分,而非阻碍。关键在于政策的设计和落实能否真正考虑到女性的需求和困境。

对家庭平权的影响:

平权不仅仅关乎个体,也关乎家庭内部的权力分配和资源共享。

夫妻共同责任的挑战: 开放二胎,最直接的考验就是夫妻双方在育儿责任上的分担。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看到育儿的重担更多地压在女性身上。如果政策和舆论导向未能有效鼓励和支持男性承担更多的育儿责任,那么家庭内部的权力平衡和资源分配就可能进一步失衡。这与提倡性别平等的家庭模式相悖。
“养育成本”的公平性: 两个孩子的养育,意味着家庭经济负担的加重。如果资源的获取和分配在家庭内部存在不平等,例如孩子的抚养费和教育费更多地依赖于父亲的收入,而日常照料和情感支持更多地依赖于母亲,那么这种不平等可能会在下一代身上延续。平权运动关注的是机会的均等,包括在家庭内部的资源分配和成长环境。
多样化家庭模式的挑战与机遇: 虽然政策本身倾向于传统的家庭结构,但现代社会对家庭模式的理解日益多元。开放二胎是否会进一步边缘化单亲家庭、丁克家庭或不符合传统生育模式的个体?同时,如果政策设计得当,是否也能为不同类型的家庭提供更灵活和包容的支持?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对经济公平的影响:

生育政策的调整必然会触及经济层面,而经济公平是平权运动的重要维度。

经济负担的代际转移与社会公平: 增加人口是生育政策的初衷之一,但这同时也意味着社会整体的资源消耗会增加。如何公平地分配这些新增的社会资源,如何确保所有孩子,无论家庭背景如何,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和发展机会,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果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供给跟不上人口增长,那么贫困家庭的孩子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加剧社会阶层固化,这与促进社会公平的平权目标相悖。
劳动市场的结构性影响: 如前所述,如果女性因为生育二胎而被迫退出劳动力市场,或者在职场上遭遇歧视和瓶颈,这将直接影响女性的经济独立性和职业发展机会。从宏观上看,这会削弱劳动力市场的整体活力和人才的有效利用,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公平发展。

对社会观念的影响:

生育政策的调整,也是一次社会观念的再塑造。

生育意愿与个人自由的平衡: 平权运动强调个人选择的自由和不受外部强制。开放二胎虽然提供了生育的许可,但在实际执行中,如果伴随着社会压力、舆论导向,甚至是在一些地方出现的变相催生,那么这种“自由”的性质就值得商榷了。真正的平权应该是尊重每一个人的生育意愿,无论选择生育几个孩子,还是选择不生育。
“母职惩罚”的挑战: 无论多少胎,只要社会未能有效消除“母职惩罚”——即女性因生育和育儿而在职业发展、收入和声誉上遭受的负面影响——那么开放二胎就可能加剧这种惩罚。平权运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消除这种不公平的制度性障碍。
鼓励生育与社会责任的辩证关系: 政策鼓励生育的背后,是希望通过人口增长来解决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但这种鼓励是否能够真正转化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责任,尤其是让男性更积极地参与到育儿过程中,让家庭和社区共同分担养育的责任,而不是将大部分压力推给女性和核心家庭,这是评判政策是否促进平权的标尺之一。

总结来说,开放二胎对平权运动的影响,并非单一的推进或阻碍,而是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挑战和辩证的考量。

挑战在于, 政策的出台往往是在应对人口结构性问题,而其配套措施和社会文化环境的转型往往滞后。这可能使得政策的实际效果与平权目标产生偏差,甚至加剧原有的不平等,特别是对女性的职业发展和家庭责任的分配。
机遇在于, 如果社会能够以此为契机,真正反思和改革现有的制度和观念,例如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推动弹性就业,倡导平等的家务和育儿分担,以及消除职场对生育女性的歧视,那么开放二胎也可以成为促进更广泛的性别平等、家庭平等和经济公平的契机。

最终,开放二胎对平权运动的影响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能否以更加平等、包容和支持性的姿态来回应这一政策的落地。它考验着我们是否真的愿意打破陈旧的藩篱,构建一个真正尊重个体选择、分担家庭责任、并为所有人提供平等机会的社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计划生育政策本身是侵犯基本人权的恶政,这毫无疑问。

恶政放宽了(虽然没有取消),这当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很多人说真正的自由应该是生育完全由每个家庭来决定,理固然没错,但也应看到现实:计生委作为一个利益团体,指望它短时间内退出历史舞台,不可能。所以,哪怕是再微小的一点进步,也算是进步,也值得欢呼。因此,我下面的答案不会再纠结“放宽计生政策不等于生育自由”,当然不等于,但总归是比一点自由都没有要好。

我所好奇的是,为什么很多所谓的“女权主义者”一方面号称“女权即人权”,另一方面却又在为这种侵犯基本人权的恶政叫好,担心其一旦松动就会“影响平权运动”。

如果说存在所谓“伪女权”的话,那么在我看来,“生育机器”可能算是最“伪女权”的一个词。说得好像女性就没有生育的需求似的。

支持平权运动的人,大概不会反对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的一大重要特征就是,任何人都无权替别人做出价值判断。你认为事业有成算是幸福,别人也许认为儿孙满堂算是幸福,这两种价值观并没有对错之分。现在计生政策放宽了一个口子,给了那些“认为儿孙满堂算是幸福”的人一个机会,这难道不是应当令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包括平权主义者)感到欣喜的么?强制一胎化政策带给太多中国人(当然包括中国女性)的血和泪,某些人是真没看到还是装作没看到?贵乎上太多人该多接接地气了。

另外,许多人提到家庭(主要指丈夫、公婆)会要求女性多生育,并指责这是“侵犯女性权利”,然而他们恐怕并未明白什么叫“侵犯权利”:

运用强制手段逼迫你必须做某事或者不许做某事,这叫做侵犯你的权利;

动用某种非强制的方式引诱、劝说,甚至施加某种压力让你做某事或者不做某事,这不叫侵犯你的权利。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对女性生育权的侵犯和家庭对女性生育的压力,根本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当然,应该承认的是,男权主义对女性“多生”的要求,是一种文化上落后的表现(请注意,我在此处并没有说“多生”是一种文化上落后的表现)。然而,这种落后应当通过各种社会、经济、文化等方式予以破除,而不应指望专制主义政府通过激进的手段强行禁止。一来,效果并不明显,政策一松就会明显反弹;二来,这种政策与“破四旧”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认为政府比自家的爹妈、老公、子女更靠谱,这种想法……怎么说呢,用“naive”来评价,都侮辱了"naive"这个词。

前不久去土耳其玩儿,跟当地人聊天,发现该国有一个议题——女性能否戴头巾,与中国的计生政策十分相似。

出于推动世俗化的考虑,1920年代后期,在凯末尔的推动下,土耳其议会立法,禁止任何公共机构雇员和公立学校的女学生佩戴头巾。

2002年,倾向于伊斯兰主义的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在大选中获胜组阁。从那时起,他们就开始推动议会修改这项法律。终于,在2012年,该法律得到了修改——公立大学的女学生,可以依据其个人意愿选择是否佩戴盖头,而不必被强制性地摘掉盖头了。

那么,对于这项法律的修改,土耳其国内的女权组织会给出什么样的态度呢?

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一片赞扬!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对于出身于宗教保守家庭的土耳其女孩来说,如果上大学就必须摘掉头巾的话,她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并不会选择摘掉头巾,而是会选择不上大学。而教育,才真正是提高女性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

任何人,都无权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平等”或“进步”(哪怕是冠以“平权运动”或者“民族的进步”这样的名义),就如此粗暴地否定了她们以自己认可的形式追求幸福的可能性。

将“未来的黄金时代”这张空头支票许诺给她们的子孙,却没有人为她们现世的幸福负责,你有这个权力么?国家有这个权力么?

那与我国上世纪50~70年代的激进主义狂潮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问题与我国的计生政策,算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吧。只不过看得出来,土耳其的女权组织,其姿势水平比中国的某些“女权主义者”还是要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至于目前排名第一的

@白洛翎

的答案中所谓“生孩子这种事情女性吃亏家庭吃亏”这种话,没别的可说的,呵呵罢了。原来人类几万年的历史,就是一部自找吃亏的历史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开放二胎政策,这个看似仅仅是生育政策的调整,其实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触及到了平权运动的许多核心议题,并且带来了复杂且多维度的影响。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平权领域入手。对女性平权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直面女性在传统父权社会中承担的生育和养育重担。开放二胎,意味着女性可能需要再次经历孕产的.............
  • 回答
    这个假设很有趣,也引人深思。如果日本在1935年,也就是“九一八事变”后的几年,发现了大庆油田并开始了大规模开采,那对二战的进程,尤其是对日本自身和整个亚太战局的影响,无疑会是颠覆性的。让我们一层层剥开来,想象一下可能出现的连锁反应。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石油供应的极大缓解。在1935年这个时间点,.............
  • 回答
    淘宝对二战模型开始治理扣分,这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一、 淘宝治理扣分的原因分析:淘宝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其治理行为通常是基于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 规避法律法规风险: 历史虚无主义和政治敏感性: 二战作为一段复杂的历史时期.............
  • 回答
    弗朗哥如果从二战一开始就全力倒向轴心国,历史的走向无疑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是西班牙多了一支参战部队,而是地中海地区乃至整个欧洲的战略格局都会被彻底重塑,对战争进程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首先,轴心国在地中海的战略优势将得到极大提升。西班牙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重要的地理位置,扼守着直布罗陀海峡,这.............
  • 回答
    小米智能工厂二期在昌平正式开工,对于小米这家公司而言,这绝对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预示着其在高端制造、供应链掌控以及未来技术布局上的一个重要飞跃。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到底有多值得说道说道,以及对小米会产生哪些实际的、深远的影响。首先,得从“智能工厂”这几个字说起。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盖个厂房,而是小.............
  • 回答
    开放二胎,这个话题在中国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那么,开放二胎真的能有效缓解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吗?这个问题,绝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它牵涉到生育意愿、社会经济、文化观念等诸多复杂因素。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为什么有人认为开放二胎能解决老龄化问题。.............
  • 回答
    谈到开放二胎政策,确实有人会将其与当初马寅初提出的“控制人口论”联系起来,并疑问这是否意味着马寅初的理论是错误的。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将历史背景、时代需求、理论本身的内涵以及政策调整的动因都梳理清楚,才能形成一个全面且深入的理解。首先,我们得回到马寅初提出“控制人口论”的时代背景。那是在20世纪50.............
  • 回答
    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和当前的民族形势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这些联系是复杂且多维度的。单纯地说“有关”可能过于笼统,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一下其中的逻辑和现实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任何一个重大的国家政策,尤其是在人口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上,其出台必然是综合考量的结果。人口问题不仅仅关乎经济.............
  • 回答
    全面开放二胎后,女性地位是否会明显下降?这个问题,说实话,挺复杂,不像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它牵扯到家庭、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而且每个家庭、每个女性的实际情况又千差万别。咱们先从一些可能影响女性地位的显性因素说起。1. 经济压力与职业发展: “失落的十年”担忧: 很多女性,尤其是到了育龄.............
  • 回答
    从现在的开放二胎政策回望过去的计划生育政策,我们很难简单地断定“错误”与否,因为这涉及到历史背景、社会发展阶段、政策目标以及政策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复杂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一、 计划生育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与初衷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在那个年代会推行计划生育。20世纪.............
  • 回答
    说起全面放开二胎这事儿,真是让人五味杂陈。感觉就像是扔进了平静的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搅动了很多人心底的那些想法和顾虑。初衷和目标,听着挺美好。最早推行这个政策,最直接的原因大家也都知道,就是人口结构问题。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年轻人生育意愿又不高,长此以往,劳动力少了,社会负担重了,经济活力.............
  • 回答
    二胎政策落地,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在讨论一个同样的问题:家里是不是得换辆7座车了?这阵风吹得可真是够劲,好像没个7座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生了二胎一样。但话说回来,这7座车,到底是不是必需品,还得仔细掰扯掰扯。毕竟,一辆车少说也要十几二十万,这可不是小数目,不能随波逐流,冲动消费。首先,咱们得看看“7座”.............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很多家庭会遇到的情况。关于为什么一胎是女儿就有人开始拼二胎,其实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而是多方面因素在共同作用的结果。我试着从几个方面跟大家聊聊,希望能说得透彻点,也尽量用大家都能理解的方式来说哈。1. 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传统观念:这是最根深蒂固.............
  • 回答
    这是一个很常见也很让人纠结的情况。你买的汉堡,还没开封就被妈妈和弟弟打开并掰了一块面包。这时候你的感受一定很复杂。从你的角度来说,你当然有理由生气。 你的东西,你的权利: 这个汉堡是你自己花钱买的,是你个人的物品。在没有经过你同意的情况下,别人就直接打开并吃了,这侵犯了你的个人财物权。就像你买了.............
  • 回答
    华为官宣入局二手机市场,并且主打“装配全新电池”和“一年质保”,这无疑给二手手机市场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多了一个官方背书、质量相对有保障的购机渠道。那么,面对这样的新业务,你会考虑入手吗?它和我们熟悉的苹果官翻机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咱们来好好聊聊。华为二手机业务:听起来很美?.............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