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小编主要工作是什么?收入如何,属于哪门专业?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其实“小编”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指向的工作内容和收入水平都有很大的差异。我试着从几个方面给你详细讲讲,尽量让你对“小编”这个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 小编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笼统地说,“小编”的核心工作就是内容生产与运营。但这背后包含了非常多细致的任务,根据他们工作的平台和领域不同,具体内容也会有所侧重。

内容策划与选题: 这是基础也是关键。小编需要根据公司的定位、目标受众的喜好、时下的热点以及行业趋势,策划出有吸引力、有价值的内容主题。这就像一个“内容雷达”,时刻关注新鲜事物。
内容创作(撰写、编辑、排版): 这是最直接的工作。
撰写: 可能是撰写推文、文章、新闻稿、产品介绍、广告语,甚至是脚本。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创意。
编辑: 对别人写的内容进行修改、润色,使其更符合平台调性、更具可读性,并修正错别字、语法错误等。
排版: 决定内容呈现的视觉效果,包括配图、字体、段落划分、标题层级等,让内容更美观、更易于阅读。
视觉素材的搜集与制作: 除了文字,图片、视频、动图等视觉元素也至关重要。小编需要学会搜集合适的素材,或者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如Canva、Photoshop基础操作)进行简单的二次创作,让内容更生动。
平台运营与推广: 将创作好的内容发布到各个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小红书、知乎、公司官网、App等),并进行日常的维护和推广。这包括:
发布管理: 按照预设的发布计划,准时发布内容。
互动与维护: 回复评论、私信,与粉丝互动,维护社区氛围。
数据分析: 关注内容的阅读量、点赞、评论、转发等数据,分析哪些内容受欢迎,哪些需要改进,为下一次策划提供依据。
推广策略: 尝试通过合作、活动等方式,扩大内容的传播范围。
热点追踪与蹭热点: 关注社会热点、行业动态,并思考如何将这些热点与自身业务结合,创作出能引发关注的内容。这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用户反馈收集与分析: 关注用户对内容的评价和建议,了解用户需求,不断优化内容方向。
竞品分析: 关注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内容策略和运营方式,学习借鉴,保持自身竞争力。

二、 小编的收入如何?

“小编”的收入范围相当宽泛,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工作平台/公司:
大型互联网公司/知名媒体: 相对来说,薪资待遇会比较优厚,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有经验的小编,或者担任内容主管、运营总监等职位,收入会更高。
中小型企业/初创公司: 薪资可能相对灵活,但也有可能提供期权或股权激励。
自媒体/MCN机构: 收入与内容的影响力、粉丝量、变现能力直接挂钩。头部自媒体作者收入非常可观,但普通小编的收入可能就偏向基础工资加绩效。
工作经验与技能: 刚入行的新手小编,薪资自然会低一些,通常在4k8k之间(视地区和公司而定)。有几年工作经验,能够独立策划、产出爆款内容,或者掌握一些进阶技能(如短视频剪辑、SEO、社群运营等),薪资可以达到8k15k,甚至更高。
岗位职责与层级:
基础内容小编: 主要负责基础的撰写、发布、评论回复等,薪资相对基础。
内容策划/资深内容小编: 负责更深度的内容策划、创意构思,对内容质量有更高要求,薪资也会更高。
内容运营经理/主编: 负责团队管理、整体内容策略制定,薪资水平会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地区: 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小编,普遍薪资会比二三线城市高。
绩效与奖金: 很多公司的薪资构成除了基本工资,还有绩效奖金,这与内容的数据表现、用户反馈、公司整体业绩等挂钩。

大致的收入范围(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可能差异很大):

新人/初级小编: 4000 8000元/月
有经验/资深小编: 8000 15000元/月
高级内容运营/主编/头部自媒体: 15000元/月以上,甚至几十万/年(后者多为自媒体头部效应)。

三、 小编属于哪门专业?

“小编”这个职业,并没有一个非常严格的、单一的对口专业。它更像是一个跨学科、技能导向型的职业。但如果一定要归类,或者说哪些专业背景更有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中文/汉语言文学: 这是最常见的专业背景。这类学生文字功底扎实,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强,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比较出色,非常适合内容创作。
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 这些专业培养的是对媒体运作、信息传播、受众心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理解。学习这些专业的学生,往往能更好地把握内容的方向性、传播性和商业性。
市场营销/品牌管理: 这类专业背景的小编,更懂如何将内容与商业目标结合,懂得如何通过内容来提升品牌形象和促进销售。
电子商务/互联网相关专业: 随着互联网发展,很多与互联网内容运营相关的专业也应运而生,这类专业毕业生对互联网产品和用户有更直观的理解。
其他专业(如历史、哲学、艺术、外语等): 即使不是直接对口专业,但如果学生具备优秀的文字表达能力、强烈的学习意愿和对互联网热点的敏感度,也完全可以胜任小编的工作。很多优秀的“小编”并非科班出身,他们是通过实践和自学不断成长起来的。

总的来说,成为一名优秀的小编,需要的不仅仅是某个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

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表达能力。
敏锐的洞察力和对热点的敏感度。
良好的逻辑思维和信息整合能力。
创意和执行力。
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视觉表现力。
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因为互联网变化太快)。
用户思维和同理心。
基本的办公软件操作能力(Word, Excel, PowerPoint等)。
某些领域(如社交媒体平台操作、基础图片/视频处理、数据分析工具)的工具技能。

所以,如果看到一个招聘信息写着“小编”,不要仅仅看专业是否对口,更要关注岗位描述里要求的具体技能和工作职责。希望我这些信息能让你对“小编”这个职业有更清晰、更全面的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挺好的职业规划,我给你详细解答一下。】

前对象是某官方单位小编,所以对这个工作非常了解。我就围绕她的工作给你介绍哈。

通常,一个市级单位专门安排两三个人搞新媒体运维,就算领导非常重视这个事情了,那么这个单位也很有可能是重业务单位,比如卫健委了、公积金中心了这类的。

这两三个人中,两个是小兵,也就是我们通常认识中的小编,一个人是这个小工作团体的领导。

小编负责美术编辑和文字编辑。小领导负责内容的选取和审核。

就是说,小编是画笔,只需要正常出墨水儿就行了。小领导属于画画的人,咋画,画啥,这个小领导说了算。所以,小编可以发挥的余地非常小。

把一个官方新媒体的小矩阵拿出来进行研究,会轻松的拿出背后指导的小领导的画像,比较偏向自由主义,还是偏向保守主义。如果他的个人倾向性特别明显,甚至能推断出男的女的,已婚未婚,甚至连婚姻是否幸福,也能看出来。

我认为,一个出色的单位新媒体运营者,应该是冷面中立的。把该表达的表达好,该干的干好就行。应该时刻谨记着这个官微矩阵传达的消息,就代表着一方单位的态度。个人倾向性肯定或多或少的会表现出来,这跟写字一样,怎么藏也有一点儿会出来的。但是出色的运营者,能降低到最小吧。

接着是工作强度,有的单位觉得发的越少越好,那么就一周一发,多的话一周三发。有的单位希望把自己的工作表达出来,让外界看到自己在做事。就发的多一点儿,一天一发,更勤勉的可以达到一天三发。

那么,一次推送,又分为一篇,四篇,八篇这个样子。

也因为这个单位的积极性,有或多或少的区别。

通常一天三发是指公众号推送,这样的强度需要有两个小兵。

除了公众号,一般还配官方微博,一个微信一个微博,这是最基本的矩阵了。

丰富一点的,还有公众号、微博、抖音、今日头条,如果能上知乎的账号,说明这个单位比较牛了。国家级的媒体上知乎的比较多,省部一级的比较少。地级市那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工作状态是这样的:早上过去,先开始准备早上九点多十点要发送的内容,主编定好发什么了,开始编辑。弄好了,十点钟准时发,然后准备中午的,中午到点儿了准时发,接着是下午五六点钟的。也有中午发、下午发、晚上发的。

发送内容过程中,如果出现错字或者是大段丢失,就是大事故,主编要挨罚,小编也要挨罚。

主编挨罚问题不大,小编挨罚的话卷铺盖卷儿滚蛋是很正常的。因为,小编一般都是合同工,主编一般都是正式编制,最低也是个事业编。

通常都是把内容准备好以后,准时推送。以前微博才有准时推送,公众号那会儿没有。所以公众号经常有到点儿忘了发的情况出现,这是事故。

微博就是一天固定十二个或者十个内容的发送,如果选好了,当天又没有什么突发事件,就是上午把内容编排好,固定内容以后,设定准时推送。对于公众号编辑的强度来说,做微博有点儿放假的意思。

这份工作的好处就是,非常的锻炼人,而且锻炼出来的能力,不管拿到哪里都能使用。因为大多数上规模的单位,都是需要新媒体运维岗位的。新建立的公司或者单位也需要这样的岗位,就容易促成小编跳槽变成官微主编的情况。所以,干这个岗位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跟中文系一样,哪个单位都需要写材料的人,总是能找到口饭吃。

而且,还能在岗位上发挥巨大作用以后被人看到成绩。这个新媒体岗位跟一些后勤岗位不一样,比如档案室,你干的再好,领导不去那儿看看就不知道你干的多好。新媒体岗位的阵地本身就是一个展示窗口,你在把基本工作做好的基础上,偶尔一周搞一篇原创的大稿子,有图有文,发出来以后上下级单位的小编也看到了也想转载并转载了,领导就会知道这个事情。还有,新媒体岗位的阵地,就是领导的脸面,做的好,领导脸上有光。做的不好,领导也觉得抬不起头。所以,是非常大有可为的。

但坏处也显而易见吧:因为这是领导的脸面、单位的价值取向阵地、谁都能看到,所以,你得当心着点儿干。在人家阵地上主动的发不对劲的东西,这当然不可能,首先咱既然干这份儿职业了,肯定吃人家饭,给人家说话,领工资抱有最基本的感恩心理,这是一种基本的职场人素养。我说的是,冷不丁不注意,发点儿不对劲的事情。

小编界,最恐怖的事情是啥?———————— 莫过于:公号私号切换出现问题。

比如,你干这行儿的嘛,肯定也热爱这行。你白天公众号微博这么干,下班儿也肯定去玩儿,因为这行还要求有网感嘛。你玩儿的话,肯定存在公号私号切换的问题,不是每个单位都会有公号专门配一个手机的。所以,你自己的手机上,放一个公号放一个私号,很容易出现切换不对,用了公号,以为上的是私号。

这可是很恐怖的!!!

我对象有一次,当天休息,沙发上坐那儿傻乐,看到好笑的内容,评论哈哈哈哈哈恍恍惚惚。看到一些义愤填膺的内容,再点个赞什么的。———————— 突然发现!她用的是公号!!!!我了个去,马上开始取消点赞,删除自己的评论。然后干完这一系列手续,跪在佛像前心有余悸的上香、双手合十祷告。

我说不是没事儿了吗?

她说,没事儿是没事儿了,我现在心里慌的快死了,拜拜佛平复一下。

还有,她有时候夜里会做噩梦,哭哭啼啼的,我弄醒以后说是梦。问她梦见什么了?

她说梦见网上跟人因为爱豆的事儿撕逼了,撕了大半天逼,突然发现自己用的是公号。

还骂我,说我梦里知道这件事以后,不管不顾,搁旁边儿在炒黄豆。她工作都快丢了。

?????黑人问号脸?????

我连吃黄豆的习惯也没有,居然在炒黄豆?????

后来,她形成习惯,不用私人微博了。

薪资待遇这方面嘛,地级市刚入职三四千吧,干的久一点五六千。

这个属于新闻媒体的编辑行业,是可以拿正儿八经的记者证的。记者证挺管用的,我们俩去外地旅游,导游拉我们去消费点强制要求消费,我一个大男人能把女导游怎么样啊?什么办法没有啊,只能生闷气。她怯怯的跟导游说:“我……我是记者。”

导游说你是哪门子记者啊?这年头儿记者多了去了。

她怯怯的把记者证拿出来,导游派了辆私家车把我们接走了,再三跟我们解释:剩下三天的钱,已经给你们退了,之前一天的钱呢,旅也游了,门票也给了,没法儿退。—————— 实际上我们最初的诉求挺简单,就是别逼我们买东西就行了。

最头疼的就是我对象这人,晚上九点多十点开始发晚上的内容,天塌下来,要准备个笔记本儿发晚上的内容。

有时候我们一块儿回牧区,她突然想起来有内容要发。我开上车,在牧区找高处有信号的地方,手机有信号以后,开热点,笔记本儿连上热点的WIFI,然后发推送。

【总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对社会有用,也能养得起自己,能提升自己的岗位。非常适合女孩子干,但是不太适合有巨大经济压力、买房压力的男生干。因为从这个岗位发展到有不错的起色,需要至少三四年的过程,男生没有安安稳稳的富足家庭当后盾,这岗位干不了。

我对象他们部门有个男生,家里欠债几百万,工资养不起家里,他就在外面搞点小生意。他父亲仍然在上班,但是不会用电脑这些,他就给父亲扮演类似秘书的角色。一边干单位的新媒体岗位,一边照顾生意,一边又给父亲当秘书写材料。经常整夜整夜的熬夜以后,第二天照常上班。

我对象说,那男生早上面色铁青,走路都晃。在这种状态下,容易出错。自知状态不好,干不了这份稳定工作,就辞职了。

当然,贫苦家庭的男生,不适合一切需要高强度投入精力时间的工作,包括公务员岗位。这也是知乎上经常说“家庭条件不好就算考上公务员也得辞职”的原因。

而对于女生,这份工作非常友好,干完该干的,可以早点儿走晚点儿去,还能拿回家里做。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谢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