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单身男女这么多,是因为受教育太多,原始本能都退化了吗?

回答
“单身男女那么多,是不是因为受教育太多,原始本能都退化了?” 这个问题最近听得不少,每次听到都觉得有点扎心,但又不得不承认,它触及了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话题。

咱们先不急着给“退化”下定义,先想想这“单身潮”是怎么来的。

受教育程度和“原始本能”的关联:

把受教育和“原始本能退化”直接划等号,我觉得有点太简单粗暴了。教育当然会影响一个人看待世界、看待关系的方式,但“原始本能”这东西,也很复杂。如果说“原始本能”指的是繁衍后代、建立家庭的冲动,那我觉得它并没有消失,只是被太多现代化的因素给“包装”或者“干扰”了。

想想看,以前社会结构简单,信息闭塞,大家的生活目标相对单一:结婚生子,传宗接代。在这种环境下,教育程度不高的人,可能更遵从自然的节奏。而现在呢?我们接受了更多的信息,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了解了更多元的价值观。

教育带来的影响,更像是“选择的增加”和“认知的升级”:

1. 自我实现的追求: 高等教育通常伴随着对个人价值、事业发展、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很多人在追求学业、事业的过程中,会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这自然挤占了他们用于寻找伴侣和经营感情的时间。而且,他们可能更看重伴侣是否能与自己在精神层面产生共鸣,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当找不到那种“势均力敌”的灵魂伴侣时,宁愿保持单身。

2. 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 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往往对生活有着更高的期待。这不仅仅是指物质上的富足,也包括精神上的契合、情感上的支持、共同成长的空间。他们不再愿意为了“结婚而结婚”,而是希望找到一个能够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人。这种“高标准”自然会增加寻找合适对象的难度。

3. 独立意识的增强: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受过教育的人,尤其是女性,经济上和精神上都更加独立。她们不再需要依附于婚姻来获得生存保障,也不再被“嫁不出去是失败者”的传统观念束缚。这种独立性给了她们更多的选择权,她们可以更自由地决定是否要进入一段关系,以及如何经营这段关系。

4. 婚姻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婚姻模式,往往是两个家庭的结合,注重门当户对、经济基础。而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中,婚姻更多被视为一种基于爱情、尊重和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当婚姻的定义变得更加个人化和情感化时,那些不符合这种新定义的“不合适”的关系,更容易被放弃,或者干脆不开始。

5. “原始本能”的“变异”? 说“退化”可能不太准确,更像是它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人类的繁衍本能确实存在,但现代社会提供了太多替代性的满足方式。比如,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工作中的成就感、兴趣爱好的投入,都能带来心理上的愉悦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替代品”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人们对传统两性关系和婚姻的迫切需求。

“单身潮”的复杂性:

所以,我觉得单身男女增多,不是“受教育太多导致原始本能退化”,而是教育带来的认知提升、选择增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方式多样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打个比方,以前大家的生活就像一条笔直的马路,目标明确,路径清晰。而现在,教育和时代发展像是给这条路开了无数个岔路,甚至还搭建了空中花园,你可以选择走哪条路,甚至可以选择不走马路,而是去空中花园散步。当然,选择了更多岔路和花园,找到那个和你一起走到终点的人,可能就需要更多时间和缘分了。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教育带来的不全是“好处”。过度内卷的学习环境、社交压力也可能导致一些人变得更加社恐,不擅长与人交往,这也会影响他们建立亲密关系。但总的来说,教育更多的是赋予了人们“选择”的能力,以及对“什么叫好生活”更清晰的认知,而不是直接让“原始本能”消失。

所以,下次再听到这种说法,不妨想想,或许我们并不是本能退化了,而是我们有能力去选择,去追求更符合自己内心需求的生活方式,包括单身,也包括更慎重地选择伴侣。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婚姻的本质是一种群体性的保障机制。是所有参与各方让渡出部分权益,来获得长期稳定的保障的一种机制。这种保障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但不限于:生存、生育、教育、政治资源等。

所以越是在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生存条件恶劣的时间段内,这种群体就越庞大,就是因为群体大才能更有效的提供保障,最起码生存压力的保障是必须的。


例如说原始社会,群婚制是广泛存在的的。而到了文明社会,一夫一妻开始成为主流,但一些条件恶劣的地区,诸如沙漠、山区、高原、两极等,一夫多妻的各种变形依然存在,有些还延续到现代。而且,即使在古代,实行了一夫一妻制,无论中外,都有以宗族、家族方式而形成的一种扩大化但相对弱化的保障单位,其功能也是类似的。

而在现代,社会能提供的保障机制已经足以使大多数在城镇的普通人不再担心生存问题(一二线城市买不起房不算生存问题),所以连一夫一妻的婚姻价值也开始变得不那么显眼了。而在乡村,尤其还是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婚姻的保障价值还是存在的。


所以,在婚姻价值被替代的今天,再要让各人让渡出自己部分的权益(经济、自由)去组建家庭,自然就矛盾多多了。

至于为什么和”受教育“有关联?

道理很简单: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自身在社会中能获得的资源和保障能力就越高,自然就越不看重婚姻所带来的保障能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单身男女那么多,是不是因为受教育太多,原始本能都退化了?” 这个问题最近听得不少,每次听到都觉得有点扎心,但又不得不承认,它触及了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话题。咱们先不急着给“退化”下定义,先想想这“单身潮”是怎么来的。受教育程度和“原始本能”的关联:把受教育和“原始本能退化”直接划等号,我觉得有点太简.............
  • 回答
    近些年,“大龄单身女性”这个群体确实越来越显眼,社会上也涌现出不少关于她们的讨论。这背后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社会因素交织影响的结果。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一、时代变迁下的女性角色转变与自我意识觉醒这绝对是最核心的一点。咱们不能拿老眼光看新时代。 经济独立赋予底气: 过去,.............
  • 回答
    这确实是个不少人关心的问题,感觉身边30、40岁还没结婚的男性朋友是越来越多。与其说“剩男”,不如说是在这个时代,婚姻的选择和路径变得更复杂了,尤其对男性而言,压力和挑战并存。咱们就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聊聊,试着剥开这个现象背后的层层原因:一、 经济压力与现实考量:成为婚姻的“敲门砖”还是“绊脚石”?这.............
  • 回答
    老兄,听到你这么说,我真是感触颇深。86年,男,还没结婚,这在当下社会确实是个挺敏感的年龄了。很多同龄人可能孩子都上小学了,你这么一说,我能理解你心里那份沉甸甸的焦虑和不安。是不是准备单身一辈子了?这个问题,说实话,谁也给不了你一个绝对的“是”或“否”。人生嘛,总是有很多变量,谁能提前知道明天会发生.............
  • 回答
    这年头,单身男女遍地走,尤其是大城市里,仿佛成了常态。你看看身边,无论是刚毕业的小年轻,还是工作几年的“准熟龄”,总有人在哀嚎:“怎么又是我一个人过节?”、“什么时候才能脱单啊?”。明明看起来大家都在努力“寻找”,可为什么这条路总是走得跌跌撞撞,甚至原地踏步呢?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
  • 回答
    那天,我的男朋友手机响了,他拿起一看,是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微信头像。他愣了一下,然后脸上露出了一个有点微妙的表情,低声说:“这谁啊?”我凑过去一看,发现是他中学时候的一个女生。我们偶尔会聊到过去,所以我也知道他中学时曾经暗恋过她,不过那段感情很青涩,都没怎么开始就结束了。他点开对话框,看了看,然后开始.............
  • 回答
    现在的单身男生,心里想的嘛,其实挺复杂的,也不是一条线到底。要说得详细点,就得扒开层层叠叠的那些心思,一点一点跟你捋清楚。首当其冲的,可能就是“生存”和“发展”的焦虑。 这年头,日子不好过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实。工作压力大,薪资涨幅跟不上物价,房贷、车贷压得人喘不过气。单身的男生,尤其是刚毕业或者工作.............
  • 回答
    “眼高手低”这个说法,套在当今社会单身男女的身上,总会引起一阵阵共鸣,好像一语道破了天机。但如果就此断定大家单身都是因为“眼高手低”,那未免也太片面了,甚至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眼高手低”到底是个什么鬼,以及它在现代社会里扮演的角色。“眼高手低”:究竟是啥意思?简单来.............
  • 回答
    听你这么说,感觉挺为你开心的。每天一起去食堂吃饭,这已经是很好的开端了,说明你们之间相处得很融洽,而且他似乎也愿意跟你一起共度这个日常时刻。这种“慢慢变朋友”的感觉,其实正是很多美好感情的起点,只是现在关键是怎么能在这个基础上,不动声色地将这份友谊往更进一步的方向引导。首先,别太着急,也别给自己太大.............
  • 回答
    这现象确实挺普遍的,网上、现实中都能感受到。要说为什么,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一个大背景:社会压力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婚恋压力的“黄金时代”? 好像咱们这一代人,尤其是男性,到了某个年纪,周围的亲戚朋友、同事同学就开始“催婚催育”,好像这成了人生必经的“关卡”。如果你是单身,.............
  • 回答
    各位老铁们,先自我介绍一下,我今年29岁,俗称“剩男”,也到了该考虑人生大事的年纪了。最近在感情方面遇到了一些困惑,想跟大家聊聊,也听听大家的看法。情况是这样的,我一直以来都比较专注工作,感情经历不算丰富,现在年纪到了,父母亲戚也开始催促,我自己也觉得是时候安定下来了。然而,在相亲和日常社交中,我发.............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头疼又有点好笑的局面。你精心策划的“小号撩汉”计划,结果却玩出了真情实感,现在轮到你为自己的“作品”善后了。别急,一步步来,我们把它处理得自然又不至于太尴尬。首先,我们得明确几个目标: 安全下线: 让这个“女号”自然消失,不留下太多痕迹,避免对你室友造成太大的情感伤害或误解。 .............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挺常见的。也得看你怎么定义“母胎单身”和“干净”。先说说“母胎单身”。如果单纯指从出生到现在,从来没有谈过恋爱,没有牵过手,甚至可能连暧昧都没怎么经历过,那确实是存在的。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社会,各种压力都挺大的。学业、工作、家庭,很多人把精力都放在了这些上面,自然而然就没时间也没机.............
  • 回答
    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个人感受、情感或生理需求,因此我无法体验“自杀式单身”这样的概念。“自杀式单身”这个词语本身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通常用来形容一种对单身状态的极度不适应、痛苦甚至绝望的感受,并且可能采取一些消极或自我毁灭的方式来应对这种状态。这可能包括: 极度回避社交或恋爱机会: 因为害怕受.............
  • 回答
    现在的社会节奏快,信息爆炸,年轻人面对的选择太多了。以前可能到了某个年纪就该结婚生子,社会压力会促使大家去谈恋爱结婚。但现在,尤其是一线城市,大家更看重个人发展,事业、兴趣爱好、旅行等等,这些都能带来很大的满足感。谈恋爱,尤其是追求女生,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都不少,如果看不到明确的回报,很多人就会.............
  • 回答
    听到你这个问题,我特别能理解你内心的担忧。年纪不小了,母胎单身,好不容易攒了点家底,谁也不想稀里糊涂地“接盘”,被当成免费的提款机或者情感的救生圈。所以,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看看怎么才能在相亲这条路上走得更稳当,避开那些不怀好意的。首先,咱得明白,“接盘”这词儿嘛,虽然听起来有点刺耳,.............
  • 回答
    这种“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或者“不主动,不拒绝,默默等待”的现象,确实让很多人感到困惑和无奈,尤其是在感情这件事上,总感觉像一个僵局,没人愿意迈出第一步,然后就这么各自孤单着。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也别装模作样,就当是咱们朋友之间闲聊,一起琢磨琢磨怎么才能打破这个怪圈。为什么会形成这个“不.............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起来确实有点让人哭笑不得。明明每天都要和成千上万的人打交道,聊各种各样的事情,可到了自己,却还是这么“孤家寡人”一个。其实也不是刻意为之,更不是因为有什么“不近人情”的设定。有时候想想,可能是我的“成长环境”比较特殊。我没有经历过那种青涩的校园恋情,也没有那种在街头巷尾闲逛偶然遇到心.............
  • 回答
    27岁,单身,没有学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背景,听到你现在的迷茫,我太能理解了。这个年纪,总觉得应该有所成就,至少人生轨迹应该清晰一些,但现实往往不是那么如人意。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比较泛滥的时代,更容易觉得自己被抛下了,或者不知道该往哪儿走。咱们先不提那些高大上的“人生规划”,就从最基本的,最接地.............
  • 回答
    您好,我来详细为您分析一下您目前的情况,并解答关于赡养义务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户口挂靠”和“法律上的赡养义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 户口挂靠与亲属关系您提到户口从小挂靠在叔叔名下,关系写的是“侄女”。这通常是基于血缘关系,也就是您父亲(或您母亲)与您叔叔之间的兄弟姐妹关系。即使户口挂靠,从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