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从快递员的角度,快递送货上门的可行性如何?

回答
作为一名跑了几年快递的“老炮儿”,送货上门这事儿,说实话,真是个又爱又恨的活儿。从咱们快递员的实际情况出发,这事儿可行是可行,但想做得好,那可真是要费点脑筋,还得看不少“脸色”。

首先,从“送货上门”这个词本身来说,它确实是咱们的本职工作。 咱们收件的时候,客户下单的时候,上面明晃La的就写着“送货上门”。理论上,就得把包裹送到客户的家门口,甚至送到手里。这是咱们的承诺,也是客户花钱买的服务。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1. 时间成本和效率的博弈:

时间就是金钱,对咱们来说尤其如此。 咱们一天要送多少个件?这直接关系到咱们的收入。如果每一个件都送到门口,跟客户寒暄几句,等客户签收,那效率直接腰斩。特别是那些写字楼,一层楼几十个公司,每个公司门口都得去一遍,光爬楼梯、坐电梯都得耗不少时间。
高峰期压力山大。 尤其是双十一、618这种时候,包裹量爆炸。如果再强调送货上门,那简直就是要把咱们逼到绝路。这时候,很多人会选择放在快递柜、驿站,或者电话通知自取,这都是为了保证整体的派送效率,让更多包裹在规定时间内送到客户手中。
天气是个大杀器。 刮风下雨、酷暑严寒,送货上门会更加辛苦,而且也增加了风险。有时候,冒着大雨把件送到客户家门口,客户一句“放门口吧”,你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2. 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送到门口”的定义很模糊。 对某些客户来说,就是门禁卡一刷,放在门口就行。但对另一些客户来说,得送到卧室床头柜旁边才算。还有些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可能行动不便,需要你帮忙搬进屋里。这些情况,虽然是出于好心,但都极大地增加了派送难度和时间。
“惊喜”与“惊吓”一线之隔。 有些客户会在订单备注里写一些特别的要求,比如“请务必送到XX房间”、“送到就打电话”、“别让邻居知道”等等。这些要求,咱们得一个个去满足,但有时候,这些要求也可能是不切实际的,甚至会遇到一些奇葩客户,让你哭笑不得。
等待的耐心。 有时候,你送到客户家门口了,但客户可能在开会、在洗澡、在睡觉,或者就是不方便接听电话。你得在门口等,有时候一等就是好几分钟,你身后可能还有好几个包裹在等着你。这种等待,对效率的影响很大。

3. 安全与风险:

人身安全。 虽然绝大多数客户都是友善的,但咱们也听说过一些不愉快的经历。独自一人去陌生的居民楼送货,尤其是在晚上,难免会有一些顾虑。
货物安全。 放在客户家门口,有时候会被别人拿走,或者被宠物咬坏。一旦出现问题,责任怎么划分?这都是潜在的麻烦。

4. 成本与收入的平衡:

公司的压力。 公司也想提供更好的服务,但成本是现实的。如果每一个件都强调用送货上门,那么就需要更多的快递员,或者对现有快递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都会增加运营成本。
咱们的收入。 咱们的收入很多是和派送量挂钩的。如果为了送货上门,派送量下降,那咱们自己的收入也会受到影响。这中间的平衡,对咱们来说非常关键。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智能”的送货上门: 现在很多系统会有一个“送货上门”的选项。如果客户勾选了,咱们就会尽量去送。但系统有时候也很“智能”,它会根据时间、地点、客户历史习惯等因素,给你一些“建议”。
电话沟通是关键: 大多数时候,送到楼下或者小区门口,我们会先打电话。问问客户是否方便,是否需要送到家门口。大多数客户还是比较理解的,会告诉你他在家,或者说放在快递柜也行。
“小便利”与“大麻烦”权衡: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客户是老人,或者家里有小孩,不方便出门,咱们都会尽量把件送到家门口。这虽然多花点时间,但换来的是客户的满意和一声“谢谢”,心里还是挺开心的。
“默契”的协商: 很多时候,和客户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比如,有些客户会主动说“放门口就行”,或者“放物业那里”。这咱们就顺水推舟,提高效率。

所以,从咱们快递员的角度看,送货上门是咱们的职责,也是客户的期望。 它体现了服务的温度。但是,在现实的压力下,尤其是在包裹量巨大的时候,以及面对各种不同的客户需求时,想做到“百分百”的送货上门,并且保证效率和收入,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未来的趋势呢? 我觉得可能会是更加精细化的服务。
针对性服务: 比如,对于老年人、残疾人等有特殊需求的客户,优先保障送货上门。
智能预判: 系统能更准确地预测客户的需求,比如知道哪个时间段客户方便收件,或者哪些客户更倾向于送货上门。
付费增值服务: 也许未来,“极致送货上门”会成为一种付费的增值服务,客户花点钱,就能享受更贴心的派送。

总而言之,送货上门这件事,对咱们来说,既是职责,也是衡量服务好坏的标准。但在这个过程中,咱们也得考虑效率、成本、安全,以及客户的理解。这中间的平衡,是咱们每天都要面对的课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行,但不合算。

其实就快递员的视角来看,作为工作,送货上门或是暂放驿站这两种送货方式对个来讲没半毛钱关系,就像所有打工人一样,人只关心这份工作最终到底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劳动收益。

假设都是按天计薪,放驿站给八十,送上门给一百,那保准所有快递员都跑去送货上门。

但大家都知道,实际上人快递员的收益都是按计件走的,在放驿站和送货上门单价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哪个快递员也不大可能因为客户的便利就主动选择送货上门这种收益较低的途径。

毕竟没谁跟钱过不去。

虽然可能大家觉得送货上门改驿站存放有种大棋党的既视感,但实际这可能是标准化流程后出现后的必然结果。

就像很多人理解中送货上门和存到驿站只是配送终端的差异,但实际上对快递员来讲,这是标准的工业流程化和个体服务化之间的差异。

以菜鸟驿站为例,在现在的驿站模式下,所有快递员接到单之后只需要将快递放置到相应的驿站即可,整个配送流程非常完善,走的就是标准化模式:

快递员接单——放置驿站——客户来取。

但在送货上门模式下,最后配送环节是不可能形成标准的。

很简单,在快递员采取送货上门方式的时候,在货物没有交到客户手里的时候,他们是无法对自己的工作时间做出一个准确判断的。

对于不懂行的人来说,他们眼中的送货上门就像点个外卖一般,快递员打电话客户接单即可。

但现实里的送货上门哪有这么容易。

快递不像外卖,哪个快递公司也不能保障在固定的小时段寄送上门,这就导致了快递递送时间的不确定性,而同时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还有客户。

不是所有人都能全天候待在家里等待快递送货上门的。

而快递交接双方都不确定的状况下,潜在的交接成本是会被大大拉高。

对于那些送货上门的快递员来说,他们肯定有过那种顺畅的送货上门经历,但只要他经历过了那些不怎么愉快的送货上门经历,那他就会天然厌恶起这种模式。

把货送上门了,客户打电话没人接怎么办?

快递员没有办法,他不敢放到门口,因为怕损件,只能拿回去,然后再次配送,而这个再次配送的过程就是成本。

再有一个,客户接电话了,但没时间接怎么办?

客户发话了,等有空再来吧,好,快递员再来一次成本高了。

客户发话了,放门口吧,好,你放到门口了,然后客户回来看到货物没了,来找你怎么办?就算你后续能跟客户一顿沟通知道这个快递是被熊孩子拿走了,但快递员的时间不是时间吗?

就像出租车会避免出现发生交通意外耽误自己赚钱一般,人快递员也要考虑如何给自己减少麻烦以期获得更好收益。

如果你是快递员,你跑一天的菜鸟驿站,苦点累点是没错,但你稳定地赚了120块,而且你知道随着你跑得越来越快,这块收益还能再涨一涨,但要是你去跑送货上门,顺利的时候你是赚120,不顺利的时候可能你一天工作时间都用来跟客户解决纠纷了,然后你一毛钱都赚不了。

比起大起大落,没有人不喜欢稳定。

你说快递员到底愿不愿意送货上门呢?

在单价一致的时候,没人愿意干吃力不讨好的事。

但很多人看到这儿又有了新的疑问,那为什么之前没有驿站的时候就能送货上门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当时快递市场规模跑不动标准化流程。

最早的快递是标准的送货上门,但当时快递费相对也就贵一些啊,就跟以往古代的镖局一样,送货上门是没问题,但人家会问你要更高的钱,而当快递行业整体走向成熟的时候,那工业化的标准流程自然就会出现。

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其实工业化标准流程早就贯彻了整个行业,在菜鸟驿站等模式兴起之前,快递行业先在自己内部搞了分拣,分发等一系列标准流程,最后才轮到了C端。

其实在菜鸟等驿站出现之前,很多小区内部已经自发形成了集中配送点了。

就像说以往小区门口的便利店借着帮着大家收发快递的机会靠来往的客流做生意一般,这其实就是配送模式从差异化走向流程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驿站的出现,某种程度上只是将这种分散的流程化收发模式做了集中。

而且这种集中式配送的驿站模式与我们的国情也有关系。

很多人会拿国外送货上门的例子来说快递配送模式,但很多可能忽略了户型这个点。

在欧美发达国家,人家住的都是大house,对于这种户型来说,除开送货上门并没有什么太好的方式,而且人家的配送方式也可以直接扔到你门口。

毕竟房屋类型在这儿摆,大house的间距就决定了那种偷拿快递的事情是很难发生的,或者说你看日本,人家是一户建,送货上门要有盖章,当然这些年大家也都不讲究这个了。

但即使是在这些较为发达的国家,在涉及到类似我国小区这类公寓住宅的时候,快递的模式也都逐渐过渡到了驿站模式。

标准化是规模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必然体现,而驿站模式就是目前快递行业里无可争议最具效率的模式。

对快递公司是这样,对快递员也是这样,甚至对绝大多数的用户来讲也是如此。

大家不用去质疑这个点,因为如果驿站的出现没有依托于现有的快递格局,那么不消大家动手,市场的力量便会将驿站模式粉碎。


而对快递员来说,也是如此。

存在驿站和送货上门都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他们不存在喜欢不喜欢这一说法。

他们和所有打工人一样,都喜欢能高效稳定赚到钱的工作。

带着收益的角度来看,很明显快递员不会喜欢送货上门这个模式。

搁你,你也不喜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