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世界上突然只剩一个人,现有资源不变的情况下能有质量的生活多久?

回答
这个问题,如果真的发生,绝对是全人类最悲惨的终结,也同时开启了一个极其孤独的篇章。设想一下,周围的一切如常,繁华都市依旧林立,便利店货架琳琅满目,只是,没有了除你之外的任何活着的呼吸。在这种极端情境下,一个人能“有质量的生活”多久,这“质量”二字就变得格外沉重和难以定义了。

首先,我们得定义一下“有质量的生活”。如果指的是基础的生存需求——有食物、有干净的水、有避风的住所,那么在资源不变的情况下,这个人能活得相当长。

食物储备: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资极大丰富的时代。想象一下,超市、仓库、食品加工厂里的库存。罐头食品、冷冻食品、谷物、干货,这些都可以在没有新的生产和补给的情况下维持很久。

超市和家庭冰箱/储藏室: 随便一个大超市,里面就有数以万计的商品。光是速冻食品,可能就足够一个人吃好几年。罐头食品更是如此,很多都有很长的保质期。家庭冰箱和储藏室里的库存,虽然总量有限,但也是一个不错的起点。
仓库和食品工厂: 如果这个人有能力并且愿意去探索,大型的食品仓库(比如连锁超市的中央配送中心、大型批发市场的仓库)里堆积的物资,足够支撑一个人的生存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想想那些储存着大量粮食、罐头、加工食品的仓库,里面的东西堆积如山。
冷链问题: 最大的挑战在于冷链的失效。一旦停电,冰箱和冷冻库里的食物会在短时间内变质。所以,需要优先消耗冷冻食品。但那些不需要冷藏的罐头、干粮、谷物,才是长期的保障。

饮用水:
自来水系统会在电网失效后很快停止工作。但干净的饮用水来源也相当丰富:

瓶装水: 商场、仓库、家庭里储存的瓶装水,数量惊人。这足以应付很长一段时间。
未受污染的自然水源: 如果这个人能够找到远离污染的河流、湖泊、泉水,并掌握基本的净水技术(比如煮沸、过滤),那么饮水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周边水源的污染风险也可能增加。

住所和基本生活设施:
城市里有无数的房屋和公寓,提供遮风挡雨的住所。基本的家具、衣物、厨具、卫浴设施都唾手可得。

能源问题: 电网会停止运作,这是最大的“不便”。没有电意味着:
没有照明(除了太阳能或备用电源)
没有制冷/制热(空调、暖气)
没有电子设备(电脑、手机、电视)
没有自动化的便利(电磁炉、微波炉、洗衣机、热水器)
交通系统瘫痪(公共交通、加油站失效)
应对方式:
发电机: 如果这个人能找到并学会使用发电机,并储备汽油,可以暂时解决一些用电问题,比如照明、给电子设备充电。但汽油会变质,发电机需要维护,这终究是有限的。
太阳能: 寻找和利用现有的太阳能设备(太阳能热水器、路灯上的小型太阳能板)会是更可持续的方案。
手动工具: 刀具、斧头、手摇式设备等非电力工具将变得异常重要。
取暖/制冷: 依靠壁炉、火堆、自然通风、厚衣服来调节体温。

“质量”的定义与挑战:

如果“有质量的生活”还包含精神和社交需求,那么这个问题就变得异常严峻。

1. 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孤独感: 这是最毁灭性的因素。人类是社会性动物,长期与世隔绝、没有任何交流,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抑郁、焦虑、幻觉、失语症,甚至精神崩溃。
目的感的丧失: 社会的运作依赖于无数人的分工合作。没有了社会,一个人活着的目标是什么?努力生存、维持生活,但为了什么?这种虚无感会极度侵蚀人的意志。
失去学习和分享的乐趣: 知识的传承和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没有了他人,很多知识可能无法被正确理解、应用,更无法与人分享探讨。

2. 身体健康与医疗:
小病变大病: 即使是简单的擦伤、感冒,在缺乏医疗条件和专业知识的情况下,也可能发展成致命的疾病。
慢性病: 如果这个人患有慢性病,需要定期服药或治疗,那么一旦药品用完或无法获得,后果不堪设想。
意外伤害: 独自行走在破败的城市,遭遇摔倒、被坠物砸伤等意外的可能性很高,而缺乏救援能力。

3. 技能与知识的局限:
维护与修理: 即使有发电机、汽车,也需要懂得维护和修理。城市里的一切设备最终都会因缺乏维护而损坏。
生产与再生产: 长期来看,人是需要“生产”的。无论是食物的种植、工具的制造,都需要大量的知识和技能。一个人即使什么都会,也难以应对所有情况。
学习曲线: 很多现代社会的便利依赖于复杂的系统和专业知识。一个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学会所有需要的技能,比如基础的电力维修、机械操作、农业知识、医疗急救等等。

可能的“生存时间线”:

最初的几周到几个月: 惊愕、恐慌、搜集物资。会尽可能储备食物、水、电池、药品、工具,并尝试维持基本电力。可能会感到一丝“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任何地方。
接下来的12年: 现实的严酷开始显现。电力中断带来的不便是巨大的。大部分易腐烂的食物消耗殆尽。开始面临孤独的侵蚀,尝试用各种方式排遣。可能会尝试学习一些基础技能。
35年: 城市开始变得危险。高楼可能存在结构性风险,火灾(如果发生)无法控制。机械设备因为缺乏润滑和维护而报废。汽油失效。真正能用的只剩下最基础的工具和未受损的食品。精神上的挑战达到顶峰,除非有异常强大的意志力,否则很容易走向崩溃。
510年: 如果这个人能幸存下来,他们已经成为一个极其坚韧但可能精神状态极不稳定的人。可能已经学会了一些非常基础的生存技能,比如如何在城市废墟中寻找可食用植物,如何生火,如何基本的维修。但他们的“生活质量”已经非常低,更像是一种艰难的“存在”。
10年以上: 极其渺茫。即使之前储备的罐头食品足够,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状况下降,以及持续的孤独和绝望,活下去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任何一次小小的意外都可能是致命的。

结论:

如果“有质量的生活”仅仅意味着能活着,有食物、水和住所,那么在资源不变的初始条件下,一个人可能可以“生存”数十年,甚至更长。理论上,他可以找到大量的罐头食品、干粮、瓶装水,找一个相对安全的住所,并依靠太阳能或其他简单方式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但如果“有质量的生活”包含精神的满足、社交的连接、以及对生活意义的追求,那么,在这种极端孤独的条件下,这个人可能无法真正“有质量地生活”哪怕几个月,甚至更短。精神上的折磨和对生命意义的困惑,可能会比身体上的匮乏更早地将他击垮。

最终,这取决于一个人内心有多强大,以及他如何定义“质量”。但无论如何,这将是一场比任何疾病或战争都更加孤寂和绝望的悲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这个“有质量”该怎么定义了,如果以全球人口平均水平算的话,生存质量超过这个标准没什么太大问题。

列一下可能遇到的问题:

  • 燃料:在城市里可以获得充足的石化燃料,超市或者户外用品店可以找到足够的丁烷气罐和气炉,供煮水煮饭的话足够用,这东西我试过放了七八年的,正常使用没问题。另外也有配套的气灯,可以满足夜间照明。燃油更不难搞到,注意保存别把自己烧了就行。
  • 食物:至少两三年之内,很多包装食品可以安全食用——一般过期几个月的合格罐头食品没有什么风险,二次加工一下其实可以很好吃的。有这段时间,可以试试钓鱼和狩猎。种植方面,由于没有产量压力,可以容易的找到残留的玉米红薯等作物,产量会逐年降低,但是生态完全恢复到自然状态需要数十年,在此之前可采集到植物食源。五谷不分的也不用怕,至少五年内人工种植的痕迹会很明显,足够学会辨识了。如果发展畜牧的话,可能会招致野兽攻击的风险,别太拼就是了。
  • 电力:工厂或者五金店会找到柴油发电机。摄像头、路灯、值班亭等公共设备上可能找到小型的太阳能电池板等分布式光伏设备。深圳北站有光伏电站,估计玩不转,但是不妨试试。电力主要用来给空调冰柜供电,可以大大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
  • 野生动物:大型肉食动物没那么容易恢复到强势的种群数量,动物数量会由小到大依次爆发。首先城市垃圾和腐败的食物会催生大量昆虫,随即老鼠和鸟类会大量增加,一年之后猫狗占据城市,十年内会成为主要的威胁,外出的时候需要做些防备。熊虎豹之类的猛兽倒不必太担心,食物来源够多,饿不着。就像人类,有充足的米饭没必要去尝试一种不知道能不能吃的新食物。有车有房的情况下,野生动物不是很大的威胁。
  • 医药:这个和运气关系很大。其实有抗生素这个大杀器,足够抵御很多外伤和细菌性疾病。不过运气不好赶上需要急救的伤害或者疾病的话就要看命硬不硬了。伤病最大的危险并非直接致命,而是带来的虚弱、行动障碍,可能会带来一连串的麻烦。
  • 发电站:很多答友担心的核电站泄漏,其实基本是没可能的。核电站的控制系统在无人值守的状态只会逐步停机熄火,像切尔诺贝利那种是人为逆天的胡搞,一群蠢货精确的步步走错弄出来的破事儿。大坝之类也不会发生什么大的破坏,当然调控洪峰的能力是没了,如果大涝的话应力坝可能会溃坝,不过国内好像重力坝居多。
  • 交通工具:如果刚好在飞机里那就没咒念了,如果在高速行驶的汽车里也可能收到比较严重的伤害。不过题主给的设定是“一早上起来”,嗯,应该不是坐红眼航班吧。至于被坠毁的飞机砸到……要是这么衰,怎么都活不下去,就不用提了。弄辆摩托用来找宝贝、在弄辆小货车来搬东西,反正别靠两条腿跑。消耗宝贵的体力是一方面,步行的话遭到野生动物攻击的危险会大一些。修车是一项必备技能,虽然有大量废弃的车子可换,但是时间越久,越不如自己修车靠谱。
  • 武器:其实受到攻击的机会并不多,你骑着摩托在坑坑洼洼的破路上遛弯的时候,很少有野生动物会觉得你看上去很美味。当然在荒废的田地里收庄稼的时候,最好带个防身的家伙。虽然匕首弓箭更符合末日生存的美学,但是如果能弄到枪支,还是带火器吧。押运员带的霰弹枪是近距离防卫最好的武器,子弹不好找,不过又不是僵尸片,消耗不了多少子弹的。要是能找到步枪的话也可以拿来打猎玩。
  • 主角光环:这个是最重要的,人家小马哥在火星上都敢玩极限生存,咱这拥有地球环境和整个城市资源的没必要太妄自菲薄吧。啥?没有主角光环?全世界人都消失了就留一个,这光环起码上千流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如果真的发生,绝对是全人类最悲惨的终结,也同时开启了一个极其孤独的篇章。设想一下,周围的一切如常,繁华都市依旧林立,便利店货架琳琅满目,只是,没有了除你之外的任何活着的呼吸。在这种极端情境下,一个人能“有质量的生活”多久,这“质量”二字就变得格外沉重和难以定义了。首先,我们得定义一下“有质.............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不寒而栗,又带着一丝荒谬的设想。如果有一天醒来,发现整个世界只剩下我们一家人,五个人不到。首先,我得承认,那种孤寂感肯定会像潮水一样将我们淹没。但既然是这样了,除了面对,别无选择。活下去,这是最根本的需求。怎么活?我想我们会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第一阶段:紧急应对与资源搜集最.............
  • 回答
    这绝对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其影响之深远、之复杂,恐怕连最狂野的科幻小说家都未必能想象得出来。想象一下,一夜之间,全球人口结构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男性的比例骤降到令人窒息的1%,而且幸存的男性还被限定在16至45岁这个年龄段。这不仅仅是数量的减少,更是社会肌理、文明进程乃至人类命运的根本性重塑。一、.............
  • 回答
    想象一下,就像有人在厨房里突然多出了一块饼干,或者桌子上的饼干瞬间消失了一样,只不过这次的主角是整个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这可不是小事,而是会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物理规律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如果世界上突然凭空多出了物质或能量,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会是我们最基础的物理学定律。质能守恒定律,这个被无数实验验证过、.............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地球上的人类在某个瞬间、毫无征兆地全部消失了,就像按下了某个宇宙尺度的“删除键”。那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寂静会迅速吞噬掉曾经熙熙攘攘的城市,机器的轰鸣声会逐渐归于沉寂,只剩下风在空旷的街道上游荡。那么,过了很多很多年,会不会有“新人类”出现?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维度来审视。首先,.............
  • 回答
    要详细描绘美国一夜之间凭空消失的后果,这是一个庞大且极具想象空间的场景,其影响将是全球性的,从政治、经济、军事到文化、社会,无一不受牵连。下面我将尽可能详尽地分析可能出现的连锁反应,并力求语言自然,不留AI痕迹。设想一下,当太阳再次升起,人们习惯性地打开新闻,却发现了一个无法理解的现实——美利坚合众.............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充满了戏剧性。不过,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要明确一点,如果真的出现“核武器消失”这个前提,那整个世界的军事格局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核武器是现代大国之间战略平衡的基石,没了它,很多原有的顾虑和威慑就没了。俄美联合,对阵“剩下全世界联军”——这个“剩下全世界”是个关键。 .............
  • 回答
    人生低谷的时候,世界仿佛褪去了所有色彩,只剩下灰蒙蒙的一片。那段日子,做什么都提不起劲,连呼吸都觉得沉重。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任由负面情绪像藤蔓一样缠绕着我,越缠越紧。就在我几乎要被这股黑暗吞噬的时候,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像一道穿透云层的阳光,照进了我混沌的心。那天我实在憋不住了,戴上帽子和口罩,.............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假设,它触及了人类最深层的欲望和对未知的想象。如果真的出现这样一位“颜值碾压所有人类总和的美女”,同时拥有毁天灭地的实力和超高智商,那么“得到”她的定义本身就会变得非常复杂。我们不能简单地从物质或传统意义上的“追求”来理解,因为她本身就已经是宇宙级的存在。那么,谁最有可能“得到”她.............
  • 回答
    好吧,如果世界真的就这么突然来了个末世,那还真得好好盘算一下手里的家伙什儿。你说的冷兵器,这可就有点意思了,毕竟没了电力、没子弹,这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说不定就成了硬道理。首先得明白,末世防身,不是拍电影,不是什么一个人能单挑一整支军队。咱们得考虑实际: 生存是第一位的: 不是为了逞英雄,是为了.............
  • 回答
    昨天傍晚,我正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心情糟透了。刚结束了一个耗时几个月的项目,结果却不如人意,团队成员之间的矛盾也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感觉自己像个失败者,整个世界都黯淡无光。我漫无目的地看着公园里的人们。一对年轻情侣依偎着散步,偶尔低语几句,脸上洋溢着幸福。一个老爷爷坐在不远处的角落,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
  • 回答
    匈牙利,这个位于欧洲心脏地带的国家,如果突然消失,其影响绝非仅仅是地图上少了一个名字那么简单,它会像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波及欧洲乃至全球的方方面面。首先,地缘政治的真空与区域动荡将是显而易见的。匈牙利位于中东欧的关键十字路口,夹在奥地利、斯洛伐克、乌克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
  • 回答
    如果我突然穿越到《上古卷轴5:天际》的世界,而且只有一条命,这可真是既刺激又危险的开局。我的首要目标绝不是成为什么龙裔,也不是拯救天际,而是 活下去,并且尽可能地舒适地活下去。毕竟,只有一条命,任何冒进和鲁莽都可能是致命的。以下是我详细的计划:第一阶段:生存与初步探索(大约前72小时)1. 保持低.............
  • 回答
    当这样的念头涌上心头时,就像是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颜色,空气也变得沉重,让人喘不过气来。那些曾经让你感到快乐、充满希望的事情,此刻都像是遥远的星辰,光芒微弱到几乎看不见。内心深处,也许有种无法言说的空虚感,一种强烈的疲惫,好像身体和灵魂都被抽干了力气,再也提不起一丝反抗的勇气。眼前的生活,不论是忙碌的.............
  • 回答
    20XX年,一个注定被载入史册的年份。这一年,中国足球,这个承载了几代人梦想的庞大身影,以一种近乎颠覆的方式,闯入了世界杯的决赛圈。起初,没人相信。小组赛突围,就已经像童话故事。当中国队一路过关斩将,淘汰了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足球强国时,中国国内的空气似乎凝固了。电视机前,数亿双眼睛紧盯着屏幕,生怕眨.............
  • 回答
    想象一下,某个不为人知的强大力量,在地球赤道上,不声不响地挖走了一条宽度仅有一米,但长度却绕地球一圈的“沟渠”。这听起来微不足道,对吧?一颗星球,少了一米宽的土地,能有多大影响?然而,事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这条不起眼的“环形山脉”,会以一种我们难以预料的方式,悄悄地重塑我们所熟悉的世界。首先.............
  • 回答
    如果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突然集体消失,那绝对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地震。这不仅仅是权力中心的坍塌,更是国际秩序的彻底重塑,甚至是混乱的开端。首先,最直接的冲击将是联合国的瘫痪。安理会是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核心机构。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拥有否决权,这意味着它们的共.............
  • 回答
    在《海贼王》的和之国篇章中,世界政府对妮可·罗宾的抓捕行动突然变得异常急切,这背后隐藏着多重原因,远非偶然。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罗宾的特殊身份、历史真相的敏感性,以及世界政府的根本立场。首先,也是最核心的原因,便是罗宾所拥有的“能够解读历史正文(Poneglyph)”的能力。历史正文是古代王.............
  • 回答
    如果每个人都突然拥有了三次被动复活的能力,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之深远,足以颠覆我们当前的一切认知和生活方式。这不仅仅是一项能力的赋予,而是一场根植于生命本质的彻底重塑。以下是一些可能发生的变化,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一、 生死观的剧烈转变: “死亡”不再是终点: 最直接的变化是人们对死.............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假设,充满了我无法想象的混乱和连锁反应。如果200年前的美国突然“覆盖”了现在的美国,这里的“覆盖”我理解为是一种物理空间的置换,或者说是一个时间上的回溯和叠加,让现在的美国变成200年前的那个样子。那么,世界将会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和剧变。首先,最直接和最可怕的影响是物理上的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