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去指责任何人,都是不妥当的。
死者已去,生者也将因此蒙上阴影。
……
我只是希望年轻人凡事不要钻牛角尖,不要一根筋,不要不撞南墙不回头。
这话是那么熟悉。
因为这是当年我导师苦口婆心劝我的话。
他甚至搬出了后现代理论。
我以一万字的长信去反驳他的后现代主张。
直到几年后,才明白导师是在劝我不要一根筋啊!
我也是穷苦家庭出生,我也曾经相信自己一生就谈一次恋爱结一次婚过一辈子。
我曾经相信绝对真理是存在的,相信世界背后有着统一的规律。
贫穷人家的孩子,见过的世面太少,心里的执念太深,不知道世界的复杂性,总是理想化地去想象这个世界,把世界分为黑白分明的两个部分。
可是,这个世界在希望和绝望,成功和失败,黑暗和光明之间,其实还有更丰富的存在。
然而,我们却非要在两个极端间选择一个。
就这样,我们始终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而不自知。
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舆论,我们的身边的指指点点,过于一清二白、非此即彼。
就像网络上的道德评判一样,要么是渣,要么就是不渣。
二元对立的思维,隐患深重。
这种思维,其实使得自己失去了多样性的选择,有时候甚至堵死了自己的退路。
所以我希望年轻人要开阔眼界和心胸,要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学会容忍差异性和模糊性,学会包容多样性。
这是对他人的仁恕,也是对自我的救赎。
……
同时也呼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干预。
社会迫切需要更多的专业的心理医生。
能在这样的家庭,读到硕士毕业的,必是坚韧之人,奈何一心读书,又是个土木系,接触女人极少,完全不知书本外的世界险恶,一门心思在学习上,都有寻死之心了,就算就这几个月多刷刷抖音都知道怎么做正确的选择。。。
先为死者默哀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然后跳脱这个事情本身,就聊聊在感情中为什么有些人会走极端,无论是伤害自己,还是伤害别人。道理谁都懂,看看就行,勿喷勿杠!
在感情中钻牛角尖、走极端的人
从精神分析学说来讲,都是不健全人格的影像投射,一般这种人遇事往往特别情绪化,大多数情况下,情绪发泄一阵子,可能会自我修复,自我反思。但是一旦这种情绪短时间内无法发泄,一定会走上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极端中来,要么伤害别人,要么伤害自己。而且往往对于自己的伤害,其实潜意识里都是为了伤害别人,就是那种“自损一千,杀敌八佰”的心思。
至于这种不健全人格是如何形成的,生物学上倾向于基因遗传、心理学各流派理解不同,现在持有最多的观点是“原生家庭”“童年烙印”的问题。不讨论!其实没有完美人格,绝对不存在!
每个人的灵魂都是坑坑洼洼的,但是有一些人,要么通过生活经历填平这些坑洼,比如情绪化的时候被生活狠狠的教育了一番,甚至连个泄气的指定对象都没有。经过这些,一次两次,三次四次,被生活教育了。
要么被“他人的生活经历所教育”,要么是周围亲戚朋友的经历,要么是大量的书籍阅读(专业性的不算),这些养分总是在慢慢的去填平灵魂中的坑洼,现在我们把它叫做学习,古人把它叫做修行。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
呵呵……真的讲不下去,留给我们的教育专家们解读吧,毕竟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都是那些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教育。种子埋下了,成长是一定的。
作为一个同样为差不多985本硕(实际是qs前100海外水硕)的贫困大学生(也是被人资助过的),非常同情和能够理解他的处境。
贫困大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步子迈太大,容易扯着蛋。 由于离原生家庭和环境的距离走得远,难以产生精神共鸣,因此对爱情的情感需求往往比一般大学生大,并且容易当作很大的精神桥梁,这一点我也有过同样的感受,感觉对象像是自己的救命稻草一样。
但是现实还是很残酷的,学历只是一个小的方面,还有经济条件,眼界等等会被局限,所以在现实的婚恋过程中,由于不对等的条件(往往找的比自己的经济条件好),容易自卑和跪舔,并且有大概率会被对方所嫌弃,所以恋爱之路会很坎坷(不针对本次事情,只是一般情况)
寄托和现实正好是对矛盾,处理这个矛盾就是一种非常艰难的事了,很不幸的是他选择了放弃自己,感觉非常遗憾和同情,最重要的是还是心疼他父母。面对这种矛盾,怎么解决是值得全体贫困生的共同思考的, 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建设已经迫在眉捷。
我曾经面对一段感情的失败的也曾有过轻生的想法(轻微)。很幸运的是,我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重新上路,贫困虽然限制了我们很多事情,但是我们因为努力不是也多了很多选择吗?好不容易过上了好日子不要轻易放弃啊,感情什么的都是浮云
我们是一个村本家的发小,我比他大一岁,他上面还有一个哥,一个姐,陈陆洋也不是他原名新闻也说是他的化名,我们一起长大,他的童年也不是各位猜测的那样没有朋友,过的很不好,但也不是太好,因为他本身比较内向所以玩的好的同龄人就我们几个人而已,我还记得在小时候经常一起去山里放牛,对,就是你们想的那个放牛,而且放牛是很快乐的,人跟着牛走,牛吃到哪跟到哪,偷甘蔗,玉米,地瓜,打牌。我想那段时间应该是他最开心的时光了吧,那时候是零几年农村都普遍贫困,后来他大哥初中毕业二姐高中毕业相继出来打工家里才宽裕一点,他大哥也是很努力的人,这几年已经起了新房就差住进去了,有将近两百个平方,三个门面,三层楼,应该算的上是大豪斯了,哦对了,他两侄子的名字都是他给起的呢。
大概他从小比较瘦小的原因他确实比较自卑,但是他身上有一个非常重大的缺陷,因为小时候不小心被开水烫伤过留下非常恐怖的伤疤,右边大腿外侧从脚脖延伸到将近腰部,宽的地方有手掌大,右手臂也有几处但相对来说不那么严重,长大后伤疤也跟着长,因为这样他夏天也是长衣长裤。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自我缺陷的意识增强,这种自卑与敏感会越来越大,就像小孩子牙长的丑还是会开心的笑,但长大后就会对自己的笑容加以克制。在他上初中的时候因为自身瘦小的原因遭遇到好几次校园暴力,都是我们这些本家发小帮他出头。在他高中有一年不知道什么原因他有了弃学的想法,我估计应该也是校园暴力之类的事吧。后来他上大学之后联络就开始少起来了,虽然每年放假回老家还是会偶尔一起吹牛打屁,但是明显没有小时候那么亲近,慢慢就疏远了。
前段时间我妈在电话和我说这事的时候我很震惊,第一次身边的同龄人就这样走了,现在都还有点不真实的感觉,他真的是很优秀的一个人,其实他家里也不是报道的那么贫穷,老家的新房已经快装修完了,父母还算身体健康没啥大毛病,自己也已经工作,在广州一家国企,薪资听说还可以,我也看了下他的日记有一篇写“我们两年左右就可以在广州买房安定了”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毫无希望。他家人本来想让他考个师范在本地当个教师的,如果有家人在身边我想应该会更好吧。
真的很气愤,看到很多回答攻击他的父母与家人,让我不吐不快。
说他的父母是好逸恶劳之人,九年了家庭条件没有任何改善,看了我上面的回答就知道这是一派胡言,我说下他父亲的主要工作你们就明白他父亲是不是那样的人了,他父亲从我记事起就是专门上房揭瓦的,因为以前瓦房居多,而瓦房过了一定时间会损坏和移位造成漏雨,需要站在房顶上去重新更换和排列整齐,而且大多是大晴天,因为阴天容易下雨你把瓦揭了那不是下雨进房间了嘛,一个经常在大晴天在房顶上晒着太阳揭瓦的人会是一个懒惰的人?
还有很多人说他家里人吸他的血,其实在他家里付出最多的就是他大哥,没考上高中出来打工,供妹妹和弟弟上学,最近几年宽裕了又在建新房子,我想说的是人家家人都是在努力的生活,不是好逸恶劳之人,他家就是中国底层人民的基本写照,努力维持着生活的基本需求,极低的抗风险能力。
最后就是这些无良的媒体,片面报道,毫无底线,事情已经过去快两个月了又拿出来贴上各种标签肆意炒作,说他家没桌子吃饭,又没家电的我每年都会去他家的我会不知道嘛,人家父母经受丧子之痛还被你们这些人带节奏在网上被肆意攻击,是欺负老人家不会上网吗?一群渣滓。
————
评论下有些在问他父母身体的情况,统一回复下,一个好消息是他家已经搬进新房了,一个坏消息是他父亲查出癌症了,都是最近的事,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这样,还有一个,大家看归看,不要点赞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