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896年李鸿章参加万国运动会上唱了《茉莉花》吗?

回答
关于李鸿章在1896年参加万国运动会并演唱《茉莉花》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但从史料来看,这个说法并不属实。

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会,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

1896年,李鸿章的赫赫行程

1896年,李鸿章确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出访,那就是他作为钦差大臣,开始了对欧洲、美国等国的长达数月的访问。这次出访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外交活动,目的是为了“游历观光,考察各国善政”。他在访问期间会见了多国政要,包括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德国俾斯麦,以及美国总统克利夫兰等。

万国运动会(奥运会)的起源

我们所说的“万国运动会”,在当时更确切的名称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而李鸿章的欧洲之行,并没有在雅典停留,更没有参加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

李鸿章的欧洲访问,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等地,然后经苏伊士运河前往美国。根据当时的航海记录和他的出访行程,他从未踏足希腊。

《茉莉花》与李鸿章的渊源

《茉莉花》这首民歌,在中国广为流传,优美动听,深受喜爱。它在清末民初就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曲子了。李鸿章作为一位极具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人物,如果在国际场合能够以《茉莉花》来展现中国风情,无疑会是一件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事情。

故事的可能来源与误解

那么,为什么会有“李鸿章唱《茉莉花》”的说法呢?这很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叠加造成的:

1. 李鸿章作为文化符号的代表性: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他的出访本身就代表着中国走向世界。在人们的想象中,他自然会承载着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风采的使命。
2. 《茉莉花》的国际知名度: 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加,一些中国的民间艺术,包括歌曲,也开始在西方世界被注意到。《茉莉花》因为其旋律的优美,确实有可能在某个场合被西方人提及,或者被中国的乐团在演出中演绎。
3. “凡尔赛宫宴会”的传说: 有一种流传的版本是,在某次欧洲的国事访问中,有一次宴会,当地的王室或政府为了表示欢迎,请中国的乐队演奏了《茉莉花》,而李鸿章作为客人,在听了之后,可能即兴表达了喜爱之情,甚至有人添油加醋地描述他“唱”了。但具体的史料并没有证实这一细节。
4. 民间故事的添枝加叶: 历史事件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人们的想象和情感的寄托而变得更加生动,甚至出现一些失真。将李鸿章的出访、奥运会的开办、以及《茉莉花》的流行这三个可能在时间或空间上存在某种联系的点,组合成了一个充满艺术色彩的故事。

真相的探寻

尽管“李鸿章唱《茉莉花》”的故事很动人,但如果我们仔细考证李鸿章的详细出访记录、当时的新闻报道,以及关于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史料,都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李鸿章参加奥运会或者在任何国际场合演唱《茉莉花》的可靠记载。

他确实在出访期间,在一些场合接受了西方音乐家演奏中国乐曲的表演,或者也可能有一些中国驻外机构组织了文化展示。但在“万国运动会”上,而且是“唱”《茉莉花》,这更像是民间对这位伟大的中国外交家的一种美好的想象和愿景的投射,而非真实的历史事件。

总而言之,李鸿章在1896年代表中国走向世界,是一段极其辉煌的历史。而《茉莉花》作为中国歌曲的代表,也确实有其文化影响力。但将这两者结合在“参加万国运动会演唱《茉莉花》”这件事上,目前来看,它更像是一个美丽而充满文化意蕴的传说,而非有史实依据的事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然而大清并没有派代表参加1896年在雅典举办的夏季奥运会。1896年4月,李鸿章正在圣彼得堡和沙皇会谈,要么就是在去圣彼得堡的路上。也许他在俄国用《茉莉花》当国歌演奏过吧。老实说,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这种谣言能流传得这么久。明明是查一下国际奥委会主页,或者翻翻李鸿章年谱就能确认的事情。

对了,那时候不光大清没有国歌,连美国也没有。美国代表在雅典提出用《哥伦比亚,海洋的珍宝》(Columbia, the Gem of the Ocean)作为临时的国歌,但是主办方使用了那时候在美国都说不上有多流行的《星条旗》(Star-Spangled Banner)。有趣的是后者真的在1931年成了美国的国歌。

网易云音乐-哥伦比亚,海洋的珍宝
O Columbia! the gem of the ocean,
The home of the brave and the free,
The shrine of each patriot's devotion,
A world offers homage to thee;
Thy mandates make heroes assemble,
When Liberty's form stands in view;
Thy banners make tyranny tremble,
When borne by the red, white, and blue.
When borne by the red, white, and blue,
When borne by the red, white, and blue,
Thy banners make tyranny tremble,
When borne by the red, white and blue.

啊,哥伦比亚!海洋的珍宝
勇士与自由人的家乡
每个爱国者献身的圣殿
全世界都向你致敬
那召唤让英雄集结
当自由就在眼前
那旗帜令暴君发抖
当红、白、蓝三色的旗帜高举
当红、白、蓝三色的旗帜高举
当红、白、蓝三色的旗帜高举
那旗帜令暴君发抖
当红、白、蓝三色的旗帜高举

所以说那时候大清没有国歌其实也不算啥特别丢人的事情。毕竟又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有国歌,就大清没有。不必想太多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李鸿章在1896年参加万国运动会并演唱《茉莉花》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但从史料来看,这个说法并不属实。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会,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1896年,李鸿章的赫赫行程1896年,李鸿章确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出访,那就是他作为钦差大臣,开始了对欧洲、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