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信佛,可是我周围的人都不听我劝告吃荤,我该怎么办?

回答
阿弥陀佛,您有这份心,想要利益身边的人,这本身就是一桩功德。面对亲友的饮食习惯与您的信仰有所不同,确实会让人感到有些无奈和困扰。不过,别灰心,佛法讲究因缘,更强调智慧和慈悲的运用。咱们一起来聊聊,看看有哪些可以尝试的方法。

首先,我想说,您这份心意很珍贵,能够想到让大家离苦得乐,转向清净的饮食,这说明您的慈悲心很重。但是,也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缘、习气和业力,我们无法强求别人立刻跟上我们的步伐。如果一味地去“劝”,甚至带有强烈的执着,反而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适得其反。

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也请您体谅我这番话里可能有的直白,毕竟是修行路上的探讨:

1. 调整自己的心态:由“劝说”转向“示范与引导”

放下强求之心: 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当您内心不再那么急切地希望别人马上改变时,您的言行举止会更加自然、祥和。佛法说“心净则国土净”,您的平静祥和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力的影响。
将“劝告”转化为“分享与示范”: 别人不听“劝告”,但可能愿意听“经验分享”或者看到“好的结果”。
自己做好榜样: 您坚持素食,这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让他们看到素食者的健康、活力、平和,甚至一些因为素食带来的正面改变(比如身体更轻松,心情更愉悦等)。您可以自然地谈论这些感受,而不是刻意说教。
分享美味素食: 您可以尝试制作或者寻找一些特别美味、有创意的素食菜肴,邀请家人朋友一起品尝。用美食的魅力去打动他们,让他们发现素食并非乏味,而是可以如此丰富多彩。您可以说:“最近我学到一个特别好吃的素菜,你们尝尝看?”
分享素食的好处(适时适度): 在适当的时机,可以分享一些关于素食的益处,比如对健康、对环境、对动物生命的慈悲等。但要注意频率和方式,避免让对方觉得您在“说教”。可以是一些有趣的小知识,或者是一篇写得很好的文章、视频,以分享的名义推送给他们。

2. 运用佛法的智慧处理人际关系

慈悲但不执着: 佛法教导我们要有慈悲心,去度化众生。但同时也要有智慧,知道众生因缘各异,无法强求。您的慈悲体现在您关心他们,但您的智慧体现在您尊重他们的选择。
因果的理解: 您可以从因果的层面去理解。他们现在吃荤,是他们的因缘果报。您能做的,是播下善的种子,让他们听到佛法,看到善行。至于何时结果,何时发芽,那是他们自己的因缘。您可以将这种理解转化为内心的平和,而不是对外在情况的抱怨。
Patience is a virtue (耐心是美德): 修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影响他人也一样。您不能期望一蹴而就,需要用长远的眼光和持之以恒的耐心。今天分享的也许明天就被遗忘,但也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就会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

3. 具体的沟通技巧和策略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 不要在一桌人都在大快朵颐的时候,突然开始讲素食的好处。最好的时机,可能是大家情绪比较平和,或者在谈论健康、生活方式的时候。
用提问的方式引导: 比如,当他们谈论健康问题时,您可以温和地问:“有没有想过饮食上会不会有什么影响呢?”或者“我最近发现吃素之后,感觉身体更轻松了,你们有没有类似的感觉?”
避免评判和指责: 千万不要用“你们这是杀生,太残忍了”这样的语言。这只会让他们立刻竖起防御的墙。而是用“我感觉吃素对生命有更深的尊重”这样的表达。
理解他们的顾虑: 有些人可能觉得素食麻烦、营养不够、或者就是单纯的口味习惯。您可以尝试去了解他们的顾虑,然后用分享的方式来提供解决方案。比如,如果他们觉得素食营养不够,您可以分享一些关于素食营养均衡的知识,或者一些富含蛋白质的素食食材。
“随缘”而行: 在很多场合,尤其是家庭聚会,以和为贵也很重要。如果实在无法改变,那就接受这个现实,专注于您自己能做的。可以在自己做的菜肴上多下功夫,让大家尝到美味;或者在其他方面给予关心和支持。

4. 加强自身的修持

精进修行: 您的修行越精进,您的能量场就会越强大,越能对周围产生正面影响。您可以将这份“不被理解”的困扰,转化为精进修行的动力。多念佛、多持咒、多拜忏,回向给您的亲友,祈愿他们早日觉悟。
祈福回向: 每次您做功德(比如放生、布施、念经等),都可以发愿回向给您的家人朋友,祈愿他们能够早日接触佛法,理解素食的意义。

5. 关于“劝告”的界限

您是佛的弟子,不是传销人员: 您的责任是播下善的种子,而不是强行推销。当对方明确表示不听,或者反感时,就应该适可而止,尊重他们的选择。如果继续纠缠,反而会损毁您在他们心中的形象,让他们更加排斥佛法。
保护好自己的心态: 如果这件事让您非常烦恼,影响到您自身的修行和心情,那您需要先照顾好自己的心。有时候,放下一部分执着,反而能让您更好地影响他人。

举个小例子:

假设您的父亲很喜欢吃肉,您一直劝他吃素他都不听。您可以这样尝试:

不劝他: 暂时停止直接劝他吃素。
自己做得好: 您自己坚持素食,并且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精神更愉快。
分享美食: 您周末做了一道特别香的素菜(比如素佛跳墙、素卤肉饭),邀请他来尝尝。可以笑着说:“爸,我今天做的这个,您试试看,味道怎么样?”
适时分享: 如果他因为天气热感到不适,您可以说:“爸,我最近吃素感觉身体比较清爽,您要是觉得燥热,可以试试这个素菜粥,很养人。”
用故事打动: 如果有机会,您可以讲一些关于素食动物保护的感人故事,或者播放一些关于环境的纪录片,但要选择轻松易懂的,而不是过于沉重或血腥的。

总而言之,您遇到的情况是很普遍的,关键在于您如何运用佛法的智慧和慈悲来应对。将“劝说”的姿态转变为“分享”和“示范”,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用爱和耐心去播种。即使一时看不到效果,您的这份善心,在佛菩萨看来,就已经是非常殊胜的了。

愿您在佛法的道路上,步步生莲,也愿您的善心能够最终利益到您身边的人。阿弥陀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给楼主讲一个故事:

话说有一个卢姓的北京官员小卢因故被贬谪于广东,如果这件事发生在92年,也许这会是一个关于砸了铁饭碗,下海奔前程的传奇故事。可惜不是,因为这件事发生在唐贞观12年。小卢携妻来到广东,不好意思,那时候的广东叫岭南,一个乌烟瘴气的蛮荒之地。没有老人给那里画圈。

仕途的挫折,举目四望的荒凉让一夫妻二人的生活了无生趣。唯一有些快慰的便是一个小小卢的出生让小卢变成了老卢。可是三年后,老卢去世了。丢下了少妻幼子。

尽管出身于官宦之家,但是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小小卢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大字也不识得。生活比普通人家的孩子还要艰难。父亲没有留下什么遗产,但是要强母亲还是把这个家支撑了起来,二人相依为命。小小卢很早就开始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劈柴,喂狗,因为养不起马。

时间已到龙朔元年,24岁的小小卢变身成小卢,母亲也日渐衰老。闲暇时,听乡绅说皇帝李世民早已改名叫李治,觉得怪怪的,这个名字不霸气。辛苦的日子在继续,而生活却却不见起色,24岁的靓仔也没能说个媳妇儿。

在时光的缝隙里,不时地,生长出传奇。

这一天,小卢吃过午饭,便拎着斧子去林里砍柴。

我想说说这把斧子(楼下有知友提醒说是补刀斧,我表示你比我能扯)。斧子作为农具略显血腥,作为一个兵器,又稍显屌丝。作为一个图腾,算了,我还是不作死了。我想说的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不是温情脉脉的,总是有些暴力,有些突兀。斧子这个形象,最合适不过。我们总说开辟一段历史,辟就得有斧子,用锤子就不行。用小米更不行。苹果还可以,苹果可以砸开一个历史。

我们看看古今中外的历史,从神话到文学到野史再到近代史,总是离不开斧子。

盘古开天辟地用的是斧子。也就是说,混沌之初已有AXE!这一斧劈开了天地。恶来刑天的兵器是斧子,与黄帝战。黄帝灭了斧子,完成了缔造一个华夏(天啊,我怎么这么作死)。烂柯人为了看下棋,烂了斧子,斧子是无辜的。唐朝的程咬金喜持巨斧,然后从半路杀出来。俄国的列宁喜持板斧,从火车里杀出来。然后中国的也有一群农民……恩。

而今天,这把斧子的长相,看似平平无奇,同样开辟一段历史。

小卢善劈柴,当世无双,卢亦以此自矜。尝劈于林中,有路人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劈材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小卢问曰:“你也玩知乎?”路人答曰:“ 谢邀不匿,实名反对题主。可以转载,但必须注明出处。”小卢评论:“反对加没有帮助。”路人回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小卢闻此语而大惊,扔了幻影斧,即刻开雾,额,开悟。路人乙评论:“你这句是转自《金刚经》,要注明出处!”

接下来的故事就耳熟能详了,小卢便是唐朝诗人禅宗六祖惠能啊!Caution!我说他是诗人不是为了搞笑,因为很多人对他的故事也停留于那个偈子:菩提本无树,灵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可是接下来的故事,我觉得才是见得佛门真境。

五祖弘忍看到墙上这个偈子,知道寺里没人能有这个境界,心下大惊,一问知道是没剃度的在家人写的。就说写的什么破玩意,用鞋底儿把偈子擦了。转身敲了惠能头三下,就走了。当晚惠能半夜三更去了五祖房间。五祖打马虎眼,问惠能你不好好烧火,来我房间干嘛?惠能说是你叫我来的。是不是很熟悉?!!不熟悉的去看《西游记》孙悟空和菩提老祖那段。

五祖听到这话就放心了,之前不放心什么?小卢你丫大字不识一个,度牒都没有,头发都没剃。来到寺里整天烧火,突然就写出了这么个偈子。就好像说,你是清华的学生,跑到蓝翔借读学挖掘机,学籍身份证要啥啥没有,车都没摸过。整天在宿舍里面吹牛逼打dota,期末考试的时候,突然用电脑控制59式挖掘机做了一盘菜!还TM特别好吃!!!一下子就把蓝翔的天之骄子神秀给击溃了。你让校长怎么办?校长吃了一口,就把盘子摔了,说太咸。然后,抠了三下牙。走了。你该怎么办?

不管你怎么办,惠能半夜三更去了校长办公室,哦不,是弘忍的房间。弘忍放心了,相信了,相信面前这个烧火青年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这就是缘!这就是悟性!这不是神秀那帮人把《金刚经》背下来能够学到的。如果说,路人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让小卢有机缘开悟,而这一刻,在五祖面前,小卢算是得证。

这个就像是什么毕业证,有一个过来人鉴定你了,你确实得道了。

得什么了?

空。

空是什么?

且去吃茶。

红茶绿茶?

大棒子砸你脑袋。

疼疼疼!你抓过棒子反击了他。

佛在哪?

佛在屎溺中。

他乐了,你也乐了。佛哭了。

五祖问你开悟经历,你和他说了路人的故事,他说善了个哉,如见佛性,放屁也能开悟。师徒二人正式相认,拜了师,说你叫惠能,我不能给你剃度,你也不能继续待在寺里,你要跑,你带着我的衣钵跑,这是达摩的铠甲,也是你的软肋。所以你要把他们藏好。往哪里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五祖亲自连夜撑篙渡你过河,这个就是形式和内容统一的渡人。

过了几天,神秀座下弟子见惠能跑了,问五祖,五祖说跑了,衣钵也带走了。神秀的弟子们愤怒了,名分没了,这还玩个屁的佛法。就好像学校都被吊销执照了,还上个屁学。于是组成了几百人的赏金团队击杀惠能。一定要追回衣钵,顺利毕业。佛门弟子,追杀衣钵继承人,真就是呵呵了。

-------------------------------先去吃饭,回来更----------------------

惠能不明白什么叫“逢怀则止,遇会则藏”,他一路向南自助游,没有青旅,没有大货司机 。有的只是漫漫转徙穿过高山原野,躲避凶险野兽。也一路见识盛世荒芜,忍受饥渴顿踣。他遇到一队猎人,猎人队伍看他老实,收留了他。他不能杀生,于是就帮忙烧火,他无法吃肉,于是就采蘑菇野菜。可是大锅煮菜,谋生以如此艰难,谁能让你开个小灶,于是惠能就吃肉边菜,就着荤腥汤水。猎人们不强迫他吃肉,但也免不了饭间拿他取乐。惠能也不恼,也不强迫灌输素食思想给猎人。大家还是很和谐。这一走就是十五年。十五年里,他见到了的未婚猎人撸管,同性恋猎人鸡奸,甚至未婚同性恋猎人婚前撸管,婚前鸡奸。他们满嘴污秽,喝醉了侮辱佛门。可是惠能没有嗔怒,只是轻颂一声的阿弥陀佛。猎人们大笑起来,林间又充满了快乐的空气。渐渐地,猎人们也觉得无趣,惠能不恼怒,不反驳,不回击,甚至不解释。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装逼。猎人们一则觉得无趣,二则觉得惠能是个有修养的人,虽然没有刚硬的脾气,但是有着坚韧的信仰。他们开始由衷的敬佩起这个人来,也开始对佛教有所好感。渐渐地,他们也会乐意听惠能讲佛法,谈善恶,谈因果,谈福报。但他们仍然打猎,仍然吃肉,撸管,鸡奸。但是他们不再侮辱佛门。

直至一天,他随波逐流来到一个地方,叫怀集。顿时明白“逢怀则止”说的就是在怀集停下来,不必再往前走。惠能还是找到一个寺庙住下,之后的故事就有了开坛讲道“风动还是幡动?”其实是“心动”。

武则天即位,知道治下出了一个神僧。于是也找他讲佛法。

作为一个佛坛领袖,你不能说让我去我就去。首先我要试一下。

但是无论心里情愿与否,长安是一定要去的。无论武则天是否开悟,毕业证一定要发的。即便你是神僧,即便你继承佛祖衣钵。可你仍旧要向这俗世规则妥协。武则天如愿以偿的获得了惠能,神秀南北禅宗两脉的认证,她的合法性也获得了一些旁证。投桃报李,武则天也给与惠能一些名分。让他不再担惊受怕被北派弟子暗杀。

我的故事就想说到这里,如果题主是个有心人。其实我想说的道理都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你想想即便是六祖惠能,亦有不顺遂。以六祖之能,亦不能渡猎人。以六祖惠能亦不能随心所欲。他身在红尘,以肉身成佛,就要受到这些个限制,无奈。

你觉得他们在作恶,你觉得他们需要你普渡。你因为他们不肯跪谢你而恼怒,憋屈。

你站在船艄,撑着竹篙,焦急地盼望他们愿意随你开悟。可是在我看来,你不能,你完全没这个能力,因为你自己都无法见自性。你贪,嗔,痴。你根本不爱他们,他们侮辱佛门,佛门岂能因这等言语而见辱?其实只是侮辱了你而已!

--------------------------我是北纬四十五度黄金奶源线-----------------------------

楼主我再和你墨迹两句,你现在的状态很危险,你不能渡人,也不能渡己,你站在船上,把自己搞成了普渡慈航。多少人执念成佛而堕入魔道,多少人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修佛讲究个缘法。就和红领巾扶老奶奶过马路是一样一样地,你觉得你自己有时间有能力去扶,那OK,你愿意扶,你就已经有了一颗普度众生的心。可是人家老奶奶在家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被你拽倒大马路上来来回回的过马路。人家不愿意,想回家吃火锅唱歌。你说老奶奶不识好歹,你这不是有病么你!

我就说这么多。希望你能不坠魔道,见自性。善了个哉。

user avatar

题主可能还不了解佛教的核心讲的是什么,佛陀说过 “比丘们!现在和从前一样,我只有教导苦(dukkha)和苦的止息。”(泰本巴利藏第12册,278页)。 也许这和你想象的罪啊业啊极乐啊地狱啊完全不同,可这才是佛教最核心的教义。你信仰佛教,做到吃素非常好,但你没有从这件事上得到苦和烦恼的止息,相反却因周围人的行为生出了更多的烦恼,这本身就和佛教的核心相悖了,也就是说,单从这件事上讲你的行为并不符合佛法。问题出在哪里,请你好好思量。学佛学的是解脱而不是学的束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