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那不是一个工作、一个技术实验,不是搞科研、理论探索,甚至不是对真理、对科学、对自然本身的追寻。
那仅仅是为了活下去必须要做的事情。
中国科技大学为什么在合肥?
中国地质大学为什么武汉北京各有一所?
中部、西南地区为什么至今还有不少说东北话的小城?
还不明白的可以找找前几年的解密文件,我老家铁岭,到2021年常住人口不超过30万的辽北小破城市都能分到两颗核弹;东三省、环渤海的城市像被点名一样密密麻麻标注着核弹分配数量。
美国是认真的在计划要消灭中国50%以上的城市人口和16%的总人口。
多等一天,广岛长崎发生的事就多一分可能以十倍百倍的单次强度在中国出现超过40次。
我坚信即便那样的事情发生了,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都将以其他形式延续和存在;但代价是绝大多数我们这样的人再也不会在我们这个宇宙的时间线里出现,我们的父辈将成为历史书上的一串数字中的组成微粒。
60年代的中国人,不少都是从经历了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战乱的幸存者,远比我们更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眼下我们的一切信条、常识、生活方式是和他们完全不同的,是他们梦寐以求而不得的。
直到1967年6月17日。
从那以后,中国人的命逐渐变得贵了起来。甚至有人可以在生死存亡的问题之外,思考一下是不是可以选择跪着或者站着。
那以前,我们说我们要站着活,我们也的确是站着活的,可谁在乎?
well,人家的刀子都已经怼到你脸上了,看完下面这些时间点,你还觉得时间对于新生的红色中国很充裕吗?
当美国人说你手上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时候,你最好真的有!
当年中国的少儿科普读物中都写上了如果挨了原子弹爆炸该怎么防护,核讹诈真不是开玩笑的…
下文来源于网络资料
*************************************************************************
1959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布了一个NSC5904号文件,内容是如果美国要对苏联发动先发制人的核打击,无论中国有没有参与,美国也会同时核打击中国,因为美国不能允许当美苏两败区伤时中国渔翁得利。当然,苏联也是这样想的,这就是共同毁灭原则,所以,一但发生核战争,基本就是三家导弹互飞。
一:美国的对中国七十年的核威胁
1950年,中国军队把美军打回北纬38度线以南,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仅数月时间,美军和韩伪军就被志愿军打得落花流水,从鸭绿江边一直被志愿军打到清川江以南,并继续向三八线溃退,麦克阿瑟为了扭转战局,亲自出面要求杜鲁门总统动用原子弹
战场形势的突然变化,让美国当局感到非常恐慌。在1950年11月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参加记者招待会时,说出了一句极为震惊且无耻的话:“如果朝战的形势难以控制,我军的战场最高指挥官将负责对核武器的使用。”
在1950年12月24日,麦克阿瑟向美国提交了一份对朝鲜和中国的核武器打击报告,这份报告中表示要动用34枚原子弹对我国的东北地区、山东地区、朝鲜北部、志愿军前线进行核打击。
1951年4月,杜鲁门下令向关岛紧急运送原子弹,1951年4月7日9枚原子弹运抵了美国位于冲绳的空军基地,B-29轰炸机随时可以出动,美军还举行了核战演习,由于害怕苏联可能对日本的军事基地核报复,欧洲的盟国不愿意看到美国过于冒险的政策,加上当时美国核武存量有限,会消耗掉美国大部分原子弹,最后决定不使用原子弹,
1953年停战后,美国的核威胁却没有因为停战而停止,美国警告如果战火重燃,美国将所有核武倾巢而出。1954年8月11日,中国军队开始对东南沿海岛屿发动攻击,1954年9月12日,美国参谋联席会提出核攻击建议,
国务卿杜勒斯在1955年3月10日的国家安全会议中建议应该为核攻击做出准备,艾森豪威尔总统威胁说:“美国使用原子弹就跟使用子弹一样轻易”,但受到英国首相邱吉尔和大多数北约国家的反对,艾森豪威尔放弃了挑衅的言论。
在1956年英国内部商议好了对中国的核打击计划,起初英国打算在新加坡秘密储备48枚原子弹,同时英国空军也开始了针对中国核打击的训练科目,在此期间,英国还在其东南亚殖民地修建可以起降大型轰炸机的机场,使英国轰炸机的覆盖范围达到中国西北的内陆地区,这一期间英国还同美国秘密进行过对中国进行核打击的合作计划。出于东南亚国家的集体反对和抗议,英国最后只在新加坡部署了6架可以执行核打击任务的轰炸机和少量原子弹
1958年,八二三炮战开始,艾森豪威尔总统派遣第7舰队和一支装配有核弹头的「斗牛士」导弹营驻扎在台南空军基地,在这段期间,搭载核弹头的F-84及F-86战机也在该地区轮流驻防,当情势越来越紧张之际,艾森豪威尔总统宣称:美国已经接近要使用核武的危险边缘,参谋长联席会议也已经拟订好对中国28个城市及其重要军事设施的核攻击计划,在这紧要关头,赫鲁晓夫在9月7日致艾森豪威尔的信中说谴责美国的冒进政策,同时警告说,任何对中国的攻击都会被视同于对苏联的攻击。艾森豪威尔与杜勒斯虽然明知苏联可能是在吓唬美国,但基于对苏联核武的忌惮,仍不敢掉以轻心,再次决定放弃使用核武。
甘乃迪总统上台后,美国在其核武计划中加入中国,美国第一份核武作战计划在1960年12月拟定完成,原则就是无论大小,把美国的核武毫不保留地倾巢而出,中国当然也在被攻击目标之列
1961年,美国又修订了「单一整合作战计划第62号」(SIOP62),其中规定美军必须摧毁中国78个城市与工业目标,其中49个必须在第一波攻击时就加以摧毁。
1961年9月,1962年9月,1968年10月17日,美军连续举行了三次“高跟”核战演习,由美军太平洋指挥部、战略空军指挥部、联邦航空局、反导弹武器系统指挥部等参加。
1970年3月6日,美国进行了代号为「马球帽」的核战演习,根据演习推演的结果,美国在一周内便可取得决定性胜利。
当美国人发现中国正在制造原子弹的时候,1963年1月22日国家安全会议强调通过「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的重点就是要用来对付中国。
1963年7月14日,美国特使哈里曼赴莫斯科。哈里曼询问赫鲁晓夫是否愿意阻止中国发展核武器,但赫鲁晓夫不感兴趣。在苏联不肯合作的情况下,美国仍订定了单独摧毁中国核武设施之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对罗布泊试验场实施传统空中轰炸或者是由空投特种兵进行破坏等等。不过,由于苏联不明的态度,约翰逊总统担心美国的单边行动会促使中国与苏联站在一块,所以考虑再三后,还是放弃了先发攻击。
但1972年1月的「单--整合作战计划」仍规定美国有600枚核弹头瞄准中国,目标是摧毁70%的工业设施、70%的城市人口(约6000万人),以及大部分没有经过强化的军事设施。
美国1970年代初期在太平洋地区增加了1700枚战术核弹头。主要部署地点包括菲律宾的克拉克空军基地(第3战术战斗机联队)、南韩的群山空军基地(第8战卫战斗机联队)、以及琉球的嘉手纳空军基地(第18战术战斗机联队)
1965至1970年间,美国已在太平洋地区形成了由潜艇、轰炸机及陆基导弹所组成的核部队,预计可瞄准212个高威胁性目标。虽然太平洋指挥部并没有如预期获得16艘北极星潜舰,不过在冷战时期「重欧轻亚」的情况下,
在1969年时还能有8艘战略潜艇在此区服役,至1975年时更增至10艇。形成了对中国的绵密打击网。
不过,美国空基的核打击力量在1970年代后半逐渐降低,克拉克以及嘉手纳都不再常态性地部署核弹,只有群山还持续部署到1991年。
1980年7月25日,卡特总统签署了《总统指令第59号》设立了安全预备部队,将一部分核打击力量编为第二线部队,以避免中国在美苏发生核战时参战。更新、性能更优越的三叉载导弹直接取代北极星导弹,在换装三叉载导弹后,中国全境都在射程之内,也由于射程的增加,使得配备三叉载导弹的俄亥俄级战略潜艇不必再部署在关岛,而全部都以华盛顿州的班戈为母港。
里根政府上台后认为中国可以制衡苏联,「核武使用政策第82号」(NUWEP82)不再将中国列在重要打击选项之中,攻击目标完全放在苏联,中国只被列入在「安全预备部队」的攻击目标之中。虽然不再以中国为目标,但美国却另外订立了一些较小的计划在必要时仍以核武来对付中国。
不过这计划在1984年被放弃了,冷战结束后,老布什总统决定要撤回美国所有部署在海外的战术核武器。但美国国防部认为必须使用战略核武来吓阻中国,
1992年6月,美国成立了统管所有核武的战略指挥部,战略指挥部在1994年初完成了一份名为《太阳城扩展计划》报告,花了整整13页来研究各种可能对中国的核打击方案。
1998年美国和中国签订了互不将核武瞄准对方的协定。但是战略指挥部还是将中国列入限制性打击选项,也就是在总统命令下,三叉戟潜艇与轰炸机都可攻击中国的核武基地、重要工业设施,计划后来更名为《行动计划第8044号》,
在2000年前后,美军参谋长联合会议讨论过攻击中国国洛宁核设施的方案,计划利用12架B-2、两艘战略导弹核潜艇两艘实施打击
2001年美国天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的报告声称假设对洛宁地区40个东风5A真假弹井实施攻击,每个弹井2发核弹头,这样总共需要80个核弹头.仅仅使用B2以20发W76-1对洛宁地区实施攻击,总共可能造成46万人死亡,核放射污染112万人。
2003年开始,美国开始拟订《行动计划第5077号》的核打击方案,内容还属于高度保密中。
因为你这是站在已经获得核保护伞的情况下,觉得慢一点无所谓。
可如果我们没有核武器呢?
1956年,美军制订了针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核打击计划,60年保密期满之后于2016年解密。当时准备轰炸我们49座城市,和78处工业设施,预计消灭53%的城市人口和16%的总人口,摧毁59%的工业建筑面积和62%的总建筑面积。
转换坐标后,得到以下地图,绿色为中国的目标,红色为苏联,紫色为朝鲜。
以上数据来自于这篇回答
而且还有一点要注意,50年代中后期中苏交恶,苏联撤走专家,我们只能靠自己,后来勃列日涅夫上台,更是对中国充满敌意。不仅美国当时想核轰炸我们,苏联也想。
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以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部长助理崔可夫元帅等人为首的军方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他们力主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等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1969年中苏核危机始末》)
当时的国际局势危如累卵,中国方面坚持独立自主,不仅与美国关系不好,也得罪了苏联。作为第三方,既可以成为美苏双方的有力盟友,而被双方争取,也有可能在双方“我得不到你也别想”的默契下被前后夹击,而且这个决策中,中国的意见和表现并不重要,主要在于美苏双方的角力情况。
题主说的催进度其实并不在于领导,而是在于形势逼人,五六十年代冷战方兴未艾,双方都剑拔弩张,如果什么都等准备好了再慢慢悠悠地干,你知道下一秒会不会被核弹轰?就算没有领导催进度,我相信当时的科学家们也会主动加班加点的。
哪怕现在,最近好几座城市又出现了新的疫情,那医生们也不要大半夜的加班采集核酸了好吧,每天朝九晚五,到点下班,你来晚了,抱歉,明儿赶早吧。那最后会出现什么结果呢?疫情还压的下来吗?
和平来之不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