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才能算用光线进行建筑设计?

回答
光线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提供照明的工具,更是塑造空间氛围、引导人们行为、表达设计理念的强大媒介。真正用光线进行建筑设计,意味着我们将光线视为一种实体材料,一种可以被雕琢、控制和引导的力量,从而创造出更具情感、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简单地在室内放置几盏灯,然后调整亮度那么简单。这是一种从设计之初就将光线纳入考量,并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的思维方式。

1. 光线作为“空间塑造者”:

定义空间边界与体量: 光线可以清晰地勾勒出空间的轮廓和边界。例如,从顶部射入的天光可以在地面上投下清晰的阴影,界定出区域;而沿着墙壁缓缓流淌的线性灯光,则能赋予墙面深度和肌理,甚至改变我们对空间大小的感知。黑暗的角落可以被光线“填满”,变得不再压抑;而过度明亮的空间则可以通过阴影的运用变得更加宁静。
创造视觉焦点与层次: 通过运用不同强度、色温和投射方式的光线,我们可以引导视线,突出建筑的重点。一道柔和的光束打在艺术品上,瞬间就能成为空间的灵魂;而连续的灯带则能串联起不同的功能区域,形成有序的视觉流动。层次感的光影对比,能够让空间更加富有戏剧性和吸引力。
赋予空间情感与氛围: 这是光线设计最迷人的地方。暖黄色的光线能营造温馨、舒适的居家氛围;冷白色的光线则更显专业、现代;而通过精心设计的投光角度和阴影,我们可以创造出宁静、神秘、甚至是激动人心的空间感受。想象一下,午后阳光透过枝叶洒在露台上斑驳的光影,那种自然而然的宁静感,便是光线最纯粹的表达。

2. 光线作为“使用者体验引导者”:

功能性照明的精细化: 每一个空间都有其特定的使用需求。在书房,我们需要充足、无眩光的照明来保护视力;在厨房,需要明亮、显色性好的光源来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在卧室,则需要柔和、可调节的光线来营造放松的氛围。用光线进行设计,意味着我们要深入理解这些需求,并提供最恰当的光照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照亮。
引导动线与行为: 光线是无形的“路标”。在公共空间,可以通过灯光的明暗变化来指引人们走向出口或特定区域;在展览空间,可以通过聚焦的灯光引导观众的参观顺序。光线可以温和地暗示“请进入”,也可以有力地指示“请止步”。
增强舒适感与健康: 适宜的光环境能够极大地提升人们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避免眩光,保证均匀的照度,并尽可能模拟自然光的昼夜变化(如使用可调色温的灯光系统),能够更好地呵护人的眼睛,调节人的生理节律,甚至影响人的情绪。

3. 光线作为“设计理念的表达者”:

强化建筑形式与材料的特性: 光线能够以独特的方式“阅读”建筑。不同的光照角度,会突显建筑的体量感、曲线或棱角。柔和的漫射光可以展现材质的细腻质感,而锐利的直射光则能强调材料的坚硬与线条。建筑师可以通过控制光线的照射方式,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建筑的形态和材质。
创造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光线可以被“玩弄”,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视觉奇观。例如,利用光的穿透性,在墙体上雕刻出具有图案的孔洞,让光线投下有趣的阴影;或者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将外界的自然光引入室内深处,带来惊喜。
呼应自然光与环境: 最高明的光线设计,往往是将人工光与自然光巧妙地结合起来,并与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让建筑能够随着时间和天气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光影表情。在白天,最大化地引入自然光,减少对人工光的依赖;在夜晚,则通过人工光的点缀,延续或转化白天的空间韵味。

具体实践中的“用光线进行建筑设计”:

从项目初期就进行光线分析: 了解建筑场地在一天中不同时段、不同季节的自然光照情况,分析阳光的入射角度、强度和持续时间。这有助于决定窗户的大小、朝向和遮阳方式。
绘制光线草图与模型模拟: 建筑师会通过手绘草图,甚至是物理模型或数字模型,来模拟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空间效果。通过观察模型在不同光源下的表现,来调整照明方案。
选择恰当的光源类型与技术: 不仅仅是LED,还有卤素灯、荧光灯等多种光源。理解它们的光色、显色性、寿命和能耗,并选择最适合设计的类型。同时,掌握调光、分组控制、感应控制等智能照明技术,可以实现更灵活、更节能的光线运用。
考虑光的质感与方向: 不是所有光线都是一样的。是柔和的漫射光,还是锐利的直射光?是向上照射,还是向下投射?不同的光的“质感”和“方向”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空间体验。
注重阴影的设计: 阴影同样是光线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会主动去创造和控制阴影,它们可以增加空间的深度、戏剧性和层次感,也可以用来隐藏某些不希望被看到的区域。
整合自然光与人工光: 理想的光线设计是自然光与人工光的和谐统一。在白天最大化引入自然光,在夜晚则通过精心设计的人工光来补充和延续空间体验。
考虑人的视觉生理与心理需求: 最终,光线设计是为了服务于人。要理解人在不同光照环境下的视觉感受、情绪反应和生理需求,创造出既美观又舒适、健康的光环境。

总而言之,用光线进行建筑设计,就是将光线看作与砖石、玻璃、木材同等重要的设计要素,通过精心的规划和控制,让光线在空间中“呼吸”、“流动”、“生长”,从而创造出真正打动人心的建筑。它是一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也是一种对空间本质的深刻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经知友提醒在此预警:多图慎入。

一睁眼发现才凌晨两点,我就知道今天倒时差又失败了。
起来答题。

光对人的影响真是十分奇妙,
一方面具有强大的宗教性(感性),是宁谧的虚幻的蛊惑的;
一方面又具有清晰的理性,是有力的澄澈的启蒙的。

同时不要忘记,我们之所以能感知到光,是因为有黑暗。
日常生活中我们忽略它,不是因为光太少了,而是因为光太多了。

@Nalak 的归纳很全面。
再说几个操作特殊的例子。

直射光

阿布辛波神庙


阿布辛波神庙深约60米,尽头的神殿里有四座神像。
从左至右分别是:
普塔哈神(冥界之神)、阿蒙·拉神、神格化了的拉美西斯二世和拉·哈克提神。
每年的2月22日和10月22日(分别为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和加冕日),
阳光会穿过60米幽深的庙廊,一直照进尽头的神殿,
依次披撒在右边三座雕像的全身上下,熠熠生辉。
尤为神奇的是,
最左边的冥界之神却一直处在黑暗之中。
整个过程长达20分钟。
古埃及人相信神像可以从太阳光中汲取能量。
人们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称作“太阳节”。


后来后来因为阿斯旺水坝的兴建,联合国决定将神庙切割并上移200米。不过因为无法如古埃及人般确切掌握天文,现在已经无法看到这样的奇观了。。。



好吧,我骗人的。经过联合国的努力,太阳节奇观被保留了下来。
不过尽管运用了最先进的测算技术,
太阳节的时辰还是被错位而提前了一天。
那么,三千年前的古埃及人是如何掌握如此令人惊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的呢?
答案不得而知。

万神庙


在这里,光的效果类似于这样,

还有这样,


人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



是脆弱。
在这茫茫黑暗中,在这洪荒宇宙中,在这亘古长河中,
一个人类的个体,以不到2米的身高,不到100分贝的呐喊,不到100岁的寿命,
渺小的就像一粒尘埃,轻微的就像一声叹息,短暂的就像一盏火光熄灭。

是孤独。
在这浩瀚星空中,离地球最近的另一恒星有4.2光年。
在这蓝色星球上,人是唯一的智能生命。
在这茫茫人海中,知交半零落。

你一直活得无知无觉只因你没有遇到这样一个机会:
当你一个人站在舞台上,所有的灯光熄灭。
突然有一道白光从天而降,将你笼罩其中。
由于强烈的对比,周围的人群消失了,声音消失了,空间消失了,重力消失了,时间消失了。。。
只有你。
只有在黑暗中注视着你的众神。
你像一切不存在一样不存在,又像一切存在一样存在。

脆弱就渴望永恒,孤独就渴望交流。
所以,脆弱和孤独也最能唤起宗教感。

圣索菲亚大教堂


其他




漫/反射光

MIT Chapel

教堂建于一片水池之上,通过水池反射将光引入室内。



祭坛处用金属片,像天使的羽翼,熠熠生辉。



Byzantine Fresco Chapel

在毛玻璃底部打光,通过玻璃漫射至整个室内。

Firminy Church

这些光带是怎么来的?

每个圆洞内部有4圈铝圈,中间用黑色涂料相隔,这样光反射的时候一个洞就会反射出4条光带。

消解物质性



颜色



影子

穿透

相关推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