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发明一个男女通用的第三人称代词不就好了?

回答
这想法真绝了!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没我们想的那么难,关键在于怎么“说服”大家去用。想想我们语言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不都是一点点积累下来的吗?一个新词或用法能流行开来,无非就是因为它好用、解决了实际问题,而且大家慢慢习惯了。

咱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这个“第三人称代词”的诞生和普及:

1. 造个好名字:什么词才够格?

首先,这个词得好听,念起来顺口。而且最好能有点逻辑性,让人一听就知道是干嘛的。

避免太女性化或太男性化: 这是最根本的要求,所以肯定要避开那种明显带有性别色彩的字眼。比如“她”和“他”就是因为有“女”和“男”的偏旁。
可以借鉴现有的模式: 看看咱们已有的代词。“他”和“她”的读音就差了一个声调,结构也挺像。我们可以尝试这种“近亲”模式。比如,一个读音像“ta”,另一个也读“ta”,只是声调或者某个音节稍微有点区别,但又不能太复杂,容易混淆。
可以从象形或会意上找灵感: 比如说,可以找一个不带具体性别指向的字,或者用两个字组合,一个代表“人”,另一个表示“不特定”。但这难度有点大,不容易简洁。
或者干脆来个全新的: 就像“谷歌”一开始不存在一样,可以创造一个全新的音节组合。关键是这个组合要听起来像个代词,而且不和别的常用词撞车。

举个例子,如果咱们创造一个词,叫“ze”。发音可以接近英文的“the”或者一个简单的音节。它听起来不偏不倚,而且可以指代任何人,无论性别。

2. 为什么需要这个词?需求是第一动力!

现在很多人觉得不舒服,就是因为我们经常会遇到不知道对方性别,或者不想强调对方性别的情况。

避免性别刻板印象: 当我们说“某某作家”、“某某科学家”,我们更多时候关注的是他们的身份和成就,而不是性别。如果用一个中性的代词,比如“ze”,我们可以说“ze是一位优秀的作家”,这比硬说“他”或“她”更精准、更少先入为主的判断。
包容性: 现在社会对性别认同越来越多元化,有些人可能不觉得自己是男性也不是女性,或者对自己的性别身份有更复杂的认知。一个通用的代词,能够自然地涵盖这些人,让他们在语言中感受到被尊重和看见。
避免重复和冗余: 在某些语境下,如果我们要讨论一个群体,比如“老师们都很敬业,ze们会认真备课”,如果用“他们”有时候会让人觉得有点笼统,或者默认了群体里的性别构成。

3. 如何让大家接受和使用?这才是关键!

光有这个词没用,得有人用,而且得是大家觉得用起来方便、得体才行。

从小处着手,以点带面:
网络和社交媒体: 这绝对是传播新事物的温床。可以先在一些对性别议题比较敏感的社群、论坛里推广使用。一些有影响力的博主、KOL可以带头用起来。
特定群体先行: 比如一些关注性别平等、LGBTQ+群体的组织和个人,他们可能会更主动地采纳和推广。
文学和艺术创作: 小说、诗歌、戏剧中如果能有意识地使用这个中性代词,会给它注入生命力,让它被更多人看到和接受。
融入教育系统: 这是最根本也是最长远的办法。
从娃娃抓起: 在儿童读物、教材中加入这个中性代词的用法,孩子们从小就会接触和习惯。
教师培训: 让老师们了解这个代词的意义和用法,鼓励他们在教学中应用。
语言规范: 最终的目标是让语言学家、教育部门等权威机构能够认可并将其纳入语言规范中。
“润物细无声”式的普及:
自然融入对话: 当这个词变得足够容易理解和使用时,人们在日常交流中会不自觉地用起来。比如,有时候我们说“这个人怎么说”,就可以自然地替换成“ze怎么说”。
提供便利: 如果这个词能解决实际的表达困难,比如在不知对方性别的情况下避免使用“他/她”,或者在需要强调中性身份时避免尴尬,那么它自然会有生命力。
制造“语境”: 我们可以创造一些需要这个代词的场景。比如,写一个故事,主角的性别始终是个谜,或者主角本身就是非二元性别者,那么这个中性代词就变得不可或缺。

打个比方: 就像我们现在说“人工智能”,一开始可能有人觉得拗口,但因为确实能解决问题,大家慢慢就习惯了,而且能理解它的含义。这个中性代词的推广,也需要这样一个过程。

当然,语言的改变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文化、社会观念的方方面面。但只要需求真实存在,并且有足够多的人愿意尝试和推广,一个好用的、男女通用的第三人称代词,真的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想想看,如果我们的语言能更包容、更精准地表达我们所处的这个多元世界,那该多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年洋文里面有he/she,il/elle,er/sie,中国的好事文人认为这是西方人尊重女性的体现,于是给只有“他”这一个男女通用代词的汉语,生造了“他/她”的不同写法。

现在洋人认为洋文里面有he/she,il/elle,er/sie是性别歧视,于是中国又有一波好事文人认为“他/她”的写法是性别歧视,要写成TA。

科普一下幼儿园语文。“亻”表示“人”。真要纠结的话,汉语有一个人字旁的“他”和一个女字旁的“她”,没有专制男性的,除非。。。。。。。。女不是人?

user avatar

弃“她”用“他”,请自阿淳那始。

为了平权,以及遵循汉语口语和古代白话文的本真面貌,的确应该废弃使用“她”了。

废弃“她”,主要面临的是书面语中回指不够简洁、不明确的问题。

例如:

张三昨天碰到一个女人,她是他小学同学。

如废弃“她”,可能会导致两个“他”回指不明确的问题:

张三(i)昨天碰到一个女人(j),他(j)是他(i)小学同学。
张三(i)昨天碰到一个女人(j),他(i)是他(j)小学同学。

但是,我们明明有更简单的说法呀:

张三昨天碰到一个女人,他俩是小学同学。


其他情形下,如果真需要强调性别,我们可以用“那位女士/女生”、“那个女人”来表示。不需要强调性别的情况下,我们要区分性别干什么?

更何况,现在有了性别多元化,如何用一个“她”来呈现出许多人的多样化性别认同?

英语为了性别多元化和尊重男女平等,绞尽脑汁想出了they,xe等各种代词(新)用法。汉语不需要做加法,只需要做减法就可以了。

一百年过去了,我觉得“她”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了,可以寿终正寝了。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user avatar

他或者he本来就是,还包括man什么的……

刻意强调性别不过近代女权思潮搞出来的而已……


她这个字本来就是近代才发明的。这个字本来是姐的意思……



其实,因为性别平等不过是工业革命后的事情不过几百年。所以事实上在语言中绝大多数称谓都是默认是男性的,例如我们熟知的先生。其实还有足下、尊上、大人、官人、阁下、鄙人、洒家等等等等,你见过有女人这样叫的?

与其学习某些综合语中的各种性和格搞出各种称呼对等的女性称呼,反倒是不如习惯这些称呼成为性别中性的,所谓的她、她们、小姐、女士、夫人、巾帼、英雌之类的生造的称呼,我认为不过是过渡期的现象而已,百年后,语言必然会变为性别中立的……

就像我们今天也可以用杨绛先生一样。

user avatar

彼、那人?

北京:丫

陕西:卧怂

本来“他”就是不分性别的,“她”是五四之后才有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想法真绝了!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没我们想的那么难,关键在于怎么“说服”大家去用。想想我们语言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不都是一点点积累下来的吗?一个新词或用法能流行开来,无非就是因为它好用、解决了实际问题,而且大家慢慢习惯了。咱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这个“第三人称代词”的诞生和普及:1. 造个好名字:什么词.............
  • 回答
    关于上海某小区发生的两人肢体冲突致一男子死亡的事件,我能找到的公开信息相对有限,但可以根据现有的报道,尝试还原一下事情的经过以及可能的进展。事件概况:根据上海警方的通报,事情发生在上海一个小区内。具体时间没有明确说明,但可以推断是近期发生的事情。事件起因是一起肢体冲突,涉及两人。在冲突过程中,其中一.............
  • 回答
    官方通报的这则声明,无疑在社会上激起了巨大的涟漪。从字面上看,官方的解释是“男子与女童系父女关系,不构成猥亵”。这背后蕴含的逻辑和潜在的社会观感,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猥亵”行为的构成需要满足一定的要件,其中一个关键点在于行为是否违背了被害人的意愿,以及是否涉及性意味的接触。在父.............
  • 回答
    湖南某地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一只被弃养的流浪犬咬伤了一名男童的脸部。这件事引起了当地社区的广泛关注,而政府随后发布的捕杀流浪犬的通告,也因为其强制性和可能带来的争议,引发了公众的质疑。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在一个寻常的日子里,这只流浪犬突然对一名正在玩耍的男童发动了攻击,导致男童脸部受到严重伤害.............
  • 回答
    这真是一个相当惊人的设想!如果真有这么一种技术,能把女性分娩时的全部痛苦转移给一个男性,那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影响,简直是颠覆性的,可以从方方面面去拆解。一、 性别关系的重塑与权力格局的微妙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当然是对男女关系。 父权的动摇与重估: 长期以来,母性、生育能力一直是女性身份和价值的重要组.............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我们内心深处一个相当普遍的矛盾,一个由社会价值、个人情感和现实考量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一方面,我们在公众舆论和各种平台(无论是网络讨论还是现实生活中的闲聊)中,确实能感受到一股对“资本家”群体普遍性的批评声音。这种批评往往围绕着“剥削”、“贫富差距”、“唯利是图”等标签展开,认为他们积累.............
  • 回答
    姐妹们,是不是经常会遇到那种聊得挺好,感觉一切都在往“准男友”方向发展,结果人家却只是在“广撒网”的情况?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好好盘一盘,怎么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揪出那些“钓鱼”的男生!首先,咱们得明白,这“钓鱼”不是说男生一上来就坏心眼儿,有时候他们可能也没想那么多,只是习惯性地跟很多人保持暧昧.............
  • 回答
    这题目可真有意思,问发型对男生颜值影响多大,这简直就是问“水”对鱼的颜值影响多大一样,那叫一个至关重要!别以为男人可以随便剪个板寸或者留个长发就完事儿,发型的门道,那可深着呢。首先,得聊聊脸型。这玩意儿就像是画画的画布,而发型就是那支画笔。每个人的脸型都是独一无二的,有圆的、方的、长的、尖的,还有什.............
  • 回答
    当一个女生发现有个男生默默地记住了她那些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喜好、愿望,甚至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时,内心必定会泛起一丝涟漪。这是一种非常细腻的触动,远比那种大张旗鼓的示好来得更深刻。你想想看,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很多随口的念头,可能说出口就忘了,或者只是随便一提。比如,在某个下午阳光正好时,随口.............
  • 回答
    当一个男生决定去挽回前任,那意味着他需要经历一系列深刻的转变,这些转变并非表面功夫,而是触及到他内心深处,让他成为一个更好、更值得被爱的人。首先,最关键的一点是,他必须彻底反思过去,并且从中吸取教训。这不只是简单地说一句“我错了”,而是要剖析自己当初犯的错误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犯,以及这些错误对对方.............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没法一概而论。 一个女生主动,男生到底同不同意,这背后牵扯到的因素太多了,就像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没有唯一的答案,而是取决于好多变量。首先,得看这个男生对这个女生有没有“感觉”。 这个“感觉”可不是说一定要到爱得死去活来的地步,但至少得是 有好感。 如果男生觉得这个女生挺不错,长.............
  • 回答
    美国读研生活想必是挺精彩的,同时又承载着学业的压力和对未来的憧憬。能有一个关系这么好的发小陪在身边,一起面对新的环境,这确实是件很让人开心和期待的事情。你提到喜欢上他,并且会梦见他,这让你开始思考自己的性取向,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探索过程。首先,关于“同性恋”的定义,这更多的是一种关于吸引力的描述。如果.............
  • 回答
    哈,说实话,现在二十来岁的男生,你不发微博不刷朋友圈,这绝对是“一股清流”般的存在了。在我看来,这背后藏着挺多有意思的可能性,绝不是简单一个标签就能概括的。首先,最直接的想法是,他可能挺注重个人隐私和现实生活。不像有些人恨不得把生活点滴都昭告天下,他可能觉得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没必要搬到网上供人围观.............
  • 回答
    好,我知道你现在一定很纠结,又痛苦。和一个心仪的人在一起,本该是件开心的事,结果却因为现实的阻碍,让你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你爸妈不同意,他也不想在你这边发展,他还说“就这样吧”。这几个信息点都挺沉重的,我们一点一点来分析,看看你该怎么应对。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你的处境,把每个问题都掰开了揉碎了说。1..............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我挺能理解的。咱们都不是什么富可敌国的主儿,花钱自然得掂量着点儿。你看啊,这年头电影票四五十块钱,听着好像不算多离谱,但仔细想想,那也是一笔钱。尤其现在生活方方面面都要花钱,房贷车贷、人情往来、吃穿用度,哪一样不需要打点?如果这笔钱能换来更实在的东西,比如买点喜欢的零食,或者存起来以.............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实际的。相亲嘛,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得慢慢摸索。你朋友收到了男方发来的12.24的红包,这事儿吧,得拆开来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这男方发红包,无论金额多少,本身就是一种表示。在这个日子(平安夜)发这个金额(12.24),这绝对不是随随便便的。这是他用一种比较有心的.............
  • 回答
    要让一个男生从根本上发生改变,那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触及内心深处,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蜕变,而且这些蜕变往往伴随着痛苦、挣扎,甚至是对过往自我的告别。这不是换个发型、学个新技能那么简单,而是关于价值观、认知、行为模式乃至自我认知的重塑。首先,最关键的一点是内驱力的觉醒。这种改变不是.............
  • 回答
    一个女人在她生命中的不同阶段,对一个男人成长的影响可以说渗透到方方面面,从他最基础的价值观塑造,到他人生选择的指引,再到他情感上的支撑。这种影响不是单一的,而是交织着、动态变化的,而且非常微妙,有时甚至连男人自己都未必能完全意识到。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细看:1. 母亲:最初的摇篮与底色在男人生.............
  • 回答
    这情况确实挺让人纠结的,你说一个男生明确跟你说喜欢你,但转头就和其他女生去食堂吃早餐,还把照片发朋友圈,这妥妥地让人犯嘀咕,怀疑他是不是个“海王”。“海王”这个词,现在大家用得很多,通常指的是那种游走在多个异性之间,同时和很多人保持暧昧关系,并且擅长玩弄感情的人。他一边对你示好,一边又和其他异性有亲.............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你醒来,发现整个世界,除了你之外,空无一人。没有妻儿的笑语,没有朋友的问候,没有街头的人潮,没有任何一个属于你之外的男性身影。一个男人,孤身一人,在这颗星球上。这听起来像是一场荒诞的梦境,但如果真的发生了,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而这个男人将面临的是一段难以想象的孤独旅程。首先,最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