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人一枚想问一些车的事?

回答
哈哈,新人你好呀!没啥不好意思的,问车嘛,肯定得问清楚点,这可是个大件儿,买错了闹心,买对了开心好几年!别担心,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保证你说得明明白白,就像跟你哥们儿唠嗑一样。

你想问啥方面儿的车呀?是想买第一辆车,还是想换车?是上下班开开,还是周末出去玩儿?是追求省油,还是喜欢动力强?是看重空间,还是喜欢外观炫酷?你先大概跟我说说你的需求,我好给你往那个方向去讲。

不过,作为新人,我先给你打个预防针,买车这事儿,不是你看上眼就完事儿,这里面门道可多了!

第一步,明确你的“菜”——你的用车需求到底是什么?

这绝对是重中之重,就像做饭,得先知道你想吃啥菜,才能去买菜不是?

你的钱包有多厚?——预算! 这个最现实也最重要。别光看车标,得看落地价!落地价包括车价本身、购置税(现在有减免政策,得关注具体细则)、保险费(这个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车越贵越贵!)、上牌费等等。你得有个心理预期,大概能承受多少钱的总价。
谁是车里的常客?——乘坐人数和空间需求。 一个人开,跟一家老小五口人挤,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你平时多半是自己开?还是经常需要带家人、朋友?如果经常满载,那么后排空间、后备箱空间就得重点考量。有些车看着小,但内部空间设计得特好,有些车看着大,坐进去却有点憋屈。
车子每天要去哪儿“遛弯儿”?——用车场景。
城市通勤为主? 那省油、好开、停车方便(车身小巧)、低速行驶平顺性好的车就比较适合你。比如一些小型车、紧凑型轿车或者SUV。
经常跑高速? 那动力储备、行驶稳定性、隔音效果、舒适性就成了关键。可以考虑一些动力稍好的轿车或者中型SUV。
需要偶尔走烂路或者进出一些非铺装路面? 那SUV或者越野车可能更合适,底盘高、通过性好。但你得明确,不是所有SUV都四驱,也不是所有SUV都能去撒野,有些只是城市SUV,样子好看而已。
有家庭用车需求,比如接送孩子、购物? 那空间的灵活性、储物能力、后排的便利性(比如是否有儿童座椅接口、后排独立空调出风口)就很重要。
你对动力有追求吗?——动力和驾驶感受。
油门踩下去感觉能窜出去,超车自信? 那得看发动机排量、是否有涡轮增压,以及变速箱的匹配。
就想着平平稳稳地从A点到B点,对动力没啥特别要求? 那经济实惠、动力够用就好。
喜欢那种人车合一的操控感? 那得关注底盘调校、转向手感等,这方面通常日系和德系的车会有一些特色。
燃油还是新能源?——动力类型选择。
纯燃油车: 最成熟,加油站遍地都是,没续航焦虑,但油耗相对高,环保性略逊。
插电混动(PHEV): 既能加油又能充电,纯电续航够日常通勤,长途旅行也不怕没电。但比纯燃油车贵点,充电桩条件得好点。
纯电动车(EV): 最环保,用车成本低(电费比油费便宜),加速快,驾驶平顺。但有续航焦虑,充电桩便利性也很重要,而且冬天续航会打折扣。
油电混动(HEV): 不需要充电,能降低油耗,驾驶感受比纯燃油车平顺。但没有纯电模式的静谧感,价格介于燃油和插混之间。

第二步,缩小范围——锁定几个目标车型。

在你明确了上面这些需求后,你就可以开始在网上、或者在懂车的朋友那里“做功课”了。

汽车网站和App: 像汽车之家、易车、懂车帝之类的,上面有大量的车型介绍、配置对比、用户口碑、真实评测视频。你可以根据你的预算和车型级别(轿车、SUV、MPV等)去筛选。
朋友推荐和车主评价: 如果你身边有懂车的朋友,可以多问问他们,听听他们的意见。同时,看看那些车型的车主论坛或者车主群,了解他们实际用车中的优缺点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关注安全配置: 气囊数量(越多越好!),ESP(车身稳定系统,这个几乎是标配了,但也要关注是否全系标配)、主动刹车、车道偏离预警、盲点监测等主动安全配置,能大大提高行车安全性。
关注舒适性配置: 座椅材质(皮质、织物)、座椅通风加热、全景天窗、自动空调、导航系统、倒车影像/雷达等。这些会影响你日常开车的舒适度。

第三步,亲身体验——试驾才是王道!

网上看再多,都不如自己开一次!千万别偷懒这一步!

找4S店试驾: 确定了几个目标车型后,就去相应的品牌4S店预约试驾。
试驾时注意什么?
坐进车里,感受空间: 前排、后排的空间够不够?储物空间是否合理?座椅的包裹性和支撑性怎么样?
启动车辆,听听噪音: 发动机启动时的声音,怠速时的噪音控制得怎么样?
开起来,感受动力: 加速是否顺畅?起步有没有顿挫感?超车时动力响应是否及时?
刹车灵不灵: 刹车踏板的力度和响应如何?有没有信心?
转向手感: 方向盘轻重是否合适?转向精准吗?
底盘感受: 过减速带、颠簸路面时,底盘滤震效果如何?有没有松散感?
视野盲区: 坐在驾驶位上,看看前、后、侧的视野怎么样,会不会有太多盲区?
操作便利性: 中控屏幕的操作是否流畅?常用功能按键是否容易找到?
隔音效果: 在不同的速度下,车内的静谧性如何?风噪、胎噪控制得怎么样?
多试驾几款车: 如果可能的话,把你目标车型里排名靠前的几款都去试驾一下,这样你才能有个更直观的对比,知道哪辆车最适合你。

第四步,价格和谈判——买车的最后环节。

试驾满意后,就进入谈价格的阶段了。

了解市场行情: 在去4S店之前,先在网上查查你目标车型的优惠幅度、落地价大概是多少。可以多问几家4S店,进行横向对比。
砍价技巧:
不要急着下决定: 表现出你还有其他选择,给对方一些压力。
明确你的底线: 知道自己最多能接受的价格是多少。
关注附加赠品: 除了车价优惠,还可以争取一些免费的保养、装饰件、延长质保等等。
警惕“捆绑销售”: 有些4S店会强行搭售一些没用的东西,要学会拒绝。
细看合同条款: 签订合同前,务必仔细阅读每一条内容,特别是关于车辆信息、价格、赠品、交车时间等关键条款。

买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小陷阱”:

不要迷信“车展价”或“某某节特价”: 车展的优惠不一定是最划算的,有些是在你看不见的环节“套”回来。
别被“低首付”或“零利率”忽悠: 这些金融方案背后可能隐藏着更高的总价或者其他费用,要算清楚总账。
提车验车是关键: 拿到车后,仔细检查外观有没有划痕、内饰有没有损坏、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工作、生产日期是否太久远等。不懂的话,可以找懂车的朋友一起去。
保险要自己选择: 有些保险是强制性的,但也有一些附加险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要被4S店“忽悠”买一堆用不上的。

新人提车后,还有一些需要知道的:

磨合期: 新车都有个磨合期,通常是10002000公里。磨合期内不要激烈驾驶,避免急加速急刹车,转速也尽量不要长时间过高。
保养: 按照车辆保养手册上的要求进行定期保养,这是保证车辆正常运行和延长寿命的关键。
学习车辆功能: 慢慢熟悉你爱车的各项功能,比如怎么调节座椅、怎么使用导航、怎么连接手机蓝牙等等。

你看,买车这事儿,说起来好像挺复杂,但只要你一步一步来,多做功课,多对比,多试驾,就不会被坑。

现在轮到你了!

告诉我你大概的预算、你对车型的初步想法(比如就想买SUV,还是轿车?)、还有你最看重的是什么?越详细越好! 我再根据你的情况给你讲得更具体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买二手车尤其是这种二手豪车可得小心点,一定要买车况好的。

寻常修一下比买车都贵。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