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了兄弟,我之前的想法跟你一模一样,我还劝我女朋友不要被这种消费主义洗脑。我也明确的跟她说过我不会买钻石给她,给她讲了钻石是怎么被炒作起来的。跟你不同的地方是我女朋友还算讲理,听完之后跟我说不买就不买吧。
但是后来有一天我发现我真的很喜欢她。于是当我想要跟她求婚的时候我发现,虽然也有很多其他的办法可以表达心意,但是都不如钻戒来的简单直接。如果不用钻戒,我要怎么让这一瞬间变得特别?拿一束花求婚吗?还是拿5斤金首饰?还是要搞一个让她能记住一辈子的惊喜?想来想去觉得钻石虽然有点噱头,但是确实是最好的办法了。
抱着了解的越多,吃亏的可能性就越小的想法,我花半个月时间去了解了钻石这个行业。我发现了很多和网上说法不一样的东西。
比如我对智商税的定义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价标准,而是人为因素影响价格。比如奢侈品,比如很多限定商品,再比如各种抢先首发版。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智商税,同样的质量包上不同的外衣,就会溢价好几倍。
而有着明确的标准的商品,与其说是智商税,不如叫狂热消费。比如黄金,跟全世界的经济挂钩的,金价都是有明确的定价标准的。虽然买来也没有什么用,但是能说黄金是智商税吗?再比如显卡,显卡的性能跟价格可不是成正比的,而是指数上升的。旗舰显卡性能每提升一点,价格就要翻一倍。但是这是明码标价的东西,厂家很明确的告诉你,你要多少性能提升就要多花多少钱,你能说显卡是智商税吗?
所以我觉得,有着明确行业标准的,全程价格公开透明的商品,很难说它是智商税。而对钻石了解越多,我就越发现钻石行业的每一步都是有公认的标准的。
比如你可以很轻易地了解到,钻石有4c这个参数。每个参数差一级,价格差多少,都会非常清楚的写出来。你可以非常容易的找到钻石报价表,精确到每一个等级,精确到三个月以内。所以至少我们可以知道,正常的钻石在定价上是不能随意乱写的。那钻石到底是不是智商税,还要看它的成本和定价标准的关系。
我又去了解了钻石从钻石矿开采到加工,再到认证,最后到销售这条生产链是什么样的。只能说我确实低估了钻石行业。
比如开采这一项,虽然有数据说地球上钻石总量有多少,每个人平均可以分几克拉。但是这就像理想条件下的光滑真空小球一样,是一种假设。真实的情况是能开采的钻石矿目前都在地表浅层,而随着开采量越来越大,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因为要把矿挖到更深的地下,钻石不是在地面上捡到的东西,它也是要挖出来的。地心确实有更多的钻石,但是人类能挖到吗,或者说挖到地心的成本难道会比现在更便宜吗?
其次就是加工,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我觉得那些加工钻石的机器还挺先进的,是实实在在的高科技制造业。
最后就是认证和销售了,这也是最容易产生价格不透明的地方。比如国内很多钻石品牌,就喜欢搞各种证书,然后来提高价格。认证这一步其实就是给钻石一个身份证,有了编码和证书,钻石就可以合法的流向市场了,所以拿这一步说事的销售是明确的智商税。如果有人跟你说因为我们的钻石是罕见的什么认证,或者是双重认证,所以多要你多少钱,这种情况才是你说的智商税。
最后一步就是销售。在这一步,因为有了其他成本,钻石势必会涨价。比如员工工资,广告营销,店面租金。一般来说,从拿到证书到进入店铺,钻石的价格至少涨了50%,这个价格就是所谓的“炒作”了。但是我们其实都能理解,这中间产生的成本,想要钻石不涨价是不可能的。那怎么才能把这里的溢价压到最低呢?办法就是避免大品牌和实体店。越是知名的牌子,越会有更多的成本在宣传上,越会有更多的成本在店面上。只要有证书,这颗钻石就已经可以到消费者手里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跳过大品牌销售,直接从别的渠道获得。
比如常见的渠道有网络销售,国内也有很多新兴的做电子销售的钻石品牌,定价普遍会比大品牌低25-50%以上。其次就是淘宝,淘宝有不少做裸钻拍卖的,很多价格基本就是定价标准里的成本价了,比如我见过1克拉的钻1块钱起拍,当然最后还是会加价到好几万,但是不代表没有捡漏的机会,多去看看说不定能半价拿到一颗不错的钻石。
总结一下,钻石到底是不是智商税,我觉得要看你是不是了解它。你不了解它,它就很有可能是。你对它了解的足够多,你有可能可以以一个非常满意的价格拿到一颗几乎没有溢价,只包含了成本的钻石。当然这种你情我愿的生意,顶多说它是狂热消费,但是为了未婚妻狂热一次,我感觉也不是不行。
好了实例辩证完了,下面我要开始理论辩证了。玻璃心的人勿看。
我想提醒一下广大男同胞,知乎现在的风气就是卖给女人的商品都是智商税。如果作为一个男人,看完这些文章就信了,那我只能说还好你们生在中国。大家别怪我说话难听,这么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左右,如果生在台湾就是井蛙,生在美国就是红脖子,生在二战德国就是辣粹。
我们可是新中国的顶梁柱,说好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呢?学的毛概马哲呢?智商税这种东西,说白了就是因为无知被人骗钱,但是傲慢和偏见才是最大的无知。难道就没有人想想这些突然冒出来的莫名其妙智商税,是为了什么吗?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避开了所有的智商税,不就是最容易被不知道的智商税骗的人吗?
一篇文章告诉你女人的东西都有智商税,另一篇说这些男人的东西物美价廉。你觉得你看到了钻石是智商税,所以省下来一笔钱,然后又看到显卡不是智商税,所以开开心心的买了一块显卡。这不是在搞男性消费主义吗?这些人发现女人的钱都被榨干净了,就开始打男人的主意。显卡,相机,机械键盘,球鞋,手表,不就是先抹黑女性再让男性为自己花钱吗?
是,钻石没什么用,也没有生产力。但是女生喜欢啊,女生就像一只龙守着自己的宝藏,只是看着面前堆着一堆亮闪闪的首饰就开心。男人觉得这些东西蠢,是因为男人就有生理优势,所以在进化的过程中没有囤东西的习惯。女人不一样,女人是弱势群体,亮闪闪的东西在原始人女性看来,就是快要饿死的时候可以拿去当货币换点食物的宝藏。这种东西是刻在女性基因里的,男人拿这种东西去攻击女性,就好像女人说男人天天精虫上脑真恶心一样。网上打拳也就罢了,难道对待自己的男女朋友也要这样说话吗?
如果有人想反驳我的话,我可以很简单的证明给你看。你们说钻石是营销,是智商税。那我们现在去找个太平洋小岛,南美洲,非洲的原始部落,拿一颗钻石给他们看。你觉得他们会喜欢呢,还是觉得这东西不能吃所以没有用?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们,不只是原始人女性会喜欢,男性也会,这东西一看就很吸引人,绝对可以换好东西。所以不要再说钻石是单纯的智商税了,人类基因里就是喜欢看起来像宝贝一样的东西。那贝壳,珍珠,黄金,宝石,玉,哪个有生产力了?哪个是产量特别少的了?
钻石等于爱情确实是一种营销,但是钻石本身就算没有这种营销,也会变成宝石的一种,只不过需求不会像现在这么高,因为需求高了所以价格就高了。但是就像我说的,如果你愿意花时间,你完全可以买到几乎只有成本价的钻石。在这种情况下,再去一概而论的指责女性就不合适了。
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挑选钻石的时候的一些心得,难免有不正确的地方。如果有人了解了这个行业之后有跟我不同的意见,欢迎一起讨论。但是我不能接受连钻石都没见过,只在网上看了几篇文章就侃侃而谈的人。谢谢大家。
一个一万多关注,有四千多回答的大热问题,数次登上热榜,
我就没看到一个高赞答案是业内人士的,
这要是问车问房,一定会有很多专业的答案,比如车评人,二手车商,房地产公众号或者中介来聊干货,
偏偏聊钻石的问题底下,全是各种小青年在那自嗨,
自娱自乐带节奏,
官方一没什么话题了,就把钻石和汉服拿出来打打靶,一群人掰扯一通,热度就有了。
说实话,钻石是最没技术含量,最不需要科普的贵价消费品,没有之一,
认包还得认牌子款式,
认车得知道动力总成和变速箱之类的,
钻石完全不用,
4c,小学文化都能5分钟学会看证书,
宇宙里比钻石更简单的参数就是黑洞,钻石4个参数,黑洞3个参数,比钻石少一个。
所以不要听小鬼扯,现代都市人走向婚姻都得面对钻石,是否消费钻石,如何消费这类问题,而每个人处在爱情的境地里根本是一个人一个样,毫无可比性,对他人毫无参照意义。
在我看来最傻雕的行径就是,一个人戴了个碎钻排钻戒指,细的就跟个腿毛一样,钻比腿毛还多的那么个玩意,跟我炫耀说她花了大几千上万,牌子也不属于卡地亚蒂芙尼尚美等一线的任何一家。
这就叫傻,
和花十万八万买个破貔貅破晶洞,让景点和导游赚到高潮的傻游客一样傻到爆,
你说这是钻石的事么?
恐怕也不是。
钻石确实有检验人类智力的作用,在筛选骨灰直男癌和虚荣的傻老娘们上有奇效,看你要不要当被筛选出来的那批人而已,
成熟聪明的人,在先对问题的时候第一想到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先把自己用成见堵死,然后还得用不解决的方法硬着头皮去解决,
结婚要不要买钻石同理、
结婚要不要房子加名同理、
结婚要不要丁克也同理,
如果你的价值判断可以解决问题,那么就是价值认同起了作用,
如果你的价值判断解决不了问题,甚至还会带来麻烦,那么就说明要么你就需要花更多的成本去捍卫你的价值判断,或者改变你的价值判断以节约成本,
综上,钻石是个成本一点也不高的东西,在业内人士里更是如此,
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只能说明俩人开始没有价值认同,同时男的既付不起更多成本,又不够成熟。
我这个回答涵盖了所有高赞,比如
俩人同样不喜欢钻石最后结婚没买的,
一个人开始喜欢最后改主意了买了大金镯子的,
高呼智商税妄想用等价或者更多黄金代替的,
不觉得是智商税觉得这代表了爱情和人愿不愿意为看起来没用的事情买单的,
假如一种东西的作用是遴选智力,和愿意出多少成本改变另一半或自己的价值判断,兼具求婚时道具和一定的装饰作用,还有社交炫耀属性,
这个东西还真有点用,
感谢钻石这项发明。
我认识一个地产商,花了50多万给小三加盟了个奶茶店(多年前的事,相当于今年的80万或100万了)。聊天时咱给他分析过,那店基本上就不可能赚钱,能挣个生活费都算不错了。但他还是投了。为啥呢?他说,当是送那女人一个礼物,赚不赚钱无所谓。主要给她找个事干,她开心就好。但,你若是一个平民创业者,你可以这么想吗?(有个事情让自己忙起来就好,赚不赚钱无所谓)。
若你是普通人,却像富人那么去做事,我只能说:捏十个烧饼。
对富人来说,钻石,奢侈品之类的只是玩具。
但对普通人来说,它妥妥的是智商税。
就像游戏装备,资产过亿的大佬,花百十万买个装备,就跟小朋友买了水枪差不多。一个月收入三四千的打工人,甚至房子车子还是贷款买的,但却用自己和父母的积蓄甚至贷款去买个百十万的游戏装备,这不是智商税是什么。
我以前开饭店的时候,大冬天,寒风凛冽,雪花飘扬,一个穿着夏装,凉鞋短袖的小伙来我店里点了一桌子菜,要了瓶酒,大吃大喝,吆五喝六。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逃单,被逮了回来。又磕头又作揖,告诉我说没钱。麻痹,气死老子了。你说你吃不上饭,好好跟咱说,给你下碗面吃,或者给你炒个菜盛碗米饭都可以。你娘的,一个人点一大桌子菜,还要瓶好酒,吃没吃多少,大部分都浪费了,还大呼小叫装逼折腾人。咱那时也年轻气盛,越想越气,跟店员揍了小子一顿,让想办法把饭钱给还上。小伙最后把咱领到了一个网吧 ,据说,他在网吧呆了一年,困了就趴在电脑前睡,饿了就泡面或叫外卖,小伙玩一款游戏,居然用的十几万块钱的一个武器,说抵押给咱。当时,十几万不是小钱,在三线城市的话可以买套房子了。咱那时好歹还算个小老板,也玩那个游戏,几千块钱的装备咱都舍不得买,这小子饭都吃不上了,居然花这么多钱买游戏里的虚拟装备。这对他来说不是智商税是啥。
资产阶级以及他们的走狗一直在给屌丝们灌输一个观念:你只有用了(我卖的)什么什么东西,你就是有钱人,就是有品位的人。
哪怕你有钱,你不用它的东西,它也会营造出一种舆论,气氛,让你决觉得,你如果不用它的东西,你就是土逼。只有跟随它的牵引,对它敞开腰包,你才是洋逼,你才是有品位的人。
钻石什么的,你如果你经济条件不错,老公喜欢,或者老婆想喜欢,就买给他(她)吧。钱就是用来买快乐的。
你若是个屌丝上班族,房子什么的还是贷款买的。那,我认为,把钱放在银行卡里,珍惜,合理使用每一分钱,好好理财,才会让你真的成为(比现在更)有钱(的)人。
我到现在都记得,我上高中那年,化学老师讲碳的同素异形体,告诉我们;钻石?钻石就是一坨碳!你把它加强热它就变成二氧化碳了!二氧化碳!!所以女孩子些结婚别要什么钻石,没意义
那句话震撼我很久,所以我跟我男票说,你要是求婚也别给我买钻戒,别整那些虚的,买点金子就行
我现在的梦想就是,有一天我和我男票在家里做完饭,喝点小酒,我男票突然单膝跪地,从他的大衣里面掏出一块金砖(最好上面刻了我名字),跟我说:沉阁,你愿意嫁给我吗?
我抱着金砖,笑得合不拢嘴,跟他说:我愿意
从那以后别人拿钻戒炫耀,我会微笑着沉默不语。
如果有同事问我:沉阁,你男朋友求婚都不送你钻戒吗?
我会从包里掏出那块砖放在桌上
同事们惊讶,羞愧,看着自己手上那颗小小的石头,觉得它一点都不闪亮了,甚至暗自怨恨起自己的男朋友
而我则在她们震惊的目光中,优雅地把那块砖收回到自己的手提袋里,深藏功与名
没错,我的手提袋只是路边小店买的二三十块钱的帆布包,但它现在在别人的眼中,已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
后来,我男朋友很担心地看着我,跟我说:亲爱的,财不外露,你这样很容易被盯上
我觉得他说的有理,于是开始我带着板砖上班,同样地拿出来炫耀,大家都相信了它是那块金砖的伪装,再也没人敢靠近它
它真的只是一块板砖而已,金砖已经被我卖掉去付首付了,傻瓜们
——分割线——
私信找我买号的我可以理解
但是私信找我开网店是想干嘛啦hhhh
只要不要女人出钱的东西,自然只是想看看男方的诚意或者说是态度,当然是越贵越体面
不买。花同样的钱买黄金不香吗?
我结婚时黄金才260一克,我科普完钻石的骗局,转身就带她去买了些黄金,即使首饰金有溢价,也挡不住黄金的涨幅,目前已经390一克的。
现在她也认可这件事非常正确,所以你应该用以万的盈利来证明,钻石确实是智商税,不应该买,要买也要买金条,至少比钻石值钱多了。
更新。
这都能引起争论???
那我稍微算一笔账吧,估算差价130每克,买5万块钱的纯金等于192克附近,130乘以192等于24960。
最后结果是你的钻石,还是你的钻石,而我买的黄金如果全部卖掉以后,可以白送一个2万5的钻石…
这就是我说的区别,也是她最认可的地方…
另外,劝那些还说钻石是宝石的人醒醒,睁开眼睛看看,你见过历史上什么宝贝是可以人工无限量生产的,真正的宝贝,要么是限量,要么根本无法生产。
而人工钻石的生产,已经可以达到宝石级别的标准了,关键是批量产出,批量你懂吗,多开几条生产线,就可以多产出,那工厂为什么不加生产线多产一点宝石级别的钻石,因为市场在萎缩啊。
为什么市场在萎缩啊?
所以我说你醒醒吧。
所谓智商税,是为不值得的东西,支付过高的溢价,而花了冤枉钱。
从经济角度分析,钻石是智商税这个观点我承认。
可是钻戒这东西,从始至终都不是一个投资行为,而是一个消费行为。
没有人是指望着买钻石保值乃至于升值的。
什么是消费行为?
就是得有人指望靠你掏钱而赚钱的行为。
出去旅游,你吃的是一样米,做的是一样的过山车,看的可能还是同一品种的草木,看起来和你在自己家的城市好好逛逛区别不大,那你要不要说这是智商税?
你拿值不值来说该不该买钻石,这就像你在用经济学谈恋爱一样,比较适合你的不是现在的女朋友,而是经济学女硕士。
而当你找了一个同样把经济学代入感情的女朋友谈恋爱,你猜猜对方会做什么?
会证明多贵的显卡也是智商税,毕竟电子产品的边际效应非常明显,花了三倍的价钱,可能只有1.25倍的体验感提升……
会证明多贵的跑车也是智商税,比如大城市里跑车的效应根本发挥不了,还费油,折价率还高,并且不像SUV一样方便,能装很多东西……
所以我给智商税的定义是这样的,你由于不知道该物品背后原理而付出的溢价。
换而言之,抱着投资的心态买了钻石,你信了店员说的“钻石一直在涨价”,那你必然是在交智商税。
可是如果你女朋友是抱着消费的心态买钻石,并且她清楚这背后的原理,你做好了相关的普及,消除了信息的不对称,这个时候的钻石是千金难买我乐意。
姜太公钓鱼,讲究的是一个愿者上钩。
看直播看综艺你明知道这个情节有剧本,你也可以心甘情愿为其买单。
就像大家明明知道,那么多夫妻婚礼誓词说了要守护彼此一辈子,但很可能两三年后就又回到婚姻最初的起点——民政局。
说誓词的人可能心里也清楚不一定能走到最后,但是他们更清楚的是,说了对方会更开心。
“我尽量愿意”、“我应该能愿意”,永远没有“我愿意”能换来掌声与祝福。
实际上我觉得哈,钻石是智商税,可在感情里,比钻石还要智商税的东西多了去。
比如给网恋对象发巨额红包,结果被骗,这折价率不比你买钻石高多了。
能遇到一个愿意陪你走进婚姻殿堂的人,并且对方是想要你送她钻戒,其实说明了这不是以“骗你钱”为目的导向的,已然弥足珍贵。
不然对方很可能欣然接受你直接给钱的建议。
我们不鼓励超越自身消费水平的消费。
如果她非要你买个你得贷款半年才能还上的钻戒,那我觉得也可以分了,这不仅仅是消费观不一样,还是消费水平不在一个维度上,走不到一起去。
如果你甘心花多少多少钱给女朋友,那就别管这个钱用来干啥,在不违法的前提下,你的目的是让女朋友更开心。
女票姐姐去年结婚了,她婚前女票和女票母亲都劝她不要买钻戒,非常执拗,就是不听。遂购入一枚钻戒,成婚。
后来一次偶然和女票聊天时候,女票说她姐姐想把钻戒等我俩结婚时候便宜一点卖给我俩,然后我俩再花点钱置换一下,就是一枚新戒指啦,皆大欢喜。
我不置可否,这种送命题乱答容易出事。然后我女朋票说,她倒是想得美,我才不要那破玩意,我买黄金我也不会买那没用的东西。我非常欣慰,赶快和女朋友说,咱们结婚不会委屈你的,钻戒可以折成钱给你买黄金。戒指买个莫桑凑合凑合可行?女票答:什么?莫桑戒指多少钱?贵的话不触那个霉头。
真是我的好宝儿。
是智商税,可以不买。
把原定买钻石的钱给女朋友就行。
人民币不是智商税。
21年说不定能破6,投资佳品。
请允许本人以一个结婚时对钻戒丝毫无感,现在却认为钻石很重要的女性跟题主说两件事。
我的婚戒是我婆婆送的一颗2.2克拉的钻石,是她婆婆留给她的,她又转送给了我,估值1.5万美元。
那个戒指,我就婚礼现场戴了戴,一回到家就换上了一个不贵的金戒指。我老公问我咋把钻戒摘啦,我说婚礼结束,马上就要开启洗碗扫地模式,戴个钻戒烧包吗?
然后就发生了第一件事。
婚后回娘家。没想到头天吃饭,手上的金戒指就被一群堂姑表姨嫂子妗子杠了。
几K的啊?谁买的啊?哪儿买的啊?多少钱啊?就买了一金没买三金吗?吧啦吧啦吧啦......
我如实相告:这戒指是我花了小几千在XX金店买的;婆婆送了个钻戒,但舍不得戴。
亲戚们继续叽叽喳喳:婆婆没出金戒指的钱吗?外国婆婆这么抠门的吗?中国婆婆的话肯定要拉去买三金,随便挑!花不够十万块钱你都别想出了那金店的门儿!
这谁受得了?我大气不敢喘,只往嘴里狂塞大葱卷煎饼。
很快到了下次见面,我妈命令我必须戴上钻戒。
好家伙!我就一句好家伙!那些姑啊姨啊嫂子妗子,呼啦一下围上来:
这么大一颗钻啊!这得多少钱啊!快摘下来让我们看看!你看这成色!你看这七色光!(真的用的“七色光”这个词儿,哈哈)!这婆婆好!你看看人家婆婆多大气,又给买房还给送这么大钻石啧啧啧啧!这就说明咱有气势!能做主!要说咱家最有出息的,就属数学女王了!从小学习好,大了又孝顺,还找到这么好的婆家啧啧啧,你老公一看就有官儿相,你妈就等着享福吧......
哎吆呵,这谁受得了?要是我早知道钻戒还有“自动升学霸”、“自动升孝子”、“自动给老公提干”功能,我不要房不要车,一口气要他二十个钻戒,一个指头上戴一个。
第二件事发生在我来美国之后。
我有个富豪朋友小张。她住在100+万刀的豪宅里,家里雇着两个阿姨——一个墨西哥阿姨做家务,一个中国阿姨做饭;她有两个乖巧可爱的女儿和一个聪明活泼的儿子,每年暑假带着各国旅游,生活简直完美的不能再完美,是我和小姐妹们羡慕嫉妒恨的对象。
有一次我们去参加一个共同朋友的婚礼,我戴了我的钻戒;没想到这个钻戒竟然成了我们那一桌的一个小小焦点,就连小张也对它赞不绝口。
我对小张说:你凑啥热闹,这种东西恐怕都入不了你的眼呀!(这是我的真心话,她见过的世面,恐怕比那一桌所有人加起来再翻倍还大)。
小张说:我老公不爱让我买这些东西,他嫌不能升值(这倒是真的,小张的首饰都是金子的)。
虽然我成为焦点的时间只有短短十几分钟,而且也许小张对我钻戒的关注只是出于礼貌,但我的虚荣心,却在这十几分钟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毕竟,虽然我永远也住不上小张家那样的豪宅,我也不像小张一样有女儿,但我却拥有一颗小张没有的钻石呀!
这谁受得了?
我后来跟小张成了好朋友,她有几次去参加活动还向我借过钻戒。因为有豪宅的小张向没有豪宅的我借了钻石,我几乎都感觉对她的羡慕打了对折呢!
好吧也许真实感受没这么夸张,我对小张的羡慕依然如黄河水滔滔不绝,但心理活动基本就这个套路,哈哈哈哈。
1947年之前,如果一位丈夫送给她的妻子一颗钻石或一件钻石制品,这颗钻石的功能大多是“意外保险”——若丈夫由于某种原因不幸离世,妻子可以当掉钻石糊口。
1947年,英国De Beers钻石公司(他们在南非挖钻,你细品)开始以“钻石即永恒”的广告词宣传钻石婚戒,于是“结婚戴钻戒”就突然流行起来,很快就成了必需品,直到今天。
所以题主,你媳妇儿跟你要的钻石,对她来说,也许根本不只是“钻石”,更不是“几万块的智商税”,而是堵住亲戚嘴的蜜糖,以及小姐妹们羡慕的目光。
总之人呐,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你要是伤害不到别人,你的幸福感从哪儿来呢?
所以要想幸福,一要远离七大姑八大姨,而多跟混的惨的朋友接触,增加自己的心理顺差;二要修身养性,少逛淘宝——你逛淘宝能有多大长进呢,要逛就逛金伯利周大福卡地亚,从“有时逛”修炼到“非逛不可”......
好吧我承认最近刷抖音有点多,说着说着,这话就向着诡异的方向飘去了......
但不管往哪儿飘,我依然1)再过十年,也分不出真钻假钻;2)认为钻石除了堵嘴和装X之外,毫无价值;3)虽然钻石的两个功能听起来很缺心眼儿,但它们依然是钻石值得拥有的足够理由。
说句庸俗的实话,钻戒是税,但不是智商税,而是社交税。
啥叫社交税,就是大家都有,你最好也得有的东西,它上可让人在社交圈里得到大家的追捧重视,下可让人觉得你和大家差不多,不会看不起你。
钻戒起到的就是这样的功能,它也构成了购买钻戒的最大的理由:别人都有,就我没有,那不行,我不想被人看不起。
所以钻戒没有也行,但前提是你拥有价格不逊,甚至高于钻戒的炫耀品。
我们假设一个场景:
几个女人坐在一起,其中一个看到另一个人的钻戒,忍不住说,你的这个款式好美哦,你老公对你真好,我老公就很俗气了,买的是六爪。
有钻戒的姐们听到她这么说,完全可以回复:不会呀,六爪多经典呀,说明你老公品味很好,我这个日常戴有时候会刮到衣服,不太方便呢。
一场商业互吹就这么友好和谐地完成了。
但如果人家有,你没有,你完全插不上话,但你又想把面子找回来,于是壮着胆子说:我老公说了,钻戒是智商税,所以我们没买。
画面真的超美啊。
别急着说我的圈子很好没那么多俗人,也别扯什么我很独立的我不在意外界的看法,过来人告诉你,我买钻戒之前也是这么以为的,后来发现这话大写的扯淡。
现实是:嘴碎的友善度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我自己的话就有一枚钻戒,因为纯粹日常戴着玩,所以我做了最简单的款式。有天戴着钻戒出门,一起逛街的小姐姐忽然拉起我的手说:哎呀,你的钻戒怎么小,我的和你的一样重量,可是我的看起来比你的大多了。
我自认为我的钻戒说不上大但也不算小了,和我接触的人素质也都不错,不说大富大贵,起码大家都不怎么缺钱。更何况那姐们放在知乎妥妥的优质女,高收入,好家境,颜值也不错,我当时是真心没想到她也会参合这种比较。
为啥凡尔赛能流行起来呢?就是因为这种傻逼攀比现象非常多,所以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啊!
我另一个朋友更惨,人家和老公各自大几十万年薪,觉得钻戒麻烦就没买,回公司后直接被嘲讽说“天哪那就是那个嫁了倒霉外地人还连钻戒都没有的外地小姑娘,大家擦亮眼别学她,找的什么老公呀”,气得她后面买了一枚一克拉……
甚至你有钻戒,都有可能被嘲讽,我认识一对小夫妻,身边的最低配都是Tiffany五十分六爪,俩人为了性价比添钱搞了个一克拉的定制,结果到现在都不好意思晒,前阵儿他老婆跑来问我钻戒能不能回收,我说行啊,问题是你的钻挺好的啊干嘛卖了。她叹了口气说你都不知道,大家都是大牌,我搞定制,温柔的劝我说小心会不会被骗,嘴碎的直接说我打肿了脸充胖子。别说圈子垃圾,人能随手掏六七万的钻戒,家境肯定是不算差的。
一个人说你好可怜你可以忍,两个人偷偷笑话你你也可以说sb,问题是三个呢,十个呢,二十个呢?别急着说自己不会以钻戒取人,就问问诸位有钻戒的姐们,你们对着那些说自己没买钻戒,或者晒价值远远不如钻戒的宝石戒指的时候,内心深处有没有隐隐的优越感?
就像男人对着美女会集体流口水一样,不管是什么层次的女人,大家庸俗起来都一样……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可以不用买钻戒的场景,如果你送给了你老婆拥有同样,甚至价值更高的可炫耀物品,那么也是没毛病的。比如我十多年的闺蜜,长得漂亮条件好,追求者无数,人家结婚就没买钻戒,但她完全不在乎,因为她老公送了她一套省会二环内的房子。
所以,要不要买钻戒,得买多大的钻戒,并不取决于它划算不划算,而是取决于你和你老婆的圈子。钻戒的意义不是什么保值投资,最重要的是让你老婆面对这种庸俗的女人攀比的时候,有话可说。
题主你如果实在想省点钱,不妨调研一下你和你老婆周围的已婚人士买不买钻戒,钻戒多大,取一个平均值按照这个参数选就行了,这样的话不但不会让你老婆丢面子,也不会让你多花冤枉钱。
如果你运气不好,娶了个身边朋友都是买大牌钻戒的老婆,那就老老实实掏钱吧,而且别搞定制,丢人。
如果你实在不想买,也行,但你能保证在你老婆遇到这种嘴碎傻逼的时候,你每次都可以第一时间出面帮你老婆出气么?这种出气可不是教育老婆说哎呀人不要虚荣要平实过日子,是实实在在能让老婆在其他方面眉开眼笑的那种——除非你日子太舒服了,想体验一下什么叫做母老虎下山。
我是见过有汉子这么操作的,他最后的感慨是:早知道还不如一开始就买钻戒呢。
为啥?哄老婆要花费的时间成本和情绪成本远远高于买一枚钻戒要花费的时间精力。
再不行就娶个工科女,女博士,之前写钻石的回答的时候,就有不少工科人士表示自己是不买钻戒的,做实验不方便。
至于人家肯不肯嫁你,就看你本事了,保重……
外出路上随手一答,盲猜我这个回答一定是会被骂的,不过懂的人都懂就行了。
最后,友情建议知友们看到“我没买钻戒”的回答,先别急着夸贤惠持家省钱,人家没收钻戒,但人家可能收了高价彩礼,高级翡翠,房子,甚至,全要了2333
男女之间的消费观念有着天然不同,总结起来就是:
男人怕麻烦,女人要特别。
比如男人通常一套运动衣就可以穿几年,应付所有运动场景,跑步、爬山、健身等等。
而这种怕麻烦的习惯在一些女生看来可能就是太抠了。。。
但其实男人很冤呀,这就是两性不理解的误会。
正如你把所有的钱交给她去买一样,这个特性就是怕麻烦。而她越看到你不花心思,她越觉得不够特别。
如果你理解她要的是“特别”,就会明白钻石只是刚好满足了她认为的“特别”,特别昂贵。
当然如果一定要计算为什么贵的话,里面包含了你怕麻烦省下来的精力成本。
有些东西的价值并不是等同于成本或者投资价值,在感情当中,赋予意义也有价值。
钻石当然不代表爱与不爱,正如有些人需要豪华婚礼,但有些人选择三两知己在树下结婚。
这些都不代表他们之间爱的浓度不一样,因为都有意义。
意义就是感情的价值,所以如果你懂得制造感情的意义。
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一对80岁的老夫妻在一起吃饭,老爷爷习以为常地把鱼头夹给老太太,而这一次老太太没有吃。
她说,老头呀,你知道吗?我跟着你吃了60年的鱼头,其实我最不喜欢吃的就是鱼头。
老爷爷说,怎么会?鱼头是我最爱吃的,你怎么可以这样说?
在爱情中,共识是基础,很多人以为共识就是三观。
但其实,最大的共识是尊重。
如果彼此尊重,两个不同信仰的人都可以生活在一起,更别提什么三观了。
所以今天我想破除“万物皆可分”的观念,真的,没有必要什么都相同。
你我都相同,还有什么值得好奇探索的?
探索对方的需要,并且尊重彼此的需要。
我是 @爱情教练晋美 ,一个让中国两性幸福的人,哈哈。
兄弟,我觉得你最大的问题不是对钻石的理解怎么样,而是对两个人关系的理解着实让人着急。
你是和你女朋友结婚,不是和那个告诉你钻石是不是智商税的人结婚。就像你买一个很昂贵的相机,这个相机可以把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拍的多么壮美不重要,是不是能帮你老婆你女朋友拍出一张美丽的照片,这才是关键。
我同意你说的,你们两个消费观念有差异,因为你的消费观念还停留在追求使用价值上,而你女朋友在追求仪式感。如果按马斯洛金字塔来算的话,你在马斯洛金字塔前两层,而女朋友在第3层以上。你女朋友想买钻石,是因为天然钻石及其背后的高价值和含义代表着你们两个之间的情谊,至少他认为这是你在意他的表现,你现在告诉他的是,我其实没那么在意你,因为我拿个别的东西也可以替代你所谓的在意。这人家怎么能接受呢?他要的就是这背后的象征意义,而你现在告诉他这个象征意义可以替代,那找个人替你参加婚礼行吗?你以为她买钻石是为了拿去划玻璃还是为了做钻头钻铁片啊?
拜托,你是去求婚的,你不是当化学老师去告诉人家背后的成分都是碳碳在高温高压下就能结晶…………这不是你作为一个准老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说不是钱的问题,你也可以拿出同样价值的钱让他随意支配。我想你是不是对于仪式这个东西有什么误解,你求婚的时候单膝跪下捧出一个钻戒,这叫求婚,你捧出一摞钞票,哪怕价值更高,那只能叫包养。
单纯说钻石。为什么你觉得是智商税,无非是觉得第1它的成分就是碳而已,第二现在很成熟的技术可以做人工钻石。所以花高昂的价格买天然钻石就是智商税。
有一个词叫做价值消解。就像在电影上你看到一个牛人炸了一幢大楼,大楼在背后轰然倒塌的时候,他一定低着头抽烟朝前走,根本不看那个楼,周润发演的小马哥会点燃一张钞票来点烟。在你看来把一张钞票点燃了去点烟,是不是一个智商税的行为,但是剧中人这样做,你会觉得这个人很酷。这就是价值消解行为的意义。
为什么人要买天然钻石?花很大的代价买一个按你的概念中没有太多使用价值的石头?这样的例子还有,为什么人要买机械表,石英表电子表论,走时精准可以强过机械表无数,但有的人还会上百万买机械表。为什么富豪弄个私人飞机飞趟北京花好几十万,而不是买张机票,哪怕头等舱也可以省下不少钱干别的。所有的奢侈品存在一个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这个价值消解的过程。越是花了极大的代价,做成了一个像你这样注重使用价值的人看起来明显不够同等隆重的价值效用,越体现出购买者的牛B。
让别人看起来觉得我牛逼本身就是这类商品存在的重要意义。不是划玻璃,当钻头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才有价值,能够改变我在别人心目中形象地位和看法的东西,也有价值。或者说这也是某种意义上说的使用价值。
按你的逻辑,整个时尚行业都不应该存在,因为所有好看的衣服都没有价值,他只是改变了你在别人心目中的样子而已,而衣服存在的使用价值是遮羞和御寒。我们出去吃饭为什么要去好的餐馆,而不是在一个味道赞,但是路边的大排档?因为一个餐馆的位置氛围窗外的景色,装修,服务都是有价值的。你请一个重要的客户吃饭,你不会去一个路边的大排档吃,而会在优雅的高级餐厅订一个包房。请问这是智商税吗?显然不是,因为在不同的地方吃饭,有可能谈判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因为氛围感使得对方的感受本身就不一样。
再说你所谓的人工钻石,虽然现在人工钻石技术很成熟,但是大部分人工钻石都是做不到珠宝级别的,只能当钻头。这可能是你对珠宝行业了解不够。
说了这么多,并不期待你能够改变自己的消费观念,因为毕竟价值观的形成和一个人前二三十年的生活经历有关。我也不是卖钻石的,也不要随意听别人说什么钻石消费主义就是资产阶级的陷阱………你爱相信什么是你的自由,但是眼下你要不要跟这个姑娘结婚是你应该考虑的问题。在我看来,她并没有提什么过分要求。而你要跟他结婚的意义,是因为你爱她,并不是为了让她明白钻石的化学成分。
我们班上的男女自从大三一次实地观摩课后,全体对于钻石失去了热情。
那节课参观之后把我们带到了陈览室看各种成果。人造假牙材料,颌骨置换,高熵合金,其中就有人造金刚石这一项。
不止有灰蒙蒙的小颗粒,还有泛绿的那种,还有个透镜一样的。带队老师介绍这些东西切一下就是钻石,又介绍了三分材料七分切割。用了一个奇妙的比喻,卖钻戒的和吹糖人的差不多。贵的不是材料而是工艺。
瞬间刺破我们所有人幻想。后来,很多人就开始热衷于各种啤酒瓶白酒瓶做戒指的视频。
我们组里闲聊讨论过,日常如何识别玻璃和钻石。最后说掏打火机烧的赢了。
我们看不起钻石和智商税什么的关系不大,就是单纯的觉得不值,当你发现这东西身边的人就能搞出来,那么只有脑子有问题才会买隔壁实验室就能合出的玩意。
我们组里做水凝胶的,骨水泥的,石墨烯的。外面听起来一个比一个玄幻,我们自己也会合什么富勒烯唇膏,可撕指甲油,液体凝胶创可贴。我们没一个觉得这东西值钱的,成本五块钱左右,摆大创市集上60一盒。用他们的话说,成本都在盒子瓶子上。
说个题外话,我们这算是抢化院的活,我们是生物医学工程的,在市集上张口就是绿色抗菌安全无污染。答辩上抬手就是养个细胞证明无毒性。甚至还有养细菌养死了证明抗菌性的。本科生嘛……自圆其说即可,反正材料都没毒。
化院搞化妆品说啥无残留都没人信。
当一个东西,你发现身边的人就能弄出来,甚至低价搞出一大堆,你就觉得这东西特别不值,别管他市价多少。
就像临床的一想到未来给自己看病的都在宿舍突击的。学法的一想到未来给自己辩护的是这帮法条都背不过去的。学土木的一想到未来设计院画图的是自己这帮同学。就会对未来产生一丝担忧。
这可能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你能想象我去买一盒可撕指甲油,送我女朋友。
“宝宝,你喜欢吗?最新的易撕指甲油,可方便了,不想要了轻轻一撕就下去了,不伤指甲,还有抗菌保水功能。六十多一盒。
对没错,就是隔壁老狗他们五块钱搞出来的那种。我和你说,三分材料七分工艺,这个盒子就值十块钱呢。指甲油都是纯天然手工打造,每一罐都是独特的。
对,没错,就是把材料倒进去扔个转子进去转。工匠精神啊,老狗一直在那边订着时间设参数呢,手工精品。
啥?他坐那打王者荣耀?那不是时间太久了,开两局也没事。
宝宝,最好的美甲配最好的你~
喂?卧槽挂了。”
钻石是骗局,但是钻石骗局不会因为你不买就被戳破。
甚至在你有生之年,钻石的价值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所以对于人类社会长远来看,钻石可能是骗局。
但是对于你来说,钻石就不是骗局。
今天觉得买钻戒高大上的人跟几百年前买块玻璃镜子没啥区别。
金子是稀缺元素,碳是么?
玻璃以前只有少数能做出来,现在呢?
过去珠宝只能靠老天形成,现在呢?
看着现在钻戒跟玻璃一样的趋势,你10万块买进一克拉,转手要是有人2万收回去算你幸运。
为何那最高赞那么执着于虽不值钱但有意义?他总共回答三个问题2个是关于钻戒的,你说呢?
如果钻石的硬度代表婚姻的牢固度的话,人造钻石就可以了。天然的8芯8箭?人工做不到?你逗我呢?不接受这个,说明受教育程度太低。如果来考验你的慷慨度,再多拍给她一辆汽车,几斤黄金都比被奢侈品行业忽悠好。这都不能接受早分手就是了。价值观不同没法长久。
当然,女人或男人被消费主义忽悠出啥东西非要不可时,你就只能乖乖挨宰。
别听高赞瞎掰,扔十万打水漂哄女朋友开心这种事,一旦做了,就没完没了。
这不巧了么?
我结婚时候正好是性转版,我老公非得买,我觉得没必要。
他说别人都有咱没有,那多丢人啊!
我说那咱就买个假的呗,二十块钱包邮,还送你一个男款的。
他说你当别人都瞎吗,你戴个假货,比没有更丢人。
我:走,事实说话。
刚毕业那阵斥巨资一百九十八元买过一个仿钻石戒指,款式无敌好看,华丽又梦幻,标准的公主款。但这个价位就代表它即使在仿钻届也是个弟弟。
我就戴着这个,陪着他满大街转珠宝店。
事实证明,以出售钻石为业的珠宝店店员,反应都非常一致:认为这个戒指是真的,夸漂亮,同时推荐比这个假钻石更大更好的2、3克拉钻石。
我在律所工作,接触的上司、客户、前辈当中,不乏年收入数百万、身价过亿的真*奥义*有钱人。这个漂亮的假钻戒也没少在她们面前亮相,但是她们的反应有“好漂亮的戒指求推荐”、“哇你老公一定年轻有为”、“我家也做珠宝的,你想换的话可以找我“和不提这茬。
总而言之,在我接触的专业人员和拥有非常多真正的昂贵钻石的人群中,从、来、没、有对这个便宜的假货表现过负面评价,也没有影响到我的正常社交和工作,我一直都没有真正钻石的戒指,但我一直都活得很好。
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有两种可能:
第一,所谓的“稍微懂点的人就能一眼假”只是一种宣传文案,事实上真正有这个本事的人非常少,少到正常社交情况下几乎不太会遇到。所以包括珠宝店员在内的所有人,都压根没看出来这戒指是真是假。
第二,假货就是假货,假得很明显,看出来的人多了去了。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我这个人是可能的客户、靠谱的同事、可爱的后辈,他们和我交往看重的是我本人,所以即使看出来了,也只会不提这茬。
我本人没有什么珠宝知识,假钻石到底能不能被肉眼轻松分辨,到现在我也不知道。
但我觉得,如果获得价值感、融入某个圈子(除了人家这就是珠宝圈)、不被别人看扁之类的需求,需要靠某种东西才能达到,那等于在告诉自己,“我的价值还不如这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奇耻大辱,不管这东西是钻石、名表、还是奢侈品包包。
刚好这几天,我也在陪我女朋友买钻戒。
一开始,她是非常兴奋的,一进金店,就蹦蹦跳跳的。
我就蠢,就蠢在,那个销售笑嘻嘻的问我,预算多少。
这个,你们要注意了,不要说!不要说!不要说!
她玩了个这样的套路,我跟那个销售说了预算3万。
就把70分的打75折
50分的打85折
最后,50分的价格是2.6万,70分的刚好3万出头。
当时就说考虑一下,然后就出了门。
一路上,我跟我女朋友分析,一般金店钻戒正常价格,是65折,熟人是6折或者5折。
然后她50的85折,70的75折,我们买70的,她们在65折的基础上,多赚1折,买50的,虽然价格低了点,但是他们赚了2折,一合算,无论怎样,都是爆利。
为什么我知道是65折或者6折呢?
因为我们前脚刚进另一家金店,后脚她就说,她和你老板争取了折扣。。。。
根据我的推测来说,所谓的先确定款式,再打电话问老板,确定价格,应该只是演戏而已。
说难听点,钻戒这个东西,普通人根本就没法去理解,理解了又怎样?
花钱买不是品牌的,你怕这玩意儿不是钻石,或者不是所谓的天然的
花钱买品牌的,同样的东西,价格相差一两万。
反正,当时我是准备买价格的,意思就是我不管你是人工的,还是天然的,主要得卖3万块就成了。
我和我女朋友转尼玛转的晕头转向,每一家店,报价都不同。
我拉着她又进了一家金店,要那个销售拿出一个实心金镯子,最大的,好像是80还是100g的那种。
(因为我女朋友胖,那些销售挺好玩的,她戒指带不进,销售们说,是福气手,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进门前,就劝她今天别买钻戒了。
她有点不高兴,甚至不想进去。
我强行拉她进去,那个金镯子往她手上那么一带。
哪有什么土不土的,不好意思,我们两个没见过世面。
刚带上的那一刻,她所谓的钻石梦就破灭了。
她后来跟我说,那种金灿灿,沉甸甸的感觉,真的太爽了!!!!
那个镯子,好像是4.8万,还是5.6万来着。(还有丢丢折扣)
我当场就说了:“你买个钻戒,咱们一出这个门,那破玩意儿,能卖个5千,就算是别人给脸了,我宁愿给你买这个金镯子,你出了这个门,扎扎实实大几万,随便卖,我不是舍不得钱”
然后,她又陷入了纠结。
走出金店,我们排队买奶茶的功夫,她突然跟我说
:我不想要钻戒了,我码不到底(大概意思就是,没把握)
但是金镯子,她也不想要,因为这玩意儿,以后结婚5金里,我妈会给她买。
我就拉着她去买金戒指,因为我没买一口价的(这玩意儿也很坑),我买克重的
最后找到一家金店,销售态度非常好,那个店长也实诚
我跟她说,安排一个3万块的金戒指。
店长委婉的跟我说:“帅哥,3万块,真没有金戒指,金镯子倒是很多,钻戒考虑不??”
我女朋友一口回绝,坚决不要钻戒。(被搞怕了)
最后,冥思苦想,我两分别买了店里最重的素戒指。(我那个,当天可以说是长沙最重的素戒指了!!店长确认了几个店,才告诉我的!)
然后,我们剩下的预算,我给她买了个包,
真的爽,别怪人家奢侈品卖的贵
服务是真的到位。
我进去到出去,总共花了不到10分钟。
(因为我女朋友念叨那个包,念叨了大半年,虽然我觉得不值,但是最起码得有个准头,这钱花了还能听个响儿)
最后,我给她买包,她给我买鞋
开开心心的就回家了。
所以,题主我才会问你前边两个问题。
钻戒不是智商税,它的作用在于,你需要花那个钱,来表达你的爱意。
但是它真的不堪一击,随随便便就能取代的。
如果你女朋友跟我我女朋友思路一样,你带着她逛几个店,估计她就会不耐烦了。(那种把人当傻子的套路法,真的很让人作呕)
所以,你要是觉得这玩意儿是个坑,你就安排其他的东西去取代嘛。
归根到底,所谓的钻石闪啊,亮啊,火彩啊,大小啊,跟你没多大关系
主要是价格。
前边说的这些条条框框的,你安排人工钻,肉眼反正很难分辨的不是???
最后,你得告诉你女朋友
你两是一起的,得一致对外。
但是你一边说是智商税,一边又捂着个钱兜兜,这就不对了哟。
哪有什么钻石梦啊,说到底就是钱花了心里爽而已。————我的女朋友,大胖头如是说道
我是狗子
希望你幸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