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NBA历史上生涯最坎坷的球员是谁?

回答
要说NBA历史上生涯最坎坷的球员,这个问题其实挺难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因为“坎坷”这两个字本身就包含了太多主观的解读。有的球员可能在场上遭遇了毁灭性的伤病,有的球员可能经历了令人扼腕的职业生涯低谷,还有的球员可能在场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不公。

不过,如果一定要挑选一个我认为最能代表“坎坷”的球员,我会提名 格兰特·希尔 (Grant Hill)。

希尔的故事,在我看来,就是一场漫长而痛苦的拉锯战,一场与命运、伤病和期望值的残酷搏斗。

天之骄子,万众瞩目

希尔初入联盟时,那绝对是风光无限,甚至可以说是NBA历史上最受瞩目的新人之一。他出生于一个相当优越的家庭,父亲是NFL的职业球员,母亲是政治学教授,他本人更是毕业于杜克大学的学霸,带领杜克大学连续两年夺得NCAA总冠军。

1994年,作为NBA选秀状元,他被底特律活塞选中。初登NBA赛场,希尔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和全面的身手。他身高臂长(6尺8),身体素质爆炸,技术细腻,既能得分,也能组织,还能抢篮板,关键是他的球风极为赏心悦目,充满优雅和力量的结合。他的到来,让人们看到了“下一个迈克尔·乔丹”的影子。

更重要的是,希尔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领袖气质和人格魅力。他的笑容阳光灿烂,为人谦逊有礼,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他几乎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被誉为“NBA新国王”,成为了当时耐克力捧的另一位巨星,与乔丹齐名,甚至是未来联盟的接班人。广告合同拿到手软,球迷喜爱程度爆表,一切都预示着他将拥有一个辉煌无匹的职业生涯。

伤病的阴影,命运的捉弄

然而,命运却在这个时候露出了它残酷的一面。在希尔职业生涯的早期,也就是90年代中期,他的身体开始出现一些小毛病。起初只是偶尔的膝盖疼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疼痛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难以忽视。

1999年,活塞队用希尔作为核心组建阵容,他被寄予厚望带领球队重返强队行列。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他遭遇了脚踝的严重伤病,开始了他漫长而痛苦的休养和反复。那一年,他只打了4场比赛。

2000年夏天,希尔为了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和追求总冠军,选择以自由球员的身份加盟奥兰多魔术队,与くなり、麦迪组成了令人垂涎的“三巨头”。魔术队给了他一份顶薪合同,并且非常信任他。然而,就在他刚刚为魔术队打了几场比赛,展现出一些复苏的迹象时,他的脚踝伤势再次复发,而且这次的伤情异常复杂,是一种罕见的、极难愈合的脚踝炎症( sogen说的“坏脚踝”)。

这一次伤病,几乎摧毁了希尔的整个职业生涯。他随后几个赛季几乎报销,错过了大量的比赛,从一个全明星球员变成了只能在场边观望的病人。球迷们从最初的同情,到后来的不解,再到最终的失望和惋惜,情绪复杂。他与魔术队的合同也因此充满了争议,他拿着高薪,却无法上场比赛,这让球队和球迷都感到无比的痛苦。

顽强的坚持,微弱的光芒

即便如此,希尔并没有放弃。他经历了数次手术,无数次的康复训练,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回到赛场。他的职业生涯进入了一个漫长的“伤病复出再伤病”的循环。

2004年,他被交易到菲尼克斯太阳队。在太阳队,他虽然依旧受到伤病的困扰,但他在场上展现出的坚持和努力,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他不再是那个飞天遁地的超级巨星,但他依然是那个球风优雅、无私奉献的球员。他学会了如何控制比赛节奏,如何发挥自己的经验和篮球智商。

在太阳队,他有一段时间成为了球队重要的得分点和防守者,甚至还在2005年带领太阳队在纳什的带领下打出了惊艳的表现,进入了西部决赛。虽然他已经无法承担球队核心的重任,但他依然是那个球队不可或缺的优秀轮换球员。他那份即便身体状况不佳也愿意为球队贡献一切的精神,让人们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的伟大。

结局的悲凉与伟大的赞歌

之后,希尔辗转到了洛杉矶快船队。他在这里效力了几个赛季,虽然出场时间不多,但每次上场,他都尽力而为,打出了职业生涯后期少有的高效表现。2013年,希尔在为快船队效力期间,宣布退役。

格兰特·希尔的职业生涯,可以说是“伤病毁所有”的一个典型案例。一个本该成为NBA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一个被寄予无限厚望的天之骄子,却被伤病无情地剥夺了展示全部才华的机会。

他整个职业生涯只参加了824场比赛(不到其他一些巨星生涯场次的二分之一),他的数据与人们对他天赋的期待相比,显得那么不匹配。他的生涯最高分不高,荣誉也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堆积如山。

但是,正是这种“坎坷”,反而让他更加令人难忘。

他没有因为伤病而怨天尤人,没有因为无法达到人们的期望而放弃。他用自己的坚持、自律和对比赛的热爱,诠释了“永不言弃”的精神。他即便在身体最糟糕的时候,也依然保持着职业球员的风范和对比赛的专注。

所以,在我看来,格兰特·希尔就是NBA历史上生涯最坎坷的球员之一。他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天赋、梦想、伤病、坚持和尊严的复杂叙事。他最终的结局或许有些悲凉,但他赢得的尊重,却是许多人望尘莫及的。他用自己的方式,在联盟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他的“坎坷”,恰恰是他人生的最强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说篮球的人生婉若一场烟火,那我从没见过有谁能如他们般璀璨夺目,在出道时举世皆惊,于巅峰处分崩离析。

这群篮球的宠儿,却夹杂着命运的叹息,饱含着时代的缩影。让我们一起追忆吧,英年早逝的“篮球莫扎特”德拉岑·彼得洛维奇和欧洲篮球史上那支梦幻传奇。


  • 梦起

巴尔干地区有句谚语,“要想拿到世界冠军,给南斯拉夫人一个球吧!

在上世纪的最后三十年,美国、苏联、南斯拉夫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国际篮球荣誉。这其中最为璀璨的,当属80年代末期开始崭露头角的南斯拉夫篮球天才们。

1987年的U19世青赛,年轻的库科奇和迪瓦茨们,带领南斯拉夫篮球吹响了时代的号角,他们一路高奏凯歌最终夺魁。场均净胜对手三十多分,并且在小组赛和复赛中双杀由拉里约翰逊、手套佩顿领衔的美国青年队。

库科奇的11记三分、迪瓦茨细腻手感、全队的行云流水震惊了世界篮坛。

而没有人意识到这只是美妙的前奏,一年后,他们真正的王将与这群年轻人相会,南斯拉夫最梦幻的黄金一代将正式拉开帷幕。

值得一提的是,篮球名宿马健也是以上时刻的亲历者,他领衔的中国国青队是南斯拉夫队本届世青赛的首场对手,中国队以大比分落败!

1988年,前南斯拉夫将国家男篮的训练营放在一个叫诺格拉小镇,这群刚拿下世青赛冠军的年轻人与他相遇了。

曾单场砍下127分的德拉岑·彼得洛维奇虽出道已久,但这个年少成名的篮球天才只比迪瓦茨们大四岁,篮球让他们成为了一家人。

那是一支伟大的球队,我们从13岁就开始一起打球,自从在训练营里认识以后,每个球员都成了兄弟。后来我们一起进入国家队,第一次参加大赛是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我们是欧洲的“梦之队”,没有哪个对手能战胜我们。——迪瓦茨

首尔奥运会中,南斯拉夫在四分之一赛以21分狂胜澳大利亚,在决赛中败给了“世界屋脊”萨博尼斯领军的苏联队,收获银牌。

领奖台上24岁的彼得洛维奇、20岁的迪瓦茨、库克奇们朝气蓬勃、风华正茂,所有人都认为,一个崭新的篮球时代即将来临。


  • 追寻

1988年,大鸟伯德曾率领凯尔特人队与南斯拉夫男篮打过一场热身赛。在比赛中,彼得罗维奇娴熟技术和强大的投射自信给伯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可能是欧洲最好的球员,也可能是世界最好的球员,他毫不谦虚,一有机会就会三分出手。我觉得没人挡得住他!他可以和手枪皮特 马拉维奇媲美。——伯德

1989年,南斯拉夫再次夺得欧锦赛冠军。同年,两个同一国家不同民族的篮球天才出现在大洋彼岸的NBA中。

迪瓦茨在1989年NBA选秀中首轮第26顺位被湖人选中,彼得洛维奇更是早在1986年被开拓者队第三轮选中。

在那个时代,无论你在世界大赛中获得怎样成就,但在大洋彼岸,没有人认为欧洲球员可以在NBA立足。

而迪瓦茨和彼得洛维奇成为最早的影响球队并最终证明自己的先行者,他们为后来的国际球员打开了NBA的大门。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行,很多时候,体育注定无法仅仅是体育。在南斯拉夫篮球崛起的同时,周边的世界也在悄然发生着巨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东欧的冷战悄然结束,共产主义悄然退出欧洲历史的舞台,而这一纽带的消失,让南斯拉夫本就脆弱的联盟变得岌岌可危。

赛族和克族的矛盾愈发尖锐,越来越多的克罗地亚人开始向往独立,种族也开始成为所有南斯拉夫人避讳的话题!

而这一切仿佛与在美国追逐篮球梦想的二人无关,天生具有着亲和的迪瓦茨迅速融入了洛杉矶,他广阔的视野和细腻的技术与魔术师的湖人队相得益彰。

而彼得洛维奇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滑翔机德雷克斯勒、波特、丹尼安吉、杨,加上彼得洛维奇,开拓者已经拥有了五名后卫。

从无与伦比的球队核心到一场比赛只能捞到15分钟的轮转球员,彼得洛维奇面对的是无比巨大的落差,除了更加玩命的投入训练,每天支撑他是无数个与迪瓦茨之间的电话。

1990年,活塞队拿下NBA总冠军,结束了NBA新秀赛季的二人回到南斯拉夫,信心百倍的备战阿根廷世界男篮锦标赛。

仅在几个月前,一场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的足球赛中,双方的球迷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政治与种族的压力再次向体育逼压着降临。篮球会幸免吗?

在世锦赛半决赛上,南斯拉夫与美国队狭路相逢了。这次他们面对的是莫宁、莱特纳领衔的美国男篮,主帅则是声名显赫的老K教练——迈克-沙舍夫斯基。

最终,身材并不占优的南斯拉夫队依靠团队整体配合以十分之差击败了美国队。

决赛中,南斯拉夫篮球队报了88年汉城奥运会的一箭之仇,他们击败了强大的苏联队,登顶篮球世界之巅。

在决赛开始前,有无数的人举着克罗地亚的国旗疯狂涌入了场馆,球队的教练和领队曾反复提醒过所有球员不要对此发出任何评论,远离政治。

可就当南斯拉夫举队狂欢之际,有人举着一面克罗地亚的国旗冲进场内,试图靠近队员们,迪瓦茨走了过去,拦住了他。

我走过去说,这面旗帜不属于这里,他说了些关于我们(南斯拉夫)国旗的脏话,我很生气,就把那面旗帜抢过来扔掉了。我并不想针对谁,我只想维护我们球队的尊严,想表明我们是南斯拉夫的球队。——迪瓦茨


显然,迪瓦茨低估了这件事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媒体的铺天盖地,政客的别有用心,让国旗事件不断被添油加料!

迪瓦茨践踏了国旗!

他朝旗帜吐了口水!

他早有预谋这么干!

克罗地亚不会原谅!

一时间迪瓦茨成为了所有团体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工具,而他的队友们多是无奈的选择静默,而有的则逐渐的转身离去。

彼得洛维奇是一个很为克罗地亚自豪的人,迪瓦茨的这次举动在彼得洛维奇看来是有政治目的的,在那种氛围下,你很难再和他保持原有的关系——美国篮球记者Jan Hubbard

  • 缘落

体育、球队、梦想、兄弟在民族与国家的仇恨和冲突前,显得那么微弱和无力。比赛结束后,属于NBA的他们回到了美国,篮球生涯开始逐渐的顺风顺水。

只是他们球场的相遇开始逐渐的形同陌路,深夜里也不再会有电话响起。

当时的情况是,我们去波特兰打客场,训练完毕球队要走了,我想留下来见他一面。可是所有波特兰开拓者的球员都出现到了球场,唯独他依旧呆在更衣室里,直到很久后我离开后,他方才出来。——迪瓦茨

1991年,彼得洛维奇被交易到篮网,新泽西人给了这个异乡的篮球天才足够的信任,他开始崭露头角。

于此同时,克罗地亚宣布独立战争终于爆发,拥有塞尔维亚血统的迪瓦茨被众多克罗地亚的队友们进一步疏离。这其中更是包括了与他在青年队一同成长的托尼.库科奇。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的家人全都在这里,我没有理由不跟他们站在一起。”——库科奇

而更为痛心的是与彼得洛维奇,尽管,迪瓦茨多次想尝试挽回,也不断的有人从中说和,但这始终无法消融他与彼得洛维奇之间隔阂的坚冰。

彼得洛维奇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说过,"我曾和弗拉德.迪瓦茨很亲近,我们几乎每天都电话联系,但现在...这没什么好说的。内战是个错误,而我来自克罗地亚。"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美国NBA派出了强大的梦一队。那时彼得洛维奇正值巅峰,库科奇一年后打出了NBA的最佳第六人的绝佳表现,迪瓦茨则为湖人的内线枢纽,还有拉德加效力在凯尔特人。这本是南斯拉夫黄金一代震惊世界的绝好机会。

而因为内战,这支曾经伟大的球队正变的支离破碎,南斯拉夫正接受国际的制裁而被禁赛,克罗地亚则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而首次参赛。

彼得洛维奇、库科奇们立志用篮球为克罗地亚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带来荣耀。果然克罗地亚在半决赛中击败了苏联,与梦之队会师决赛。

那是一场足以载入的决赛,更是一场本该更加精彩的决赛!

虽然彼得洛维奇在与乔丹的直接对话中砍下全场最高的24分5助攻和4抢断,库科奇和拉德加也分别打出高效的数据。

但这依旧不能抵挡美国队用强大的内线将克罗地亚撕的粉碎,而这一切,电视机前的迪瓦茨目睹了全过程。

整场比赛!整个夏天我总是在想,如果我在会怎样,如果是南斯拉夫队再会怎样,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办法撑的更久。我们都相信奇迹,我、彼得洛维奇和那支球队的每个人!——迪瓦茨

奥运结束,回到NBA的彼得洛维奇开始变的不可抵挡。他用场均22.3分,命中率52%,三分命中率45%的顶尖数据回应着挑战他的每一个人。

而他与乔丹在NBA的再次对阵更加成为永恒的经典。

面对篮球之神,彼得洛维奇拿下四十分,甚至自信的朝着乔丹大吼:“ 还没完,把球给我,我来干掉他!”

直到此刻,全联盟的所有人才意识到这个在场上永远不知疲倦的欧洲佬,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会投篮的人。

1992-93赛季结束后,彼得洛维奇历史性地被选入NBA最佳阵容第三阵容!

在NBA证明自己,为祖国赢得荣誉,捧回一个属于克罗地亚的冠军!彼得洛维奇正走在自己的路上。


  • 逝去

NBA赛季结束后,他再次披上克罗地亚的战袍征战欧锦赛资格赛。篮网队曾建议彼得洛维奇给自己一个假期,因为即使没有他,以克罗地亚的实力依然可以轻松出线。

然而彼得洛维奇却拒绝了,他的回答是作为克罗地亚的队长,为我的祖国征战每一场比赛是我存在的意义!

在他们返程时,球队从德国法兰克福转机,彼得洛维奇在机场会合了自己的女友后,他们一同独自驾车离开,而悲剧恰恰在此时发生了。

也许是因为疲惫,彼得洛维奇在女友的车上睡着了,天气逐渐的风雨交加,可见度变的极低,在高速公路的一个上坡中,驾驶经验不足的女孩迎面与一辆卡车相撞,彼得洛维奇当场死亡!

短短两个小时后,位于洛杉矶的迪瓦茨被电视上的一则新闻惊呆了。在弄明白一切后,他随即痛哭起来。

迪瓦茨始终在等待,他总认为,战争终会结束,曾经的美好还可以如同全新的赛季般在球场上重来。然而,未曾想那些在球场上无奈的转身却竟是永别!

克罗地亚的萨格勒布,有超过十万人参加了彼得洛维奇的葬礼,迪瓦茨没有获准参加。他只能在电视上静默的看着库科奇、拉德加们扶着棺木泣不成声...

看着彼得洛维奇一贯优雅的母亲在众人的搀扶下几近昏厥...

泣而无泪、大悲无声,我们永远无法得知下一刻你将失去哪一个人!

若干年后,迪瓦茨独自驱车来到克罗地亚,穿行在萨格勒布的街头。

很多的人将他认出、惊呼甚至谩骂。而他却走的如此义无反顾。

他在新建的彼得洛维奇广场上驻足,在他的雕像前凝视,他亲吻了久违兄弟的墓碑,伫立了许久。

最后迪瓦茨留下了一张照片,那张属于篮球的拥抱,曾是他们彼此都最喜欢的一张合影。

本文所有引用同期采访和动图来自ESPN纪录片《曾经的兄弟》,也强烈将这部跌宕催泪的影片推荐给大家。篮探老司机回复:篮球莫扎特 即可观看!


  • 指引

1993至1994赛季,库科奇去了公牛。乔丹曾对他说道,“你不是最好的那个,在要放弃的时候,想想他的比赛,接受那个斗士的指引!”

那个赛季的季后赛东部半决赛,公牛队对尼克斯队第三场比赛仅剩1.8秒时,公牛101比102落后,主教练菲尔·杰克逊决定,最后一击由托尼·库科奇完成,并由皮蓬为库科奇掩护,托尼·库科奇投中了致胜绝杀。

二十余年后,当德拉季奇捧起欧锦赛冠军奖杯时,收到了彼得洛维奇的母亲赠予的篮网3号球衣,德拉季奇当场泣不成声。

“这是我收到最美的礼物之一,他是我的偶像,我们都知道他为南斯拉夫和世界篮球运动做出的贡献,收到他的篮网球衣真是一个莫大的荣誉。”——德拉季奇

2018年,另一位来自斯洛文尼亚的篮球少年震惊了世界,欧洲天王特奥多西奇将他称之为下一个“彼得洛维奇”。他的名字叫东契奇!

“德拉赞-彼得洛维奇是一个非常惊艳的球员。每一个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很好的人。我会学习他比赛里的所有内容,我会学来的,然后为我所用。”——东契奇

三十年来,巴尔干的篮球天赋散落各地,博古特的父母是地道的克罗地亚人,特科格鲁的父母都出生在塞尔维亚。

时至今日,共有28个塞尔维亚人、22个克罗地亚人、10个斯洛文尼亚人、6个波黑人曾在NBA打过球。

在历史、种族、宗教、国籍的多重裹挟下,他们不曾做过兄弟,甚至可能不再知晓那段属于父辈的南斯拉夫篮球传奇,但他们一定会记住那个先行者——德拉岑·彼得洛维奇!


PS:用三天时间将本文完结,一方面源自对南斯拉夫黄金一代的敬意,另一方面是因为近期得知曾经与我高中时一起打过球的小伙伴竟因突发疾病已与这个世界离去。

一直相约着回母校再打一场,不料已成惘然,此文,也算是一种纪念吧!生命有时脆弱的难以想象,所以,请珍惜可以打球的时光以及陪你打球的每一个伙伴,也请爱惜好自己的身体。


篮球需要一些故事,我愿身体力行!每天都爱写点关于篮球的点滴,喜欢的有缘人可以关注大导我的公号【篮探老司机】。


让篮球陪着我们一起慢慢老去...

就酱,溜了溜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