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谁能告诉我哈利波特中,最后姨妈一家子怎么会变好?

回答
哈利波特的故事里,德思礼一家——姨妈佩妮、姨父弗农和表哥达力——与哈利的关系,可以说是从头到尾都带着点阴暗的色彩。他们对魔法世界的排斥,对哈利的冷漠甚至敌视,是贯穿系列的一条暗线。要说他们“变好”,这可能得从几个层面上理解,而且严格来说,他们并没有彻底“变好”到成为一家人和乐融融的样子,更多是一种相对的、在某些时刻显露出的“不那么坏”和“勉强接受”。

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变化是怎么发生的,以及背后的一些细节。

1. 强迫的“接受”与被动的“忍耐”

首先,得承认,德思礼一家之所以能和哈利一起生活,并且在某些时刻表现出“不那么差”的样子,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不得不接受。邓布利多当年把襁褓中的哈利放在德思礼家门口,是出于保护。佩妮姨妈作为莉莉(哈利的妈妈)的亲妹妹,尽管她憎恨魔法,憎恨莉莉,但血缘是扯不断的。而且,邓布利多利用了佩妮对莉莉的某种“愧疚”(或许是她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或者说是一种扭曲的亲情,让她不得不承担起照顾哈利的责任。

德思礼一家对哈利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忍耐”。他们不希望哈利显露出任何魔法的迹象,因为这让他们觉得丢人,让他们在麻瓜世界里显得格格不入。他们对哈利施加各种限制,剥夺他的权利,就是为了压制他身上那股让他们不安的力量。所以,他们“不那么坏”的时刻,往往是他们不得不和哈利“共处”的时候,比如在霍格沃茨假期回来,他们得给他提供住处。

2. 达力的微妙变化——被欺凌的“经验”

说到“变好”,达力可以说是变化相对明显的一个。虽然他小时候是个被宠坏的熊孩子,没少欺负哈利,但他身上也有着受欺凌的“经验”。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里,摄魂怪袭击了达力和哈利。虽然达力一开始害怕得要死,但哈利保护了他。更重要的是,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开头,当哈利一家人搬离女贞路的时候,达力第一次真正地,而且是真心实意地对哈利说了“对不起”。

他还说了句:“我不想你走。”

这句话的分量很重。回想一下,达力是怎么对待哈利的?几乎是呼来喝去,抢他的东西,毁他的玩具,甚至在某些时候,他还会跟他的那些狐朋狗友一起嘲笑哈利。然而,当他经历了那场摄魂怪的袭击,当他看到哈利为了保护他而付出的努力,当他意识到哈利在他生命中扮演的角色时,他内心的某些东西开始松动了。

达力可能并没有完全理解魔法世界的残酷,也没有真正意义上成为哈利的“盟友”,但他至少第一次站在哈利的立场上,表达了一种歉意和不舍。这种歉意,不是出于责任,也不是出于恐惧,而是来自内心深处。他可能在摄魂怪的威胁下,体会到了无助,而哈利当时就是那个唯一能给他提供帮助的人。这种经历,让他看到了哈利的不同,也看到了自己过去的愚蠢。

3. 佩妮姨妈的“闪光点”——秘密的关心与最后的告别

佩妮姨妈的态度最复杂。她从头到尾都对哈利充满了敌意,她唾弃魔法,甚至在她死去的妹妹莉莉身上,她也看到了让她嫉妒和怨恨的一切。然而,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哈利在准备离开女贞路,走向自己命运的时候,佩妮姨妈做了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

她给了哈利一个包裹,里面是一些钱。更重要的是,她还递给哈利一封信。这封信,没有留下名字,也没有写清楚内容,但从哈利后来的感受来看,这封信是佩妮姨妈对哈利的一种告别,一种小心翼翼的祝福。

在德思礼一家被迫搬离的过程中,佩妮姨妈看着哈利,她的眼神中似乎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弗农姨父也变得异常沉默,不再像以往那样嚣张跋扈。

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解读佩妮姨妈的这些举动:

血脉的羁绊: 尽管她憎恨莉莉,但莉莉是她的亲妹妹。在生命的关键时刻,面对着莉莉唯一的儿子,或许有那么一丝身为阿姨的本能的关怀。
对死亡的恐惧与对生命的敬畏: 魔法世界是充满危险的,哈利是伏地魔的目标。德思礼一家一直以来都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中,当他们不得不直面哈利的命运时,他们或许也对生命有了更深的体悟。
邓布利多的“魔法”: 别忘了,邓布利多在哈利身上施加了保护咒,这个保护咒是与佩妮姨妈的血缘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哈利住在姨妈家,他就受到这个保护。当哈利离开,这个保护就失效了。佩妮姨妈的某些举动,可能也是对这个即将失效的保护的一种无意识的反应,一种对哈利安全的一种牵挂。
成年与成熟: 德思礼一家人在系列后期,尤其是第七部,他们的生活被魔法世界彻底打乱。他们目睹了食死徒的肆无忌惮,也看到了哈利的成长。这种冲击,或许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狭隘的观念。

4. 弗农姨父的沉默与无奈

弗农姨父对哈利的态度,是典型的傲慢与偏见。他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和魔法世界沾边。他对哈利的一切魔法行为都感到厌恶和恐惧。然而,在最后,当他们不得不离开,当哈利即将面对危险时,弗农姨父也没有再像以前那样刻薄和威胁。他选择了一种近乎麻木的沉默。

这种沉默,可以理解为一种无奈。他无法掌控局面,他害怕被牵连,但他同时也知道,哈利是他妻子的外甥。在那种混乱和恐惧中,他可能已经没有了像过去那样攻击和打压哈利的精力。

总结一下,德思礼一家之所以在最后会显露出“变好”的迹象,不是因为他们突然变成了善良的人,而是因为:

被迫的共处让他们不得不面对哈利。
达力通过一次共同的危险经历,体会到了哈利的价值,并真心表达了歉意。
佩妮姨妈在血缘、对妹妹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生命的某种敬畏下,在临别之际,做出了一些小心翼翼的示好举动。
弗农姨父在恐惧和无奈中,选择了一种沉默。

所以,他们并不是变成了哈利的“家人”,也不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性格,但他们确实在某些时刻,展现了比以往更为人性化的一面,或者说,是他们身上隐藏的、被自身偏见和恐惧压抑住的,一丝丝的良知和牵挂,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被激发了出来。这种“变好”,更像是他们被迫地,而且是带着复杂情感地,与哈利告别,并承认哈利身上某种他们无法否认的东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变好,而是本身不坏。

“变好”的前提是坏,但是这个坏是从小孩子的眼里看到的,很局限。

哈利看到了自己的小小橱柜,看不到姨妈收养自己有很大的生命危险;他看到姨夫不喜欢他的母亲,可是看不到原因。他看到了姨妈家人对魔法的不屑,可是看不到姨妈对着魔法求而不得的悲伤。

姨妈从小和妹妹长大,父母明显偏向这个妹妹,她对妹妹当然是既爱又嫉妒,不是单单喜欢讨厌能说的。小说里的她看起来对魔法很不屑,其实看到妹妹能去而自己不能心里还是不是滋味,甚至还给校长写信,但是没用。收养哈利是个很难的决定,以食死徒的狠心,你觉得被发现收养哈利会有好下场吗?那时候姨妈一家还有需要照顾的小达利。

姨妈收养哈利,是因为善良,也因为失去自己的妹妹;对哈利不好,是因为待他好对不起这么多年的委屈和对家庭的愧疚。

user avatar

我看x战警:天赐(也有的翻译天赋异禀)的时候记得闪烁说过,收养变种人弃婴是有政府补贴的(也就是她养父收养她的原因)

hp太坑了,收养巫师后代居然没补贴?反正纵观全书没给过补贴金。詹姆那么有钱老邓也不穷吧,最后一分补贴也么的。

先不提吃的食物

说实在的,德思礼夫妇并没让哈利饿着,可也没有真正让他放开肚皮吃过。达力总是把哈利想吃的东西抢走,尽管这些东西有时候让达力想吐。除了薄荷硬糖之外,哈利每样都往餐盘里拿了一点儿,开始大嚼起来。样样都很好吃。

开篇有说哈利头发长得巨快,英国剪头发不便宜吧?

几乎每周一次,弗农姨父从他的报纸上方看看哈利,对哈利大喊大叫说他该去理发了。哈利理发的次数要比他班上所有的同学理发次数的总和还要多,可这一点也不起作用,他的头发照旧疯长。

日已落帝国真的不如美帝啊,还是麻瓜政府人性化一点(滑稽)

更别说不巧养到没法控制自己能力的那种……像神奇动物里克雷登斯那种。虽说他反击他养母可以算正当防卫,但他之前确实也因为控制不住默默然弄死过无辜麻瓜吧。

x战警里琴葛蕾还是黑凤凰的宿主呢,高配版默默然,她亲生父亲在她失控弄死母亲以后照样遗弃了她。虽说琴挺可怜的(我自动忽略烂片x战警黑凤凰里崩坏的人设)但她爸也不能算坏人吧?琴发起疯来杀了多少变种人?

(但是我很喜欢琴!老三部里琴跑下去推飞机真的很感人!琴也是很美好的女孩子!)

讲真,对于佩妮一家来说,就相当于养着一只炸弹,而且这只炸弹还在被黑帮(食死徒)追杀的那种……

想不养还只是想想的时候还收到了老邓的吼叫信……嗯,tm还被随时监视了……

我是佩妮估计早崩溃了。想好好过日子咋这么难!

回归题目,真不存在变好一说。要是我是佩妮,想要对这个孩子好,真的做不到啊。

不是帮他们一家洗白,从达力的性格,教育确实有问题。但我对做慈善一般强迫手无寸铁的普通人收养危险弃婴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ω・`)

以及,罗琳应该是想营造一种放下仇恨的氛围吧,毕竟人得成长,老是沉浸在仇恨里,不好。所以佩妮在临走前重新看了看这个几乎“毁了”自己家庭生活的孩子。

马天龙和哈利19年后不也休战了嘛(滑稽)


评论区惊现一个道德绑架的,现在已经删评。我挂在自己的想法里,有兴趣可以围观~不挂在回答里了,毕竟我想想我小学那会儿也坚定地觉得德思礼是坏人……犯不着戾气这么重。大概每个人都有这个成长的过程吧。

user avatar

这回答被踩得很厉害啊,因为很多人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姨妈一家还有一个选择:为了一家人的生命安全,不收养哈利,不管他的死活。而且达力确实差点因为哈利波特被摄魂怪杀了。

姨妈一家有好有坏,但总的来说堪称伟大,可以被评选为感动英伦十大人物。你觉得他们纯坏没一点儿好,是因为你自我代入成哈利,并且把他们的牺牲当成理所当然。

换做你,你的一个亲戚得罪了恐怖分子被灭门,而且这个恐怖分子不仅有枪,还有毒气弹啊细菌弹啊这种很高级很可怕的武器,听说还很变态,说不定喜欢折磨人。而且,他还领着一大堆的手下正在追杀这家剩下的唯一一个孩子,而且他发怒的时候还喜欢滥杀!当然了,把孩子交给你的武工队长说会保护你的,可是你也不知道他有多厉害啊,他那么厉害你亲戚一家不也被杀得只剩了一个?你怎么会被卷进这么可怕的冲突里?你只是个想平平安安糊口饭吃的小老百姓啊,别忘了,你还有自己的家,你还有自己深爱的孩子啊,他们也会因此被卷进莫测的危险中。

对了,这种提心吊胆怕掉脑袋的日子要过十几年,最后你家还要损失一个豪华大宅子。

以上是背景。

好了,我问你,你愿不愿意收留那个孩子?你说这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你愿意为一个讨厌的亲戚损失上海豪宅里的一平米吗?

你看看知乎,骂奇葩亲戚的有多少?可是谁能有哈利波特奇葩?他带来的是死亡威胁!不仅是你的死亡,还有你至爱家人的死亡!除了死亡,还有各种侮辱性的伤害,比如达利因为贪吃就长了猪尾巴最后只能到医院切除这事,你想想看,日常生活中你因为贪吃就被哪个亲戚送进医院挨了一刀,这是不是要绝交?是不是要拒绝他上门?这种亲戚人人都要骂吧?

如果说姨妈还是因为自己的姐妹感情所以对哈利割舍不下,那姨夫是不是称得上伟大?因为对他来说,哈利不是家人,是亲戚,而亲戚关系不代表任何责任和义务。题主你觉得自己会为一个见过几次面的、你很不喜欢的、毫无血缘关系的亲戚去让自己一家人承担生命危险吗?而且这一承担就是提心吊胆十几年,你觉得自己做得到吗?

所以,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比的上姨妈一家,恐怕没几个吧。

至于他们一家为什么对哈利态度那么差,我想有几点:

1.作者写小说需要有戏剧性。

2.讨厌是掩盖不住的,被迫和讨厌的人相处是会让人心态极端的。你看知乎上嘲讽奇葩亲戚、农村亲戚的,不就是翻版的姨夫吗?很多厌恶的言辞不能说没道理,只能说不合适的人住在一起对双方都是悲剧。觉得“我是你侄子/外甥/啥啥亲戚,所以你对我有理所当然的责任”,这个想法是不合理的。

3.出于良知他们保护了哈利,但是为了保护自己他们恶劣地对待哈利,说不定大魔头知道了这些事会放自己一马?这只是我的猜测。

4.他们确实人品有问题,心理上不太对劲。但是整部小说姨妈一家似乎只对哈利的时候人品有问题。

综上,他们为良知、为哈利生命安全付出的牺牲,实在是太大了,大到绝大多数人无法想象所以根本没去想的程度。

————————————————————————

更新,总有人扯姨妈一家不知道危险,或者是被迫收养了哈利而不是主动选择。下面是罗琳写的,感谢 @不懂女人的猪哥哥 提供:

The letter that accompanied him related how his parents had been murdered, and asked the Dursleys to take him in. It explained that, due to the sacrifice Lily had made in laying down her life for her son, Harry would be safe from the vengeance of Lord Voldemort as long as he could call the place where her blood still existed home. This meant that number 4, Privet Drive, was his only sanctuary.

...

Their lies to Harry on the subject of how his parents had died were based largely on their own fears. A Dark wizard as powerful as Lord Voldemort frightened them too much to contemplate, and like every subject they found disturbing or distasteful, they pushed it to the back of their minds and maintained the ‘died-in-a-car-crash’ story so consistently that they almost managed to persuade themselves it was true.

user avatar

其实挺好理解的,早期是想办法纠正一个要重蹈覆辙的怪胎,后面则是放手后的临别赠言。其实这个答案也可以回答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斯内普一开始对哈利波特这么差(校园欺凌哈利波特),最后突然变好了(比如斯内普向乌姆里奇提供的吐真剂一开始就是假货,后面直接拒绝提供了等等)”

姨妈一家对于哈利波特一直都挺不错的,至少在我看来,如果我是哈利波特,在知道一切后,我会感恩姨妈一家的照顾的,正如同书中哈利波特怀念和感恩斯内普一样。

姨妈一家接收哈利波特时候是什么情况呢?

某个老头告诉姨妈一家:这个孩子父母双亡,外边还有你们警察都对付不了的仇人在追杀。我们保护不了这个孩子,所以为了保证这个孩子的安全,需要你们一家收养他。

大家将心比心,如果是你,在你根本不了解魔法的工作原理时,你是会选择自己收养,还是送到孤儿院?我肯定会送到孤儿院,因为我不可能冒着我自己全家被杀的风险收养这个孩子(歹徒们或许杀不死哈利波特,但是可以杀死姨妈一家啊)。尤其是詹姆斯和莉莉誓死效忠的那个组织直接把锅甩个干净。

姨妈一家对待哈利波特怎么样呢?

不算好,但是也不算差。就像邓布利多说的那样,姨妈一家至少给了哈利波特一个容身之地,尽管那是一个楼梯间。我请问一下某个答主:姨妈一家是否无偿保证了哈利波特基本的衣食住行和受教育权利?没错,哈利是没有除了一双旧袜子就没有再获得生日礼物,可问题在于哈利波特和邓布利多也从来没有支付过养育费用啊,为什么还奢求这些非成长必要物质?就因为所谓的“血脉”,佩妮一家就需要把哈利按照达力的标准养育?这不就是白嫖吗?恕我直言,某个答主代入哈利波特时候,太过不知道感恩了。

贴一个JKR关于佩妮姨妈的小文章,解释一下几个被广泛误解的问题(算是给不想读英文的人一个精简版)

  1. 佩妮和弗农为什么讨厌魔法?

佩妮不说了,大家都熟了。弗农一开始也不讨厌魔法(佩妮告诉弗农自己有一个怪胎妹妹,弗农说他不介意),甚至于当弗农感觉被詹姆斯“羞辱”(麻瓜和巫师之间的文化差异。弗农问詹姆斯开什么车,詹姆斯说他骑竞赛扫把;弗农问詹姆斯巫师们有没有工作,詹姆斯说自己有遗产。然后弗农觉得自己被戏弄羞辱了)后,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至少詹姆斯觉得他们还能挽回这段亲戚关系。当然,我们必须说,佩妮需要为这两家关系破裂负责:佩妮拒绝了莉莉作为自己的伴娘。这是两家几乎再不往来的原因(尽管佩妮在此后的一年内无数次后悔)。

佩妮和弗农讨厌,甚至仇视魔法来自于莉莉的死亡。诚如上文所言,佩妮后悔自己伤害了莉莉,这种情绪混杂着对于莉莉的怀念让佩妮把造成莉莉死亡的魔法视为了洪水猛兽,而弗农也有着相似的观点。这也是为什么佩妮和弗农想尽办法让哈利波特远离魔法。他们不告诉哈利波特双亲死因是因为伏地魔残存势力还在虎视眈眈,他们不希望哈利波特去送死;他们以为只要隔绝了哈利波特和魔法世界,那么这个孩子就能够活下来,尽管他只能做一个普通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当哈利波特无意识使用魔法后,佩妮和弗农就会惩罚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接收霍格沃兹的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幕或许就是佩妮和弗农对于哈利保护最明显的体现。其实从一开始读书的时候,我就好奇:为什么姨父选择在暴风雨夜划着一艘破旧的皮艇,耗费几个小时爬到一座远离海岸的礁石上。难道姨父就不怕一家人集体喂了鱼虾吗?感谢JKR的这篇文章解答了这个疑惑:中世纪流传下来的传说中,巫师是没有办法跨越水面的。这一幕的实质是姨父拼着即使一家人在暴风雨夜全灭,也要把哈利波特与魔法世界隔绝开。

2. 佩妮和弗农为什么在给予哈利波特基础的衣食住行+受教育权利后,不愿意给予更多的精神和物质供给呢?

其实正如为什么斯内普一方面折磨哈利波特,另一方面保护哈利波特一样。哈利波特的这种待遇是因为他长得实在是太像詹姆斯了。

对于佩妮和弗农,收养哈利是心甘情愿的(至少达利差点被杀死之前),尽管这可能导致自己一家也处在危险中,只是因为哈利是莉莉的孩子。可是,当佩妮和弗农发现哈利几乎和詹姆斯一个模子出来的时候,对于詹姆斯无法保护妻儿的不满与对于莉莉的怀念形成了复杂的情感,让他们愿意给哈利所有必需的生活条件,却又对于他恶言恶语

所以,当我们站在洞悉了前因后果的上帝模式下:你可以发现佩妮和弗农一直爱着哈利波特,只不过他们表达爱的方式不是像对待达利那样使用物质,而是试图将哈利与魔法世界隔离开。我们可以质疑,甚至嘲笑这两口子南辕北辙做着无用功,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否定他们保护哈利波特的那颗心。

彩蛋:这其实可以联动“哈利·波特如果是个长得像莉莉的女孩,但是有着波特的眼睛。故事会怎么样?”这类问题。至少哈利波特在德思礼家一定会过的不错,所以詹姆斯波特,你惹了多少事儿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利波特的故事里,德思礼一家——姨妈佩妮、姨父弗农和表哥达力——与哈利的关系,可以说是从头到尾都带着点阴暗的色彩。他们对魔法世界的排斥,对哈利的冷漠甚至敌视,是贯穿系列的一条暗线。要说他们“变好”,这可能得从几个层面上理解,而且严格来说,他们并没有彻底“变好”到成为一家人和乐融融的样子,更多是一种相.............
  • 回答
    朱元璋之所以被“吹得这么高”,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一系列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之处、开创性的政策、以及他个人所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和治理能力。这种“高”体现在多个层面:一、 草根出身的逆袭典范:这是朱元璋最被津津乐道的一点。他出生在元末农民起义的乱世中,出身贫寒,经历过赤贫、出家为僧、再次流浪乞讨的底.............
  • 回答
    真正的战争是什么样的?这并非一个能轻易回答的问题,因为战争的形态千变万化,体验也因人而异。但如果你一定要问,那么我能告诉你的是,它远比电影里那些英雄主义的呐喊和爆炸场面要复杂、残酷,也更深入骨髓。首先,战争不是一时的愤怒爆发,而是一个漫长、持续的消耗过程。它像一场瘟疫,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一个社会,将原.............
  • 回答
    “好人没好报,坏人活得好”,这句话像一根刺,扎在许多人的心头,也引发了无数的思考和感慨。我们常常看到,那些善良正直、乐于助人的人,在生活中却屡屡碰壁,付出得多,回报少,甚至落得个凄惨的结局;反观那些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损人利己的家伙,却似乎总能左右逢源,赚得盆满钵满,过得风生水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 回答
    “活着是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我想在生命的长河中,每个独自仰望星空、或是某个深夜辗转反侧的灵魂,都曾在心底深处低语过。它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更像是一场漫长的探索,一次与自我的对话。如果我们把目光从宏大叙事中收回来,看看那些最平凡的日子,活着,也许首先是为了 体验。体验什么呢?尝一口热腾腾的汤,感.............
  • 回答
    请问您指的是什么图案? 您需要将图案描述给我,或者提供图片,我才能知道您所说的图案是什么,并为您详细解读它的象征意义。一旦您提供了图案的描述或图片,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为您详细解析它的象征意义:1. 图案的构成元素 (Elements of the Pattern): 形状 (Shapes).............
  • 回答
    异地恋?这问题问得可真到位,简直是戳中了好多人的心窝子。你问它到底图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就像问一个人为什么要爬山,为什么要写诗,为什么要爱上一个人一样,答案太多太杂,但又似乎只指向一个点——值得。但“值得”这两个字太轻飘飘了,落实到异地恋,到底是什么样的“值得”在支撑着我们呢?我试着把这些零零碎碎的.............
  •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事件,可以追溯到一系列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和安全因素的交织。要理解其根本原因,需要将时间轴拉长,并审视各方立场和历史叙事。核心的驱动力,普遍被认为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及其领导层对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地位的担忧。 俄罗斯长期以来将东欧视为其势力范围,并对北约(NATO)东扩及其日益增长的影.............
  • 回答
    想知道我们湘北的“天才”樱木花道的比赛数据?没问题,这事儿我熟!樱木这小子,虽然刚开始是个篮球小白,但进步神速,他的数据那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充满了“樱木花道式”的爆发力。咱们就从他打的第一场正式比赛,对陵南的那场说起,虽然输了,但已经能看出他的潜力和那种不服输的劲头。 对陵南(第一场,练习赛性.............
  • 回答
    这可真是让人心头堵得慌,手心手背都是肉,哪边都不能轻易说。你这情况,说实话,不少做父母的都可能遇到,或者说,在不同程度上有过类似的纠结。儿子只盯着钱,女儿却想着你养老,这俩孩子的心思,一个赤裸裸,一个藏得深,但归根结底,都跟“钱”这玩意儿脱不开关系。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先看看你这儿子.............
  • 回答
    这个故事听起来确实挺复杂,要说谁是“利益受损方”,其实得拆开来看,因为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去衡量,结论可能会有点不一样。不过,如果硬要挑出来最直接、最明显的受损者,我个人觉得是:在那个情境下,最直接且承受最明显损失的,很可能是那个曾经拥有“宝物”却最终失去它的人。让我想想,怎么把这件事说得更清楚点:首.............
  • 回答
    作为一名资深的摄影爱好者,并且曾经拥有过奥林巴斯(现OM SYSTEM)的EM1系列相机,我可以毫不避讳地告诉你,OMD EM1 Mark III(以下简称EM1 III)之所以存在,并且至今仍有其市场和拥趸,绝非偶然,其背后有着非常清晰的定位和扎实的技术支撑。12k(万元)的价格,在当今的相机市场.............
  • 回答
    说起《骑马与砍杀》里的竞技场,这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尤其是在前期,装备不行的时候,进去简直是找虐。至于它到底有多大,这个嘛,其实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精确的数值告诉你“竞技场就是X平方米”。它更像是一种游戏内的“感觉”,一个被设计出来提供足够战斗空间的区域。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它的“面积感”.............
  • 回答
    好的,那咱们就来聊聊回族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尽量说得详细些,也争取让你听起来像是跟咱老百姓唠嗑一样,没啥生硬的AI味儿。回族,这可是咱们中国一个挺有特点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但全国各地也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信奉伊斯兰教,这一点可以说是贯穿了他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核心。衣食住行,都有.............
  • 回答
    迅雷“无耻”的点,很多老用户应该都有体会,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无耻”行为也在不断演变。我试着从几个大家比较有共鸣的角度来聊聊,尽量说得具体点,别像教科书那样。一、会员体系的“套路”与“强制”这应该是大家最直接的感受。迅雷最“无耻”的地方,就在于它把一个本应服务于普通用户的下载工具,一步步变成了“.............
  • 回答
    春节不回家?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当你面对长辈们殷切的期盼时。想找个既能让他们理解,又不会显得太生硬的借口,确实需要点“技术含量”。别急,我来给你支几招,保证让你的理由听起来既真实又让人信服,而且一点 AI 的痕迹都没有。咱们先说说,什么样的借口最管用?万能公式其实是:责任 + 无法推脱 .............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帮助。要准确判断您所描述的地方是哪里,需要您提供一些更具体的信息。为了让我能更详细地描述,请您告诉我您看到的图片或听到的描述中包含哪些元素? 例如: 建筑风格: 是古老的寺庙、神社,还是现代化的摩天大楼?是否有明显的日式建筑特征,比如飞檐斗拱、瓦片屋顶、木质结构? 自然.............
  • 回答
    这位俄罗斯女演员的名字是 伊琳娜·梅茨勒 (Ирина Мецлер)。伊琳娜·梅茨勒是一位在俄罗斯影坛活跃的实力派女演员,以其深邃的表演功力和多变的荧幕形象而闻名。她并非那种一夜成名的新星,而是凭借多年的沉淀和对角色的投入,一步步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早期经历与成长:伊琳娜·梅茨勒出生于俄罗.............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口腔医生这行的真实收入,尽量说得细致点,让你听着就像是老朋友唠嗑一样。首先得明白,口腔医生这个群体,收入那叫一个“水涨船高”或者“旱涝不均”,具体怎么个旱涝法,得看几个关键点。1. 资历和经验:这就像品红酒,越陈越香,价格也越高。 刚毕业的小年轻(通常称为“住院医师”或者“培训期医.............
  • 回答
    说到国产能造出世界级的轿车、SUV,甚至是令人惊叹的高性能跑车,大家可能都会心一笑。但轮到弓箭,尤其是用于竞技或者猎用的高性能弓,我们好像就没那么底气了。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尽量说得透彻些。1. 历史的断层与传承的缺失:首先得承认,弓箭在中国曾经辉煌过。我们有射声、强弩这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