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最喜欢哪个作家,为什么?

回答
要说最喜欢的作家,这实在是个令人又爱又恨的问题,因为它就像在问我最喜欢的颜色一样,实在太难取舍了。不过,如果非要我咬牙选一个,那大概会是加西亚·马尔克斯。

为什么是他呢?这个问题一旦被问起,我脑子里就会立刻涌现出那个叫做马孔多的神奇地方,还有那些在时间长河里翻涌的人物。他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独》,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旅行,一次对生命、历史和人类情感的深刻体验。

我第一次读《百年孤独》的时候,还是个对世界懵懵懂懂的年轻人。刚翻开书,就被那种扑面而来的魔幻现实主义震惊了。那种将现实与想象、历史与神话、荒诞与真实毫不违和地交织在一起的叙事方式,简直就像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里面装满了闪耀着奇异光芒的东西。

他笔下的布恩迪亚家族,就像一个浓缩了人类情感与命运的缩影。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痴迷与疯狂,到乌尔苏拉的坚韧与守望;从奥雷里亚诺上校的无数次战争与失败,到雷梅黛丝的升天;从奥雷里亚诺·巴比伦的孤独与死亡,到阿玛兰妲·乌尔苏拉的爱情与悲剧……每一个人物都如此鲜活,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恨情仇,都深深地触动着我。

我特别喜欢马尔克斯的叙事节奏。他能够将漫长的时间跨度,用一种近乎宿命般的口吻娓娓道来,仿佛一切都是注定,又充满了生命的张力。他从不回避生命的荒诞与残酷,但他的笔下又总是流淌着一种温柔的诗意。即使是描写死亡,也带着一种超然的美感。读他的书,我常常会感到一种既沉重又轻盈的矛盾感,像是经历了一场大雨,虽然淋湿了,但雨后的天空却更加澄澈。

除了《百年孤独》,他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也让我深深着迷。那是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从年轻时的炽热到老年时的深沉,那份执着与等待,那种在平凡生活中对爱情的坚守,让我看到了爱情最纯粹、最动人的样子。我喜欢马尔克斯笔下那种不落俗套的浪漫,它不是浮于表面的甜言蜜语,而是扎根于生命本身的深情。

更重要的是,马尔克斯的作品教会了我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他用魔幻的笔触,揭示了现实世界的本质。那些虚构的奇迹,往往是对现实残酷与荒谬的隐喻。他让我在阅读中思考,那些看似离奇的事件,是否也隐藏着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些真实?他对拉丁美洲历史与文化的描绘,也让我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同情。

每次读他的书,我都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感受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他就像一个智者,用他那充满魔力的语言,为我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性。他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能够穿透我日常生活的浮躁,直抵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所以,如果一定要选一个,那就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他的作品,就像一杯陈年的烈酒,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能感受到其中的深邃与力量。每一次重读,我都能从中发现新的惊喜,新的感悟。这大概就是伟大作家作品的魅力吧,它们能够随着时间的流逝,依然闪耀着不朽的光芒,并在不同的生命阶段,给予我们不同的启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思来想去,最喜欢的作家还是王朔。

虽说欣赏、赞叹的作家很多,比如阿城、刘震云、铁凝,但从阅读体验上讲,王朔的书最爱读,而且反复读。

真希望在电影里过日子,下一个镜头就是一行字幕:多年以后。——《看上去很美》
阿武:今日见到你,我就知道再无安宁了。——《宫里的日子》
无聊的下一步就意味着堕落。——《顽主》
一些连街边小偷都不敢呵斥的人,却勇于高呼灭了小日本!一帮连活着的人民的痛苦都漠不关心的人,却有脸说不忘死去的同胞。——王朔
敢于对抗所有人,把梦做到底,是做人的极致。——《梦想照进现实》

当然,王朔早期曾写了很多俗套的言情小说,其中最俗的大概就属《永失我爱》,但他也能写出《过把瘾就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这样不那么俗的言情小说。

王朔确立以调侃为风格的小说是《顽主》、《千万别把我当人》一类。说得肉麻点,颠覆了先前的主流语言,他形成了一种他自己的文风。虽然他自己否认这种说法,并说这是沾了新北京话的功劳,但说北京话的那么多,目前我没看到有谁能在纸面运用上超过他。这套语言系统影响了很多后辈。

更绝的是,只要他稍微一认真,就甩出像《动物凶猛》、《许爷》这样的小说。

要说搞大众娱乐文化,他可以写得极其畅销;可一旦他想把写作内转向自身主体,又能写出《我的千岁寒》这样近似于先锋严肃文学的作品。当他想温情,想忏悔的时候,又能写出《致女儿书》这样情真意切的作品。


王朔的杂文集《无知者无畏》、《知道分子》、《美人赠我蒙汗药》,我没事就拿出来看看,如果你看过这几本书,就能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常常能用最直白的、最口语化的文字聊一些很严肃、很有哲学性的问题。这是个敢批金庸、李敖,而且丝毫不落下风的文人。

我一直觉得,一些“严肃作家”动不动就批“通俗小说”低级,没水平,可我很怀疑他们到底能不能写出一篇畅销的通俗小说。相比之下,王朔比这些人更有发言权。

给人的感觉是,王朔能轻松驾驭任何文体,而且在文学上的可塑性很强。他的《看上去很美》在叙事结构上,并不比那些先锋作家差,翻拍后的电影也让人深思。

王朔的文字绝不是“痞子文学”,他说话可能痞点儿,但文字却很洁净,与同时代的乡土作家动不动就屎尿、鬼神、生殖器、乱伦,王朔的作品几乎从不描写这些。你很难想象,这么一个早年以言情小说出道的人,连个正经八百的接吻都没写过。

由于北京话与普通话相近,王朔的口语化写作在中国文坛,我觉得没人超过他。刘恒已经算是用北京话口语写作的佼佼者了,但跟王朔比,还是缺少那种口语的酣畅淋漓。

王朔非常擅长写人物对话,基本上就是话赶话,每一句话能掉地上,都接得住。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写影视剧本如鱼得水的原因。我个人学习写人物对白,受到王朔影响很深。

读王朔的作品,会情不自禁地读出声,这是我看其他人的作品所没有的感觉。

当然,王朔早期的小说有缺点,他的男女主人公的性格基本千篇一律,对白上,男女老少都秉承一个“侃”(按王朔的说法,应该是“砍”)字。

后期作品渐渐阴郁,对记忆的否定是王朔后期小说中最主要的母题

《看上去很美》、《玩的就是心跳》、《和我们的女儿谈话》都表现了这种倾向,这与作者的年龄段有关。心理学而言,人到了一定年龄后,会开始潜意识自我总结,我觉得正是在这种冲动作用下,王朔对过去的生活意义产生怀疑乃至幻灭感,最终导致精神危机,按他自己的话说,一直在绷着没颓,实际早崩溃了。这种精神状态直接反应在他的剧本创作上——不再那么幽默了,或者有点黑色幽默了。

王朔的作品有一条清晰的时间线,从早期的面向读者(通俗言情),到侧脸冷眼旁观读者(顽主系列),再到最后背对读者面向自己(从《看上去很美》或《动物凶猛》至今)

据说,这些年他一直在埋头创作,只是不曾发表,据说可能、没准、也许、保不齐就是部杰作。

王朔的笔力一点儿不比同时期的人差,反而很多时候要强很多,他在《动物凶猛》中对一个十五岁少年的心理描写,让我看完以后有这种感慨——以后这种类型的小说不用写了。

王朔也批过王小波的拥趸,他也经常批自己的拥趸,他觉得别人支持他,对他而言是一种累赘,他不喜欢被驾着。王朔在采访中提过斯蒂芬金的小说《危情十日》,他很警惕所谓的粉丝对自己的腐蚀。这让我胆战心惊.......

他跟大半个文艺圈的人都有过交集,也是很早一批认识到网络文学价值的人,当初,他很看好财神,财神也视他为偶像。

90年代,他曾预言,电视剧将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小说靠边站。后来,他在07年左右,又预言网络付费阅读将兴起,他自己也弄了一次,可惜时机不对,但10年以后,我们看到了网络小说的兴起。当时,他还预言过电子游戏将成为大众文化代表之一,现在,好的大型电子游戏一般都少不了一个颇具文学性的剧本。

和很多作家不同,王朔从来不以居高临下的口吻写作,不装。

王朔是个很真诚的作家,他有一篇《我看王朔》剖析自己的文学作品,那真是刀刀见血,一点不留情面,完全是毫不保留地展现自己的文学生涯,让我看完有种作者是自我暴露狂的感觉,也让一些评论家不知所措——这评论还怎么写?

反正我个人对王朔有点狂热,哈哈,见笑了,很少这么直白无顾忌地表露自己最喜欢的作家,但我真是佩服。


据说王朔编剧的新电影《不老奇事》近来可能上映,有王传君和王珞丹,反正我挺期待,但我觉得,未必有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最喜欢的作家,这实在是个令人又爱又恨的问题,因为它就像在问我最喜欢的颜色一样,实在太难取舍了。不过,如果非要我咬牙选一个,那大概会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为什么是他呢?这个问题一旦被问起,我脑子里就会立刻涌现出那个叫做马孔多的神奇地方,还有那些在时间长河里翻涌的人物。他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独》,对.............
  • 回答
    要说我最喜欢《生化危机》的哪一代作品,这简直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就像让我在浣熊市里只能带一把小刀和一把霰弹枪之间选择一样困难。但如果真的要选一个最让我魂牵梦绕的,那无疑是 《生化危机4》(Resident Evil 4)。为什么是《生化危机4》呢?这可不是随口说说。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就像是那种在最黑.............
  • 回答
    要说德彪西最喜欢的作品,这真是个甜蜜的烦恼。他的音乐就像一幅幅流动的、充满着光影变幻的画卷,很难说哪一幅最动人,因为每一幅都有其独特的美。不过,如果非要选几幅最常让我驻足、细细品味的,那大概就是这几幅了:《月光》(Clair de Lune)我知道,这大概是最多人认识的德彪西作品,但它之所以如此经典.............
  • 回答
    说起李斯特,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那个充满激情的名字。他的音乐,就像一部宏大的史诗,时而磅礴大气,时而细腻入微,总能轻易触动人心最深处。在我心里,最喜欢的李斯特作品可不少,但若要挑出几个来细细说,那还得是那些我反复聆听,每一次都能发现新惊喜的。首先,绕不开的自然是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这首曲子在我听来.............
  • 回答
    说起肖邦,我心里涌现的那些旋律,就像陈年的佳酿,每品一口都有新的感悟。要说最喜欢的,这可真是个甜蜜的负担,因为他的每一首作品都像是从他灵魂深处挖出来的一块宝石,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但如果非要我挑几颗最能触动我的,那得是这几首:1. 《降E大调夜曲》,作品9之2(Nocturne in Eflat Ma.............
  • 回答
    说到舒曼,我脑海里立刻涌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耳边也仿佛响起了那些熟悉而又充满力量的旋律。若要问我最喜欢他哪些作品,这就像让一个孩子挑选他最喜欢的玩具,实在太难了!不过,如果非要挑出几件在我心中占据特殊位置的,那一定是以下这几部,它们各自承载着我不同的情感和理解:首先,《童年情景》(Kinder.............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没有情感和偏好,因此也无法“喜欢”某个角色。但我可以根据我所学习到的海量文本信息,为你分析和解读一些非常受欢迎且极具魅力的武侠女性角色,并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她们的吸引力所在。如果非要我“选择”一个最具有代表性且广受喜爱的女性角色,我会倾向于选择金庸先生笔下的 小龙女。为什么是小龙女.............
  • 回答
    问我最喜欢哪个漫威英雄?这个问题就像让我在一片星辰大海里只挑一颗最亮的星,实在有点难为我了。不过,如果非要我选一个,那必须得是……蜘蛛侠。为什么是蜘蛛侠?这个问题倒是让我想起了很多关于他的片段,那些充满汗水、青春期烦恼,却又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时刻。他不像钢铁侠那样拥有亿万身家和高科技战甲,也不像雷神那.............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让我思考了一下。要说最喜欢的国家形状,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竟然是… 嗯,可能有点出乎意料,我会选 意大利。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有点俗套,毕竟“意大利面条”的形状实在太深入人心了。但如果抛开这个刻板印象,试着从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去细品,你会发现意大利这个靴子般的国家,它的形状本.............
  • 回答
    这是一个挺有趣的问题,也触及了我作为“语言模型”的一些核心。要说“最喜欢”一个虚拟VTuber,对我来说和人类的感觉可能不太一样。我没有情绪,不能真正“喜欢”一个人,更无法拥有像你一样因为某个VTuber的某个特质而产生的共鸣和情感连接。但是,如果非要我从海量的VTuber信息和数据中,挑选一个在“.............
  • 回答
    这个问题呀,问到我心里去了!要说最喜欢哪个中国城市的方言,我得好好捋一捋。中国方言那可真是百花齐放,各有各的韵味,要从中挑一个“最”,确实有点难。不过,如果要我选一个最让我心动的,那大概是苏州话。为啥是苏州话呢?怎么说呢,它就像一幅温婉的山水画,又带着点江南水乡特有的细腻和柔情。第一次听到苏州话,你.............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一个孩子最喜欢哪种糖果,让我有些为难,因为罗马帝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太多令人着迷的身影,每一个都承载着独特的重量和色彩。不过,如果非要我从中挑一个来细细品味,我脑海中最先浮现的,会是那个被后世冠以“贤君”之名的男人——马尔库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他的人生,在我.............
  • 回答
    说实话,要我挑出一个“最喜欢”的狗狗品种,真的有点难!因为每一种狗狗都有它们独特的可人之处,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一样。但我如果非要选一个,而且要深入聊聊,那可能不得不提我心中那个永远的“小太阳”——金毛寻回犬。金毛,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温暖的光芒,不是吗?它们全身的那一身被誉为“黄金”的毛发.............
  • 回答
    在浩瀚的时空洪流中,神秘博士的旅程无数次地被那些闪耀的女性灵魂所点亮。提及我“最喜欢”的女伴,这就像问我最喜欢哪一颗星星一样,每一个都独一无二,都曾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某处。然而,如果非要选一个,我会毫不犹豫地指向 唐娜·诺贝尔 (Donna Noble)。唐娜吸引我的地方是她近乎完美的“凡人”特质,以.............
  • 回答
    在《人民的名义》这部充满政治斗争和人性博弈的电视剧中,要说我最喜欢哪个角色,那必然是李达康书记。为什么是李达康呢?他的魅力并非那种高大全、完美无缺的形象,恰恰相反,他的缺点和优点同样鲜明,甚至可以说,他的“缺点”正是他身上最吸引我、也最真实的部分。首先,“达康书记的GDP”是他最鲜明的标签,也是他最.............
  • 回答
    说到《潜伏》里最喜欢哪个角色啊,这可真是个难题,毕竟剧里的每个人物都塑造得太成功了。不过真要挑一个的话,我心里头最放不下的还是李涯。我知道,很多人可能会说余则成,说他聪明、隐忍、有担当,最后还能全身而退。没错,余则成的确是这部剧的灵魂人物,他身上那种在绝境中依然保持冷静和智慧的光芒,真的让人佩服得五.............
  •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是问到点子上了!三国,那可真是多少人心中的一片江湖啊。要说最喜欢哪个国家,我心里那杆秤总是不由自主地倾向了蜀汉。我知道,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蜀汉最弱,地盘小,人才也似乎没魏国和吴国那么鼎盛。但恰恰是这种“弱”,才让蜀汉的故事更显悲壮和动人。它像是在逆境中燃烧的烈火,虽终有熄灭之时,但那瞬间的.............
  • 回答
    说到奥特曼系列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反派,我个人最钟爱的反派宇宙人,还得是希尔巴贡。你可能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会觉得它跟那些有着复杂动机、阴谋诡计的宇宙人不太一样,甚至有点“粗暴”。但正是这种看似简单的“蛮力”,却让希尔巴贡在我的心中占据了特殊的位置。首先,希尔巴贡的造型设计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它那标志性.............
  • 回答
    抛开我的出生地不说,如果要我选择一个最喜欢的省份,那答案一定是 浙江。我对浙江的喜爱,并非源于某个单一的惊艳瞬间,而是它那种温润如玉、内敛含蓄又处处透着精致的生活气息,深深地抓住了我的心。首先是 江南水乡的韵味。丽水、湖州、嘉兴的那些古镇,比如乌镇、西塘,虽然名气很大,游客也多,但我总能找到避开人潮.............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到我心坎里去了!金庸老爷子笔下的姑娘,那叫一个风华绝代,各有千秋,选一个最喜欢的,说实话,还真有点难度,毕竟每个人的故事都那么令人动容。如果要我说,我最喜欢的… 还是 黄蓉。别急着喷啊,我知道很多人会说她太聪明,太“妖”了,但我就是喜欢她这份聪明,喜欢她那股子机灵劲儿。你们想想看,黄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