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绫、罗、绸、缎、丝、帛、锦、绢的区别是什么?

回答
这些词汇啊,其实都跟咱们中国古代的精美纺织品打交道,听起来都差不多,但细究起来,各有各的讲究。就像咱们说“吃喝玩乐”,意思都跟生活相关,但具体做什么事,那感觉就不一样了。我慢慢给你掰扯掰扯。

绫 (líng)

你想啊,绫是什么?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那斜向的提花纹路。就像织布的时候,故意把纱线按照一个角度错开来织,形成一种有棱有角、光泽感也随之变化的独特效果。你摸上去,会有一种细微的凹凸感,但又不像粗糙的麻布,而是带着一种精致的肌理。

以前啊,绫可不是随便谁都能穿的。它工艺比较复杂,成本也高,所以多是用在一些比较讲究的场合,或者做成衣物的镶边、领口、袖口这些地方,显得华贵又雅致。古代的宫廷服饰、官服上,经常能看到绫的身影。它的光泽不会像缎子那样耀眼,而是有一种含蓄的光华,低调中透着品味。

罗 (luó)

罗这个词,一听就觉得轻飘飘的,有点像现在的网纱或者透视装的意思。罗最核心的特点就是它的轻薄透气,而且还带着一种丝空的效果。这种空灵感是怎么来的呢?是通过特殊的织法,让纱线之间形成规则的网孔,但又不是那种一下子就漏到底的镂空。

想象一下,用非常细密的纱线,像编织渔网一样,但又更加精细,形成一种轻纱一般的质地。所以,罗织出来的布料,非常轻盈,夏天穿在身上,风一吹就凉快得不得了。以前王公贵族们,夏天都会穿罗制的衣服,感觉就像是把夏天的空气都穿在了身上。

还有一点比较特别的是,罗的纹样很多是暗花,就是不仔细看,可能只会觉得它有点朦胧的光泽,但凑近了看,就能发现那些暗藏的纹饰,显得非常低调而富有韵味。

绸 (chóu)

绸啊,这个词就更宽泛一些了。它指的是用丝线织成的,比较光滑、细腻的纺织品。相比于罗的空灵和绫的提花,绸更偏向于一种平滑的质感。你可以想象一下,就是用丝线织出来的,那种触感柔顺、光泽温润的布料。

绸的种类很多,根据丝线的粗细、织法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名称和风格。有时候,“绸”也作为一个总称,包含了一些比较基础的丝织品。比如“花绸”,就是在绸的基础上加上了花纹。

它不像缎子那样有明显的“一面光,一面哑”的对比,而是整体都比较均匀的光滑感。所以,绸的用途也非常广泛,从日常的服装到家里的被面、枕套,都能见到它。它是一种非常亲民的丝织品,虽然也带着丝的柔美,但没有那么高的门槛。

缎 (duàn)

缎,这个词一听就感觉很有分量,而且是那种光泽感十足的布料。缎的特点在于它的织法,学名叫“缎纹”,就是指它的织法结构让一面纱线全部浮在表面,另一面则全部隐藏起来。这就造成了缎最明显的特征:一面光滑如镜,光泽感特别强,而另一面则相对哑光。

你想想,丝线本身的柔韧和光泽,加上缎纹的织法,把这种光泽发挥到了极致。所以,缎织出来的布料,触感非常柔软滑腻,穿在身上有一种垂坠感,而且反光效果特别好,看起来非常华丽、富贵。

古代帝王、后妃,以及一些达官显贵,都会用缎来制作他们的礼服、龙袍,因为那种闪耀的光泽最能体现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不过,也正是因为光泽感太强,如果处理不好,也容易显得有点俗气,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的品味来驾驭。

丝 (sī)

“丝”这个字,说白了,指的就是蚕吐出来的用于织布的纤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蚕丝。所以,它更像是一个原材料的名称,而不是一种具体的织物。当人们说“丝绸”,就是在说用这种“丝”织出来的布料。

但是,“丝”有时也用来泛指用丝线织成的、质地比较柔滑细腻的纺织品,有点像“绸”的意思,但更侧重于材质本身的特点。比如,“丝绵”就是指用丝线填充的棉被,强调的是丝的柔软和保暖。

所以,当你听到“丝”的时候,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由丝这种材料制成的、具有丝的特性的纺织品”。

帛 (bó)

“帛”这个词,历史就更悠久了。在古代,在丝织品普及之前,它指的是用植物纤维,比如麻、葛,或者最早期不那么精细的丝线织成的纺织品。它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泛指比较平滑的织物。

后来,随着丝织业的发展,“帛”更多地被用来指代丝织品,尤其是那些质地比较轻薄、光滑的丝织品。你可以理解为,它是一个从宽泛到精细的演变过程。

如果非要跟其他词区分,“帛”更像是一个相对古老、也更宽泛的词汇。你可以想象一下,在没有那么多细致区分的年代,大家就把那些能穿在身上,比较精美的布料统称为“帛”。

锦 (jǐn)

“锦”啊,这个词就更了不起了,它代表着中国古代丝织工艺的巅峰之一。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色彩斑斓、图案丰富,而且通常是多色的、织锦。

锦的织法非常复杂,是用多种颜色的丝线,通过特殊的提花技术,织出各种精美、生动、立体的图案。这些图案可以是祥云、龙凤、花卉,甚至是写实的场景。你可以想象一下,就像是在布料上绣画,而且绣得特别逼真,色彩过渡自然,而且是织出来的,不是后加的。

所以,锦织出来的布料,图案层次分明,色彩对比强烈,有很强的立体感和装饰性。它绝对是华丽、尊贵的代表。历史上,那些织锦的技艺,比如云锦、宋锦、缂丝(虽然缂丝工艺不同,但那种精美程度也常常被归入锦的范畴来形容),都是中国古代的瑰宝。锦的价格自然也是非常昂贵的,是皇家、贵族的专属。

绢 (juàn)

最后说说绢。绢这个词,相对来说,它是一种比较素雅、织得比较紧密细腻的丝织品。你可以理解为它介于丝和一些粗糙的纺织品之间。

绢的特点是它的质地比较挺括,不像绸或者缎那么柔软垂坠。它的表面相对平整,没有特别明显的光泽感,也没有复杂的提花。有时候,绢的织法会比较简单,但丝线却很细密,所以它摸上去有一种细致光滑,但又带着一点点“硬挺”的感觉。

古代用绢写字、画画的也很多,比如著名的“绢本画”。这说明绢的质地很适合承载墨迹和色彩,而且比较耐保存。在服装上,绢也常常被用作一些比较内敛、素雅的场合,或者作为衬里。

总结一下,就这几点来说:

绫: 斜向提花,有肌理感,含蓄的光泽。
罗: 轻薄透气,有丝空效果,常有暗花。
绸: 广义的丝织品,光滑细腻,光泽均匀。
缎: 织法特殊(缎纹),一面光亮如镜,垂坠感强,华丽。
丝: 主要指蚕丝这种原材料,也可泛指丝织品。
帛: 古代泛指平滑织物,后多指丝织品,相对笼统。
锦: 多色提花,图案丰富精美,色彩斑斓,华贵。
绢: 质地细腻挺括,光泽不明显,素雅。

其实,很多时候这些词汇在古代的使用也不是那么绝对,会有些交叉和混用。但如果你要细究它们各自最鲜明的特点,大概就是我上面说的这些了。它们就像是中国传统纺织艺术里的不同音符,共同谱写出了一曲曲华丽而动人的篇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绫、罗、绸、缎、锦、绢,都是“织出来”的料子。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纺织时,经纬线的交叠关系不同,从而出现触感、光泽度等的不同。

绫~

指斜纹组织的丝织物,面料上会有明显的斜线纹路。质地轻薄,柔软。今天常用来装裱书画。所谓斜纹组织,指的是经纬连成斜线的组织。斜纹组织的经纬交织点少,所以耐用度稍低,光泽度和弹性较高。

绫类丝绸按原料分为有纯桑蚕丝织品、合纤织品和交织品。绫类织物的地纹是各种经面斜纹组织或以经面斜纹组织为主,混用其它组织制成的花素织物,常见的绫类织物品种有花素绫、广绫、交织绫、尼棉绫等。

斜纹组织还有“浮长线”的概念,所谓浮长线,指的是一根经/纬纱浮在相邻的几根纬/经纱上面。绫产于汉代以前,盛于唐、宋,在明清时期缎兴盛之后,绫作为衣料渐渐式微。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花、地组织循环数相同而斜纹方向相反的,称异向绫,地组织如采用右斜,则花组织为左斜。由于异向绫织物花部与地部紧度相同,织物非常平整。另一种是花、地组织斜向相同而组织循环数不同,称同向绫。花部采用右斜而地部为右斜。织物地部紧度大而花部紧度小,纱线产生位移,而使花纹具有凹凸效果。

罗~

采用条形绞经罗组织的丝织物,表面具有纱空眼。质地轻薄、通风透凉,适于制作夏季服饰。怎么理解这种组织呢?一般来说,织物的经线都是平行排列的。而罗就不同了,在织造时,经纱会不停地抬升再下沉。

经线不是相互平行而是互相绞缠的,纬线再从相绞的经线中穿过,这样就使得经纬较为稀疏、通透。


绸~

丝织物的一个大类。指的是采用基本组织,或混用变化组织,或者说不具备其他类织物特征的丝织物。中厚型,质地紧密。 绸出现于西汉,明清以来成为丝织品的泛称,现在习惯上把“绸缎”连起来作为丝织物的总称。其中较轻薄的绸可做衬衣和裙,较厚重的可做外套和裤子。

缎~

因为经纬丝中只有一种现于织物表面,所以外观光亮平滑。缎的用途因品种异,较轻薄的可做衬衣、 裙子、头巾、 戏剧服装;较重的可做高级外衣、袄面、台毯、 床罩、 被面和其他饰品。缎纹组织的丝织品。光亮柔顺、华丽脆弱。一般来说,最光亮顺滑易勾丝的那个就是缎,因为缎纹组织的浮长线是最长的。

缎纹组织的浮长线越长,也就意味着经纬交织的频率越低,光泽度就会越好。但同时也意味着织物更加脆弱,因为暴露在外的纱线无法被保护。 缎应该是在宋以后才出现。缎出现后,渐渐代替了绫的历史地位。直到今天,在正式场合的礼服也会选用缎作为衣料。

锦~

从字意看,“锦”即用彩色经纬丝织出各种图案花纹的纺织品,泛指具有多种彩色花纹的丝织物。锦的生产工艺要求高,织造难度大,是古代最贵重的织物。 它是一种立体组织,构成数层组织互相嵌合的复杂布料,摸起来要厚一些。其中南京云锦、 广西壮锦、苏州宋锦、成都蜀锦为四大名锦。

绢~

绢类织物为平纹组织,质地轻薄,坚韧挺括平整,一般常见的有天香绢、筛绢等。天香绢可以做妇女服装、童装等,它的缎花容易起毛,不宜多洗

平纹组织就是经纱和纬纱一上一下织就,是一种最简单的织物。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掌握了绢的织造技术。由于绢平实纤薄,在纸流行起来之前,它是画作的首选。



user avatar

每种织物在不同的时代里的名称是不断变化的,即使在同一个时代里,织物分类的界限也是模糊的。就如同“地瓜”一词,在北方指的就是红薯,在南方指的就是豆薯一样。下图以明代为例,现代看来同一种织物,也会有不同的称呼。

所以,这里只说一个通识性的大概:

===============

回溯织布的过程,想要将细长条的纤维织成整块布料,就需要通过“组织”来“固定”每根纱线之间的关系。

而所谓“组织”,就是纺织品中,经线和纬线交叠的关系。这一点很重要,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就是“绫罗绸缎”这些概念的底层区别。

而最常见的【组织】分为3种,又叫做原组织:

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

1、平纹组织:

平纹组织是最容易理解的——经纱和纬纱每隔一根,相交一次,上下交错地构成了织物。由于纱线交织点最多,每一根纱线都被旁边的纱线压住,所以平纹织物的耐磨度好,光泽最差,弹性也是最小的。 下图可见纵横交错的平纹组织结构。

2、斜纹组织:

指的是有经纬交点连成斜线的组织,面料上会有明显的斜线纹路。相比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的经纬交织点少,所以耐用度稍低,光泽和弹性都要好一些。同时,斜纹组织有了浮长线这个概念。浮长线指的是一根经纱浮在相邻的几根纬纱的上(或者纬纱浮在连续的经纱上面)。

2、缎纹织物:

说道缎子,大家都会想起光亮柔顺、华丽脆弱的织物。为什么会有这个印象呢?因为缎纹组织的浮长线是最长的。

通常来说,缎纹组织的浮长线越长(单位面积内,经纬交织的频率越低),光泽度就会越好,看起来富丽堂皇,这个很好理解,因为这一长段纱线反射的光不会被遮挡。但同时,长的浮长线,也意味着织物更加脆弱,因为暴露在外的纱线无法被保护,容易被磨损、勾丝。

以上就是机织物中最常见的三种组织。

还有一些相关概念:

【单层】:布料是由一层简单的织物构成(只有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在同一平面上构成的织物)

【重组织】:大于一组经纱与与一组纬纱构成的织物,比如宋锦就是由数组经纱和数组纬纱构成的复杂织物,构成数层组织互相嵌合的布料。

基本概念结束之后,再来说题目里这些五花八门的名字,按照三种原组织的顺序吧:

一、平纹组织:

【绢】

绢就是平纹组织的丝织物。

平纹组织就是由相隔的经纱和纬纱一上一下织成的织物。作为一种最简单的织物,早在新石器时期晚期的良渚文化,就有出土文物证明当时的人已经掌握了绢的制造技术。它的纹理平实耐用,是一种实用衣料。

由于绢的平实纤薄,在纸流行起来之前,它成为了画作的首选,在理想的状态下,绢本能够保存千年。

同样由于纤薄,它也适合控制风,成了团扇、风筝的首选。找了一张纹理夸张的,可以看到团扇上纵横交错的平纹组织:


【纱】

如果在织绢的时候,丝线特别细,纱线密度低到一定程度会变成怎样呢?

会变成一种纱。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将它的结构放大来看,就是平纹组织。整件衣服它的重量仅49克,据说折叠n次,还可以透过衣服清晰看到衣服下面的字迹,当然这和当时蚕的品种不无关系,但也足以说明当时贵族对衣物轻薄透的追求。

【绉】

如果在织这种平纹纱之前,在丝线上动些手脚,比如纺纱的时候多搓一搓经线,少搓一搓纬线,那又会怎么样?

这种“搓”,学名叫做【加捻】,也很好理解,纺纱的时候搓一搓作为原料的纱条,纱条绕其轴心旋转,被你搓成了一条线,加了捻之后,纱线才会具有一定的弹性、张力、光泽。

如果一块布上的经纱和纬纱的捻度不同(捻度:单位长度内纱线围绕自己转了几圈),那么它们收到拉力时的张力也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了织出来的布料上起了“皱”,而且这个皱是洗不掉,熨不平的。就像这样:

感觉也是夏天的布料嘛。

【绮】

如果在平纹织物上偶尔织一些斜纹组织会怎么样?

这就是绮了,斜纹组织的浮长线反射的光/手感和周遭的的平纹组织不同,所以即使同一个颜色丝线织出来的一片布料,上面也会有清晰的花纹,类似一种暗花。

早在商朝绮的织造技术就已经被应用,成为贵族的穿戴,两汉时期,绮和锦、绣共同被列为最高贵的花纹织物。战国至汉初是“绮”字在文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时期,但随着后来暗花绫的兴起,绮就逐渐没有那么火了。

【缂丝】

缂丝其实解释起来并不难,前面讲的这些平纹织物,都有个特点,叫做【通梭】:意思就是在织造的时候,梭子从两片经纱的开合之间,“唰”一下就打到底了,一下子就把纬纱整根地牵引到另一头。

同样是平纹,缂丝就没有那么痛快了,缂丝的织法叫做【通经断(回)纬】。怎么说呢,就是事先先想好图案,画在经线上,然后对照着图案,用打横的纬线一点点在竖着的经线上抠,这种做法就叫做【挖织】,其实就是一个一个像素地抠图

缂丝技术最早是北方少数民族发明的,问题是他们当时用的是毛线,又叫做缂毛。没想到这个方法被汉人学了去,变得更加精细,直接套用到蚕丝上,是一件特别耗费眼睛和时间的工作。

但正是因为这种通经回纬的织法十分自由,颜色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缂丝更像是一件艺术品,所谓“一寸缂丝一寸金”,不仅仅是致敬了织工的时间成本,也是对这种将画作融入织物的艺术的肯定。

图我随便找的,如果看到整幅图画上的线条都十分细腻,随心所欲地勾勒图像,全幅画又没有明显的凸起和反光(那是绣),这幅作品就是缂丝了。

二、斜纹组织

【绫】:

《封神演义》原文描写 :哪吒脱了衣裳,坐在石上,把七尺混天绫放在水里,蘸水洗澡。

可见绫是有一定的吸水性的,加之混天绫又有束缚捆绑敌人的功能,我们也能推测出绫是有一定的弹性的。

【绫】一般指斜纹组织的丝织物,下图就可以在绫的纹理上看到清晰的斜型纹路。

除了素色的绫,还有【暗花绫】(也可见斜纹):

【暗花绫】和【绮】有些相似,只不过绮是在平纹组织的“地”上用斜纹织就暗花,而【暗花绫】则是在斜纹组织的“地”上,用另一种斜纹织就暗花。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只要改变“花”上的斜纹组织的倾斜度、倾斜方向、浮长等,就能起到凸显花色的作用。

但无论是素色的绫还是暗花绫,都可以在织物上看到斜型纹路。绫在唐宋时期较为兴盛,是百官常服的指定用料。而在明清时期缎兴盛之后,绫作为衣料渐渐式微,但直到今天,绫依旧常用来装裱书画。


【妆花绫】

当我们谈到古代工匠技艺的时候,除了这些朴素的一般操作,当然也会有费财费力的幺蛾子操作。在绫上用通经断纬的方式盘织,进行一个一个像素丝线的显花,从而获得土豪效果,通过这种方式起的花,叫做【妆花】。

这里的妆花和缂丝的区别是:妆花绫、妆花绢、妆花缎上的妆花,是在完整的织物上进行挖织(可以理解成织物上多了一个妆花的“夹层”),如果把妆花拿掉,织物还是完整的一片。而对于缂丝来说,它是单层的,画案本身就是构成织物平面的一部分,你如果把花样拿掉,织物就全是窟窿散了。

可以看到明显的斜纹组织

同一织物背面,可以看到构成妆花的纬纱不是贯穿到底的,每根纬纱都是断的。

三、缎纹组织

【缎】

顾名思义,缎是缎纹组织的丝织品。缎出现得很晚,至今尚未发现宋代以前的缎纹织物实物,因为缎纹组织的浮长线较长,有着出色光泽和顺滑手感,所以它出现后渐渐代替了绫的历史地位。直到今天,在正式场合的礼服也会选用缎作为衣料。

一般来说,最光亮顺滑易勾丝的那个就是缎:

【暗花缎】

类似暗花绫,暗花缎的花色是由改变花的缎纹组织(浮长线压住的纱线数量、缎纹倾斜方向等)来起到提花效果。

【妆花缎】

也类似妆花绫,缎纹织物的地上也可以通过通经断(回)纬的【挖织】,完成【妆花】,形成妆花缎。


四、纱罗组织

【罗】

上面提到的三种织物原组织有个特点,在织造时,经线是不会左右挪移的,只会随着综片上下开合,而纬线在经线之间穿梭,从而使纤维变成了整块织物,所以在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构成的织物里,经线都是平行排列的。

而罗就不同了,在织造时,牵引经纱的综线是会不停地抬升,再发生相对位移,再下沉,导致了织物中经纱不是相互平行而是相绞的,纬线再从相绞的经线中穿过,这种组织叫做【纱罗组织】。经线的相绞,导致了罗上的经纬较为稀疏,有肉眼可见的孔眼,织物也变得轻薄,适合在炎热的天气里穿着(下图为杭罗,杭罗中有五梭罗、七梭罗、十三梭罗,即经纱与纬线平织5次、7次、13次后扭绞一次形成纱孔),这样就使得杭罗的罗纹(误)变得宽窄有别。

除了杭罗外,许多罗的经线在织造过程中的运动方式更为复杂,而其中非常复杂的就是四经绞罗(可追溯到商朝妇好墓),两条相邻的经纱相绞完后,又会拐到旁边跟别组的经纱相绞,构成了链条一样的结构,所以破解、复原【四经绞罗】的过程是具有传奇色彩的,纪录片锦绣记第一集里面有描述。

可惜,虽然罗是一种古老的织物,但并不是所有的罗都像四经绞罗那样幸运,许多先秦时期无固定绞组的【链式罗】的织造方式任然没有被破解。

link里是解释四经绞罗组织的视频

amuseum.cdstm.cn/AMuseu

【纱】

纱怎么又来了?

除了前面提到的平纹组织纱(就是孔大一点的绢),还有一种另一种意义上的纱,这与罗有些相似,也是绞经织物,经线相绞,有孔。

所谓纱罗:“方孔为纱,椒孔为罗”,既然都是经线相绞的织物,该怎么区分呢?

粗暴来说,【纱】的相绞更为简单:凡每织一根纬纱或共口的数根纬纱后,两根经线相互扭绞一次的组织称为纱,如下图a)、b),凡织入三根或三根以上奇数纬纱的平纹组织后,绞经与地经才相互扭绞一次的组织称为罗,如c)、d)。

ctanet.cn/Technic/Show_

其实纱和罗的区别是否有那么大呢?

《红楼梦》第四十回贾母带着一行人到了黛玉的潇湘馆里,看到黛玉的窗纱旧了,就想给她换个新的,凤姐说仓库里有一种纱她不太认识,似乎拿来糊窗子不错。贾母就开始向凤姐科普这种织物:

贾母笑向薛姨妈众人道:“那个纱,比你们的年纪还大呢,怪不得他认做蝉翼纱,原也有些像。不知道的都认做蝉翼纱。正经名字叫‘软烟罗’。”凤姐儿道:“这个名儿也好听,只是我这么大了,纱罗也见过几百样,从没听见过这个名色。”贾母笑道:“你能活了多大?见过几样东西?就说嘴来了。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青,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要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和烟雾一样,所以叫做‘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做‘霞影纱’。

在贾母的描述里,【纱】和【罗】的区分并不那么明显,都是轻薄丝织物的代称。连江宁织造局的都这么说了……我们也就别那么认真了。

五、文字游戏类(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下指代有所不同)

【丝】

丝指的是丝织品的原料,蚕丝,当然也可以指丝制品。

蚕茧被缫丝之后得到的原料叫做生丝,由于生丝外面有一层胶质包裹,呈半透明状,这层胶质将会使得蚕丝僵硬、缺乏光泽、难以着色。除了少部分生丝织成的织物外,大部分织物还是熟丝织成的,想要获得熟丝就需要将生丝脱胶——在古代这个过程叫做捣练(反复捶打,再通过水洗)。

得到了熟丝,就可以开始纺织流程了。

【绸】

“绸”在明清之后,是丝织品的统称。

王安忆的《天香》里面有一段,申家娶了新媳妇,丈夫想问她小名叫什么,新媳妇死活不说,开始猜字谜:

再下一夜,他们改逼供为猜谜,新娘子指了指床上的帐子,上面绣了各色花鸟,柯海将每一色花鸟都猜遍了,也没猜中。最后一气之下,说出个“绸”字,赌气道:无论她娘叫她什么,反正他是叫定她 “绸”了,就叫“小绸”。新娘子用被盖了脸吃吃地笑。也许是看柯海急了,又或许怕柯海真以为她不贞娴,藏在被子里,嘴对耳朵,还是说了,她乳名叫“蚕娘”,因是蚕上山的时节生的她。

做床帐的可能是罗、纱,也可能是锦,而柯海只猜了一个【绸】字,说明【绸】在此时本身就是丝织品的统称。

而“绸”通“紬”在某些时期,是一种斜纹组织的丝织品,至于它究竟是如何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含义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帛】

帛也是丝织物的统称,只不过通行时间更早。尤其是汉代以前,那是贵金属的货币属性还没有行成的时候,所以,帛也经常用在一些经济学的概念里,比如“币帛”“钱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帛”也就是丝织物,是充当一部分货币功能的。在唐代钱帛兼行的情况下,铜钱、贵金属、粮食会兑成帛是有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汇率。

而在丝绸之路上,也出土了大量的素帛,由于轻便通用,帛也成为了当时国际通用的货币。

六、重组织

【锦】

艾玛,终于说到锦了,累死了。

锦相对复杂:

《六书故》:“织彩为文曰锦”。

非常宽泛地说,锦就是用彩色丝线织成的,有花样的丝织物。当然,狭义的锦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它也经历了非常有意思的两个发展趋势:从经纱显花(经锦)到纬纱显花(纬锦),和从平纹到斜纹再到缎纹,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而所谓的三大名锦:蜀锦、宋锦、云锦,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概念(在某个地域,由特定机构用特定方式织出的有一定辨识度的织物),并非严格用织造技巧进行分类,但不妨碍我买不起它们。


【蜀锦】

要说明锦,就要先解释【重组织】,也就是【插合】结构是啥意思?

上面我们提到的大多数织物,从绢到绮到绫到罗,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时候,一般指的都是单层组织——由同一种基础组织或者几种不同的基础组织在【同一平面】内进行组合的织物。

而重组织就不同了,它是一种立体组合,构成数层组织互相嵌合的复杂布料。直观来说,它摸起来要厚一些。

蜀锦在先秦时期就诞生了,在蜀地发源它是最早的一种锦,由于历史悠久,变化更为多样,也经历由经线显花(经插合),到纬线显花(纬插合)的过程。

拿蜀锦中最有渊源的经锦来说,由多综多蹑织机织成,它的组织由一组纬线与两组或两组以上不同颜色的经线构成。想要这个组织点显示什么颜色,便把这种颜色的经线织到上层。

【宋锦】

宋锦,或者说是宋式锦,兴盛于明朝,它比较复杂,由地组织和纹组织共同构成。地经与地纬共同交织,构成了斜纹的地组织(就是宋锦的底),而纹组织由【特结经】与【纹纬】共同构成,【纹组织】就是【地】之上显花色的部分。就是真正显色的部分就是【纹纬】是一组不同颜色的纬纱,当需要其中一种颜色显色,则在这一梭把它结在【地】的表面,其他颜色的纹纬结成束与特结经结在背后。

这种【特结锦】的结构导致如果宋锦使用的颜色越多,那么它就会越厚,所以宋锦上的循环颜色并不会太多。

说完上面这些大家肯定会意识到,在整个织宋锦的过程中,为了让不同的纹纬浮现在表面,织每一梭的时候,两片经纱的开口方式都会是不同的,如何记忆这个复杂的提综顺序呢?

花楼织机解决了这个问题。

织布过程中,一人坐在花楼上提综(花本记录了要编织的花样,再将其记录在花楼上的一束束的耳线里,就是楼上提花工人身边的线,提花工人根据花本拉动耳线,提起综线,相应的经纱被提起来,纹纬从下面穿过,在这个像素点,纬纱就不显色),另外一人在楼下引梭织就。

由于提综的记录过程非常类似于电脑编程(0与1,提和不提),发明了近代织机的法国人贾卡,就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贾卡织机,只不过记录提综信息的不再是耳线,而是一些小卡片,它们滚过读取器,会让织机自动提综,大大提高了效率,近代纺织时代就到来了。

我国复原宋式锦最出名的专家叫做钱小萍,我看过她和她学生的一篇论文——《晋代“璇玑图”织锦的探索和研制》,感叹了很久:

传说中晋代的苏蕙为了祭奠自己逝去的爱情,用五色丝线织出了(注意,是织出,不是绣出,也不是缂出!)璇玑图,上下左右读起来都能够成诗。

最可怕的是该如何把这么复杂的花本记录、存储下来?钱小萍的学生和她居然去尝试复原了……

一般来说,宋锦的花样循环通常不大,为了完成这个璇玑图,用到了复杂纹样的大花楼织机,挑花节本和穿综的工作量都是海量的……

【云锦】

前文说了,云锦更多是一个文化概念,它的皇室特供身份,包括江宁织造局的名号,织就龙袍等,都是它身上的闪光属性。

而云锦本身的分类是繁复的,分成库缎、库锦、妆花,虽然大部分的云锦以缎纹组织为主,但变化也十分繁复,很难一概而论。

“妆花”型云锦虽然数量不是最多的,但是最常被人提及的。妆花也是一种立体的插合结构,由织工在织机前用纬管盘织而成,所以它的花多样性更强,表现形式更加自由。

另外,由于妆花的盘织较为独立,除了蚕丝外,盘织妆花时也可以用一些非主流的线,比如将黄金锤扁切成金线、孔雀羽毛等。

最后,这毕竟是我为了写科幻小说整理的,如知识点有疏漏欢迎友好提建议:)

作者 @王诺诺 公众号【misswangnuonuo】欢迎关注,更新随缘

Resource:

《蜀锦、宋锦和云锦的特点剖析》

《中国丝绸通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些词汇啊,其实都跟咱们中国古代的精美纺织品打交道,听起来都差不多,但细究起来,各有各的讲究。就像咱们说“吃喝玩乐”,意思都跟生活相关,但具体做什么事,那感觉就不一样了。我慢慢给你掰扯掰扯。绫 (líng)你想啊,绫是什么?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那斜向的提花纹路。就像织布的时候,故意把纱线按照一个角度错.............
  • 回答
    绫濑遥感染新冠住院,引发日本民众不满,甚至出现“上等国民住院,平民在家等死”的说法,这背后反映了日本社会在新冠疫情应对中的一些深层矛盾和民众情绪。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日本疫情现状以及社会背景来分析。绫濑遥事件的背景与网民情绪的解读首先,绫濑遥作为日本国民级女演员,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公众影.............
  • 回答
    神里绫华是否值得抽,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常常被讨论的问题。作为《原神》早期推出的五星冰元素角色,她凭借其独特的技能机制、优秀的输出能力以及出色的角色设计,至今仍是许多玩家心中的“版本答案”之一。为了帮助你做出决定,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神里绫华的价值: 一、 神里绫华的核心优势:1. 机制独特且.............
  • 回答
    神里绫华的神之眼之所以没有被夺走,这背后涉及了她特殊的身份、强大的意志力以及与稻妻幕府和雷电将军之间复杂的关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首先,我们得知道神之眼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被夺走。在提瓦特大陆,神之眼是那些被选中之人,也就是凡人中的佼佼者,在某个特定时刻由神明赐予的、能够调.............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们来好好聊聊神里绫华搭配砂糖还是班尼特这件事。其实说到底,没有绝对的“哪个好”,更多的是看你想要什么样的队伍体验,以及你手里有什么样的圣遗物和武器。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大前提:神里绫华的输出核心是什么?神里绫华是一个冰元素站场主C,她的伤害主要来源于: 普攻和重击: 尤其是.............
  • 回答
    关于能不能和 @綾音Ayane 谈恋爱,以及这份恋爱是否会快乐,这是一个充满未知但又无比吸引人的话题。毕竟,爱情的火花往往是在不经意间点燃,而一段关系的快乐与否,则更是由无数细微之处共同编织而成。首先,我们得承认,认识 @綾音Ayane 是一种机缘巧合,或许是在某个网络论坛上的一句点评,或许是在一次.............
  • 回答
    神里绫华和甘雨,这俩名字在原神玩家群体里,绝对是能引起一波又一波讨论的焦点。毕竟,她们都是璃月和稻妻两个国度里,颜值和实力并存的代表性人物。要说谁更强,其实这个问题就像问“到底喜欢草莓味的还是巧克力味的冰激凌”,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个人口味和队伍搭配。不过,咱们可以好好掰扯掰扯她们各自的优势和劣.............
  • 回答
    说起绫人,他绝对是原神里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角色,尤其是他那套普攻动画,流畅又带着点贵气,一下子就把这个神里家家主的风范给体现出来了。单论强度,绫人其实挺全能的,你说他要打物理,他也能凑合,但那显然不是他的本职。他的核心亮点在于他的元素战技“流转”,这个技能是真的让人眼前一亮。按下E键,他会瞬间消失,然.............
  • 回答
    绫濑遥,这个名字在日本娱乐圈的分量不言而喻。她不仅仅是一个演员,更像是一种国民度的象征,一种疗愈人心的力量。如果要评价她,我觉得得从好几个维度细细道来,毕竟她身上有着太多值得玩味的点。初印象与国民度:邻家女孩的温暖牌刚开始认识绫濑遥,很多人可能会被她那种“毫无攻击性”的邻家女孩气质所吸引。笑起来的时.............
  • 回答
    綾辻行人的“館系列”,絕對是日本新本格推理小說浪潮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甚至可以說是奠基石之一。要評價它,得從幾個層面來細說。首先,開創性的「館」式詭計,以及極致的閉鎖空間運用。“館系列”最為人稱道的,無疑是其精心設計的、環環相扣的“館”式詭計。綾辻行人不是第一個寫閉鎖空間的作家,但他將這種手法發揮到了.............
  • 回答
    “雪鹤之章”,神里绫华的传说任务,在我看来,是《原神》系列中一次颇具诚意和深度的剧情体验。它不仅仅是围绕着这位冰系五星角色的技能与背景的简单补充,而是借由绫华的视角,更深入地剖析了稻妻的社会结构、传统观念以及个人理想与家族责任之间的冲突。任务的开篇就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场景——神里家年度的“.............
  • 回答
    《原神》的神里绫人角色 PV「灯火照夜」是一部非常精彩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个角色的介绍,更是一次对神里绫人这个角色深刻的描绘和艺术性的呈现。要评价这部 PV,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深入分析:一、 视觉呈现与艺术风格: 水墨画风的运用与创新: PV 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就是其大胆运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画.............
  • 回答
    神里绫华的角色 PV《白鹭归庭》,于她正式实装之前发布,可以说是倾注了米哈游相当大的心血。单从视频本身来看,它不仅成功地展现了绫华这位角色的核心魅力和背景故事,更在艺术表现和情感传达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成为《原神》众多角色 PV 中的佼佼者。一、 从视觉美学来看:冰雪的精致雕琢与雪国风情的极致体.............
  • 回答
    神里绫人,这位稻妻的家族之主,在《原神》的众多角色中无疑是一位极具魅力的存在。他不仅仅是八重神子的亲哥哥,更是那位在台面上操纵着整个神里屋敷,在幕后运筹帷幄的智者。谈论他,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他的游戏机制上,更要去理解他作为一个角色的深度和玩家社群中的普遍评价。从角色设计到背景故事的深度挖掘:首先,绫人.............
  • 回答
    平野绫被日本政府任命为“Cool Japan”大使,这事儿在动漫圈和日本文化输出领域都算是个挺值得说道的事儿。要我说,这任命本身就挺有意思的,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为什么是平野绫?平野绫的名字,对很多二次元爱好者来说,那绝对是如雷贯耳。《凉宫春日的忧郁》里的凉宫春日,那股子张扬、活力四射的劲儿,简.............
  • 回答
    绫濑遥主演的新片《今夜在浪漫剧场》定档2月14日上映,这个消息就像一颗甜蜜炸弹,瞬间点燃了粉丝们的热情。说实话,光是听到“绫濑遥”和“浪漫剧场”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就足以勾起我对这部电影的无限遐想。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绫濑遥。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治愈和温暖的光环。她身上有一种独特的少女感,即使.............
  • 回答
    评价知乎用户“綾音Ayane”是一个挺有趣的事情,因为她在知乎上确实是一位颇具辨识度和影响力的用户。要说得详细一些,并且尽量避免AI痕迹,那咱就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她的内容风格和核心领域。綾音Ayane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她那种非常细腻、深入且带有个人色彩的分析。她不是那种简单罗列事实或者陈.............
  • 回答
    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半匹红纱一丈绫”,搁在当时能值多少钱,这可真是个需要细细掰扯的问题。咱们就别把这话当成啥生硬的考据,就当是街头巷尾唠嗑,一起琢磨琢磨。首先得明白,这“红纱”和“绫”可不是寻常布匹。红纱: 顾名思义,这是一种红色的纱织品。纱织品讲究的是轻薄、透气,而且能织出精巧的花纹来。在唐朝,.............
  • 回答
    神里绫华,这位稻妻的白鹭公主,绝对是《原神》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之一。从她首次亮相稻妻的预告片开始,绫华就以其清冷出尘的气质、优雅的动作设计以及强大的战斗力,迅速俘获了无数玩家的心。要评价她,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深入剖析。一、角色设定与背景故事:高贵与责任的平衡神里绫华的身份是神里家族的千金,身负着侍奉.............
  • 回答
    关于月入十万美女画家潘绫莹被质疑打印画炒作一事,这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现象。这其中涉及到的问题相当复杂,既有艺术创作的本质,也有市场经济下的营销手段,还有公众的认知和期待。咱们就来细致地聊聊这件事。首先,咱们得明白“月入十万”和“美女画家”这两个标签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当下信息爆炸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