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森田疗法里强调的顺从并忍耐是要求强迫症患者一直忍受症状下去吗,根本做不到啊?

回答
森田疗法中强调的“顺从并忍耐”确实是治疗强迫症的核心原则之一,但正如你所说,对于很多患者来说,这似乎是一个极其困难甚至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理解为什么森田疗法会提出这样的建议,并且在实践中如何进行,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点:

1. 理解“顺从”和“忍耐”的真正含义

首先,我们需要澄清森田疗法中“顺从”和“忍耐”的含义,它们并非字面上的被动接受或麻木忍受:

顺从 (Naikou 内向):
不是被动屈服: 这里的顺从不是指向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屈服,而是指顺从于自己真实的感受和当下。患者的强迫症往往让他们回避、对抗或试图控制某些内在感受(如焦虑、不确定感、罪恶感)。顺从意味着停止这种对抗,允许这些感受存在,而不去与之“搏斗”。
接纳当下的状态: 它是一种对内心感受(即使是令人不快的)的接纳,认识到这些想法和感受是暂时的,是心理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必须立即消除的威胁。
顺从于生活的现实: 强迫症患者常常因为症状而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活动。顺从也意味着接受生活中有一些困难和不适是不可避免的,并愿意在这些不适中继续生活,而不是因为不适而停止一切。

忍耐 (Ninji 忍耐):
不是默默承受痛苦: 森田疗法中的忍耐并非是让你默默承受巨大的痛苦而不做任何改变。它更侧重于“耐受”不适感,即提高对焦虑、疑虑等负面情绪的承受能力。
允许不适感存在和消退: 就像你感冒了,你会“忍耐”咳嗽和流鼻涕,知道它会随着时间慢慢好转。森田疗法提倡的忍耐,是将强迫症状比作一种“精神上的感冒”,允许它存在,并相信在不与之对抗的情况下,它最终会自然消退或减弱其影响力。
不被症状控制而行动: 忍耐是为了不被强迫思维和随之而来的焦虑所驱使而做出强迫行为。它是一种克制冲动,允许“想做”的冲动存在,但不“去执行”。

2. 为什么森田疗法强调顺从并忍耐?核心原理是什么?

森田疗法之所以强调这两个原则,是基于其对神经症(包括强迫症)病因的理解,以及其独特的治疗逻辑:

“症”的本质与“症的症”: 森田荣次认为,许多神经症的根源不在于最初的“症状”(如强迫思维),而在于患者对这些症状的“不适应”和“过度关注”,也就是“症的症”。患者越是害怕、焦虑、试图控制这些症状,就越会加剧症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强迫思维出现 → 感到恐惧、厌恶 → 试图控制思维、回避 → 思维更频繁出现、焦虑加剧 → 强迫行为 → 短暂缓解 → 更深的恐惧 → 循环。
森田疗法认为,强迫行为、反复检查、洗手等都是试图“消除”强迫思维或不确定感的努力。但这种努力恰恰是将注意力固定在症状上,反而巩固了症状。

“顺从并忍耐”是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
停止对抗,释放能量: 当患者停止与强迫思维和焦虑对抗,允许它们存在时,他们就不再将大量的精力和注意力耗费在与这些“敌人”的斗争中。这些能量就可以被释放出来,用于进行有意义的、与症状无关的实际生活活动。
削弱症状的“吸引力”: 强迫症的症状之所以让你痛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将它们视为极度危险或必须消除的东西。当你开始“顺从”并“忍耐”它们,将其视为不舒服但无害的内心体验时,它们对你的“吸引力”和控制力就会减弱。
重新建立对现实的关注: 当你不再沉溺于内心的斗争,你就能将注意力重新导向外部世界,重新投入到工作、学习、社交等日常生活中。在参与现实活动的过程中,新的积极体验会逐渐取代被症状占据的心理空间。
相信“自然消退”的力量: 森田疗法相信,很多心理症状就像潮水一样,有起有落。如果你不主动去“推波助澜”,它们往往会自行消退。强迫症也是如此,持续的对抗和回避只会让它“长胖”,而顺从和忍耐则可能让它“瘦下来”。

3. “根本做不到啊!”——如何理解和实践?

你提出的“根本做不到啊!”是许多患者的真实感受。森田疗法的实践并非要求你立即变成一个“完全不害怕、不焦虑”的人,而是采取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步骤和心态调整:

不是“永远”忍耐,而是“暂时”忍耐: 关键在于“当下”。今天,当你感到焦虑时,你选择不去做强迫行为,允许这种焦虑存在。这不代表你永远不会感到焦虑。
从“小处着手”: 森田疗法强调“行动”。即便感到不适,也要尝试去做那些“本该做”但因为症状而逃避的事情。例如,如果洗手强迫让你害怕接触门把手,可以先尝试在戴手套的情况下接触一下门把手,或者只接触一小会儿,然后把手放进口袋里(不立刻洗手)。重点是“做”,即使做得很不完美,即使伴随着焦虑。
“纯粹的行动” (Pure Action):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森田疗法鼓励患者在有症状的情况下,专注于任务本身,而不是专注于症状。例如,如果你在写报告,即使强迫思维在脑中闪过,也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字、逻辑和内容上。你的手在写字,你的大脑在思考报告,这就是“纯粹的行动”。
“症状出现时,不加以理会,继续前进”: 这是一种积极的姿态。不是说你真的完全“不理会”,而是不让它成为你行动的障碍。你可以对大脑说:“哦,你又出现了啊,我知道你了,我现在要去完成这件事。”然后继续去做。
接受“不完美”和“不确定”: 强迫症患者往往追求绝对的确定和完美。森田疗法要求患者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允许事物不完美。例如,你洗了手,但仍然有一丝不确定的感觉,那就接受它,继续去做别的事情,而不是反复去洗。
“卧床静养” (Rest Cure) 的作用: 在森田疗法的初期,有时会包含卧床静养的阶段。这并非真的鼓励懒惰,而是为了让患者从过度关注症状的心理压力中暂时脱离出来,体验一种“无为”的状态,从而有机会反思和觉察到自己对症状的过度担忧。在此期间,患者仍然需要学习“顺从并忍耐”的原则,即使在静养期间,也要允许自己有不适感,而不是强迫自己“平静”。
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难度: 森田疗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过程,需要耐心和实践。一开始可能只是忍受几分钟的焦虑,然后尝试去做一件小事。随着练习,耐受度会逐渐提高,对症状的控制力也会增强。
专业指导是关键: 森田疗法的实践需要有经验的治疗师的指导。治疗师会帮助患者理解这些原则,找到适合个体情况的实践方法,并提供支持和鼓励。他们会教授具体的技巧,例如如何识别和区分“症”与“症的症”,如何进行“纯粹的行动”,以及如何在焦虑中保持行动。

4. 面对“做不到”的感受:

当你感到“根本做不到”时,这恰恰是森田疗法需要介入的地方:

承认和接纳“做不到”的感觉: 首先,允许自己感到“做不到”。这种感觉本身也是一种心理体验,不要因为感觉自己做不到而更加自责。
反思是什么让你“做不到”: 是对焦虑的恐惧?是对失败的担忧?是对“完美”的执着?理解这些内在的阻碍是关键。
寻求支持: 如果你觉得难以自行实践,请务必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森田疗法训练有素的治疗师会指导你如何一步步地做到。
调整期望: 也许你对“顺从并忍耐”的期望过高,认为需要立即达到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森田疗法不是要求你立即变得“不焦虑”,而是要求你在有焦虑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行动并专注于生活。

总结:

森田疗法强调的“顺从并忍耐”并非要求强迫症患者默默承受、被动忍受症状直到消失。相反,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策略,通过接纳当下的不适感受,停止对抗和过度关注,转而将注意力投入到有意义的现实活动中。这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的实践,从小的行动开始,逐渐提高对不适感的耐受度。当你感到“做不到”时,这正是森田疗法需要发挥作用的时候,它鼓励你尝试,接受不完美,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一步步打破症状的控制,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顺其自然”指的是对症状想法、情绪等做到接纳。

接纳是允许我们的想法和情绪按照它们本来的样子存在,让它们如其所是,放弃与它们抗争,允许它们来去自由,并不是“咬紧牙关忍受它们”。

接纳意味着放弃了抗争与挣扎,没有了精神能量的无效内耗。

没有了无效内耗,我们的精神能量才能更好的投入当下,为所当为才能水到渠成。

森田疗法更多只是提供了一个方向,一个态度,接纳时靠的还是题主自己的态度和意志力。

症状强烈时往往伴有撕心裂肺的痛苦,此时单靠自己的态度和意志力要做到解离和接纳显然是非常艰难(症状程度比较轻的情况除外)。

一方面,由于人的本心本就是趋乐避苦,而症状焦虑又比较强烈,这就很容易导致我们内心陷入对它自动的排斥和对抗。

另一方面,症状焦虑又会让我们的认知自动扭曲,把原本小概率的事情灾难化,包装出已经或即将发生的真实感,持续强烈的拉扯感和真实感,很容易把我们同化和吞没。

强迫症朋友之所以会产生症状,就是因为对压力或负面情绪接纳承受的定力有不足,内在调整能力存在不足,而压力或负面情绪又超过了自身的承受阈值,导致自我内在无法维持动态平衡。

当下某个时间段,为了维持内在“平衡”而不“奔溃”,只能强行通过强迫症状的形式来释放内心的冲突、压抑、负面情绪等。

而强迫症状带来的又是更直观、更强烈的负面情绪,此时单靠态度和意志力要做到接纳则是难上加难。

如何做到接纳?

我们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我们的态度和意志力,另一条腿则是灵活的技术和方法。

靠一条腿走路,自然很艰难,更何况我们要走的是一条崎岖不平的康复之路。

症状好比天气,假设现在是冬季,突然寒潮来袭,气温从零度骤降到零下二十度,如何接纳它?如何与它和平共处?

我们可以升级认知,升级接纳的态度和意志力。

我们可以加衣服、开空调、戴帽子、戴手套等等。

我们可以寻找接纳寒冷天气背后的价值,赋予它新的意义。

………………………………………………………………………………

穿羽绒服,开空调,戴帽子,戴手套,这些都是策略和方法。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做到接纳,让我们更容易与寒冷的天气和平共处。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运用上述策略和方法,我们的目标不是去消除或赶走天气,而是接纳它,与它和平共处,让它自由来去。

对寒冷天气做到了真正的接纳,没有了对它的排斥和抗争,没有了精神能量的无效内耗,投入当下,为所当为自然水到渠成。

对于技术和方法,就目前临床心理的发展情况,神经症治疗这一块比较前沿的疗法是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第三浪潮,特别是(接纳承诺疗法)ACT+ERP(暴露+反应阻止法),是目前治疗强迫症普遍认为最有效的治疗模式。

除了正念,接纳承诺疗法还包含了很多不错的解离技术,它们有助于我们跟症状“拉开距离”,改变症状内容的背景,对强迫症状的解离和接纳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痊愈取决于做到而不是知道。

如果每一次症状出现,题主感受到的都是撕心裂肺的症状痛苦、残破的社会功能,并且只能无奈地忍受,那每一次的经历和体验增加的不是信心而是恐惧、负担和绝望。

越恐惧越出现,越出现越恐惧,恶性循环。

要克服对强迫症的恐惧,关键是症状出现时自己要有能力做到正确反应。

做到了正确反应,实践中才能形成矫正性体验。

有了矫正性的体验,我们的深层认知才能自动重构,心境才能自动放开,恐惧也才能慢慢消失。

治疗强迫症,不要盲目信奉某一套理论,不管哪种疗法,实践和有效性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不管黑猫还是白猫,能抓住老鼠的才是好猫。

实践时如果能做到且能不断带来正性体验,就是好方法,实践时如果做不到,无法形成正性体验,再华丽的理论最终也是徒有其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