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核心竞争力比其他品牌都更快的找到新风口的商业嗅觉,再以互联网的执行速率做实体产品更快的进入风口。
做互联网品牌如此,做口碑粉丝营销如此,做物联网生态如此,进入国际市场也如此。
只不过小米速度快但不会深入根基(因为要抓下一个风口去了)。
这就需要中国其他竞品能跟上小米的脚步,小米趟出一条路,其他品牌一齐上,各有特色把市场占住了。
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OPPO、vivo在国内卖得这么好,却迟迟打不开国外市场,结果年轻的小米上来就能在国外攻城掠地?
大家有没有发现,ov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做过中国销量第一,最近因为华为销量下滑,ov也是轮番回到了中国销量第一的宝座。
这个当然可以理解,ov有着深深扎根的线下市场,有着不计成本的广告营销和明星代言,还有良好的售后,做到销量第一并不难。
但问题来了:小米一个如此年轻的企业,营销广告不多,明星代言也很少,售后分布也不广,怎么就在外国把ov甩开一大截?ov模式在中国做到第一,怎么在国外行不通了?
考虑了很久,我发现:外国人民也需要性价比啊!
小米不仅在欧洲攻城掠地,现在连非洲和南美市场也已经打开了局面,这么多的新开市场直接助力小米夺得了全球第二。
现在我们聊打开新市场,好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君不见小米无论在哪开店,都能迅速卖爆,可不就很容易吗?
但大家不要忘了,如果打开市场真这么容易,那比小米底蕴深厚得多的ov为啥不做?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让给年轻的小米?
想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小米在复刻它的成功。
小米在刚成立时,迅速打开国内市场,短短几年就做到了全球第三,这得益于小米手机极高的性价比。
如果把视角放到全球,我们会发现小米仍然在重复它之前的操作,小米在新国家没有主推小米11系列,而是用一系列极高性价比的产品迅速引爆市场,短短一两年就跻身前列,十分残暴。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性价比在全球都行得通!
所以如果你问我小米为什么夺得了全球第二,可以说是因为开拓新市场,也可以说因为重新梳理产品线,但最最重要的是性价比!性价比!还是tmd性价比!
高端什么的先放到一边,最要紧的是把销量提上来,这样会省力许多。
有人担心了:小米用低价产品占领市场,会不会给消费者一种小米是低端品牌的感觉?那小米再做高端产品会不会有阻力?
事实上确实会有阻力,国内的情况就很好说明了这一点。可话又说回来,小米的高端虽然离苹果华为差着十万八千里,却比ov领先很多。
很神奇是不是?高价低配的ov做的高端手机迟迟没人买,代表低端的小米做的高端手机却卖得还可以。
这可以说明,只要你一心想要做高端,那之前消费者对你的低端印象其实也没有太大阻力。
从小米电视就可以看到这一点。小米电视之前一直是性价比产品,后来为了不重蹈手机的覆辙,提早对高端市场进行了布局,市场反响居然不错:
看看,小米电视(不含红米)第一,红米电视第二,这哥俩居然把冠亚军全拿了。
现在小米手机距离全球第一的三星只有2%差距了(小米17%,三星19%),小米一年内有没有可能问鼎全球第一呢?我认为问题不大。
当然,也有人说三星怎么可能把第一拱手让人,三星如果使绊子,不给小米供货怎么办?
我认为这种事虽然有一定的几率(华为之前被三星卡过脖子),但大家也不用过于悲观,毕竟三星还一直给苹果供着货呢,苹果不也做了几次全球第一吗?而且苹果的利润比其他厂商加起来还要多,三星也没有因为苹果这么牛就卡苹果脖子。
话又说回来,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国产如果有替代方案最好了,小米现在也经常使用国产屏幕,例如小米10ultra,以及将要发布的mix4也是华星屏幕。
一时间竟感觉雷总寂寞如雪,怪不得非得去造车,八成认为手机行业已经没有对手了?
————————
有人一直在评论区讨论利润,说小米利润率远远比不上苹果。
如果讨论利润,那就连三星也不是苹果的对手,苹果一家厂商拿走了全行业66%的利润,三星拿走了17%,剩下的17%由剩下的厂商拿。
但话又说回来了,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我想不通为什么要敬佩那些利润高的企业,利润再高也只是股东赚钱,把普通人的血汗钱拿走,去养肥那些早就是亿万富翁的股东。
比利润,小米永远比不上苹果,因为小米承诺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
优秀的公司赚取利润,伟大的公司赢得人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