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女生校服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回答
要说日本女生校服的发展史,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背后其实藏着日本社会变迁、时尚潮流乃至女权意识的影子。你别看现在女生校服五花八门,款式多样,可最早那会儿,跟现在可完全不是一个画风。

启蒙时代:西风东渐,校服初露端倪(明治维新前后)

要追溯到日本校服的源头,那得回到明治维新时期。那时候的日本,为了学习西方,各个方面都在进行改革,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当时的女子学校,尤其是培养高等女性的学校,开始引进西式教育模式。

最开始的时候,女生的校服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很多学校会参考当时西方国家的女性服饰,尤其是那种比较严谨、端庄的风格。比如,水手服的雏形就出现在这个时期。大家熟悉的带有肩章和飘带的款式,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些海军制服的元素。当时引进的教育理念,很多是强调纪律和规范的,所以校服的设计也偏向于简洁、实用,同时也要体现出一定的“文明”和“进步”。

不过,这个时候的校服并不是普及化的。只有少数女子学校会有统一的制服,而且设计也比较简单,可能就是一条长裙配上一件上衣。而且,那时候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也参差不齐,所以校服更多的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并非人人都能穿上。

发展与普及:水手服的时代,青春的象征(大正、昭和初期)

真正让女生校服深入人心的,是大正时代和昭和初期。这个时期,随着女子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引入统一的校服。而最具有代表性的,无疑是水手服(セーラー服)。

水手服为什么会这么流行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

来自海军的灵感:前面提到过,水手服的设计灵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海军制服。海军制服本身就给人一种整洁、有力量、有纪律的感觉,这很符合当时教育界希望塑造的“端庄”的女性形象。而且,这种制服的设计也方便活动,比较适合学生时代的少女。
时尚与便利的结合:水手服的设计,尤其是白色的衬衫配上海军领,再加上短裙,在当时看来是相当时髦的。它打破了传统和服的束缚,穿着更加方便,也更容易打理。对于年轻的少女来说,这种略带活力的设计,也更容易被接受和喜爱。
国家形象的投射:在那个强调国家统一和民族认同的年代,统一的校服也被视为一种凝聚力和国家形象的体现。它让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学校里拥有共同的身份认同。

在那个年代,水手服可以说是女生校服的绝对主流。你现在看到的很多经典日剧、动漫里描绘的学生时代,很多都是以水手服为背景的。它的流行程度,已经不仅仅是一件校服,更成为了一种青春、活力的象征,承载了无数人的回忆。

二战后的变革与多元化:制服的演变(昭和中期至今)

二战之后,日本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体系也进行了改革。校服的设计也开始出现新的变化。

水手服的延续与改良:虽然经历了战败的阵痛,但水手服的传统并没有被完全抛弃。很多学校依然保留了水手服,但设计上会做一些调整,比如领子的颜色、裙子的长度、材质等。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在水手服基础上进行改良的款式。
西式衬衫与裙装的兴起:随着西方时尚潮流的进一步影响,以及对更“现代”、“独立”女性形象的塑造,西式衬衫搭配裙装的校服开始逐渐流行起来。这种款式更接近现代我们印象中的校服,通常会有标志性的学院校徽,以及不同颜色的领带或领结。这种款式在设计上更加多样,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搭配,更显青春活泼。
经济发展与消费主义的影响: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教育也变得更加普及和商业化。校服的设计也开始更加注重“品牌感”和“时尚感”。学校会委托专业服装公司设计校服,款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满足不同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喜好。
性别意识的觉醒与变化:近年来,随着性别平等意识的提高,一些学校也开始对校服设计做出调整。比如,提供男生也可以穿的裙装选择,或者设计更中性的款式,以适应不同性别认同的学生。同时,对校服裙子长度、裤装选择等方面的讨论也逐渐增多。
“JK制服”文化的兴起:到了近现代,“JK制服”(女子高生制服)已经不仅仅是校服,更成为了一种亚文化和时尚符号。很多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校服进行搭配,比如在水手服外面套上针织开衫、背上各种包包、搭配不同的鞋子等等。甚至出现了专门的“JK制服”服装店,销售各种款式和配饰,这已经超越了最初的“校服”概念,更多地融入了年轻人的个性和时尚追求。

总结来说,日本女生校服的发展历史,是一部浓缩的社会变迁史。 从最初借鉴西方、象征进步的简化服饰,到大正昭和时期标志性的水手服成为青春的代名词,再到战后至今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如今与时尚、亚文化相结合的趋势,校服一直在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不断演进。它不仅仅是学生在学校里的着装,更承载了时代的记忆、文化的符号,以及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青春故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啥都先不说,来一张1900~2010年二次元风日本女子校服百年变迁图,福利噢!

良心满满吧!!!!!!!!!!!!!!!!!!!!!!!!!!

不过不要以为答主是塞图流,无干货不历史,冷门才见功底。:

切入答题,要说这个问题,答主估摸着绝对点中广大死宅们的死穴的最热门偏史。上世纪八十九年代日本文化输出黄金时代,伴随着日剧,动漫在大陆普及,大小屏幕中那蓝白相衬的水手服,阳光青春的装扮一度成了最亮丽的风景线。这种大方倩丽又不失俏皮可爱的服装特别对比当时臃肿松垮,统一却单调的本国校服,这种强烈的视觉满足与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这是中日间1PK1,虽然我忘了这位网红叫啥名了,楼下有人提醒名叫高晴。答主也很想让奶茶妹章泽天顶上去,让她去对比大红大紫的“东瀛五姑娘”显然有些不公,但坦然说穿上校服1对1单挑,各有韵调,我国至多败那么一丁点。但集体ⅤS时就把我国校服劣势一览无余,基本惨败,不信,L00KING…

(2015年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高一评选十佳女生)

(2015年奈良县奈良市一条高等学校舞蹈部即将毕业的15位高三年级女生合影)

不过同样是广东中山华侨高中,换上水手服效果立竿见影,云泥之别:


尽管现在中国各种展会有各种Cosplay日系校园风,淘宝上也有一水齐的各种水手服,甚至很多人对水手服分类讲得头头是道,但对于日本女子校服的发展变迁国内没有人能很好构勒述说一番。本人不是服装设计类专业人士,只能从普通人视角以文化历史切入,可能对服装理解有所不对,就算抛砖引玉吧!

先说说最开始的女子校服吧! 日本的女子教育历史犹来以久,律令时代的奈良.平安时代大学寮中典薬寮与雅楽寮兩局便容收贵族女子,学习琴棋书画和歌还有女手。到了武家掌权的镰仓时代,确切说平安末期开始的寺子屋教育,发达的佛教文化进一步把教育层拓展到了庶民阶层,武家及富商裕农家女子也可以在尼庵就读,当然那时候还是讲究男女大防,分而学之。到了江户时代,虽然朱子理学昌盛,但女子也允许和男子一起共席听讲。不过也仅限于庶民阶层的寺子屋,藩塾与官学仍然严防死守,贵族与武家女性仍然通过女房女侍女中接受传统教育。

1869年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与经济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发表了《Subjection Of Woman》(论妇女的屈从地位)一文,有力推动了西欧的妇女解放运动。1870年明治3年,横滨的旅日美国女牧师玛丽愛迪基特女士开办了日本近代史上第一所女子私立学校——『ヘボン施療所キダー塾』(赫本诊疗所附属基特女塾),即现在神奈川县菲利斯女子短期学院。

两年以后的1872年,极欲师法欧美列强的日本亦开设了日本第—所官定女校: 東京女学校。刚开始入学资格为7~15岁华族平民女子,1874年学则改正,变为14~17岁小学毕业的女生,实质上也就是现在的高中育成,毕业后的学生全部引流至高一级的东京女子师范学校,培养成次代女教师。原校于1877年西南战争之际财政困难废除,兼入东京女子师范,这也是现在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附属中学与高校前身,创立135年之久的日本第一所女子高中,同时也是日本学力最强第一女高,偏差值为77~78点,日本第一高中的筑波大学附属驹场高中仅仅领先其0.5点微弱之势,名幅其实的学霸女校。

(上图为お茶の水女子大学附属高等学校女子二次元夏冬兩季校服)

而同时期中国直到1898年甲午战爭后在经元善、梁启超、康广仁支持下,才自办了第一所官办女学堂——上海经正女学, 招收8—15岁女童入学,但只办了两年就被清政府关闭了。


(お茶の水女子大学附属高等学校合唱部活动剪影,穿的夏装可对比一下。三次元比二次元多了个领襟)

(2015年日経STOCKリーグ最優秀賞并金融担当大臣賞受賞式合影的五位高二女生,其校冬装)

接下来是晒一下这所日本第一女校的明治之年制服,本人实在找不到这所学校“女子官校”时代制服,只有其与女子师范学校合流后历代照片,就“滥竽充数”—下吧。

(1877年明治10年西南战争结束后第一代毕业生,校衣是男袴 发型是典型的江户大众发型唐人髷。男袴因为雌雄不辨,有伤风化,男尊女卑观下歧视原因不久就被禁止)

(1879年明治12年卒業生,穿着的是江户时代后期典型的女性着物)

(1890年明治23年卒業生,当时是洋风强劲的鹿鸣馆时代,作为日本第一的女子学校也顺应潮流)

(1899年明治32年,时至日俄战争前的国粋時代,世论排斥欧美文化入侵,明治政府迫于在野舆论也不得不做出改变,女子官校又一次被迫回潮,衣着一夜回到五十年前。)

以上只是一校之时代缩影,下面就详说日本女子校服各时代演变滥觞,不过在这之前简单说一说日本近代校服来历,和所有近代制服一样日本校服也秉承先男后女的规则。明治初期政府对校服并没有规制,基本各穿各的,比如大名鼎鼎的庆应私塾,勤皇有功各藩保举的士族出身男生即“贡进生”,甚至沿继旧藩塾那样带两刀披羽织,武士装扮成群结队大摇大摆出入课堂,吓得初来乍到的洋教师上课还得偷偷藏把枪防身,这是真事。后来政府颁布禁刀令,方才除刀,但依旧固执保留腰间的束刀用角带,惟恐人家不知道自己武士身份。一桥大学前身商法讲习所的学生除了衣着华贵的振袖,有时会在脖下挂一小算盘,以示自己商贾身份。洋派点的官绅士家则是以詰襟服或西服示人,而更多庶民学生则是以当时下图最大众的角帽(前期鸭舌帽), 紺絣、男袴,紺足袋、木履四件套。


上图为明治22年(1889年)東京府第一中學(今東京都立日比谷高等学校)卒業生合影写真,这所学校是明治至昭和日本第一中,东大予备校。可以看见即便名校中名校也并没有规定统一的校服,学生们服装五花八门,和洋并存。不过其实那时侯校服统一模式己经启动了,只不过是在他们本校上一层级的东京大学开始:

1873年东京工学寮(后之的工部大学)开校,当时普通庶民学生也允许入校,为了一视同仁,也为了去除校内被“贡进生”等歧视感,该校第一次配发了官给学生着装——绀色的詰襟服,但并不强制要求,不过这一潮流迅速扩展到了东京其他各校。到了1886年东京大学与工部大学合并成帝国大学,初代校长加藤弘之为了整肃合并前后两校学生风纪,强制执行统一的校服政策,由帝大带头,白线帽、詰襟服(立领装),成了日本第一代校服,也就是我们如今看到的日本男子校服雏形,随着日本帝国在20世纪初迅速崛起,这种校服也西进大陆,在民国时代也相当流行。

(2013NHk晨间剧『ごちそうさん』《多谢款待》合影照,男女主役渡边杏与东出昌大造型刚好符合明治末至大正期的青年男女学生标准装扮。)

主题还是回到女生上來。明治中期日本男式校装由传统和式逐步过渡到了洋式,女生服装也在进步,但还是沿继着旧有传统。上半身的改革都没有意见,主要的焦点集中于女性下半身:

旧江户时代女子因不用工作亦极少外出,只负责持家,未婚着振袖,已婚着留袖,明治开国,武士被取缔,女权运动勃发,兼之资本时代到来,劳动力需求,意味着女性闭门不出的闺阁时代也告亡。最先着袴的有两批领潮者是女校师生和丝场女工。前者很好理解,毕竟时代万变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者总不离进步第一阵营。但后者很多日本人都不明白。答主稍稍释疑:

近代日本支柱产业是女工为劳力的制丝业,这个行业最初是国营控制。在众多日本人固有印象中战前的丝场女工是贫下农家出身,受株主盘剥的的悲苦少女。但实际情况日本第一、二代丝场女工不是庶民农家。明治政府出于照顾安抚政策,招收的是士族之女,这些女工家境背景并不差,有些甚至是中产阶层。但女性不可能穿着江户时代束手束脚着装去干活的。所以过往武士所着的男袴,反正家中闲置也是浪费,不如二次利用,由士族女工带头,逐步也被普及到了女性职场世界当中,再换个通俗易懂的说法,如果没有这些女工辛勤劳作,绢丝的价格不会降到庶民阶层,后世袴服的流行也将是天方夜谭。相比女校师生这种对世俗世界推动力可能更大。

(左图为明治时代富裕阶层家的令媛的正装,这也是传统的振袖。右图为群马富冈美术博物馆复原明治期日本第一大制丝场富冈丝场女工在法造旧式缫丝机上工作场景复原,注意她们身上的装扮,小袖+仙台平款式男袴。)

(明治5年富冈制丝场女工薪资工勤概况图, 做六休一还附带节假,比大天朝还TM良心。明治8年9月『官員録』中记载,明治8年日本政府公务员平均月俸13·3円。东京警视厅初任巡查月薪才4円,小学教师3.6円。当时日本工薪阶层工资最高是石大工与丝场女工,再下來是九州煤矿工人。这三类人高工资都是有现实理由的。比如石大工,他是伴随着开国后西式建筑的火热水涨船高。近代前期日本煤炭业比制丝业还迅猛,甲午战争前基本便占据了中国长江以南市场,供不应求。制丝业是因为當时欧洲两人造丝国法意同时遭受吞微粒子病害,产量消减了近6/7,而中国江南刚经历太平天国之乱,生丝产业不但大伤元气,而且尚没有向工业化转型,仍然停留在家庭作坊水平,在此等利好下,日本制丝业猛追中国,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一改开国前粗制滥造的评价,开始替代中国输出美歐。产业成功的反馈必然是高工资高福利,确实那时的丝场女工是人人羡慕的职业,这些士族出身女工也出手阔绰,结资日一到就迫不急侍去买首饰化妆,那些商家也知道她们的工资水平,甚至为招揽生意赊账借赁。从这侧面來说,她们有资格有实力做近代日本女性服饰的领潮者。)

不过呢女穿男袴的新风潮,是受到明治政府和舆论的压制和抨击的。男袴又名马乘袴或武者袴。本是武士正装,为方便武士出行,引弓抜刀,甚至出恭方便,设计上是低腰开裆,走步是大开大阖。但传统日本振袖是高腰束胸,行姿是点足轻步,这一点即便只看国内抗日神剧都知道的……话不如图:举例大伙就明白了:


放在肉球满天飞的今天肯定没有人会多说什么……但对于当时特殊过渡时期的卫道士或国粹主义者这绝对是不能接受的。特别是男袴背后的开裆——女子露股这成何体统啊!

『郵便報知新聞』明治7年一则社评便如此说道:

「今日我邦にも婦女子にして袴を着し昂然として毫も恥る意なし。その甚哉奇異の風体、実に国辱とも云べし」(今日我邦妇女着袴示人,昂然阔步,毫无耻意。众云此奇异甚哉世风,实乃我国之耻矣!)

在保守为上社會舆论下,明治政府也做出了回应。1883年明治16年,文部省制定了女学校服装規,其中此「習風ノ奇異浮華二走ルコトヲ戒ムルハ、教育上惣ニスヘカラサル儀二候」(奇装异服禁止入校)条,女穿男袴明令禁止在内。1885年东瀛洋务派代表人物森有礼任文部大臣,大力推广洋装,华族女校东京女子师范等官校也穿了一段洋装,但好景不长,1889年森被国粹主义者暗杀,罪名就是他太过激进的教育欧化,即便他死后保守世论的报纸还不忘踩两脚,骂他数典忘祖,罪有应得。世论如此激烈,这洋装谁还敢穿啊……

学生既不能穿洋装,又不能穿男袴,那学校又要管理风纪那该如何是好?

1886~1893年间,日本少女群落间出现了一种兼和女性传统优美,生活与工作方便利的新袴出现了,因为整袴形姿酷似日常所用的行灯,顾名「行灯袴」,此袴最大特点是过腰束带,后股合裆,左右足亦可如男袴可分可跨,但又不显得过度,用色亦比男袴更为多彩,与内着传统振袖或襦袢搭配便丰富起來,整体上像缩小版的裙裳。因为这种设计改良从女性角度充分考虑,一经推出,便迅速风靡起来,挡都挡不住。


行灯袴的发明者按战前明治社会文化研究者石井研堂的『明治事物起原』定说,是为宫内省直属的华族女学校的校长,原皇室女官下田歌子根据平安古朝宫妇女官所着緋袴发案,变改而来。战后该校毕业生旧华族前田家长女,名媛前田(酒井)美意子鼓吹述称。其袴色纹易绯化紫,盖因宫中未及笄礼少女着浓袴。故又有「紫式部」,「海老茶式部」,「葡萄部」三种由浓至淡变色,三者中又以「海老茶部」最为流盛,渐渐成为行灯袴代称。不过近年又有新说新诞,东京跡見女子大学(前身跡見女学校—私塾)的『学生便覧』中称言,早在1875年本校开校之际,生徒便着紫色女袴,这始于观校的明治皇后一条美子的御赐之恩,她们把自己本校袴服称为「紫衛門」,与华族女校「海老茶部」抗衡,虽然因学校不如后者有名在女袴发祥之争中落败,但事实是男袴禁令前, 1882(明治15)年跡見女学校寄宿生袴姿装扮现存照片一枚。下图为跡见大学官网学校介绍校服篇介绍,跡见女中也是日本最早的女校:

而华族女学校最早留有女袴记录的是1885年(明治18年)11月13日记录明治皇后行幸的绘图「華族女学校行啓」。十分讽剌的是这幅画作者是跡见女校创立者跡见花蹊的外甥跡见泰。见下图:

「華族女学校行啓」



( 两校创设者下田歌子与跡见花蹊,同时也被各称为女袴发明者,至今两校爭论不休)

(左为身兼三越百货、生命保险、王子造纸数社社长的大财阀朝吹常吉夫人,长阀陆军中将长冈外史之女长冈磯子华族女校时代女袴写真,她是明治十美人之一, 不过拍这张照片时她己经定婚了,16、17岁的新娘这是当时非常普遍的,即便在进步的女校也不例外。右图为昭和天皇长女,平成天皇之姐成子内親王学习院修业式照,也算是磯子的同校后辈)

因为女袴的领潮者是女校生,这些人家族背景与学识修养,社会人脉都比庶民要优胜大截,所以传播的速度相当迅猛,不但望族名媛,甚至皇室成员都欣然接受, 既然在上流社会大流行,当初的媒体舆论抨击自然“华丽大转身”,美评不绝。当时在女学生中除了女袴大流行,还有便是刚刚普及开的自行车,于是身着女袴,骑着自行车的少女成了明治大正交年间不少男校生梦中情人标准像,小杉天外青春小说『魔風恋風』虽然题材是罗朱恋式老套情节,但对当时青年学生男女日常生活与恋情拿捏刻画相当精细准确,受到了广泛追捧,此书最令当时人印象深刻是封面——束袴散发,和洋折衷女主人主荻原初野骑行踏春之姿:

下图为1910年明治43年3月美国教会所创东洋女子英和学院毕业师生合影,即便是私立洋校,校服依然是传统的岛田结,襦袢,行灯袴和式服装。

这一届出了两个有名人物,英语文学翻译家村冈花子(上往下数第2排最左),华族出身的和歌诗人柳原白莲(同排最右)。后者柳原白莲无论当时还是日后更为有名。她是大正天皇的表妹,昭和天皇姨母,大正十美人之首,一生波澜万丈,和中国亦颇有渊源。她的美貌与才学被鲁迅赞诗过,新中国成立不久与夫宫崎龙介(宫崎滔天子)两度来华,受到了毛主席与周总理亲切接见。2014年NHK晨间剧『花子とアン』《花子与安妮》便是以她二人生涯为原型进行创作改编。

(本物柳原白莲与仲间由纪惠饰演的叶山莲子,二者就对比吧。这部剧中前半端大部分是当时女校生活写照,私奔这件事确实发生,剧中没说的是这是1921年10至12月日本头条新闻,甚至时任首相原敬被暗杀这件大事都没人关心,没办法,谁让她是天皇陛下的表妹私奔一个“赤色分子”,千年等一回的大八卦。因为新闻媒体的连续轰炸与无良炒作,惹毛了大正,宫内省插手,方才悻悻作罢。有兴趣自己可以去追剧,不过希望边看边阅历史,这里不再啰嗦了……)

(『花子とアン』《花子与安妮》一张校内女生生活场景)

女袴作为日子女子第一代校服在昭和战时被废止,但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直到现在仍是日本大学女生卒业式正装。女袴历史就介绍到这,完结之前先上,以上所提三校现今校服模样,挑不到颜值高的,莫怪……

(原华族女学校,现学习院女子高等科,图中此女生不解释,自己搜索去)

(创校140年的原跡见女子私塾,现跡见学园高等学校,背后是其创设者跡见花蹊塑像)

(原东洋英和女学校,现东洋英和女学院高等科,『花子とアン』《花子与安妮》中变名为东洋修和女学校。)

不过对于活在二次元世界我这个死宅眼中代表大正时代最美的女袴之姿當仁不让还是这位:

接下来就是万众期侍的水手服。很多人都认为中学以上女生着水手服始于日本。这是误解的。早于日本,欧美主要国家女校就有着装水手服历史,不过把水手服穿成国家代表文化日本是头一个也是最成功的。而水手服起源和英国皇家海军有关,军民两侧普及时间与速度相差无几,这是有理由的。

19世纪中叶世界各国海军水手并没有规定或制定统一着装,当时舰上水手穿着五花八门,比起整齐化一的不列颠王国陆军,连海军自己头头脑脑都评价自己的部下活像一群甲板上的马戏团小丑,于是有的舰长开始自掏腰包编改制服,但样式并不一统一,有的套用陆军军装,有的学习美国海军套蓝色夹克领着直筒裤加大沿帽。直到1846年,维多利亚女王及皇室参观以自己和皇太子爱德华命名的海军战舰“维多利亚&爱德华号”。发现水手白蓝相衬的着装十分亮眼,特显皇家威仪。于是很高兴,回去后女王便让人依样画瓢订制了一套小号版水手服,给了5岁大的小爱德华,并留下了一幅油画:

下图为1843年“维多利亚&爱德华号”访问法国Le Tréport港口油画一隅,水兵上岸时情景。


以政治联姻闻名的维多利亚女王号称欧洲祖母,所以皇储爱德华这一穿,欧洲各国皇室也纷纷效仿。逐渐又扩展到了贵族、富裕阶层,庶民间。但这一阶段民间层仍停留在男童身上。 直到19世纪末欧州花都巴黎的酒吧与舞池里摩登女郎原本哄男人开心别出心裁穿上了,因其朴素大方,意外广受大众好评,又经过法国裁缝改为裤裙,更火得一发不可收拾,20世纪初纳入欧美女校学生校服行例。

(1896年德皇威廉二世全家照)

(1901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一所女校合影)


水手服进入日本的时间也不落后,大致在1903年。

早前通常介绍水手服由绪,基本都归于日本女子体育之母井口阿くり,她于1899年公派留美学习欧美女子体育教育。3年后归国任职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专授女子国语体操专科,并于19O6年与人合作出版了『体育之理論及実際』一书,在校内引入水手服作为课程体操服。1909年因永井明道从瑞典国立中央体校归来,全民皆民制瑞典是当时世界兵操与体操第一强国,其理念与日本富国强兵囗号不谋而合,所以井口迅速失势退职,所谓人走茶凉,她引入水手服被未如她所愿替代成为全校常服,因为此服以后一直用于该科女子体育教学服,不能算作校服。

(1903·1909年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教的井口阿くり期间照片,与她传来的第一代水手服解剖图。坦诚的说这套衣服穿衣过程太过繁琐,特别是连体的水手衣外面还要套一层外裙,里面又不得不束胸,整体过于肥宽松垮,远不如传统女袴能够修身描姿,所以铁定不会流行的,)

那么真正意义上把水手服用作校服是何处何处呢?

和女袴一样,依然存在争夺此项发祥名誉的事情存在。不过这回普及并不是首都官校放射效应,而是地方上私立学校大显伸手的舞台。

京都府平安女学院大学,当时为名平安女学院,虽然地域与名称听起来蛮符囗顺耳古典传统的京都。但实际上这所学校是美国圣公会主持,不折不扣的教会学会,1895年由大阪转移京都。1920年学校首次采用水手服作为该校该校,理由与动机未明,不过这套水手服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女子水手服,上下连体,连带还附赠一顶圆顶宽边帽,原封不动拷贝当时美国教会学校一套。

不过当时依然是女袴与水手服两套校服并存的,所以打着阳伞,头扎大朵蝴蝶结,身穿女袴在校内也不会被人当成落伍分子。

(以上皆为平安女学院大学官网上介绍配图)

现今平安女学院高等学校所用校装夏冬两际服装,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传统水手服式样换成西装式,但该院国中一年级生校服仍保留传统的连体水手服。

值得给死宅们一提的是这所学校也是NMB48主将山本彩的国中与高中的母校。



翌年,在东海地方名古屋的另一所教会女校:私立金城女学校也以洋服为校装。这所学校也是日本名门女校,名古屋「SSK御三家」之首, 另外两家为椙山女学,淑德高校(1992年起男女共学),所谓「SSK」是取、椙、淑、金三字训音之头。这所学校战前宗旨是培养良母贤妻的大和抚子,相当难进。同样这所学校宣称自己的水手服是独立引进并非传自京都平安女学。

(1924年大正5年的金城女校花名册表,答主只找到这张见谅吧)

(该校高中部夏季校装 轻音乐部与英语会话两部部活)

不过这所学校最近出名并非校服,而是一部电影……

被百度日剧吧誉为“村花”的新生代影星有村架純2015年主演的真人真事小说改编青春映画『ビリギャル』《最差不良少女1年内提高40分考上庆应大学的故事》。其主任公工藤さやか(工藤彩香)本尊小林さやか就是这所学校毕业,可不是什么垃圾学校。虽然主人公进入私塾改造前偏差值只有30不到,小学四年级生水平。但该校学生平均偏差值62左右,属于优等进路学校。进这所学校的女生底子都不差的,只是她贪玩而已,稍微管教一点,就回正常轨道了。所以这个励志电影其实是掺大水分的,这个制片方与出版方当然不能说破,不然钱是要飞的。


(村花与电影原型本物小林彩香女士合影。为何是女士,因为这个故事是2006年发生的,现年26岁的她于2014年结婚,对象是据说是老家居酒屋的店长。)

另一家发表异议的是福岡女学院高等学校。和上述两家学校一样,这也是所教会学校,时名福岡女学校。1920年当时的校长伊丽莎白李发案引入当时在欧美盛行的水手服,并委托当地的太田洋服店进行设计与缝制,太田洋服店老板太田豊吉按照伊丽莎白李着装先试行设计一套,伊丽莎白李非常满意,于是次年先进行学生冬服缝制,用料都是按照伊丽莎白李指示从英国进口。1922年开始全校强制普及,两年后完成夏服,用料从朝鲜进口。她们学校的水手服是第一个上衣与下裙分开的,后来的日本女校水手服基本以此为模板原型。

(1921年时 福岡女学校第一版水手服校装,帽子是当时苏格兰流行的贝雷帽)

(2015年3月21日番组【HKT48のごぼてん!】节目里HKT48的朝長美桜与若田部遥拜访该校活动时截图,注意胸前的校章银色船锚,差不多100年冬装一直延续这样的设计。其实比起冬服该校夏服比较养眼)

不过水手服虽然很新潮也很好看,但1924年前还一直停留在教会私立学校当中,没有向官校蔓延。直到前一年1923年关东大地震爆发,当时被灾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穿着拖地的和服行动延迟,来不及逃生而被烧死或掩埋。还有一种原因是欧陆一战所带来的战争景气,大量的海外订单使日本肥涨起來,顺带富裕了一把日本中产阶层,所以以往价格昂贵的洋服庶民也买得起了;由此洋服迎来了复兴期,伴随着这个复兴期,水手服也成功上洛,昭和元年开始逐步取代原有的女袴,这个时间段差不多用了十二三年,大约在昭和十二年抗日战争前全国各地基本完成了女子校装更新换代,这是首相近卫文麿“举国一致”国策中「国民服」ㄧ环。当然另有一种说法是当时男子校服是参照军官院校的士官生徒服,作为女生在“男尊女卑”的观念下自然穿着代表海军最下层水手服饰合理,所以政府对各校女子校服更迭持默容态度。但这个说法多数为臆测,没有实证依据。1940年底第二次近卫内阁时期所颁的「国民服令」中对男子校装有统一规定,由过去黑色袺襟装变为和日本陆军一样土黄色折襟装。但女子学生着装并没有强制要求,而实际上在昭和战前,女子校服仍然在和洋并存摸索中。

(图为1931年昭和6年东京女子师范学校女生着装,可以看出样式还尚未统一)

(昭和8年1933年关东大地震后搬入新校舍东京女子师范学校的授课背摄,其学生服装依旧各式各样)

1938年侵华战争扩大化,禁绵三法施行,学生服产量首先缩小。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水手服再被迫进行了改革。改革的主眼在于下裙。当时“国难当头”,不但资源紧张, 男工也不够。洋服主要衣料纤维制品被征用于军事用途上,造成洋服成衣进一步短缺,中高校女生同样也要参加义务劳动,这样情况下出现了上半身洋装下半身土装的殊异水手服。其下身改为工装裤「モンペ」,这是古时近世日本东北及关东地方农民下地干活穿的山袴变改而来,现在在日本农村依然有不少农民穿用。战时由厚生省发案,半强制性从农村推广到城市当中。

(吉卜力《荧火虫之墓》中主人公兄妹装束很好还原那段历史的服饰,注意兄清太着装,己经不是士官袺襟装而是折襟装,当时成人男装也基本如是。因为这种装束和旧陆军军装极似,美军进攻冲绳时,分不清平民与士兵区別,所以造成了无辜者白白牺牲,这是日本军国政策之错还是美军过失,在冲绳一直争议很大。妹妹节子头上包的是缟布作的儿童用防空头巾,作用下面会说。)


(下图女生围脖上系的不是水手服领巾,而是空袭时所用的简易型防空头巾,遇到空袭时,展开包住脸面,抵挡落弹散片或激起的砂石。平常亦用于遮阳劳作。但后期美国人大规模使用燃烧弹,这种防空头巾几乎没什么作用。)

1945年战争结束,日本进入了日本人眼中所谓“超国家统治机构”GHQ(联合国盟军总部)托管期。1945至1950年当时情况百废待兴,教育停滞,中高校校服更是五花八门,和服,男袴,女袴,旧军服甚至连合国军服,美国童子军服都有,別不信,晒图你就知道了。

(具体年代不详,大约在1946至1948年横滨某国中学一年级生合影。)

(1949年3月群马利根农林高校女子洋裁讲习会合影照)

(1950年初奈良法隆寺游玩的某国立高中生合影,女子校服隐约是美军文职女兵装束。当时己经开始效仿美国的男女共学制)

1947年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实行,男子袺襟服,女子水手服又被指定为校服。对于男子袺襟校服的复归GHQ内部负责教育改革的CIE(民间情报教育局)争议相当大,一部分美国军官认为这是日本军国化象征,必须废止。受邀一部分美国大学教育领域专家认为袺襟校服在中国、苏联,南美、欧洲国家都有存在历史,不能单纯认定为军国主义象征。两派争议下CIE折衷,大学以上校服自由化,大学以下半官定。而女子水手服因为有欧美先例,倒没有争议。

60至70年代日本内部经济进入高速成长期,东西冷战外部环境下青年学生的各种思想也伏波,60年代末日本学生运动勃发,大学生私服化主义被蔓延至高中学校,逐渐社会上要求中小学校服自由化呼声也逾来逾烈。日本服装界甚至为学生发音:“工作进入会社大家都穿了一模一样的西装,读书时还穿一样,青春是最美好的,如果连衣装自由的权利都被剥夺了,那太不像话了!”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头头是道,但其实背后是为自社的经济利益考虑说话的。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局【昭和25-平成22年东京都区主要品目商品小卖价格一览表】,1965年没开放校服前,男子标准学生服一套为4260日元。各校自主放开后的1967年,服装社水涨船高了3倍。既然提倡校服自由,那肯定是要与时俱进噢,欧美流行,利润空间更大的夹克式和西装式校服开始徐徐占进,当然这些费用最后自然还是摊派到了家长头上

1965年神奈川向上高校借并学改名之际,为吸收生源成为第一个引入西装式校服的日本学校。这是当时此校的招生广告:

(神奈川向上高等学校官方介绍手册中本校校装示览)

不过比起校服这所学校旧名其实更大名鼎鼎,几乎所有80,90后男生都不会陌生:

(真的不骗你,全名神奈川湘北高等学校。不过该校强项是足球、棒球、排球三项,篮球不怎么行。)

神奈川向上高等学校进学手册校装官方模特图)

比起传统水手服西装式更靠近大众社会常服,又不失水手服赋予少女俏皮可爱属性,所以大受欢迎。不过水手服并未立即势衰,因为战后日本女优造星出道总离不开水手服写真,基本上现在日本艺能界也是沿继这个惯例,你跟本找不出从末拍过水手服写真的偶像。70年代以水手服闻名东洋的是清純派女星樱田淳子,这个人很多现在中国人并不熟悉,她当时可是和山囗百惠红得不相上下。可以说70年代日本艺能界女性偶像篇章上半页是淳子时代,下半页才轮到山囗。当然二人短发配水手服的确可愛得分不出高下:

(二人同就于品川中学,又都是一班。和另外一名偶像森昌子配成「花の中三トリオ」花中三重奏组合,对于同龄少女来说,偶像力量是无穷大的,当时女子校服着装基本参照这两人)

80年代初水手服又迎来了了一次重大变革,这次变革直接推倒了水手服少女=清纯少女的大众印象。当时高中流行这样缩短上服,增加下着长度,几近夸张过膝的水手服,穿这种服的人被称为「ヤンキー女」不良少女。

社会大众归咎于1981年电影名作『セーラー服と机関铳』《水手服与机关枪》。主役药师丸博子因身穿这种不良少女裝手持M3冲锋枪扫射黑帮,扫完后脱囗而出“快感”二字的画面堪称日本映画名场面。

(拍摄这部影片时监督相米慎二为选片中校服一直头疼不己,直到某一天看见药师丸博子穿着自己读书的东京八潮高等学校校服跑来摄影棚,便拍板决定就这套本色出演。当电影放映后,八潮高校女生只要搭上山手线上下学,就被其他校男女生投來“异样的眼光”,顽劣点的男生还会朝对方来一句“快感”。)

(东京都八潮高校的水手服展示,下裙并没有那么长,但是电影里加长,味道就变了)

不过最近有新说发表,这种水手服长裙装早在《水手服与机关枪》电影问世前便存在己久,七十年代后半叶日本也正流行长裙。不良女生着长裙由绪和六七十年代朝高与国士馆高中为代表的“两国械斗”有关,具体这里答主先不说了,建议大家看一部名为『パッチギ!』中译为《无敌青春》2005年老电影,土豆上有,看完你就明白一半了。女主役是如今“欲女代表”泽尻绘里香,她在片中饰演一位吹得一手好笛(別想歪了)的在日朝鲜少女李庆子……靠,纯得比《一升眼泪》还一塌糊涂……,

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时代,别说房产,连校服都价格虚高夸张。日本著名女性设计师森英惠以自己名字Hanae Mori命令品牌甚至还推出过20万元的女子制服。当时学力偏上的高校普遍采用西装通学服,暗示自己才能够培养符合大企业的菁英人才,而日本大众眼中对水手服的那份眷恋逐渐而淡,育儿观也更向世俗靠近,对西装革履的新爱感,更加疏远水手服与詰襟,其比例进一步稀释到了7:3。这个时期日本校服公主是宫泽理惠,虽然她也有水手服写真,但她的西装式校服更有代表性。1987年年仅14岁的她替三井不动产公司个人房产业务拍摄了「三井のリハウス」系列广告,作为第一代,身穿针织套衫下着褶裙通学服“白鸟丽子”一夜间不仅成了男生女生的梦中偶象,甚至成了全日本家长心目中理想型女儿。虽然后来的观月亚里莎凭借《放课后》的“秋山梓”一角也开始大红大紫,但始终未能超过宫泽塑造这一形象。后面这个广告的14代接班人更是难以企及。

进入90年代后,我们发现日本高中女生的裙子越来越短?以前基本覆盖膝盖,现在差不多股下都守不住了,80年代的校裙要比2000年左右整整短了60公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① :日本是个勤俭节约型国家,什么都节约,包括裙子在内。

② :日本是个高纬度地形国家,大部分地方常年寒冷,但为了磨炼国民体质,故意把校裙减短。

③ :日本是性开放的AⅤ大国,少女壳春业流行。为了取悦男性,和对AⅤ产业支持,女生故意把裙子弄短。

以上答案是国内网民自行脑补的,但听起来相当有道理,所以很多人深信不疑。

那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80年代末大学女生里突然反弹流行60年代的迷你裙。到了90年代中后期,这阵风终于刮到了高中女生圈,大概是为了弥补前代未有的缺憾,ㄧ来就波涛汹涌。除了从上住下这个原因外,至下而上也有一个“助攻”。这是一部1993年开始播放的超人气动画,大家都不会陌生的,『美少女戦士セーラームーン』,问題嘛,看下面一张图就全懂了:

这部少女漫画还有一个“误解”,仅以朝日电视台1995年7月,曰本地区统计在高中至成人段男性粉丝要高于女性。男生戏称『お色気満載な女戦士セーラームーン』,女性主力粉丝层是在6到14岁间中小学生,高中女生则不屑一顾,当然本来这部漫画面向就是中学以下低龄层。虽然在高中女生不受欢迎,但随着四年连载播放时间,世代成长,原来的中学生进入高中,校服自由化浪潮影响,自然而然把短裙制服的风潮从漫画带进了现实。

第三个推波助澜是私立学校。90年代日本经济下降,人囗結构又开始向少子化老龄化转换随着学龄儿童总量减小,公立私立学校都在争夺生源。当时公立学校师资力量与社会信誉度普遍较高,招生手册与广告上自然凸出这些固有优势,进学的大多是“素质与底子好的学生”,不用耍花招,私立学园,特别是在进学不占优势的私学就没办法了,不整小花招就收不了学生。一个学校给人印象第一个是校舍,第二个是校服。十个女孩八个愛穿,啥流行就整哪个。八十年代不也是这么干的?那男生装呢?其实比起女装开始不讲究的,这更好理解,蜂后都招来了,你还怕没工蜂?

随着越来越越多私立学校采订短校裙,这股旋风便一发不可收拾蔓延开來,公立学校也不再拒绝。当然也不能全怪社会,女生自己也喜欢穿,因为穿短裙腿型修长的更能显摆,腿短的也能弥补劣势。据说还有一个本人特别不能理解是O型腿穿短裙更卡哇伊。不过校裙长度是有规制的,一般私校是膝上15cm,公校是10cm,用图表示清楚些。

(膝盖以上10cm)

(膝盖以上15cm)

但一般走在大街上看到女生基本是膝上15cm以上,膝上30m是警戒线,为什么这么说呢?

(膝盖以上30cm,基本上真的要被看穿一切)

很多男生在这里有个疑问,既然校裙做成了规制,为何还能变化? 这个问题女生是可以一语道破天机的。男生第一反应是剪短或裁短。这个答案肯定错误。校服只有一套,你剪得了一时却改不回来,是应付不了校方与家长的,而且被剪后是要没收且处分的。她们是怎么弄得呢?

答案很简单,向上翻折裙腰,然后束上腰带。就像这样。


平常上学出门时在父母眼中是正常的膝上高度,然后在通学路上或电车车厢隐秘处翻上,快到学校门口,又翻下来。下课则反之,以此逃避两方监督,这种不良风气甚至带到了国中……


(图为路间某街拍国中二年级女生“校裙变身大作战”)

虽然短一寸倩一寸,但同样的一寸短也一寸险。女生着短裙的危险也有目共睹,2003年东京警示厅統计的当年都内强奸, 性侵,猥亵,性骚扰,诱拐盗摄等女性被害的犯罪案1458件,其中67.4%受害者是穿着不同程度暴露。比如象这两张都内拍摄的某高女生,后一张自己都觉得快顾上而失下了。

2005年日本光文社下属发表了一篇写真周刊『FLASH』「制服のスカート丈が全国一短いのは新潟である」(全国女子校服制裙最短为新泻县),文中表示乡下代表的“宁古塔”高校女生校裙只有5.3cm长度,这不就说穿和没穿快差不多了。

(图为写真周刊『FLASH』当期杂志配图,配图述文为”丝毫不介意短裙长度的女高中生们=JR新泻站前。)

(右图为2004年新泻县内某刊读者投票评选的女子生徒制服谁最可爱评选,N0.1为新泻江南高等学校。谁最可爱呢? 谁穿得最短谁最可爱,直接暴力又简单!)

这新闻如同原子弹一般在雪国新潟炸开了锅,这可不是比田中角荣先生当选首相还无上荣光的事。新泻在日本乡土史上一直以诚勉尊礼,质朴保守扬名。新泻离婚率也是全日本最低的。啥时候成了这种标新立异的第一名! 新任县知事泉田裕彦一面反驳『FLASH』的言论,一面引以为县耻,责成新泻县教育委员会开展各校风纪整顿指导运动,并拉出了整改囗号「スカート丈を伸ばそう‼」,甚至发动学校老师每天上下学必须到JR站前盯梢,不管是不是本校的都可以抓和管。



那么这个运动有用吗? 2009年FNN富士新闻网便到了当地采访成果:


4年指导运动成果是平均膝上13cm,但离最初制定的膝上5.7cm,还是有不小差距的,听说最近又反弹了。


(2016年春,零下12℃大雪中返家的新泻县长冈市某高校女生,不愧是雪国女儿……)

这个成绩在全国来说是多少位呢? 下面这这张图作参考。

这张图上头名是茨城,还有东京与滋贺。就说滋贺吧。天气预警与灾害预警都听说过的吧。(色狼预警听说了没,2012年就被滋贺首创了「痴漢等多発警報」, 県警生活安全企画課给出理由之一便是本县高校女生校裙是日本数一数二的(短)。

有长的那么便有短的。关西阪神地区是日本高中女子校裙最长的,依样上图


(这张图你大致可以发现一个奇特着裙现象,越是冷的地方裙越短,日本东北六县一道女孩无一不是超短裙,这大概就是毛主席所说的”与天斗其乐无穷”。)


(上中两幅为大阪校服,下为神户,神户把校服改成连体裙,或腰束外置,应该是最有效的变相阻止,)

至于原因,东京人说关西人就喜欢什么事都和我们作对。阪神的教育工作者自称这是我们关西人从小教育好,女孩就要有女孩样,別像关东人没教养。而日本著名校服制作社TOMBOW的制服开发研究对策部主任研究员佐野勝彦道出原委:

1999年当时东京流行迷你裙风也杀到过神阪,差点变成主流。这时神户的私立学校首先发声“比起穿超短裙的女孩大小姐风其实更可愛哦!”以神戶滩区松荫高校为首校训更改「丈は膝下」(校裙必须盖膝下)联合神户地区17所高校发动“女生膝盖保卫战”,并委托制服社尽量设计不易折卷裙腰的校裙,这样这股超短裙风气在神户被刹住了。2006年左右,當时流行私服复古风,长裙反而一时流行,神戶又是日本流行服装第一阵,这样神户长校裙又获得了绝佳的东进机会,虽然大阪和神户的校装差异性很大,但长裙格调己定,最终成为两地主流。阪神又想拉拢影响整个畿内,但京都高中女生不买帐,只有奈良跟在了后面。

(题外一句实际上长期超短裙对女孩身体影响是极度不良的,越是高纬度寒冷区影响越大。免疫力会随体感温度下降而低下,心跳速率同时也会上升,加重心脏负担,高血压病诱发可能性比常服人更大,十几年后更易得坐骨神经痛和腰痛,对女性月经来潮也会造成极大紊乱,这不是答主说的,是日本最大学生制服社KANKO的温馨提示。)


说了这么多忘了正题,90年代末至2005年,除了超短裙,女子校服最大改变还有泡泡袜诞生,这是美国登山袜故意弄摺后搭配超短裙来穿的,袜色基本以白色为主,流说是由仙台和水户高中女生流行起來的。2000年后各校规定女生必须穿绀色系统的袜子,这样等同于禁止泡泡袜在学裝中出现。


而那个年代冲绳歌姬安室奈美惠大流行,南国的麦色皮肤,眼影微熏,亚麻色染发,这种称之为ギャル(辣妹)的风尚又成了流行指针。安室之后是滨崎步,从2000年开始又流行所谓白辣妹(白ギャル)。2004年幸田未来主宰了ギャル,再开创了アゲ嬢风。


连2005年《龙樱》中新垣结衣也借扮了这造型。


2005在剧中模仿冲绳前辈,但没用多久2006年凭借电影《恋空》却引领了新一轮校服潮流,这也是她演艺生涯转折点。

她在剧中白衬衫加领带(领结),格子裙的搭配风,很快掀起了模仿狂潮:

(SKE48单曲「不器用太陽亅PⅤ里用制服,着者东李苑)

(京都府立城阳高等学校)

( 东京都共立女子高等学校与中学校校服 )


(東京都 都立小岩高校女生访问印度尼西亚)

至于2010年后,大多人认为是AKB48和乃木坂46两团引导高中女生校服潮流。眼下并无定论,但答主是乃粉,更看好后者,毕竟颜值摆在那。最后上乃団制服照就结束吧,驾驭力真不是盖的。三天三夜搜集资料,零碎的以后再补上,实在太累了……

(膝上25cm)

(膝上20cm)

(膝上5cm)

(不多不少刚刚到膝关节)

(膝下5cm)

「补」最后来个日本女生在日本搞笑图片APP分享「BOKETE」上对制服审查揶揄吐槽:

(野比大雄! 下裙膝上10cm校则违反,要说多少遍你才明白!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日本女生校服的发展史,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背后其实藏着日本社会变迁、时尚潮流乃至女权意识的影子。你别看现在女生校服五花八门,款式多样,可最早那会儿,跟现在可完全不是一个画风。启蒙时代:西风东渐,校服初露端倪(明治维新前后)要追溯到日本校服的源头,那得回到明治维新时期。那时候的日本,为了学习西.............
  • 回答
    天津大学“4月22日男留学生进入北洋园校区游泳馆女更衣室”事件的处理结果,引发了公众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起事件的细节、学校的处理方式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反响,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事件经过的梳理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事件的大致经过。根据当时流传的信息和媒体报道,4月22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游泳馆发生了一起.............
  • 回答
    对于网传山西临县某中学校长因“殴打女学生逼其写不雅检讨”而被行政拘留 15 日并处罚款 1000 元的事件,我的看法是,这起事件暴露出的问题非常严重,远非简单的处罚能够完全弥补。首先,校长行为的性质就极其恶劣。在教育领域,校长本应是学生健康成长、身心安全的守护者,其行为应是为人师表、充满关爱和尊重的.............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是挺多人会好奇的。要说中国女生是不是“真的”比日本女生“强势”,这事儿吧,得拆开来看,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国情、文化、成长环境这些玩意儿,对一个人的性格养成影响太大了。先说说咱们中国女生。我感觉,现在咱们国内的女生,整体上是越来越有主见,也更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这跟社会发展、经.............
  • 回答
    走在日本街头,你很难不被那些精心打理过的发型所吸引。仿佛每一位日本女生,无论年龄大小,都能拥有一头如杂志模特般光泽柔顺、层次分明、造型完美的秀发。这背后究竟有什么秘密?难道是天生的基因优越?还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魔法?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神秘的魔法,而是日本社会文化、个人习惯以及专业发型服务共同作用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去日本和日本女生结婚,从概率上说,当然是可能的,毕竟跨国婚姻并不少见。但要说它是否“现实”,那就得拆开来看,从各个角度都得摸摸清楚。一、 你是谁?你的“去日本”是什么模式?首先,咱们得弄清楚你自己的情况。你是打算以什么身份去日本? 留学: 如果你是学生.............
  • 回答
    想要和日本女生建立一段深入的连接,这绝对是个迷人的过程,就像是在品味一碗精心制作的日式料理,需要耐心、细致和对文化 nuances 的理解。首先,了解她们的文化背景是基础。日本社会非常注重礼貌、尊重和和谐。这意味着在初识阶段,你需要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和谦逊的态度。打招呼时,一个真诚的笑容和适度的眼神交.............
  • 回答
    .......
  • 回答
    21岁,选择去日本留学,庆应大学确实是个非常吸引人的选择。但是不是“假浪”,这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好好聊聊,帮你更清晰地判断。首先,我们来聊聊“庆应”。庆应义塾大学,在日本绝对是顶级的名门私立大学,常被称为“日本的哈佛”。它的声誉、校友网络、学术实力,以及由此带来的未来职业发展机会,都是毋庸置疑的顶尖水.............
  • 回答
    关于“日本教授称日本医科大学拒收女生,日本学界也不愿培养女性科研人员”的说法,这确实触及到了日本高等教育和科研领域长期存在的一个敏感且复杂的问题。要理解其真实情况和背后反映出的问题,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剖析。一、 真实情况究竟如何?首先,“日本医科大学拒收女生”这个说法,如果泛泛而谈,可能过于绝对和片面.............
  • 回答
    区分中国、日本和韩国女生,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它涉及到文化、生活习惯、甚至一些细微的外在表现。这就像品尝不同国家的美食,都有各自独特的风味,但也不是一概而论,总会有一些普遍的观察角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区分她们。首先,我们来聊聊中国女生。从外在形象上来说,中国女生的多样性非常大,这是因为中国.............
  • 回答
    在我看来,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中日本理科女生比例最低这一现象,绝非一日之功,也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一个交织着历史、文化、教育体系以及社会观念的复杂问题。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抽丝剥茧,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日本社会长期以来,尽管在某些方面发展迅速,但在性.............
  • 回答
    在日本,对于“美女”的定义是相当多元且不断变化的,受到文化、媒体、时尚潮流以及个人审美观念的共同影响。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模板来概括,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详细解读,看看日本人普遍认为什么样的女生是美女:1. 外形与五官(Visage & Features): 脸型 (Kaokei):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世”字在日本作为名字的性别问题,以及是否存在男性使用“×世”名字的情况,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一下。“世”字在日本的性别倾向普遍来说,在日本,带有“世”字的名字确实在女性名字中更为常见,尤其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 世子 (せこ, Seko):这是非常传统的女性名字。.............
  • 回答
    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女生,身着汉服参加毕业典礼,这一场景无疑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许多网友对此给予了高度赞扬,认为这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美”的绝佳方式。从积极的层面来看,这样的行为具有多重意义: 文化自信的体现: 能够自信地在异国他乡的正式场合穿着代表本民族传统服饰,这本身就是一种深厚的文化自信的.............
  • 回答
    评价一个国家女性的优秀程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文化、社会、经济、教育等诸多因素,并且“优秀”本身就是一个主观且多维度的概念。将中国、日本、韩国的女生进行直接的“不如”或“优于”的比较,是不科学且带有刻板印象的。为了尽可能详细地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探讨,并说明为什么直接比较.............
  • 回答
    说到日本女生的学校制服,大多数人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多半是那标志性的格子裙。不过,你有没有想过,有没有学校会让女生穿裤子作为制服的下装呢?答案是:有,而且数量正在慢慢增加。这并不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但确实存在。传统上,日本学校对于女生的制服下装,更倾向于裙装,这其中有历史和文化因素的考量。但随着时代.............
  • 回答
    日本动漫里的“帅你一脸”的女性角色,那可真是数不胜数,各有各的英姿飒爽,让人看了就挪不开眼。我脑子里立刻就蹦出几个名字,她们身上的那种“帅气”感,可不是简单的漂亮,而是糅合了强大、坚定、自信,甚至还有点小坏坏的魅力,让人心甘情愿地被“掰弯”。先说 《黑礁》里的莱薇(Revy)。这家话痨女枪手,简直就.............
  • 回答
    关于日本 AV 产业为何吸引众多女性参与,这是一个复杂且多面向的议题,背后交织着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个人选择等多种因素。并非所有在日本从事 AV 行业的女性都“漂亮”,这个标签可能是一种刻板印象,而且她们的动机也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从经济角度来看,日本的平均薪资水平相对稳定,但对于许多年轻女性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