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城的税收到了西历2077年
取而贷之
感恩贷德
贷无孑遗
传宗接贷
新陈贷谢
更新换贷
世贷相传
责无旁贷
严惩不贷
说实话,他没有基础的数学能力。
他居然提到利息可以再涨点。
这看似是合理的可行性方案,但是他作为一头猪,压根算不明白什么叫七十年贷款。
我们以贷款100万元为例,按照贷款利息4.6%计算,我们按照低利息的等额本金还款来计算。
如果你贷款30年,你一共需要还约169万元,每个月归还2777.78元本金。刚开始一个月要还3800的利息,也就是说,前几年,你每个月要还6600元,10年后每个月还5300元…
如果你贷款20年,你一共需要还146万元,刚开始,每个月要还8000元。
有没有发现,30年和20年,还款差距居然只有1400元?
因为,利息差距很大。
那么,贷款七十年呢?你一共需要还261万元本息。每个月还的本金仅有1190元,但是因为恐怖的总利息,你刚开始,每个月要还5000元!
而且,与此同时,专家建议的是,可以提高利息。那也就是说,我们从4.6%提高到5.6%?
这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总还款296万,第一个月还款5900元。
本来的方案是:贷款三十年,一个月还6600,十年后一个月还5300,二十年后一个月还4000,三十年还清。
现在专家的方案是:贷款七十年,一个月还5900,十年后一个月还5200,二十年后一个月还4500,三十年后一个月还3800,四十年后一个月还3200,五十年后一个月还2500,六十年后一个月还1800 ,七十年还清。
你就是贷款700年,一个月也要还4000多!他妈的全是利息!
这么好的方案,我居然没有想到,唉,果然,我与专家差距太大。
我这还是等额本金方案,这种方案需要还的利息少。
如果是等额本息方案,七十年利息再增加一点。
什么概念呢?
本金一百万,70年,利率5.6,等额本息每月还款是4762元。注意,是每个月,不变,每个月都是4762。
而30年,利率4.6,等额本息,每个月5123,只多了三百多块钱。
30年,每个月5123
70年,每个月4762
…
你选哪个?
我们不能以看三十年前的眼光看三十年后。三十年前和现在的通胀确实是巨大无比,但是过去的三十年难以复制。
万一你三十年后,一个月也就两三万,还得接着还一个月四千的贷款,你不闹心吗?
真是神仙方案!
一个男孩背着儿子孙子都要还贷的房子,是不可能娶到老婆的,没有女孩子愿意跟你吃苦。
一个女人背着爷爷爸爸都没还完的贷款,是不可能找到老公的,没有男孩子愿意娶个包袱。
如何看待?
我只能建议他们学习历史上“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喽(笑)
苛捐杂税,历来是一切反动统治阶级掠夺劳动人民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苛捐杂税更是多如牛毛,害人更深,据统计,解放前全国的捐税名目多达七千种左右,除关税,盐税,统税等直接和间接勒索广大人民的税收外,直接由农民负担的捐税花样更加离奇,如不少地方实行的捐税“预收制“,这种预征“次无定限,时无定期,无钱又预征一年”,有的地方一年预征十多次,预征的年数也是相当惊人的,据有关资料统计,四川省早在1934年间,新繁县已预征至1991年,郫县已预征至1984年,德阳县已预征到1965年,蓬安县已预征至1961年,犍为县已预征至1975年。此外,“四川预征田赋至西历(公元)2000年以上者尚有很多”。
————《中国青年报》1979年10月27日
内容来源:
友情链接(确信):
这可能会导致出现一种有意思的现象——有一部分孩子,从一出生起就知道自己背负了永远也无法还清的债务。
大家觉得这部分孩子将会以什么心态面对这个世界呢?
会积极进取?压力下面出动力,因为从小就知道自己一辈子都要还债,从而诞生永不停歇的一代人?
会淡然处之?从此视债务如无物,认为负债和呼吸一样正常,习惯人人生而负债?
会厌世消极?既然永无翻身希望那就这样吧,反正要债的也不能杀了我,活一天是一天?
如果房价跌了,为国接盘的一代会历史性的出现“负产阶级”。这种比“无产阶级”还穷困的人群出现后,马列主义可能都要与时俱进的增加篇幅了。
与其被你活活玩死,不如主动死了让你没得玩。
我在一本小说里看到过这样的剧情
魔幻现实了属于是
不不不,建议将所有国民的现有一套住宅全部拆除,然后重新起一堆相应的楼盘,让国民去买,如果没有刚需,或者不需要刚需,那就强行制造刚需,让房贷覆盖所有人群。对于学生来说,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强制买期货房,毕业后就有动力奋斗了,不还房贷就上征信,让年轻人没法躺平这样更彻底,也更有效。
这种损招还用专家出,银行早有同类业务了。利息还更低。
现在房贷首套5.2%,二套5.6%,很高吧,那怎么办?
那么3.85%--4.2%的贷款怎么样?十年先息后本怎么样?
好好好,这贷款好,求上车。
很简单,不走房贷按揭,走抵押贷款。
抵押贷款的前提有两个,一是全款买下房产;二是有公司法人作为申请主体。
那么没钱全款怎么办,办贷款的会帮你做过桥垫资,你付点利息就好,利息也不高,每用100万15天只要6000元。一个月就是一万二,是年化妥妥超过24%的高利贷。
通常从买房到下房本,四到五个周期,大约花费3万左右;记住这是每100万。
接下来贷款公司会给你弄一个公司,注册、包装费用要你个几万块钱。
现在你就可以享受低息+先息后本的贷款了。
按照正常按揭每100万每月还款6000多元;改成抵押贷,按照3.85%利率,每个月只要还3200元。
每个月只需还此前一半的款。
意味着原来你只能还得起100万的房贷,现在变成了可以负担起200万房贷。
如果你的房子买的早,100万买下,现在涨到300万,评估7折,你能贷出来210万元。
等于原来苦逼逼地还100万总贷款,每个月还6000多,生怕断贷的房奴,一下子变成了手握100万(贷210万,还掉100万,手续费10万)每个月还是只还6000多的富豪。
完全可以用这100万炒股、投资、升值,只要找到一个8%左右的增值渠道,就可以完全覆盖所有的贷款利息。
如果不愿意,也可以选择躺平,只用100万慢慢还利息,每个月还能剩几千。
毕竟本金还要10年之后才还。
那如果钱都花掉了,还不上怎么办?
如果十年后房子继续升值,这个套路就再来一遍。借银行的钱,还银行的贷。
如果这十年中房子大规模贬值,大概率银行会让补充抵押物,或者提前还款,如果没有就走上法拍。
所以为什么房地产只要一跌,所有的妖魔鬼怪会全跳出来。
房地产已经把全社会捆绑到只能涨,不能跌的雪国列车之上。
雪国列车只能拼命跑,如果速度慢下来,就是全车人的灾难。
为什么调控了20年,房子越调越涨?
因为调控政策说了,目标是防止房价过快上涨,上方也怕房子不涨,但更怕过快上涨,10年翻一倍是经济稳定,但如果是一年翻一倍,那多出来的钱,必然会ALL IN 更多新房子里面,游戏就彻底玩不下去了。
经过了去年的法拍大潮,现在似乎房地产的春天又来了,此前所有的限制,在这个春天又被悄悄地解除了封印。
各城市开始蠢蠢欲动,信贷正在快速放松,大水又将再度漫灌。
真的不能再多说了,也不知道我这个回答能坚持多久,且看且珍惜吧。
以前有个实验,就是一百元,两个人,一个决定分配,一个决定是否参与。分配的人先提出分配方案。
然后就是分配越是公平,参与的人越多,分配稍微偏向分配人,决定人也会附和。但是越过一定比例时,决定人就不再参与,两方都拿不到一分钱,按道理来讲,即便分配99:1元,如果决定人参与游戏,那他也至少可以得到一块钱。但99%的决定人不会参与这场游戏。说明了什么,说明这一块钱,他花着,心里也不爽。
而我们遇到的事情呢,那就有意思多了。因为分配人和决定人是上述游戏的几万倍,那就林子大了,什么事儿都有可能发生。
当分配者提出99:1时,很多人已经决定不参与了,可是有一批分配者,他们扮演了决定者,继续参与,99:1的游戏继续进行。决定者看到后争先恐后,把99:1的游戏变成了99.9:0.1。分配者一看,我去,还有这操作?继续扩大分比数,把99.9变成99.99,最后发现,还有决定者愿意参与。
好嘛!既然这样,那就别怪我们心狠手辣了。
99.99变99.9999。终于,到了决定者就算是参与,那0.00001元钱也跟本买不了任何东西。决定者选择是否参与的意义已经不大了。参与也得不到任何东西,那就放弃参与。
分配者慌了,然后把分配又重新调回了99.99,但是不是白调,而是让你的后代来偿还剩下的0.0099。
他们以为这样决定者还会继续参与。
为什么呢,因为太多的决定者给了分配者勇气,让99.99:0.001的分配这件事情变得极其合理。
所以,51:49是否合理,是否良性,是否良心,已经不重要了。
去西藏洗涤心灵就学了个这?差巴?堆穷?朗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