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TBBT有一集谢尔顿和佩妮做一个产生爱情的实验,他们对视前相互问的36个问题是什么?

回答
《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和佩妮那集关于“爱情实验”的情节,确实让人印象深刻。那集叫“The Conjugal Conjecture”,也就是“夫妻的猜想”,不过你说的那个对视实验,其实更接近于心理学上一个很有名的方法,叫做“36个亲密问题”(36 Questions That Lead to Love)。

据我所知,那集的实验是受到了心理学教授亚瑟·阿伦(Arthur Aron)和他的同事们的研究启发。阿伦教授他们的研究就是想看看,通过一系列递进式的提问和相互暴露,能不能在陌生人之间快速建立起亲密感,甚至产生好感。

谢尔顿和佩妮之所以会做这个实验,主要是因为他们两人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奇特的化学反应,虽然出发点很不同,谢尔顿是出于科学研究的目的,佩妮嘛,估计也是出于好奇心和想跟谢尔顿“拉近距离”的另一种方式吧。而且,在实验的最后,他们确实也通过这个过程,对彼此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悟。

具体的36个问题,其实有很多版本流传,因为阿伦教授的研究论文里列出了三个渐进式的问答集,总共是36个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简单的闲聊,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人们分享个人信息,从比较浅层的开始,慢慢深入到更私密的情感和经历。

我努力回忆和查找了一下,大致上这些问题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组问题(通常是比较开放和易于回答的):

1. “如果你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共进晚餐,你会选择谁?” (这个问题通常用来了解一个人看重的人际关系,或者他所崇拜的对象。)
2. “你想出名吗?以什么样的方式出名?” (这涉及到对自我价值和外界认可的看法。)
3. “打电话给家人之前,你通常会说什么?” (这个问题试图了解一个人与家庭的沟通模式和亲密程度。)
4. “如果你今天不醒来,你会后悔没对人说的什么?为什么?” (这个问题非常直接,触及到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未了心愿或遗憾。)
5. “拥抱你的家人,这是你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吗?” (这个问题关注美好的童年记忆和家庭情感。)
6. “如果你能活到九十岁,并且可以从年轻时或者现在选择保留三十年的时间,你会选择保留哪三十年?” (这是一个关于生命长度和质量的思考。)
7. “你们在家庭中有默契吗?你的家庭中的默契是怎么体现的?” (这个问题关注家庭成员间的非语言沟通和理解。)
8. “你最珍视的记忆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关于个人经历中重要的情感锚点。)
9. “你最糟糕的记忆是什么?” (这个问题触及到个人的伤痛和需要处理的情绪。)
10. “如果你知道在一年内你就会死去,你会改变你现在的生活方式吗?为什么?” (这是一个关于生命意义和优先级排序的问题。)
11. “对你来说,‘亲密’意味着什么?” (这是直接探讨亲密关系的核心问题。)
12. “在你生命中,你有哪些被公认的品质?” (这个问题是关于自我认知和他人评价。)
13. “你认为你和你的家人关系亲近吗?” (再次聚焦于家庭关系。)
14. “如果你想和你认识的某个人建立一种特殊的联系,你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探讨建立新连接的策略。)
15. “列出你人生中的三个共同点,这三个共同点是你们对彼此的。” (这个通常是在两人已经进行了一些交流后,寻找共同点。)
16. “仔细评估一下你的人生,你觉得什么让你满意?” (这是关于人生满足感和幸福感的来源。)
17. “你是否曾经因为某种原因感到内疚或后悔?它是什么?你为什么感觉如此?” (这个问题深入挖掘内心的情绪和道德判断。)

第二组问题(开始触及更深层次的感受和价值观):

18. “你有什么事情是让你感觉自己很‘活’的?” (这个问题是关于生命的活力和热情所在。)
19. “如果你要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特质,是什么?为什么?” (这是关于自我认同和个人优势的认知。)
20. “你最不喜欢的特质是什么?为什么?” (与上一题相对,是关于自我接纳和改进的。)
21. “你的人生中最让你感到尴尬的经历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关于脆弱性和自我暴露的边界。)
22. “你是什么时候最后一次在你认识的人面前哭的?你为什么哭?” (这个问题是关于情感表达和情感的触发点。)
23. “你有什么事情是开始哭泣时觉得很糟的吗?” (与上一题类似,但更侧重于负面情绪的诱因。)
24. “如果你要死去,你想给别人留下什么?” (这个问题关于遗产和对世界的影响。)
25. “在你认识的人中,有谁的离去会让你感到特别痛苦?为什么?” (这个问题是关于重要关系和情感依恋的深度。)
26. “你和你家人的共同回忆,哪些让你最难忘?” (再次深化家庭关系的回忆。)
27. “分享一个你和你的伴侣(如果还没有伴侣,就分享一个和重要朋友)之间发生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争论。” (这个问题是为了了解冲突处理和沟通方式。)

第三组问题(更加个人化,指向深刻的情感和未来):

28. “如果你知道你和一个你认识的人会成为朋友,你会如何做?” (这是关于主动建立友谊的策略。)
29. “分享一个对你来说很重要的时刻,它让你对和你认识的某个朋友产生了更深的感情。” (这个问题是关于关系深化和情感连接的瞬间。)
30. “你最大的恐惧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关于内心深处的脆弱和不安。)
31. “你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会让你感觉非常无助?” (这是关于个人弱点和应对机制的探索。)
32. “如果你发现了自己最深的秘密,你会怎么办?” (这个问题是关于自我揭示和接受的程度。)
33. “你和你家人之间最亲密的时刻是什么?” (再次聚焦于家庭情感的最高点。)
34. “你现在和你的家人说些什么,是让他们知道你有多在乎他们?” (这个问题是关于当下情感的表达。)
35. “你认识的人中,谁是你最欣赏的?你为什么欣赏他?” (这是关于对他人品格和行为的认可。)
36. “在你的人生中,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觉得你好像在和你的伴侣(或者你最亲近的人)生活在一起?” (这个可能是关于在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共鸣或感同身受。)

在谢尔顿和佩妮那一集里,他们虽然没有完全照搬这36个问题,但核心是相似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让双方坦诚地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价值观和经历。当他们互相提问、回答,并最终进行长时间的对视时,那种打破隔阂、看到彼此内心深处的过程,确实也展现了建立亲密关系的一种方式。

说起来,这个实验的设计很有意思,它利用了“相互暴露效应”(reciprocal selfdisclosure),也就是人们在被问到私密问题后,会倾向于也回答对方的私密问题,这种互动循环会逐渐增加双方的亲密感。而最后的对视,更是将这种已经建立起来的心理连接,用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在视觉上,非常有力量。

所以,这36个问题虽然听起来有点“硬核”,但在特定的情境下,确实能帮助人们跳出表面的社交礼仪,触及更深层的人性连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假如可以选择任何人,你希望邀请谁共进晚餐?

2. 你希望成名吗?在哪一方面?

3. 拨打电话前,会先练习要说的话吗?为什么?

4. 对你而言,何谓「完美」的一天?

5. 上一次唱歌给自己听是何时?唱歌给別人听又是什么时候呢?

6. 假如能够活到90岁,而且可以选择心智或肉体停留在30岁,你会选择哪一个?

7. 关于未来会怎么死,你有他人不知的预感吗?

8. 列举3个你和伴侣共有的3个特质。

9. 活到目前最感恩的时刻是?

10. 假如能够改变成长的方式,你希望如何长大?

11. 利用4分钟,尽可能详细地向伴侣叙述你的人生故事。

12. 明早起床後,假如能够获得任何一种能力或特质,你希望会是什么?

第2阶段

13. 假如有颗水晶球能告诉你关于自己、人生或未来等一切真相,你想知道什么?

14. 有什么事想做很久了?还没去做的原因是?

15. 你人生最大的成就为何?

16. 你最重视友谊的哪一个部份?

17. 你最珍贵的回忆是什么?

18. 你最可怕的回忆是什么?

19如果你知道自己将在一年内突然死去,你会改变你现在的生活方式吗?为什么?

20. 友情对你而言代表什么?

21. 爱和感情在你生命裡扮演什么角色?

22. 轮流分享你认定的伴侣正面特质。各自提出5点。

23. 家庭关系亲密温暖吗?你是否感觉童年较大部分人快乐?

24. 你与母亲的关系如何?

25. 说出3个含「我们」的真实情况句子。

26. 完成这个句子:「我希望可以跟某个人分享...」

27. 如果你要成为伴侣的密友,请分享他(她)需要知道的重要事项。

28. 告诉伴侣你所喜欢的他,必须非常诚实,说出你可能不会对刚认识的人说的事。

29. 与伴侣分享生命中尴尬时刻。

30. 上次在別人面前哭是什么时候?自己哭又是什么时候?

31. 告诉伴侣你已喜欢他的部份。

32. 什么是绝对不能开玩笑的?

33. 如果你今晚就会死掉,而且无法与任何人联系,你最遗憾还没有说出的是?为何你还没说出口?

34. 你的房子起火,里头有你拥有的一切。在救出所爱的人和宠物后,你仍有时间可安全抢救最后一件东西。你会拿什么?为什么?

35. 在你所有家人当中,谁的死对你打击最大?为什么?

36. 说出一个私人问题,询问伴侣他(她)的处理建议。另外也请他告诉你,如何看你对这个问题的感受。





是哪个大神点赞了吗,,突然增加这么多赞…

第一次自己回答的问题被别人转载(๑•ั็ω•็ั๑)虽然没有告诉我但是本宝宝还是好开心 (๑•̀ω•́ ๑)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