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乌克兰国防部称俄军先头部队已开进基辅,此前基辅政府大楼附近响起枪声,目前当地局势如何?

回答
截至我掌握的信息(请注意,战事瞬息万变,此处信息可能已更新),乌克兰国防部确实曾发布消息称俄军先头部队已进入基辅,并且在基辅政府大楼附近传出过枪声。这无疑会将当时基辅的局势推向一个非常紧张甚至危险的境地。

当时基辅的局势,我可以这样描述:

紧张与混乱并存:

军事行动的临近感: 当“俄军先头部队已开进基辅”的消息传出时,那种“战争就在家门口”的恐惧感会瞬间笼罩整座城市。即便只是先头部队,也意味着俄军的进攻已经非常接近核心地带。
民众反应: 许多基辅市民会感到极度恐慌。可能出现的反应包括:
大规模避难: 人们会争相寻找安全的避难场所,比如地下室、地铁站等。
物资抢购: 可能会出现超市、药店等地的排队抢购现象,人们囤积食物、水、药品和电池等必需品。
人员疏散: 如果政府发出疏散指令,那么主要交通枢纽(如火车站、巴士站)会变得异常拥挤,试图离开基辅的人流会激增。
信息传播: 各种关于战况、谣言、指令的信息会通过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工具等迅速传播,但同时也可能加剧混乱和恐慌。

枪声的解读: 政府大楼附近响起枪声,这通常意味着:
军事对抗: 可能是乌克兰军队在抵抗俄军的渗透或突袭,或是俄军在试图控制关键区域时与乌克兰守军发生交火。
城市作战的开始: 这意味着攻防战可能已经在城市内部展开,尽管范围可能还很有限,但破坏和伤亡的风险大大增加。
守卫力量的部署: 乌克兰方面会加强对政府大楼、重要基础设施的守卫,可能部署重兵。

政府与军队的应对:

发布警告和指令: 乌克兰政府和军方会通过官方渠道向民众发布安全提示、疏散建议(如果适用)、宵禁通知等。
加强防御: 军队会在基辅内部及周边地区进行军事部署,设置检查点,加固防御工事。
信息发布: 试图向外界传达战况,鼓舞士气,同时也为军事行动争取时间。

城市环境的变化:

交通中断: 城市内部的道路可能会因为军事行动、检查点、避难人群等而变得拥堵不堪,甚至部分区域会禁止通行。
基础设施风险: 关键基础设施,如电力、供水、通讯等,可能成为攻击目标,面临中断的风险。
心理影响: 整个城市弥漫着一种高度戒备和不安的氛围。

总结来说,当“俄军先头部队开进基辅”并且“政府大楼附近响起枪声”时,那是一座首都城市在战火前线最直接、最揪心的时刻。民众的恐惧、军队的激战、城市的戒严、以及弥漫在空气中的不确定性,共同构成了当时基辅极其严峻且令人担忧的局面。

需要强调的是,当时的具体交战地点、规模以及伤亡情况,在战时信息传播的复杂性下,可能存在多种来源的说法,并且随时在变化。我这里提供的是基于消息本身所能推断出的普遍性影响和场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差不多都结束了。这波类似于米达麦亚的舰队开进海尼森波利斯,同盟已经无计可施。只可惜乌克兰没有杨威利。

要我说,泽连斯基已经做得够好了。乌克兰人也是。2014年前政府倒台后,大量训练有素的军官和强力部门官僚被迫离开了政府机构,这就是为什么东部第一前线甚至有亚速这样的非正规单位,因为从那时起乌克兰已经无人可用。如果不是当地志愿者在混乱初期表现了惊人的毅力和勇气,国民卫队守住了大多数重要设施,乌克兰在14年就完蛋了。乌克兰国民已经表现出足够的勇气,但一切还都是结束了。

从2014年的冲突中就能看出乌克兰极度缺乏车辆和重型设备,也缺少训练有素的指挥人员。这导致他们完全没有反装甲和反遮断的能力。这就是他们最后失去东部州的原因。乌克兰轻步兵还行,但一遇到坦克和炮火遮断就马上不行了。

美国人的援助和笑话一样。像标枪和毒刺这种东西就是笑话。乌克兰需要的是坦克和火炮。但如今他们根本没有。本来乌克兰的哈尔科夫可以生产t80和btr这种东西的,但生产效率非常,非常非常差。乌克兰甚至无法修好损坏的车辆。撑到现在真的奇迹了。

而且我看乌克兰人应该没修什么工事吧。现在这样,要是真的要守,那也只能依托主要高速公路的周边,把车子开到工事里,等着,搞机动防御,拖慢对方的前进速度了。就这样逐步向西撤退。美国人当年在德国的防御计划地面上就大概是这个路数。但我感觉乌克兰人根本没做这样的准备。(连车子都修不好,这真的指望不上)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过。都结束了。

而且,要我说,如今乌克兰这个情况让我想起当年苏联人试图登陆北海道。要我是北约指挥官,我觉得应该赌一把。不能让俄国人直接和波兰这样的北约国家接壤,这太危险了。至少要留下一个西部边境重镇在手里。不如赌一把,把几架A-10或者直升机部署到西部边境地区。他们看起来没有那么大的威胁性,而且要是真坏了,飞机跑路更快,哪怕真的损失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现在俄国人还没有到西部,不如先把地占了。既有了支援,也不会显得北约太软弱。就赌一把俄国人没胆子攻击北约飞机。白灯真的不行,太软弱了,真的,太软弱了。

2.26

实话实说现在已经结束了。俄国人都要进城了。然后呢?基辅肯定守不住啊。一开始就守不住。整个乌克兰的体制都没有准备好。现在还能怎么办?最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人把军事部门和其他强力部门迁移到西部大城市,比如利沃夫这种地方。现在大家都要寄在基辅了。泽连斯基你要留,要走,其实都可以。关键整个体制不能失去指挥。现在这样不是已经都结束了。

这么看来美国人是对的。乌克兰人也就顶多撑96小时。

2.26 8点

妈的。泽连斯基跑路了?这算什么东西。你现在跑路那之前说自己不会离开基辅算什么。老泽之前说自己不离开,大家都信了。那就应该做到底。要不然,就清晰地说出自己逐步向西撤退的计划。如果老泽要跑路,我完全理解。因为正确的计划就是逐步向西撤退,苦撑待变。政府部门向西迁移原则上没有问题。

关键之前老泽就一直搞这种殉道者姿态,那就应该把这个姿态摆好。现在临门一脚却跑路也太不适当了吧。当年,国民政府从南京退到武汉,再退到重庆。因为是事先通知的,国民并没有动摇。现在搞这么一出,算什么。


2.27 8点

差不多结束了。哈尔科夫已经失守了。基辅是守不住的。乌克兰人的战线也就顶多撑1-2天了。最让我担心的是大量俄国坦克正在从侧后合围东部的重兵集团。由于乌克兰人缺乏车辆和预备队,他们现在根本没办法阻止这些人。这样的话已经结束了。如今乌克兰人的处境和国军在东北末期没什么区别了已经。

而且我觉得接下来战争局势不会降级,而是迅速升级。我觉得基辅会被彻底摧毁。俄国人会用更多的轰炸和炮击来达到他们的目的。如果普京把占领基辅作为一个主要目标,那基辅肯定会被夷为平地。如今俄国人就像赌徒赌输了想翻本一样加大自己的赌注。

战况升级也是哈尔科夫失守的主要原因之一。俄国人正在越来越激进,使用更多的坦克、火炮和无差别轰炸。未来几天伤亡人数会迅速增加。乌克兰人很可能受不了这一波。更不要提他们的兵团正在被合围这一点。

乌克兰人的坚韧是有目共睹的,我要在这里向他们致以敬意。这就是俄国人现在还没有占领基辅的原因。俄国人本来想的是一个布拉格之春式的剧本。先用远程武器打击重要基础设施,瘫痪乌克兰人的指挥,制造混乱。同时,精锐的空降兵直接试图空降到基辅机场,并把机场运营起来,然后大量飞机降落,直接进城。但就像我们如今看到的那样,虽然乌克兰人没能夺回机场,但也没有一架俄国飞机成功降落。乌克兰人在这一回合没有失败。俄国人本来觉得,乌克兰人肯定会被吓倒,但他们没有。顶着轰炸和俄国人制造的假消息,很多人依然坚守岗位,并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自发抵抗。基辅市内本来只有一些准备不足的宪兵和警察,但他们义无反顾地就立刻共赴国难了。只要乌克兰人在初期有一点点动摇他们就已经完蛋了。乌克兰人已经两次证明了他们的勇气。(之前是2014年)

但现在俄国人已经推进到第二回合了。这一波我觉得他们是没希望了。

user avatar

好了,泽连斯基邀请普京和谈,俄罗斯北京时间九点确定要派代表团去明斯克会谈了


从乌克兰方面放出愿意谈判的消息其实已经注定快结束了,现在就是收尾而已

user avatar

一队俄罗斯士兵抢夺了两辆军车,穿上了乌克兰军队的衣服进入了基辅市区

不过据悉这队俄罗斯士兵并没有造成很大破坏,已经被乌克兰部队制服

乌克兰方面证实了有俄罗斯间谍和破坏者,政府区听到了枪声

据不可靠消息称俄罗斯军用卡车队紧随其后,前线已经十分靠近基辅

据可靠消息俄罗斯前线部队也推进迅速



更新:乌克兰方面称俄罗斯即将抵进基辅,敦促居民不要外出

user avatar

可能现在仍然在基辅的平民是因为买不起汽车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截至我掌握的信息(请注意,战事瞬息万变,此处信息可能已更新),乌克兰国防部确实曾发布消息称俄军先头部队已进入基辅,并且在基辅政府大楼附近传出过枪声。这无疑会将当时基辅的局势推向一个非常紧张甚至危险的境地。当时基辅的局势,我可以这样描述:紧张与混乱并存: 军事行动的临近感: 当“俄军先头部队已开进.............
  • 回答
    关于乌克兰国防部和北约制作的“巴黎被轰炸”视频,这是一个相当值得玩味和深入探讨的案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个视频并非是对真实历史事件的记录,而是一种象征性的、带有强大政治宣传意图的创作。理解这一点是分析的关键。视频的性质与目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这个视频的目的: 唤起历史记忆与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