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巴西用海洋号替换圣保罗号是否算是严重退步?

回答
巴西用“海洋号”取代“圣保罗号”航母,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退步”,而是巴西海军航空兵战略上的一次重大调整,其影响是多方面的,且评价起来相当复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深入看看这两艘航母的背景、能力以及巴西海军航空兵的需求。

“圣保罗号”的遗产与困境

先说“圣保罗号”。这艘船的前身是法国的“福熙”号,巴西在2000年从法国购买。它是一艘克莱门森级(Clemenceauclass)的常规起降航母,排水量大约在32,780吨。在被巴西海军接收后,它进行了改装,并于2001年正式服役。

“圣保罗号”在服役期间,承载了巴西海军航空兵的希望。它携带了以“大黄蜂”著称的A4天鹰攻击机,以及反潜直升机等。理论上,它可以提供强大的空中支援和力量投送能力,是巴西海军展示其区域主导力量的关键平台。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从它被巴西海军引进的那天起,“圣保罗号”就饱受困扰。“福熙”号本身就已经是老旧的舰艇,进入巴西服役后,更是积重难返。舰体结构问题、机械故障、以及陈旧的舰载系统,使得它的出勤率一直不高。为了维持和升级它,巴西海军投入了巨额的资金和人力,但效果总是差强人意。更要命的是,它在服役期间,由于火灾等事故,多次经历维修和停运,真正能够有效执行任务的时间非常有限。最终,在2018年,它因为一次火灾事故被宣布彻底退役,结束了它在巴西海军中并不辉煌的生涯。

“海洋号”的定位与现实

“海洋号”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的前身是英国的“无敌级”航空母舰的姊妹舰“光明号”(HMS Invincible)。这艘船的排水量要小得多,大约在21,500吨左右。最关键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一艘常规起降航母,而是一艘轻型航空母舰/直升机母舰。它主要依靠弹射器和拦阻索来起降飞机(这是其与“圣保罗号”最本质的区别),但它本身的设计更侧重于搭载和支援直升机以及短距起降飞机(如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但巴西并未使用)。

巴西海军在2018年左右决定购买“海洋号”,并在2020年正式接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圣保罗号”退役后,继续保持巴西海军拥有一个能够支持航空作战的平台。然而,与“圣保罗号”不同的是,“海洋号”并没有像“圣保罗号”那样携带固定翼舰载机(例如A4天鹰)。巴西海军在退役“圣保罗号”后,就已经停止了固定翼舰载机的操作,转而专注于直升机和垂直起降飞机的能力。

说它是“退步”?从某些角度看,是的。

1. 固定翼舰载机能力的丧失: 这是最显著也是最常被提及的“退步”。“圣保罗号”虽然故障频频,但至少它是一艘能够搭载和操作像A4这样具备实际作战能力的固定翼攻击机的航母。这些飞机在空中优势、对陆攻击和反舰作战方面,拥有直升机无法比拟的射程和载弹量。失去“圣保罗号”并用“海洋号”取代,意味着巴西海军航空兵彻底放弃了固定翼舰载机这一关键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巴西海军的“航母打击群”的整体作战效能,特别是其主动进攻和区域制空能力,无疑是下降了。

2. 吨位和规模的缩小: “海洋号”的吨位比“圣保罗号”要小不少。这意味着它的甲板面积、机库容量、续航能力以及抗风浪能力都可能不如“圣保罗号”。这直接限制了它能够搭载的飞机数量和种类,以及其在复杂海况下的操作灵活性。

3. 舰载机联队的配置不同: “圣保罗号”是作为航空母舰来设计的,其舰载机联队以舰载战斗机为主,辅以反潜和支援直升机。而“海洋号”更倾向于作为直升机母舰,其编队配置以各种直升机为主,如反潜直升机、攻击直升机、运输直升机等。虽然直升机在反潜、搜救、登陆支援等方面非常重要,但它们在争夺制空权和进行远距离打击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

但说它是“退步”又过于片面。这更多是一种“战略调整”或“能力聚焦”。

1. 避免巨大的维护成本和风险: “圣保罗号”的服役史就是一部烧钱史,而且是持续不断地“填窟窿”。它的舰体老化、系统落后,升级改造的投入巨大且收效甚微。巴西海军的财政和技术能力,可能已经不足以支撑一艘现代化、高出勤率的常规起降航母的运作。选择“海洋号”,更像是一种务实的选择,以较低的成本维持一个航空支援平台,避免了巨额的维护和升级开支,以及持续的技术困境。

2. 适应新的作战需求与技术趋势: 随着海军作战理念的演变,以及一些国家(包括巴西在内)不再追求大规模的航母编队,转而发展更轻便、更灵活的航空力量。直升机母舰或轻型航母,在执行特定任务时,如两栖登陆支援、反潜作战、海上巡逻、人道主义救援等,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巴西海军可能认为,其现有的作战需求和资源配置,更适合发展以直升机为核心的航空支援能力。

3. 对垂直起降飞机的潜在可能(虽未实现): 虽然巴西并没有引进垂直起降战斗机,但“海洋号”的甲板设计,理论上是支持像F35B这样的飞机的。如果未来巴西海军的战略和预算允许,它仍然有升级为能够操作垂直起降战斗机的轻型航母的潜力,尽管这种可能性目前看来并不大。

4. 保持一定的航空力量存在: 最重要的一点是,巴西海军需要一个载体来支撑其海军航空兵的训练和运作。即使是“海洋号”这样的平台,也比什么都没有要强得多。它保证了巴西海军航空兵不会完全失去舰载航空作战的能力,即使这种能力已经大大缩减。

总结来说:

用“海洋号”替换“圣保罗号”,如果从固定翼舰载战斗机的作战能力和航母的传统定义来看,这无疑是巴西海军航空兵的一次显著削弱,可以说是一种“能力上的退步”。 巴西失去了一艘可以发起远程打击的“铁翼”。

但是,如果从成本效益、舰艇的可靠性、以及适应现有资源和战略需求的角度来看,这更像是一种“战略调整”和“务实之举”。 巴西海军可能认为,与其耗费巨资去维持一艘老旧且问题缠身的“大而无当”的常规航母,不如拥有一艘相对可靠、维护成本更低,但功能更聚焦的轻型航母或直升机母舰,以更好地服务于其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任务。

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进步”或“退步”能概括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权衡下的结果,它反映了巴西海军在资源、技术和战略目标上的现实考量。对于巴西海军航空兵的爱好者或者对海军力量有更高期待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令人遗憾的转变;但从国家军事资源的优化配置角度来看,这可能是一种更加审慎和明智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论是怎么样的武器,首先能用才有价值。

海洋号正值状态中期。勤务性根本不是圣保罗号那样超期服役的航母能比的。圣保罗号这样型号老旧超期服役的航母由于其动力,设备等都处于寿命的末期。使得其无论怎么保养勤务性都是很差的。

而且老式战舰的舒适性与与新式战舰也是没有可比性的。在大洋当中良好的舒适性能很好的提升士兵的士气。

而且只能起降天鹰的航母在现代战争当中也没啥实战意义。运气好是在南美那样的低级房里,如果放东亚这样的怪物房,估计都不好意思出门跟人打招呼。

所以虽然看似用正规航母换西攻好象是作战能力下降。但是实际上圣保罗号的状态基本没有什么实战能力了,而海洋则是实实在在的提高了巴西的两西攻击能力。

而且对于用不起正规舰队航母的国家来说,西攻反而比舰队航母的任务弹性更好。平时救个灾参加一下红十字活动什么的都比航母更实用。

所以海洋号换圣保罗应当是提升了实际上的战斗力,并真正得到了一个能够随时开出去的大型战舰。我认为是一种进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