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手养猫,一般接猫会新家都是笼子养的?过多久才可以散养呢?

回答
你好呀!恭喜你即将迎来你的新毛孩子!新手养猫,关于“笼养”和“散养”的时间,这确实是很多新晋铲屎官关心的问题。我来给你详细说说,希望能让你对这个过程有个更清晰的认识,并且帮助你的猫咪能更顺利地适应新家。

新猫咪到家,为什么通常会先用笼子?

你观察到的“笼养”情况,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初期隔离和适应期”。之所以很多新手猫主人会这样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安全和稳定: 猫咪是领地意识很强的动物,而且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到一个完全陌生、充满新气味和新声音的地方,它们会感到非常不安和压力。最初的笼子(或者说一个局限的空间,比如猫的航空箱、大一点的猫笼,甚至是一个单独的小房间)能给它提供一个相对安全、可控的小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它不会因为害怕而乱跑乱窜,也避免了意外发生(比如被家具卡住、误食异物等)。

2. 循序渐进地熟悉: 笼子就像一个“安全屋”。猫咪可以在里面安心地观察、休息、吃饭、喝水,并逐步熟悉新家的气味和声音。主人也可以在笼子旁边,不打扰它的情况下,和它建立初步的联系,比如轻声和它说话,给它零食。

3. 控制和观察: 在初期,你需要仔细观察猫咪的健康状况、饮食饮水情况、排泄是否正常,以及它的行为模式。笼子里的环境更容易让你做到这一点,一旦发现异常,也能及时处理。

4. 防止破坏行为: 对于一些第一次到新环境的猫咪,可能会因为应激而出现一些不当行为,比如乱拉乱尿在不该尿的地方、破坏家具等。在可控的范围内,可以降低这些情况的发生。

5. (如果家里有多只猫)隔离: 如果你家里已经有其他猫咪,那么新来的猫咪在初期必须进行隔离,防止疾病传播,也让彼此有时间慢慢适应对方的存在。

那么,过多久才可以“散养”呢?

“散养”这个词,在猫咪到家初期,更多的是指逐步扩大猫咪的活动范围,让它能够自由探索和生活。这并没有一个绝对固定的时间表,因为它取决于猫咪的个体性格、到家后的适应情况,以及你对它表现出来的信号的解读。

一般来说,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关键的观察点,来决定是否可以逐步扩大它的活动范围:

1. 猫咪自身的表现:
主动与你互动: 它是否会主动走出它的“安全屋”来找你?是否会摇着尾巴(虽然猫咪摇尾巴有时是烦躁,但结合其他表现,很多是积极信号)?是否会主动靠近你,让你抚摸?
放松的姿态: 它在你面前是否能放松地躺下,露出肚皮(这是一个非常信任的信号)?耳朵和胡须是否处于放松状态?
正常进食饮水: 它在新环境里是否能正常地吃饭、喝水,并且胃口不错?
正常排泄: 它是否能乖乖地使用猫砂盆,并且排泄物是健康的?
探索的意愿: 它是否会主动从小范围空间探出头来,好奇地观察周围?

2. 环境的准备:
移除潜在危险: 在你准备放它出来之前,确保家里没有对猫咪有危险的东西,比如裸露的电线、易碎的装饰品、有毒的植物、敞开的洗衣机或烘干机门等。
提供丰富的资源: 确保家里有足够的猫咪用品,比如多个猫砂盆(建议数量是猫咪数量+1)、猫抓板、猫爬架、玩具、舒适的猫窝等,并分散在不同的区域。

大概的时间线和逐步放出的过程:

第一天至几天:稳定适应期
目的: 让猫咪在新环境里感到安全,建立最基本的生活秩序。
做法: 将猫咪放在一个相对封闭、安静的小房间(比如卧室、书房,避开人多的客厅)。在房间里布置好它的猫砂盆、食盆、水盆、猫窝和玩具。每天定时进去陪它,轻声说话,给它零食,但不强迫它。刚到家,它可能大部分时间会躲在猫窝里或航空箱里,这是正常的。

接下来几天至一周:初步接触与观察
目的: 观察猫咪的适应情况,并开始让它了解更广阔的世界。
做法: 如果猫咪在第一个小房间里表现得很放松,比如在你进去的时候会走出来,甚至主动蹭你,那么可以考虑慢慢打开房门,让它自己决定是否出去。
重要提示: 不要一上来就完全放开,而是循序渐进。 比如,先只打开房门,让它自己“偷看”外面,如果它感兴趣,会自己出来。在你不在的时候,可以将房门关上,让它依然有自己的安全空间。

当猫咪表现出以下情况时,可以考虑逐步扩大活动范围:
主动走出房间: 不再局限于那个小房间,而是会主动出来探索。
对外界环境不害怕: 听到开门声、脚步声不会立刻吓得躲起来。
开始在你家里的其他地方排泄: 如果它愿意在你家其他区域(比如你准备好的另一个猫砂盆)排泄,说明它对环境有了更强的归属感。
开始玩耍、展现好奇心: 不再是完全的“躲藏模式”,而是会主动去嗅闻、探索家里的角落。

逐步开放:
开放部分区域: 比如先允许它在客厅活动,但如果家里有其他成员,可以在你不方便盯着的时候,还是把它关回它最初的“安全屋”。
全屋开放: 当你觉得猫咪已经完全适应,并且在你不在家的时候也不会出现过度应激或破坏行为,那么就可以尝试让它自由在家中活动了。

关键不在于“多久”,而在于“猫咪的状态”!

“笼子”更像一个“临时的安全基地”:很多猫咪到了新家,可能第一天会躲在航空箱里,但第二天就能出来吃饭喝水了。这个“笼子”只是一个起步,而不是要长期限制它的自由。
观察是关键:仔细观察你的猫咪,它是胆小的还是好奇的?它是容易紧张还是比较大胆?每只猫都是独立的个体,它们的适应速度和方式都不同。
耐心是必须的:给猫咪足够的耐心和时间,不要因为牠一开始躲藏就着急,也不要因为牠大胆就过早地放飞。

所以,总结一下:

新手猫咪到家,初期在航空箱或一个限定空间进行“隔离和适应”,这是为了它的安全和顺利过渡。没有固定的“几天”或“几周”,关键在于观察猫咪自身的表现:它是否放松?是否主动互动?是否正常饮食排泄?是否对外界环境表现出好奇而非极度恐惧?

当猫咪表现出这些积极信号,并且你已经做好了全屋环境的安全准备,就可以循序渐进地扩大它的活动范围,最终实现“散养”。整个过程,请用爱和耐心去陪伴你的小家伙,你越懂得观察和回应它的需求,它就能越快地融入你的家庭,成为你最亲密的伙伴!祝你和你的猫咪生活愉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千万不要用笼子,没有任何生物是喜欢笼子的。猫是脆弱又神经质的动物,它们对主人的第一印象会严重决定今后30年里你的生活质量(比如把你看做是一个绑匪,变得神经质了,以后每天夜里两点钟开始大声嚎叫呼救)。

新猫来家的话,关好门窗,然后让猫咪自己找一个它认为安全的角落,很可能是床底下或者家具后边。

一般会有那么几天时间猫消失了,同时家里没人的时候它会出来吃饭喝水。

每天保持适度的接触,不要逼迫猫从藏身处出来,也不要完全没有互动。要让猫咪适应主人的存在,并且逐渐建立喜欢和依赖的关系。

可以轻声叫猫咪的名字,说些好话,猫是能听懂语气的。同时给猫一点吃的,陪着玩,比如猫一直躲在床底下的话,主人可以每天晚上6/7点钟时候坐在床边地板上,陪猫咪玩一会儿小纸团或者逗猫棒,然后及时奖励正餐或者零食。

主人不在家时候猫咪也会出来探险的,这样环境和主人都不陌生了,猫咪很快就会习惯新家,这时候就不会藏在床底下了。

至于猫窝,很可能并不必要,半数以上的猫对猫窝一点兴趣都没有。想要尝试的话,尽量把猫窝放在能看到整间房间的高处角落里,洞口朝向房间门,这样的位置一般也是猫们自选的最佳睡觉位置。

然后准备一两块软垫子,放在猫咪白天常打盹儿的窗台这样的位置。要是家里买了猫爬架,也就同时解决了打盹儿位置的问题了。同样猫爬架放在窗口猫咪是最喜欢的。

顺便说一下猫抓板的问题吧,猫抓板是刚需,是必须要有的设施,不然猫咪会疯掉,或者同时抓烂家里的一切好家具和床单。


至于笼子,人家猫都不需要固定的窝,笼子又有什么意义呢?谁喜欢笼子自己住进去吧。

哼。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