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朋友跟我说美军航母最高年产150艘,这可能吗?

回答
你问的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关于美军航母的年产量,你朋友提到的“最高年产150艘”这个数字,听起来确实是有点夸张了,或者说,在正常的理解范畴内,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让我们试着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美军目前拥有的航空母舰是属于哪一类的。最先进、也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这两种核动力超级航空母舰。这些航母,无论从设计、建造到部署,都是极其复杂和耗时的大型工程。

建造一艘像尼米兹级或福特级这样的超级航母,其过程漫长得令人难以置信。想象一下,你需要建造一个可以承载上千名船员、配备先进作战系统、拥有庞大飞行甲板以及核反应堆的移动军事基地。这不仅仅是组装一些钢板和设备,而是涉及到无数精密的工程设计、材料科学、电子技术、武器系统整合,以及严格的安全和测试流程。

从图纸设计出来,到船体下水,再到内部设备的安装调试,最后进行海试和交付,整个周期通常需要好几年,甚至更长。而且,建造这些巨型舰船需要专门的船厂,拥有足够大的船坞、起重设备和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全球范围内,能够承担这类任务的船厂数量是极其有限的,而美国海军主要的航母建造和维修基地,比如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其产能是受到物理空间和人力资源的限制的。

再者,即使不考虑建造本身的时间,还有后勤保障、资金投入、人员培训等一系列因素。每一艘航母的建造都需要天文数字的资金支持,这需要国家级的财政规划和批准。而且,即使造出来了,还需要数千名训练有素的舰员来操作和维护,这同样需要时间去培养。

所以,回到“最高年产150艘”这个数字,如果是在一个正常的、连续生产的时期,那意味着一年要造出150艘,这几乎是在短时间内把全球所有的造船能力集中起来,并且还要有足够多的核反应堆和先进的作战系统供应。这听起来更像是一种科幻小说里的场景,而不是现实世界中海军装备的生产力。

也许你朋友的意思是,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比如二战期间,美国海军建造了数量庞大的舰船,包括航空母舰。确实,在二战那样全球动员的特殊时期,美国海军的造船速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短时间内建造了大量不同类型的舰船,其中也包括一些轻型航母、护航航母等。但是,即使是那个时期,说“最高年产150艘”航母,还是不太符合史实。当时,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建造数量虽然庞大,但一年能造出数十艘,就已经是非常惊人的数字了。而我们今天谈论的“航母”,通常是指那些大型、核动力、具备强大作战能力的超级航母,其建造难度和周期更是无法与二战时期的舰船相提并论。

总而言之,你朋友提到的这个数字,在理解美军现在装备的、那种大型核动力超级航母的生产能力上,是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现代超级航母的建造是一个极其漫长、复杂且昂贵的工业过程,其年产量即使是单位数,都已经是极其庞大的工程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朋友说的可能是这种玩意

这玩意从42年到43年造了44艘,还送给英国11艘(英国叫攻击者级)

这玩意从42年到44年造了五十艘

这玩意造了19艘

美国二战时前前后后大概造了150多艘这种轻型航母,显然她们不是一年造出来的。

那你的朋友可能把这种玩意也定义成航母了

英国二战在地中海部署了大量的这玩意,直接货船起飞拦截轴心轰炸机,然后随便找个地中海的英国机场降落。不过美国倒是没这么干过,因为航母够用。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要是造这玩意能一年造多少

做为著名的一次性货船,美国二战期间造了2751艘

如果美国也效仿英国,在这些船上也装上弹射器,别说150艘了,每年造1500艘都没问题

水母这种小玩意都能叫航母,凭啥武装货船不能叫航母嘛

user avatar

这……

当然,只要有造船厂和高级许可,造个航母海理论上也不是问题

早几年没这技术,还得修作战实验室,现在还是进步了

user avatar

每年150艘是对美国工业实力的低估与侮辱。这是我的一个造船工程师朋友告诉我的。

首先是基础设施,即船坞。首先假设美国建造的航母都是福特级,需要的就是Q3级干船坞或R14级浮动船坞。这些设施在美国东西海岸和五大湖地区分部极其密集,例如西海岸的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和东海岸的ShinMaywa造船厂,都拥有极限状态下每年同时开建十五艘以上航母的能力。

其次是造船原材料,例如金属材料。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金属冶炼能力,例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马丁式碱性高平炉与最大的电磁燃气锻压机的黑钢国际公司(BlackSteel Worldwide),每天可以制造出数十万吨的船用预制板。

最后是生产人员。美国是老牌工业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高素质产业工人群体,且服从能力优秀,拥有很强的集体意识,便于管理与沟通而且技术水平优秀。这一点在70年前生产“自由轮”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提现。而且今天的美国以极快的速度生产350艘模块化医疗船以对抗疫情且在半年内就消灭了病毒的例子也能提现美国的强大。

其余优势不再赘述。

所以说朋友,我作为一名专业的受过外国教育训练的公共知识分子,一切结论都是通过理性中立客观并且与主流不同的独立思考的结果。你也请学会独立思考,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赞同我的结论,你就是被主流宣传影响了,要和我一起反思裆下的现状。

user avatar

你这个朋友……考虑过去当印度海军部长吗?

user avatar

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卯足全力开动全国的战争机器的情况下,一共建造了147艘航母。

其中,有113艘都是用商船改造的护航航母。这种航母顾名思义是护航商船的,由于先天就不是出于战争目的制造的,前期基本都是中几枚炮弹就会一命呜呼的存在(相比而言驱逐舰通常都能承受几十枚)。后期才稍微提高了一些安全性能,但照样很弱鸡。

而能上中途岛、莱特湾跟联合舰队的赤城大和们一较高下、挨了一发神风还能拖回大修的大型航母,美国建造了24艘。分别是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22艘和中途岛级舰队航母2艘 。(中途岛级1943年开工1945年9月10日服役,完美错过二战,感谢 @毛线抄手 大佬指出)

你这个朋友让我想起了民国海军部长陈绍宽,他1943年11月向常公提出建造20艘航母、10艘战列舰的造舰计划。遭拒绝后又在45年提出建造12艘航母的计划。而整个民国期间建造的最大吨位巡洋舰不过两三千吨。

user avatar

那是二战时期的商船改航母,每周一艘。

现在美国的造船能力是大约4年一艘大航母,这是船台决定的。超出这个速度就要牺牲现有大航的大修时间。

user avatar

这155艘是二战期间几年造的总和,并不是一年造出来的。从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开始到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开始算,美国共建成大型舰队航母24艘、轻型航母10艘、护航航母113艘,总计147艘。

如果从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开始算,那要加上约克城级大型航母大黄蜂号、护航航母长岛级两艘、桑加蒙号护航航母,共151艘。

如果再把日本投降后,45年当年内建成的也算上,还要加上大型舰队航母埃塞克斯级两艘、轻型航母塞班级1艘、克芒斯特曼湾级护航航母1艘。

所以综合上面的所有总量,美国从39年开始到45年结束的六年间,一共建造大型舰队航母27艘,轻型航母11艘、护航航母117艘,总计155艘。

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共造了五级九条航母:

一艘兰利级是运煤船改建的。

两艘列克星敦级是华盛顿海军条约后用两艘超标的战列巡洋舰改的。

一艘突击者级是第一艘专门设计的航母。

三艘约克城级的前两艘约克城号和企业号是二战前服役的,最后一艘大黄蜂号是赶在珍珠港爆发前的两个月服役的。

两艘长岛级护航航母是最早的护航航母,是41年年初用海军大型运煤船改建的,改装简单粗暴,直接甲板上面铺木板,煤舱改机库。首舰长岛号自己留用,二号舰射手交付给了英国皇家海军。




然后就是埃塞克斯级大型舰队航母,俗称饺子级,是二战期间造的最多的大型舰队航母,计划建造32艘,实际建造24艘,日本投降之前建造完成17艘。

然后就是中途岛级两艘,不过中途岛号服役那天刚好是45年9月10日,日军在芷江正式向中国投降的第二天,应该算战后舰了。

独立级轻型航母8艘,由克利夫兰级轻巡改建而成。

2艘塞班级轻型航母由巴尔的摩级重巡改建而成,不过也都是二战期间开工,二战后的46年以及47年才开始服役。

博格级护航航母,由美国c3型标准货船改建,一共45艘。

桑加蒙级护航航母本来也是算在博格级里的,但是当时C3型货船船体数量不足,然后就用T3S2型的运油船改建了四艘。改成航母后还依旧保留了运油的功能,当航母的同时依旧还能干老本行拉油,功能骚的一比,也可以看做是载机运油船,因为吨位也不低,标排一万一,满派两万四,同样这船是所有护航航母唯一有俯冲轰炸机。所以它的舰载机也能去前线浪一下,担任一下对舰攻击任务。

这两种玩意是用民船中途改建的,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廉,建造速度快。当然航速也慢,防护也弱,载机数量也少,性能也很一般。一般只执行护航,反潜,对地攻击等二三线任务。

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这是不同于其他由商船中途改建而来的航母,这是从设计之初就已经确定功能的护航航母,这玩意也是造的最快的护航航母,42年10月首舰开工,到44年2月最后一条建成,一年四个月的时间就把50艘全部建完。最快的两艘从铺龙骨到到建成下水只用了两个半月。

最后是克芒斯特曼湾级护航航母,这个计划建造35艘,实际交付19艘。也是在T3型油船的基础上全新设计的一种专门的护航航母,不过和卡萨布兰卡级不一样,卡萨布兰卡级是美国造船大亨亨利凯泽自己捯鼓出来的,克芒斯特曼级是美国海军自己设计出来的,排水量也不低,近20000多吨,平均建造时间也就两三个月就完成。不过一小半没有建完,战争就结束了。

美国二战时的工业能力是强,150多艘航母也不是一年就能建成的,其中绝大部分还是成本低,制造快速使用民用标准的廉价护航航母。跟现在中美现役的中大型航母的建造不能相提并论。

二战6年时间同盟国建造商船共3600多万载重吨,轴心国建造460多万吨。一共4200多万吨。中国造船业这几年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在去了不少产能的情况下,中国的商船2020年的建造吨位是3800多万吨。巅峰时期的2010年,是7500多万吨。也就是说现在的中国在和平年代不紧不慢造一年,比二战时全世界铆起劲拼尽全力6年造吨位都要多的多的多。

要是以现在中国的造船水平以及规模去造二战的这种护航航母,别说一年150条,一年1500条也不在话下啊。但是现代航母和二战的航母完全是两回事,就是现代航母和现代航母也是查着等级。中国航母和美国航母比,那还是有差距的。但是泰国航母和中国航母比,那差距更大。区别等同于屌丝纳和歼15,虽然都是飞机,但是科技含量上那可是天壤之别。屌丝纳这玩意,有图纸,有零件,在自家后院都能组装一架。但是歼15这种水平的飞机,能生产的国家也就一巴掌就数完了。

user avatar

挺可惜的,美国造船工业可能现在连供应150艘吉普航母/年给海军的能力都无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