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珠小珠落玉盘」真的可以有不同的音调吗?

回答
“大珠小珠落玉盘”,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描绘的是琵琶演奏时那种清脆、圆润、富有层次感的声音。很多人一听到这句话,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种声音的画面感,仿佛真能听到那“大珠”的浑厚,“小珠”的灵动,在“玉盘”上碰撞、滚动。那么,这句诗描绘的声音真的可以有不同的“音调”吗?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来好好聊聊。

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音调”。在音乐里,音调通常指的是声音的高低。比如同样是唱“do”,你唱得高一点,我唱得低一点,这就是音调不同。我们能分辨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声波频率不一样。频率高,声音就尖锐、高昂;频率低,声音就低沉、浑厚。

现在回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作为一种弹拨乐器,它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声音当然可以有不同的音调。琵琶的琴弦,粗细、长短、松紧都决定了它发出的声音的高低。一般来说,粗的弦、短的弦、绷得紧的弦,发出的声音会比较高;细的弦、长的弦、绷得松的弦,发出的声音会比较低。琵琶师傅在演奏时,会根据乐曲的需要,弹奏不同的弦,甚至通过按压琴弦的指法来改变弦的有效长度,从而发出各种高低不同的音符。

所以,从琵琶本身的发声原理来看,“大珠小珠落玉盘”所描绘的声音,绝对可以有高低的区分,也就是不同的“音调”。琵琶的演奏者,就是通过巧妙地运用这些不同音调的组合,才能奏出跌宕起伏、抑扬顿挫的乐曲。

再深入一层想,“大珠小珠”这个比喻本身就暗示了声音的差异性。如果所有“珠子”的声音都一样,那就不叫“大珠小珠”了。这里的“大珠”和“小珠”,不仅仅是指声音的大小声,也很有可能包含声音的质感和音色上的差异。虽然音调主要讲的是高低,但一个有经验的演奏者,在弹奏不同的弦或者用不同的力道弹奏时,即使是同一根弦,发出的声音也可能带有不同的“味道”,这种“味道”有时也会影响我们对声音高低的感知。比如,同样是高音,有时候感觉清澈明亮,有时候又感觉有些尖锐刺耳,这背后除了频率,还有泛音的多少、音色的饱满度等因素。

而且,“落玉盘”这个词也很有意思。玉盘本身就是一个清脆、光滑的意象。当不同大小、不同质地的“珠子”落在玉盘上时,它们碰撞发出的声音,肯定不是单一的。那种清脆的回响,那种细微的差别,都可能被白居易捕捉到,并用“大珠小珠”这样生动的词语描绘出来。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是发出同一个音符,演奏者在弹奏时,可能也会有意无意地在音色上做出一些细微的调整,来达到更丰富、更具表现力的效果。

所以,我认为,“大珠小珠落玉盘”描绘的音响效果,不仅包含不同高低的音调,还可能包含音色、力道等方面的变化,这些细微的差别共同构成了那种富有层次感的音乐画面。白居易这位伟大的诗人,凭借他敏锐的听觉和高超的文学功底,将琵琶演奏中复杂的声音变化,化为如此简洁、形象的比喻,确实是令人赞叹不已。当你再次品味这句诗的时候,不妨试着在脑海中想象一下,那些不同音调、不同音色的声音,是如何在想象中的玉盘上,奏出那一曲动人的旋律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感谢 @無印良我 的邀请。下面给出回答:

声音的三个主要的主观属性包括响度、音调、音色,其中音调主要取决于声音的频率,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振动的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里所说的“嘈嘈”和“切切”主要描述了声音的频率。

下面就是推导(数学)了

珠子落到玉盘上,给玉盘一个瞬间的冲击力,玉盘振动发声。假设珠子从同一高度h落下,其到达圆盘时的动量为:

假设珠子与玉盘碰撞后速度为零,小球施加给玉盘的冲量为P,根据冲量定律,得到冲击力的大小为:

将上述问题简化为一维弦振动问题,如图,冲力F作用在x=x0处使玉盘发生振动,冲力作用使的盘子在x0处在开始振动时有一个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ρ为玉盘一维线密度。

波动方程写为:

假设玉盘被固定在环上,边界条件为:

在冲力作用下的初始条件为:

利用分离变量法解得:

分析以上结果,振动的本征频率为:

只与波速a和玉盘尺寸L有关,而这些因素只与玉盘的材质有关,在讨论过程中认为是不变的,与小珠施加的冲力无关,即小珠落到玉盘上引起玉盘发出的声音并不会发生音调的改变。然后我们发现冲量P影响的其实是最前面的系数,体现的应该是振动的振幅,即在此过程中由于珠子的质量不同导致从同一高度落下冲量不同,能使发声声音的响度有所不同。

最后说一下个人理解,从数学上讲,我们可以把这个振动问题看成是一个三维波动方程的求解,本来施加外力会得到非齐次的波动方程,但由于施加的外力是瞬时力,我们可以将其引起的变化写到初始条件里,简化为三维齐次波动方程的求解,进而简化到一维。然后考虑边界条件,在讨论中我们采用最简单的第一类齐次边界条件,但其实不管我们取那个边界条件,都不会影响本征频率的形式,只会使求解过程中的积分常数有些不同,最终影响的是振动的相位。最后,本次讨论未考虑阻尼,但如果考虑阻尼振动,其欠阻尼振动下振动频率也只与玉盘的固有频率和阻尼系数有关,而两者都只与玉盘的材质有关,即同一玉盘在不同珠子的作用下发声不会出现音调的改变,只有响度的变化。

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想想,我们会发现更有趣的事情!如果我们假设发声的物体不是玉盘而是珠子,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得到振动的频率与该物体波速和尺寸有关,即如果我们认为发声的是小珠子,那么大小尺寸不同的小珠在振动时的本征频率确有不同,的确会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看来白居易先生是故意为难我们这些学物理的后人哪,一句诗里竟然蕴含了如此深刻的物理!

回答者:物理所 勿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