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通电掉数据,
通电过大掉数据,
数据丢失不可恢复,
如何替代?
不请自来。
我觉得不可能。至少短期内不可能。
就像到现在还有磁带记录数据。还有用胶片拍照。
几个原因决定了固态永远不可能取代机械硬盘。最多在某些领域能够取代机械硬盘。
一、成本。闪存再怎么挤压成本,那么高的售价还是在那儿。就算是现在最便宜的QLC,也还是没有机械硬盘有性价比。
二、寿命。机械硬盘不存在写入寿命。不遇到机械故障,理论上可以无止尽的用下去。而且很多机械盘衡量质量的指标是平均故障间隔。短则十万小时,长则百万小时。跟写入量关系并不大。而固态却跟写入量相关。就算是目前消费级里头数一数二的970PRO也才600TBW。
我们就算一块机械硬盘只能稳定工作一万小时。并且按照一百兆每秒的写入速度计算,在这一万小时内,能够写入3433TB的数据。这个固态拿什么比?更何况写入寿命还没这么多的QLC?
虽说这是理想状态。也许一块机械硬盘几千个小时就挂了。但反过来,固态也会啊!
三、数据的可恢复性。如果机械硬盘因为某些原因坏了,只要不是被强磁场磁化了,还是有办法挽救数据的。如果只是常见的坏道之类,一般用户都能靠自己把数据拯救出来。但固态一旦出问题,数据基本不可恢复。
四、数据的稳定性。闪存受本身储存技术的特性,数据是会在一段时间后丢失的,并且温度越高,丢的越快。换言之你把一块固态存了数据丢那儿几年,再拿出来可能就是快空的盘了。但机械盘不会。
五、使用价值。如果需要速度,那肯定是小容量的SLC或者MLC更好。而大容量的储存很多时候是用于数据的储存和备份。并不需求速度,反而对于单位容量的价格,稳定性安全性更为敏感。
QLC速度比不上SLC和MLC,每GB价格又比不上机械硬盘。
感觉是个很尴尬的存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