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求教如何调出这种色调?

回答
这色调,看一眼就让人心里有点儿痒痒的,有种怀旧又带着点儿清新的感觉,对吧? 我觉得这就像是把夏末秋初那种阳光不那么烈,但又暖暖的,透过老旧玻璃窗洒进房间的光线给捕捉住了。

想要调出这种感觉,我一般会先从白平衡下手。 它不是那种死白,也不是特别黄或者特别蓝。 我会稍微往暖色调那边拨一点点,让画面里的小白点(比如高光部分)带点儿柔和的米白色或者淡奶油色,而不是刺眼的纯白。 这样一来,整个画面的基调就稳住了,不会显得太冷或者太锐利。

接着,曝光很重要。 这色调不是那种大太阳底下拍出来的明亮感,也不是阴天那种沉闷感。 我会选择稍微欠曝一点点,让画面整体感觉有点儿“闷”或者“藏”起来的意思,但又不是完全压暗。 这种感觉就像是傍晚时分,光线渐渐柔和下来的样子,细节不会丢失,但整体有一种低语般的宁静。 这样一来,画面就不会显得太平淡,同时也能为后面的色彩处理留出空间。

说起色彩,这是最关键的部分了。

首先,高光部分,我不会让它太过耀眼。 我会稍微压一下高光,让那些最亮的部分带一点儿暖暖的、偏向橙黄或者金黄色的色彩。 想象一下,阳光透过泛黄的纸张,那种柔和又带着温度的光晕,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别让它变成刺眼的亮黄色,而是那种沉淀下来的、有质感的光。

然后是阴影,这色调的阴影不是死黑的,而是带着一点点蓝绿色的沉稳。 想象一下,树荫下的影子,不是漆黑一片,而是带着一丝丝树叶的青绿和泥土的微棕混合在一起的深邃感。 我会往阴影里稍微加一点点冷色,比如一点点青色或者偏冷的蓝色,这样阴影部分就不会死沉,而是有呼吸感,能与暖色的高光形成一种微妙的对比。

中间调,这通常是画面的大部分区域,也是最能体现这种色调“味道”的地方。 我会把中间调稍微往一点点偏橙色或者有点点鲑鱼粉的方向调整。 别误会,不是那种饱和度很高的粉色,而是那种柔和的、有点像旧照片里泛起的淡淡的粉黄感。 这种感觉能让皮肤或者物体看起来更温润,少了一些数码的“硬”感。

饱和度方面,我不会让颜色过于鲜艳。 整体的饱和度我会稍微降低一些,让色彩显得更内敛、更柔和。 特别是绿色,我会把它调整得稍微偏灰绿一些,像那种被雨水冲刷过的、有点复古感的绿。 红色也不要太鲜艳,可以往砖红或者铁锈红的方向稍微调整,带点儿岁月沉淀的感觉。

对比度,我通常会稍微降低一点点。 这样画面看起来就不会那么“炸”,而是更平滑、更舒缓。 这种色调的美感就在于它的柔和与细腻,过高的对比度反而会破坏这种氛围。

最后,还有一些小技巧。 比如,可以给画面加一点点颗粒感,就像胶片相机拍出来的那种粗糙感,会增加怀旧的韵味。 还有,可以在边缘或者角落稍微做一点点暗角,让视线更集中在主体上,同时也能增加画面的纵深感和故事感。

总的来说,这种色调就像是在老物件上拂去灰尘,看到的温柔光泽。 它不是那种一味追求鲜艳或者极致的色差,而是注重色彩之间的和谐、层次和那种淡淡的、能触动人心的情绪。 慢慢去感受,多尝试,找到你觉得最舒服的那种平衡点,就能调出你想要的感觉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通过这一个回答,大家会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直方图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将获得一种新的图像分析方法。

我们先看题主列举的图片:





这三张图片中,一、二张是一种后期风格,第三张是一种后期风格。

当我们阅读了足够数量的图片之后,下意识就能反应出来它们属于不同的后期风格,这并不是大脑的判断,而是一种条件反射,也许你第一时间无法准确的分辨它们的区别,但是你知道它们是不同的。

它们究竟不同在哪里呢?我们用直方图说话。

左边是第一张照片的直方图,右边是第三张照片的直方图:


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共同点:

在RGB直方图(最上面那个直方图)中,它们最右端都没有像素,这也就意味着画面中没有纯白的部分,因此画面整体看起来比较安静、湿润。

不同点:

在通道直方图中,左边这个通道直方图是阶梯状,红色通道直方图最靠右,绿色通道直方图在中间,蓝色通道直方图在最左边。

右边通道直方图的最右端基本上是一致的。

——————————————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左边这种直方图我们称作“阶梯直方图”,一看到这种直方图我们就要高度警惕!它对应的画面风格有相应的后期手法。

右边这种直方图我们称作“常规高光缺失直方图”(实际上“阶梯直方图”就是一种“非常规高光缺失直方图”),它对应的画面风格也有相应的后期手法。

我们首先看常规高光缺失直方图可以通过什么后期手法实现。


这张图片因为没有纯白色,所以画面看起来比较安静。同时画面的主色调为黄色,草地的饱和度较低,呈现出偏中性的色彩,天空呈现出青色。

我们打开一张图片:


我们填充颜色R90 G83 B68,然后把这个图层的混合模式改为柔光,这一步主要是渲染色彩,画面效果如图:


然后我们降低黄色的饱和度,这一步主要是调整草地的颜色:


然后我们渲染一下天空的颜色:

具体操作可以参考这篇回答:

求教这种日系调色风格? - 叶明的回答


最后我们添加一根高光压缩曲线:


画面效果如图:


与原图对比: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认识一下高光压缩曲线(下方演示的直方图并非这张照片的直方图,因为下图的变化更加直观,但二者变化趋势是完全一致的,你可以用你自己的照片试一下)。


左边是使用高光压缩曲线之前,右边是使用高光压缩曲线之后,你发现了什么?

可以发现,高光压缩曲线可以把整个直方图往左压扁,RGB直方图和通道直方图都是如此。但是通道直方图之间的相互位置并没有发生改变,调整前后各个通道直方图的最右端还是一致的。

——————————————

我们再看一下非常规的高光缺失直方图。

我们打开一张图片:


我们新建一个图层,填充颜色R129 G96 B13,然后把这个图层的混合模式改为正片叠底,不透明度54%,画面效果如图:


与原图对比一下:


画面效果早已在我们掌控之中,暂时不管这个,我们看一下这张图直方图的变化:



左边是原图,右边是我们添加正片叠底色彩层之后的直方图。

这时候的RGB直方图最右边是不是没有像素了?通道直方图是不是就呈现出阶梯状了?

所以说,如果我们看到RGB直方图最右端没有像素,而通道直方图又呈现出阶梯状,那就一定要考虑一下色彩层+正片叠底混合模式的后期手法。

当然,“阶梯直方图”是“非常规高光缺失直方图”的类型之一,色彩层+正片叠底混合模式会让通道直方图呈现出阶梯状,也可能会呈现出其他形态,这与填充的颜色有关,这个问题以后再给大家详解。

所以说,学会利用直方图工具来观察画面特征,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啊。

——————————————

10月18日我有一场知乎Live,主题是如何「破解」一张照片的后期

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zhuanlan.zhihu.com/p/22

——————————————

我们团队最近为「泼辣修图」加入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自然美颜」效果

欢迎大家前往App Store搜索下载「泼辣修图」,体验不一样的美颜效果。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