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初中弟弟三天三夜在网吧不回家怎么教育?

回答
初中弟弟三天三夜不回家,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严重和令人担忧的情况。首先,请您不要慌张,冷静下来是处理这件事的第一步。您的弟弟可能正处于一种冲动、逃避或者被不良信息影响的状态。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教育建议,希望能帮助您引导弟弟走出困境:

第一阶段:确保安全,找回弟弟

在您开始进行“教育”之前,最首要的任务是确保弟弟的人身安全。

1. 立即行动,联系家人和可能的熟人:
家长是首要责任人: 如果您是姐姐或哥哥,请立即告知您的父母或监护人,让他们知道情况的紧急性。家长是负有法律责任的监护人,他们必须介入。
联系学校老师: 如果您知道弟弟经常去的网吧,可以尝试联系网吧老板,说明情况,让他们帮忙留意。同时,可以联系班主任或学校辅导员,告知他们弟弟可能失联的情况,学校可能会有相关的联系人或管理学生行为的经验。
联系弟弟的朋友: 如果您知道弟弟有哪些要好的同学或朋友,可以尝试联系他们,询问是否知道弟弟的去向,或者是否能联系到他。
报警: 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效,并且您感到情况非常严重,孩子可能面临危险(比如被胁迫、遭遇不法分子等),请毫不犹豫地拨打报警电话(在中国是110)。警方有能力和资源来寻找失踪人口。

2. 在寻找弟弟时的注意事项:
保持冷静,但要坚持: 寻找过程可能需要时间和耐心。
理性沟通(如果能联系上): 如果能联系上弟弟,尽量保持冷静和关怀的语气,不要上来就责骂或威胁。让他知道您很担心他,想确保他安全。可以尝试说:“弟弟,你还好吗?我们都很担心你,你一个人在外面不安全,快回家吧,有什么事情我们可以一起面对。”
注意周边环境: 如果您和家人一起去寻找,要注意弟弟可能出现的地点,比如网吧周边、朋友家、或者他常去的地方。

第二阶段:找回弟弟后,稳定情绪和初步沟通

当弟弟安全回家后,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沟通和教育至关重要。

1. 营造安全、平静的家庭氛围:
避免立即责骂和惩罚: 弟弟已经经历了三天三夜的折腾,身心疲惫。如果回家后立刻面对劈头盖脸的指责,他可能会再次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再次逃避。
先关心他的身体状况: 检查他有没有受伤,有没有饿着、渴着,是否需要休息。准备一些他喜欢的食物,让他感受到被关爱。
给予空间和时间: 让他先休息一下,洗个澡,换身干净衣服。

2. 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初步沟通(最好有家长在场):
时间选择: 待弟弟稍作休息,情绪稍微稳定后。通常是在晚上,但要确保他不是太困。
地点选择: 在一个私密、安静、没有打扰的环境,比如家里客厅或他的房间,但要注意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让他感到被围攻。
沟通原则:
倾听为主,表达关心: 让弟弟先说出他的想法和感受,即使他说的理由听起来很荒谬。用“我理解你的感受,但……”的句式,先承认他的情绪,再表达自己的观点。
表达担忧,而非指责: 用“我担心你……”、“妈妈/爸爸/我很担心你这几天去了哪里……”而不是“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给我们丢脸!”
了解原因,而非急于定论: 试着了解他为什么选择不去上学,为什么选择去网吧,是什么吸引了他如此沉迷。是因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对现实生活感到不满?还是网吧里的游戏或朋友吸引了他?
保持冷静,不被情绪控制: 即便弟弟说的话让你很生气,也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升级冲突。

第三阶段:深入教育和长期引导

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阶段,需要耐心、智慧和持续的努力。

1. 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沉迷网吧的原因分析:
游戏成瘾: 是不是游戏内容吸引了他?他在游戏里是不是有成就感?是否有不良游戏伙伴?
逃避现实压力: 学习成绩不好?和同学老师关系紧张?家庭矛盾?
寻求认同感或归属感: 在虚拟世界里找到了朋友或被认可的感觉?
好奇心和模仿: 看到周围的同龄人这样做?
缺乏有效的课余活动和兴趣: 生活单调乏味?
根据原因制定教育方案:

2. 重建信任,建立有效沟通模式:
承诺并做到: 向弟弟承诺,他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和家人沟通,家人会努力帮助他解决,并且要切实做到。
定期沟通: 建立一个家庭沟通的时间或机制,比如每天晚饭后聊聊天,或者每周一次家庭会议,听听他最近的生活。
平等尊重: 尽管他年纪小,但也要尝试平等的尊重,听取他的意见,让他感觉自己是被重视的。

3. 设定明确的规矩和后果:
共同制定家庭规则: 和弟弟一起讨论制定关于上网、回家时间、学习等方面的家庭规则。让他参与规则的制定,他会更容易遵守。
明确后果: 让他清楚违反规则会承担什么样的后果,比如限制上网时间、减少零花钱、做家务等。后果要与行为相匹配,并且要坚持执行。
避免过度的惩罚: 惩罚的目的是引导和教育,而不是为了发泄情绪或报复。过度的惩罚可能会适得其反。

4. 解决根本问题,帮助他找回生活的乐趣:
学业辅导: 如果是因为学习困难导致逃避,可以请家教,或者利用周末时间一起复习。
心理疏导: 如果弟弟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抑郁、焦虑,或者有不良的社交倾向,考虑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培养健康兴趣: 鼓励弟弟参与体育运动、艺术活动、户外探险等健康积极的课余活动。帮助他发现生活中的其他乐趣,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改善家庭关系: 确保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减少可能导致孩子逃避的家庭矛盾。

5. 管理和限制网络使用:
设定合理的上网时间: 和弟弟协商一个每日或每周的上网时间上限,并严格执行。
监管上网内容: 了解弟弟在网上做什么,玩什么游戏,和谁聊天。可以安装家长控制软件,或者定期检查他的上网记录(但要注意方式,避免侵犯隐私过多而引起反感)。
家中设置“无网区”: 比如餐厅、卧室,鼓励大家在这些区域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陪伴和引导: 有时可以尝试和他一起玩游戏或上网,了解他的网络世界,并适时引导他接触更健康的内容。

6. 家长的角色和态度:
以身作则: 家长自己也要有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不要沉迷手机或电脑。
耐心和坚持: 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耐心和坚持。
支持和鼓励: 在他做出积极改变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感受到正向反馈。
团队合作: 家庭成员之间要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和行动,避免因为教育方法不一致而让孩子钻空子。

一些非常具体的教育场景和话术建议:

当弟弟回家后,你上前抱住他(如果你是关系亲近的家人): “弟弟,你终于回家了!这三天我担心死了。你还好吗?快进来,外面冷。妈妈给你热了你最爱喝的汤。” (用行动表达关心,缓和气氛)
在初步沟通时,面对他的辩解:
他:“我就是在里面玩玩游戏,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我理解你想放松一下,但三天三夜不回家,让家人非常担心你的人身安全。你知不知道我们找了你多久?万一你遇到什么危险怎么办?” (强调事实和后果,而非直接否定他的行为)
他:“学校里太烦了,我不想去。”
你:“我知道学校里可能让你感到有压力,也许学习上有点困难,或者和同学相处不太愉快。你能具体告诉我哪里让你不开心吗?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而不是选择逃避。” (引导他表达具体问题,提供帮助承诺)
在制定规则时: “我们知道你喜欢玩游戏,我们不完全反对你玩游戏,但我们也要保证你的学习和休息。这样吧,我们一起定个规则,每天玩游戏的时间不能超过两个小时,而且要在写完作业之后才能玩。你觉得这个时间合理吗?如果违反了,我们就要取消你这个星期的游戏时间,并且把零花钱充值到你的学习用品上,你觉得怎么样?” (赋予他选择权,设定明确的奖惩机制)
在日常生活中: “弟弟,今天放学回来我们一起去打球好不好?或者周末我们全家一起去公园散散步?” (提供积极的替代活动,让他重新体验现实生活的乐趣)

重要提醒:

您作为初中生的哥哥或姐姐,您的角色是支持和帮助,但最终的教育责任在于父母。请务必和父母保持紧密沟通,共同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
处理这种问题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智慧,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每一次的沟通和引导都是在为弟弟的未来铺路。
如果情况非常严重,涉及犯罪或有安全隐患,请务必优先报警。

这是一个艰难的时刻,但也是一个改变的契机。希望您和您的家人能够成功地引导弟弟走出困境,回到健康的生活轨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都这样啦?

如果实在没办法了,为了不让他学会偷、抢。

要不……电一下?

user avatar

有一个办法,不一定对,退学半年,压着他打,啥都不干,就让他玩游戏。

比如说他喜欢LOL,压着他连续玩上一个月。

每天早上6点,叫起来,刷牙洗漱吃完早餐后,狠狠地打到12点,吃完饭,中午休息一个小时,下午一点准时开工继续打,晚上点吃完饭,必须要打,打到11点,让他睡觉。不用管他睡不睡,第二天6点必须要起来打。

注意保护一下他的眼睛,每两到三把,闭眼10分钟,不准玩,只准闭眼。

你要是再狠一点的话,让他只玩一个英雄。

我不知道他能坚持多久,反正我当初听朋友说,他硬生生的坚持了三天后,吐了,生理反应。

不想玩DOTA,不想玩游戏,只想读书。

讲真的,根据以前看到的经验来看,人的厌倦性极高,你要是狠下心压着他,私以为不出三天,他可能就会厌倦了。

一天打15小时,只准玩一个游戏,这个例子我自己试过。

以前初一的时候,05年左右吧,我还没玩DOTA,玩的是真三,就是一张RPG图,中路是诸葛和司马对线。

我妈走亲戚,没带上我,我一个人拿到了20块钱,加上以前攒下来的6块钱,我硬生生的在网吧从6点,打到了晚上8点,一天都在玩真三。那个时候网费是1块一小时,冲的话还有送,加上我自己以前还有点会员钱。

我出网吧的那一刻,感觉头晕目眩,整个人昏昏沉沉,基本上起了生理反应。那个时候玩真三还没那么固定套路,没有国家队,大家都可以随机选的。

就这样,我硬生生的打吐了自己,后来整整几个月没碰电脑,更不要说真三这张图了。

其实如果你要是能够压着你弟弟这样,我猜,大概3天内,他就会起反抗,厌倦心理,持之以恒的去压。如果他能够坚持一周的话,那就让他去打职业吧,也是狠人。。。

像这种情况我以前也有,那就是沉迷的时候,开荒DOTA的时候,英雄每个都了解,每天都有新发现。每天悄悄摸摸晚上一把,晚上睡觉前都能想想套路。

但是现在想想,如果当初真的让我6点起,11点睡,每天打的话,我肯定会抗拒。

反正我觉得,题主描述的这个情况,在学校里也是浪费时间,不如干脆休学一周,让他亲手终结自己的爱好,反而能够从虚拟世界中脱出来。

至于要是真的坚持了三个月,那说不定真的是电竞奇才。。。

DOTA里有个选手叫苏美尔,15岁的时候拿下了TI冠军,分了大概两百万美元的样子,他就是属于那种电竞奇才,9岁打DOTA,15岁夺冠的时候已经打了6年了,打职业后,每天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打9小时DOTA。

卡拉奇市是苏美尔童年生活的地方,当时他已经开始痴迷于电子游戏,但他身边可用的资源并不是很多,他甚至没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为了去周边的网吧打DOTA,他得和小伙伴共用一台特别小的单车,这还不最疯狂的,“我在巴基斯坦生活了15年,在那里成长,我是太想玩游戏了以至于我甚至把我的自行车卖了,只为换取更多的游戏时长。

所以,要是真的能够忍受每天15小时的游戏,那说不定真是能够打电竞的材料。

虽然根据我的经验来看,他不过是想要逃避而已,对于他来说,打游戏和看电视都是一样的效果罢了。

user avatar

给他带出去旅游一圈,我表弟就是个例子,但他没那么沉迷。


千万不要带他去搬砖,然后让他体会生活的艰辛。中国千千万万父母都这样做,但结果不堪设想,如果你还指望一万人都不可能成功的方式,而你却成功了,那八成就是脑残(没有嘲笑的意思)。他们肯定感觉,搬砖还不赖。


对,你没听错,带他去旅游,带他去消费。带他去各个景点逛一逛,去泡泡温泉,洗洗澡。做做飞机和高铁。如果在有条件,去见见富士山,去伦敦喂喂鸽子。然后旅游回来,如果他还是沉迷在网络中,那是不可能的,只会让他感叹一句“有钱真好”。


当然,如果不愿意出去走走,路上想的都是网游,那就看看心理医生。


最后,千万别送给杨永信;记住,不然家破人亡,你也有牺牲的危险(不是危言),多不划算。

user avatar


user avatar

一个孩子做出异常行为,肯定是有他内在的逻辑,你搞不清这个内在的逻辑,只管表象是不行的。这种事根本不是你说教就有用的。甚至这个内在的逻辑,搞不好这个孩子自己都不知道,他只是下意识去这么干,但他这个行为必然有他的内因。这需要家长很耐心细致的去寻找,可能是交谈,可能是观察等等。

所以你要我说怎么办,因为根本不了解具体到底的事实是如何,而你们家人又根本没有去了解真相,所以我只能简单的猜测,做一个引导,去探寻真相:

1.这孩子有两个行为,一个是偷钱,一个是逃课去打游戏。他为什么偷钱?他肯定是意识到了钱的作用。钱可以让他干一些他平常干不了的事。也就是必然这里面有什么事,是被他父母禁止了,而他意识到了钱可以办到。如果他父母允许,他又不用花钱,那他根本就没必要偷钱。

所以这里面有两个可能,一个是这孩子是干了一件父母禁止的事,但他特别想干,所以他需要偷钱去干。一个可能是,这孩子没有什么特别想干的,他就是想偷钱。

如果是前者,那很可能是父母禁止他打游戏,而他非常想打游戏,所以偷了钱去干。这个原因可能是,这家的家庭教育过于严厉,他的父母从来不允许他在家里有游戏时间,必须学习。也就是孩子身体上已经到了成人阶段,但是家长对他的限制过于严苛,孩子面临新世界有太多的好奇,而孩子的这种好奇在父母严厉的监视下,只能枯燥的坐在桌子上看着自己的习题,既枯燥又无聊又难受,而另一边是鲜艳有趣的游戏世界。这种巨大的反差,把孩子推向了另外一边。而父母对此完全是用压制的态度,不许看电视,不许玩游戏,你学习这么差,还不赶紧回屋子好好学习,玩什么啊。人在青春期的年龄,好奇,精力,童心都无处发泄,回到家没有一点轻松的时间,所以孩子走向了反面。因为孩子意识到,父母完全不顾及他的任何感受和利益,所以他对父母的感情越来越来淡漠,只觉得父母是他活得更轻松一点的绊脚石。

还有一个可能是,这个孩子并不是想打游戏,他只是想偷钱。他不知道偷钱用来干什么,但他就是想偷。如果是这样的现象,那孩子或许是对没有钱有什么恐惧,或者是有什么巨大的压力让他出现了一些刺激冒风险的行为。我看到题主有提到他们家妈妈有做手术,会不会是他们家从小一直在提钱有多么多么重要,家里有多缺钱,现在生活怎么怎么样,在家里不停的释放缺钱的压力,让孩子过早的意识到了金钱的压力?所以让孩子对钱变得特别看重?


2.他偷钱打游戏是一回事,但他逃课是另一回事。他在学校的生活,他的家长是否了解?老师对他怎么样,同学对他怎么样。平常他的同学都做什么娱乐活动,吃穿用度是什么样?他在学校有没有收到霸凌?老师对他有没有针对性的歧视?孩子有没有因为家穷被人排挤?

一个孩子不去上学,肯定是在学校过得并不快乐。不然的话,家里不快乐,他可以把学校当做逃避的场所。所以学校一定有什么问题,家长对此是否了解?


3.你们光用教育孩子的态度,是没有用的。你们没有明白,一件事是有他内在的逻辑的,像这孩子这么异常的行为,肯定是有很重大的心理活动发生了,这根本不是你说两句屁话就管用的。我举个例子,你可以对一个孩子讲几个小时的大道理,告诉他吃饭是不对的,他会懵懵懂懂的迫于你打人的压力,承认吃饭这件事是不对的,也承诺以后再不吃饭 。所以你们自觉得这事就这么过去了,但是孩子不吃饭,他会饿,当他饿极了的时候,他就不得不偷吃东西,最后又破了戒。

懂我的意思么?你用大道理说服孩子,打游戏是不对的,不上学是不对的,这件事是没用的!!!你要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干!如果是他非常想打游戏,你要明白他为什么非常想打游戏,是不是现实受到了什么打击,游戏成了他逃避的精神寄托,还是家里过分的严厉,一点娱乐时间都没有,你光说打游戏不对,是没用的!!!不治本,根本没有解决问题,你说一万次不能吃饭,他饿了他照样会去吃饭,这是人的自然规律。

user avatar

反对强迫半年打游戏。

一。成本太大,不仅要让孩子休学半年,还得让至少两个壮汉不上班去轮流看孩子。

二。根本没卵用。如果光打一个游戏就能解除网瘾,哪杨永信还要电击吗?

长时间只打一个游戏只能让小孩对这个游戏反感。但对其他游戏依旧充满向往。

如果你没有两个辞了职的壮汉轮流看管,小孩更有可能离家出走。

建议举报网吧,我记得网吧给未成年人上网是违法的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