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姊川合战对织田信长来说是惨胜吗?

回答
关于姊川合战对织田信长而言是否算得上是“惨胜”,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从战场结果来看,姊川合战无疑是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联军的胜利。他们成功击败了浅井长政和朝仓义景联军,迫使浅井氏短暂臣服,并巩固了织田家在近畿地区的统治。这次胜利极大地提升了织田信长的威望,也为他后续的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仅仅从这个层面来看,称之为“惨胜”显然是不准确的。

然而,“惨胜”之所以会成为一个讨论点,就在于这场胜利的代价。为了达成这个结果,织田联军付出了相当沉重的代价,而这些代价在某些方面又可能预示着未来更严峻的挑战。

一、付出的惨重代价:

人员伤亡惨重: 姊川合战的战场异常惨烈。根据史料记载,织田联军,尤其是池田恒兴、森可成等部队,在与浅井家精锐部队的对阵中遭受了重创。森可成,这位织田家重要的年轻将领,就在此战中阵亡。池田恒兴虽然幸存,但也身受重伤。浅井和朝仓联军同样损失惨重,但织田联军这边,损失的都是一些能力出众、深受信长倚重的将领,这对于一个需要依靠人才来扩张的势力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打击。要知道,在战国时代,一名经验丰富的将领培养起来并非易事。

战术上的被动与险象环生: 在姊川合战的早期阶段,织田联军的阵线一度被浅井家的精锐部队“鬼骑兵”突破,阵势一度非常危急。是德川家康的援军及时赶到,扭转了局面。这说明织田军在面对浅井氏的顽强抵抗时,并非一帆风顺,甚至一度陷入被动。这种在自家主场(虽然战场不在织田家直接领地,但战略意图上是为织田家护航)却险些被击败的经历,对于信长而言,可能是一种警醒,也暴露出其军队在某些战术层面的不足。

对朝仓家的战略效果有限: 虽然击败了浅井联军,但朝仓义景的军队在此战后并未被彻底消灭。朝仓家虽然遭受损失,但其军事力量依然存在,并且在后来的金崎撤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意味着信长虽然赢了这一仗,但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朝仓家的威胁。朝仓家退兵后,反而能够积蓄力量,为日后的进攻做准备。

二、从战略长远来看的考量:

对浅井氏的打击并非决定性: 姊川合战后,浅井长政虽然被迫臣服,但他家族的军事力量和潜在的抵抗意志并未被完全摧毁。事实上,在几年的时间里,浅井家就再次联合朝仓家,甚至与足利义昭、武田信玄等势力联合,对信长发起了更大规模的反攻。这说明姊川合战只是暂时平息了浅井家的反叛,而非根除。信长后来的灭亡浅井氏,又经历了一番艰苦的战斗。

暴露了织田家内部的问题: 这场战役也间接暴露了织田家内部的一些问题。例如,在战前,信长对浅井长政的忠诚程度有所怀疑,但为了军事上的需要,他仍然选择与浅井家结盟。这种外交上的不确定性,以及战后浅井家的背叛,都显示出织田家在处理与盟友关系上的复杂性。

信长自身也在成长: 姊川合战的艰难,也促使织田信长在军事策略、用兵之道上进行反思和调整。他看到了自己军队的不足之处,也见识了对手的凶悍。这种惨痛的经历,反而能够让一个有野心的统治者变得更加谨慎和成熟。

三、为何会被认为是“惨胜”?

之所以会有“惨胜”的说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场胜利并非轻松取胜,而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且未能完全解决战场之外的战略隐患。信长虽然赢得了战场上的胜利,但也付出了亲信将领阵亡的代价,并且战争的后续发展也证明了这次胜利并非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惨”字,可以理解为:

“损失的惨重”: 指的是在战役中损失了宝贵的人才和兵力。
“过程的艰难”: 指的是战役的过程并非如预想般顺利,一度陷入险境。
“后续的遗留问题”: 指的是这场胜利并没有完全消除潜在的威胁,反而为日后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总结来说,姊川合战对织田信长而言,更像是一场“代价高昂但必要的胜利”。 它确实巩固了他的统治,提升了他的威望,是其霸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同时,这场胜利也伴随着惨重的伤亡,暴露出一些战术上的不足,并未彻底解决朝仓家的威胁,甚至为日后浅井家的反叛埋下了种子。

如果用“大胜”来形容,或许过于轻描淡写了其付出的代价;如果用“惨败”来形容,又完全违背了战场上的结果。因此,称其为一场“惨胜”,更能准确地反映出这场胜利所包含的复杂性——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付出的痛苦与留下的隐忧。它是一场浴血奋战后的胜利,一场让信长尝到了甜头,但也让他认识到战争残酷性的重要战役。这场胜利让他更加强大,但同时也让他明白了,未来还有更艰巨的挑战在等着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姊川合战,信长的兵力损失可以忽略,因为是可以补上来的,问题是信长冒了不应该冒的险,差点把自己变成义元第二。

我的理解,姊川合战的真实情况和一般印象不同,首先,它不是一场双方摆好架势的正面对垒,现在许多姊川合战示意图,织田军仿佛是将军队正面对着浅井军,然后被正面突破,差点本阵丢了,这是很荒唐的,也不符合军事常识。

姊川合战是一场突袭战,织田军先是攻到浅井军本据小谷城附近,火烧城下町,诱使浅井军出战,小谷城易守难攻,浅井军兵力远不及织田军,所以不敢出战,织田军于是放弃进攻小谷城,改为包围浅井支城横山城,想用一步步蚕食浅井支城的方式灭亡浅井,浅井自然不能坐以待毙,在朝仓的援军抵达后,想要通过一场战斗解除织田军对横山城的包围。

织田可能一开始也在警戒浅井军会出城追击,但时间久了信长判断浅井不敢出城,于是一部分军队包围横山城,另一部分包括德川援军沿着姊川摆开,监视对岸,防备浅井军来救援横山城,这样就给了浅井军可乘之机。

浅井朝仓联军悄悄的往姊川方向移动,发现了织田军的沿姊川布下的长蛇阵,而信长的本阵也在其中。于是浅井朝仓的计划有了,以朝仓军进攻德川,以浅井军直攻信长本阵,如浅井军攻下信长本阵如桶狭间一样讨下信长人头,就能获得完全胜利。这也是为什么织田军对浅井军有压倒性优势却陷入苦战的原因。

姊川合战是突然袭击,信长一开始被浅井进攻本阵,而织田军一部分沿着姊川散开,一部分在包围横山城,所以在矶野员昌等人进攻信长本阵的局部战场,浅井军有兵力优势,而织田军赶来支援本阵的军队是陆续到达的,且在信长本阵侧翼,很难直接抵达本阵防卫,兵力优势无法施展,后续稻叶一铁等人援军抵达后,十分聪明的延伸部队,不去支援信长本阵,而是依靠兵力优势绕到浅井军侧翼进攻。随着织田军部队陆续抵达,浅井军对织田的局部兵力优势也逐渐被磨平了,甚至已经陷入劣势,为了不被织田军包围,完全消灭,所以只好撤退。浅井军无法达成解除横山城包围的企图,自然算是失败了。

姊川合战织田是险胜,而这种冒险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信长不将本阵设在可以被浅井攻击到的地方,一点机会都不会给对手。有人为了美化信长,认为信长是故意这样引诱浅井攻击的,这是没有必要。姊川合战没有改变织田步步蚕食灭亡浅井的战略,从后续发展看浅井的军事力量没有遭遇毁灭性打击,不过是重申了一遍织田军势强于浅井的事实罢了,这个事实看双方领土和兵力早无疑问。

姊川合战是一场惨烈的战斗,因为双方直接进行了残酷的短兵相接,和大众的认识不同,直接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是不多的,即如关原之战和大阪之阵,交战双方也是对射多过白刃战。所以参加过第四次川中岛合战的上杉方面吐槽大阪之阵没有川中岛激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姊川合战对织田信长而言是否算得上是“惨胜”,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从战场结果来看,姊川合战无疑是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联军的胜利。他们成功击败了浅井长政和朝仓义景联军,迫使浅井氏短暂臣服,并巩固了织田家在近畿地区.............
  • 回答
    姊川合战,一场发生在1570年日本战国时代的关键战役,至今仍是许多历史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关于这场战役的“真相”,尤其是在“大胜”还是“惨胜”、“重创”还是“不痛不痒”,以及它是否如“通说”所言具有“重大意义”这几个方面,存在着不少值得深入探讨的空间。战役背景:织田信长与浅井朝仓同盟的破裂要理解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